啊呜绘本的活动反思 爱心树绘本教学反思(优质5篇)

啊呜绘本的活动反思 爱心树绘本教学反思(优质5篇)

ID:3419752

时间:2023-09-23 19:17:38

上传者:紫薇儿 啊呜绘本的活动反思 爱心树绘本教学反思(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啊呜绘本的活动反思篇一

《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却耐人寻味。读后让我无法平静,因为,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心中那个也在生活中不断索取的自我,对于我来说,这个故事就像一面让我清醒的认识自己,剖析自己的镜子。

一颗甘愿付出的大树,它那博大、无私的爱心让我震撼,大树将自己的树叶、果实、树枝、躯干,乃至生命的全部都奉献出来,无私地给予了男孩,为的是给男孩带来快乐和幸福。大树没有一丝抱怨,每次见到男孩,帮助男孩,这就是它最大的快乐和安慰!

我想,在自己的生命中,自己的父母就像这棵大树一样,在我们小的时候默默地陪伴我们快乐长大,父母在我们眼里就像太阳一样。等我们长大,不需要有“大树”的陪伴了,可我们并没有感到“大树”老了,很孤独。我们长大了,有了更多的需求,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依然想起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也许他们并不富有,但只要孩子需要,他们都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我们的“大树”就是以此为快乐。就像故事中的大树一样,男孩来看它,向它索取东西时,大树高兴得发抖。当男孩再回来的时候,树太快乐了,快乐得几乎说不出话来。每每看到这几句话,我都感觉心里很悲凉。父母甘心情愿为我们付出到老,无怨无悔,可我们从来都没有想到回报父母些什么,也从未考虑过父母的心情和感受!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心情。往常那令人心烦的一句句唠叨,其实都包含着深深的爱呀。而父母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幸福。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

愿我们都能懂得并珍惜这份爱!让我们也能像小的时候那样,去陪伴父母,回报父母,带给他们快乐与幸福。

啊呜绘本的活动反思篇二

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的《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图画书,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爷爷,他巧用心思,把孙子心爱的毯子变成了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作者采用重复而有节奏的文字来叙述整个故事,既简单温馨又朗朗上口。整本书的图画部分更为丰富传神。在课前,我也是反复去读这本书,希望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惊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去:

为了帮助孩子能感受故事的奇妙,课上,我引导孩子从纷繁的色彩里,去寻找简单的童真,去读懂那些画面中蕴含的细节。如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妹妹的白云毯子舍得送给哥哥吗?妈妈的怀里怎么多了一个宝宝?在图中找找看,宝宝是从哪里来的?知道爸爸做的鞋子、奶奶织的毛衣是为谁准备的了吗?从图中你能知道纽扣哪里去了吗?……太多文字没有提及的细节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在图中发现了,并在这些细节中丰富着故事,更能体会那故事的奇妙以及蕴含的浓浓的情感。

故事中,爷爷一共有五次变,在前两次爷爷说到“这块料子还够做……”时,我让学生大胆的去猜测,还够做什么?当约瑟穿着他的外套,他的朋友会对他说什么?当约瑟穿着奇妙的背心,他的同学和老师会说些什么?当他的外套背心老旧时,他的朋友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动作、又会说些什么?猜一猜,演一演,在这演绎中,不断激活了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期待,孩子们收获的是互动的精彩,是一种对故事中爷爷的默认,是一种惊喜情绪的体现。更是对文本内容更深层次的解读。

故事中那轻快的剪裁声,总能让人惊喜地发现一次次奇妙的变化。而那边角料成为了一个新的故事,也是这本书的奇妙之处,所以最后我又鼓励学生去编老鼠一家发生的故事。

我也是第一次尝试绘本教学,所以对这堂课上的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担保贵意见!

啊呜绘本的活动反思篇三

我今天看了一个故事,叫《爱心树》。我看完这个故事后,我觉得,我的全家就是我的爱心树,爷爷每天都为我做饭;奶奶总是对我说与爱有关的事情;妈妈对我又好又严厉,那都是为了让我健康快乐地成长;爸爸每天晚上睡前,都会和我做游戏,让我放松。

谢谢你们,要是没有你们,我就不能快乐的成长,我真的好爱好爱你们!

