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班语文工作总结(优秀5篇)

小学毕业班语文工作总结(优秀5篇)

ID:3426185

时间:2023-09-23 20:55:48

上传者:雁落霞 小学毕业班语文工作总结(优秀5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毕业班语文工作总结篇一

掌握有详有略地记事和先概括后举例写人的写作方法,能写简单的应用文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复习内容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能对边音鼻音及平舌翘舌的区别,主要题型如:

(1)选择正确的读音(2)给专用名词加上声母

(3)看拼音写字、词、句 (4)确定字的音序、音节等。

2、汉字

(5)多音字组词(6)选择正确的字填空等。

3、词语

理解、掌握课文中规定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会辨析一些近义词的反义词。能够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主要题型如:(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2)照样子写词语(3)根据意思写词语(4)用词造句(5)

找近义词或反义词(6)选择恰当的词语(7)辨别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8)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条连起来等。

4、句子

(1)了解常见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及其作用。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2)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等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方法。(3)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列、转折、因果、条件、递进、选择、假设等)。(4)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标点等)。(5)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要能结合语境,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要了解分号、引号、省略好号、破折号的作用。

(二)阅读

主要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1、课内阅读 落实背诵和默写

把背诵和默写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检查、相互检查,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或中心词句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背诵与默写要使学生基本做到人人过关。

2、课外阅读

(1)、阅读能力的培养落实于平时的教学积累中,必须扩大课外阅读。(2)配合单元的阅读重点,巩固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意识地选择了较为典型的阅读材料。如“找出短文的中心句、体会中心”的片段,“分辨事实与联想”的片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片段等。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作文训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记叙文,包括写人、叙事、科学小实验;二是应用文,包括感谢信读书笔记建议书演讲稿毕业赠言等。

四、复习方法

1、主要采用集中与个别相结合、集体与自主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努力提高及格率;多让学生自主复习,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要多种方法交替使用,学生复习得轻松,效率又高。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3、善于利用教材。以课文为主,一是通过复习,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课文的熟记,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如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和学习表达方法;把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复习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4、阅读复习时,要把握每个单元的阅读重点,学生对已学的课文有些模糊,教师应帮助他们回忆一下课文和重点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和班级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梳理,对有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帮助学生领会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课外阅读应根据单元重点选择典型材料,结合复习资料和课外作业运用所学的方法。

5、作文复习时,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善于比较,找出异同。

五、复习重点:

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阅读训练要侧重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和探究重点字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文方面重点是:命题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材料作文中的“围绕中心,重点发散”训练;应用文中的“格式”训练等。

六、复习时间安排:

1、以课文为单位,抓住课文重点章节及课后习题,适当练习测验,加深学生的巩固与理解,分单元复习。(5月13日——5 月17日)

2、以字、词、句、篇、习作为单位,以7个练习为重点,分门别类进行复习,适度练习测验,力争学生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实际问题。(5月18日——6月10日)

3、文学常识、精彩片段、口语交际与综合学习,----6月11日—6月24日。

4、全面综合复习一周。

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瞄准“双基”总目标,扎实、有序地开展复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端正复习态度,激发复习兴趣,培养语文素养。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双基”总目标:

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能写一手好字,能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背诵200篇左右的诗文佳作,能写500字左右的文从字顺的短文,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内容:

1、单项复习: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

2、综合复习:阅读、写作。

复习方法:

一、单项复习――分类归纳,单项验收

例如,词语复习可以归纳梳理如下:

由于单项复习项目多、形式多、内容多,教者必须精心编排复习题,结合教材,结合班级实际,突出重点与难点,这样才能避免陷入题海战役,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对于验收过关项目也必须突击抽查,发现漏洞及时弥补。

二、综合复习

1、阅读复习――强化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第一,抓好背诵和默写过关。

第二,阅读教材,归类梳理。

帮助学生弄清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文章的特点。如《白鹭》、《碧螺春》、《秦兵马俑》这类文章都运用了总分总结构:先总写事物特点,再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第三,阅读各种类型的短文,总结规律。