啊呜绘本的活动反思篇四

1、欣赏故事,感受大树和男孩之间不同的“爱”。

2、在讨论中理解“爱”的含义,从自己开始实践对爱的理解。

【活动准备】

《爱心树》ppt

【设计思路】

一、对绘本价值的思考

《爱心树》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绘本,故事描绘了一个男孩和一颗大树之间的故事,作者用生动幽默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倾情付出”和“只知索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作者的意图是要引起大家对:什么是爱?如何去爱?的思考。整个绘本的画面是简单利落的线条,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去倾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节变化。

二、对孩子发展的思考

之所以选择这个绘本是觉得整个绘本的寓意是非常贴合我们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的,现在的孩子似乎对爱这个词没有很好的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们的爱,在他们看来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对于父母和祖辈只有无止境的索取,甚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一时疏忽会让他们生气,发脾气,在他们的心里自己是最重要的,他过于自私自利。

三、对环节设计的思考

整个活动一共分为四个环节,其中第二各环节是重点,通过将男孩儿时和长大以后的表现进行对比,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大树和男孩不同的“爱”。在第二环节中我对长大以后的男孩每次来向大树索取的时候进行层层递进的提问,让故事的寓意能够更好的被挖掘。第三环节中让孩子们听完故事比较男孩和大树不同的“爱”,更是孩子们相互之间的一种思维的碰撞。整个过程中由于绘本的画面比较简单,因此更加注重孩子的倾听习惯的培养。

【活动过程】

一、观察绘本封面,想想故事内容

1、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欣赏一个故事。我们先来看看这本故事书的封面,猜猜讲了什么。

1)你发现封面上有谁?大树和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2、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爱心树”,看来是一个和爱有关的故事。

1)什么是爱呢?

2)在这个故事里面,小男孩和大树之间会是谁爱谁呢?

二、分段感受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1、整体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

重点提问:

大树和男孩的关系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大树和男孩谁爱谁呢?为什么?

小结:儿时的男孩和大树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起,非常的相爱。

2.分页讲述男孩长大以后和大树的故事

(1)男孩很久没有来看大树,大树感到很孤寂。

提问:什么是孤寂?,为什么大树会感到孤寂?

(孤寂是寂寞,孤单,当我们长时间的想一个人的时候,冷冷清清时就会觉得孤寂)

(2)男孩来摘苹果

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3)男孩来砍树枝

男孩砍下了树枝,大树还快乐吗?为什么?

(4)男孩来砍树干

提问:男孩会砍下大树的树干吗?为什么?

男孩砍走了树干,大树快乐吗,为什么?

(5)男孩最后来到大树旁

提问:这次男孩还回来要什么呢?大树会给他吗?为什么?

三、回味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1、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故事中大树爱男孩吗?从哪里看出来?

(大树非常爱男孩,他愿意和男孩一起玩,还为男孩做了很多的事情,当男孩遇到困难的时候,大树一直帮助他,不计回报。)

2、那你们觉得男孩爱大树吗?

(也许男孩也是爱大叔的,但是他的爱太肤浅了,只是停留在和大树一起玩,却没有为大树付出过。)

小结:原来爱不仅仅是喜欢、亲近,还应该是为所爱的人做一些事情,就像故事里的大树那样,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了许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回归生活,发现身边的爱

1、在我们身边也有像大树一样关心、爱护我们,为我们无私奉献的人,知道他

们是谁吗?谁可以说说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们的。

2、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就象爱心树爱男孩一样。那我们能

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小结:是啊,以后我们也要经常为他们做些事,说些感谢的话。因为他们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

啊呜绘本的活动反思篇五

今天和妈妈一起阅读《爱心树》,我在幼儿园就看过这本书可是只会看图画不懂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意思,今天听到这个故事妈妈又给我讲解了意思,读完后很感动。突然间觉得这颗苹果树好伟大,就像爸爸妈妈呵护我们一样,就像老师爱护关心我们一样,他们无私的为我们付出而不求回报。

感谢爸爸妈妈给我生命,感谢老师给我知识,我终于明白了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永远快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