教者有意识地选择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参观游记等类型的文章,让大家阅读,让大家出题,这对活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在对各种类型题目训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规律。

2、写作复习――抓好片段训练,坚持记日记和读书笔记

第一,抓好片段训练。如描写人物的神情与动作,描写人物的对话,进行恰当地联想、细节描写、开头、结尾等。

第二,坚持记日记。要求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明确日记要求,写事,把过程写清楚;写人,要让人活起来;写景、状物,抓住景物特点;写想象的,想象与现实相联系。为了提高质量和培养兴趣,教者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日记交流,让更多学生在优秀日记交流中得到享受。

第三,坚持记读书笔记。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读书笔记的量可逐步增加,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失去兴趣,开始时每天可记两句佳句,写一点感受。

复习注意点:

一、搞好一项活动

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展平行班之间的复习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分工编写部分复习资料,实行资源共享。

二、重视两个问题

第一,端正复习态度,激发复习兴趣。

适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多鼓励少指责。

复习课要避免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现象,要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拓宽学生参与渠道,激发兴趣。

第二,资料的使用与编写。

对待复习资料,要精心挑选,作深加工,重新编排。另外,教者自身要有自编资料的习惯。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即:处理好课内与课外、打好基础与巩固提高、自主复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四、体现“四性”

1、目标性

明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双基”总目标,吃透教材重点、难点和特点,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这样才能确保复习工作有的放矢。

2、系统性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建立知识系统。对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阅读、写作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以及题目的呈现形式。通过归类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能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网络。

3、序列性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因而必须循序渐进,做到有序地精讲精练,使复习指导具有一定的步骤、过程,从而达到复习的深度。

4、方法性

复习要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悟规律、掌握方法,达到“会复习”、“会学习”的程度。

2页,当前第212

小学毕业班语文工作总结篇二

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瞄准“双基”总目标,扎实、有序地开展复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端正复习态度,激发复习兴趣,培养语文素养。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双基”总目标:

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能写一手好字,能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背诵200篇左右的诗文佳作,能写500字左右的文从字顺的短文,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内容:

1、单项复习: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

2、综合复习:阅读、写作。

复习方法:

一、单项复习――分类归纳,单项验收

例如,词语复习可以归纳梳理如下:

由于单项复习项目多、形式多、内容多,教者必须精心编排复习题,结合教材,结合班级实际,突出重点与难点,这样才能避免陷入题海战役,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对于验收过关项目也必须突击抽查,发现漏洞及时弥补。

二、综合复习

1、阅读复习――强化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第一,抓好背诵和默写过关。

第二,阅读教材,归类梳理。

帮助学生弄清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文章的特点。如《白鹭》、《碧螺春》、《秦兵马俑》这类文章都运用了总分总结构:先总写事物特点,再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第三,阅读各种类型的短文,总结规律。

教者有意识地选择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参观游记等类型的文章,让大家阅读,让大家出题,这对活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在对各种类型题目训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规律。

2、写作复习――抓好片段训练,坚持记日记和读书笔记

第一,抓好片段训练。如描写人物的神情与动作,描写人物的对话,进行恰当地联想、细节描写、开头、结尾等。

第二,坚持记日记。要求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明确日记要求,写事,把过程写清楚;写人,要让人活起来;写景、状物,抓住景物特点;写想象的,想象与现实相联系。为了提高质量和培养兴趣,教者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日记交流,让更多学生在优秀日记交流中得到享受。

第三,坚持记读书笔记。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读书笔记的量可逐步增加,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失去兴趣,开始时每天可记两句佳句,写一点感受。

复习注意点:

一、搞好一项活动

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展平行班之间的复习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分工编写部分复习资料,实行资源共享。

二、重视两个问题

第一,端正复习态度,激发复习兴趣。

适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多鼓励少指责。

复习课要避免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现象,要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拓宽学生参与渠道,激发兴趣。

第二,资料的使用与编写。

对待复习资料,要精心挑选,作深加工,重新编排。另外,教者自身要有自编资料的习惯。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即:处理好课内与课外、打好基础与巩固提高、自主复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四、体现“四性”

1、目标性

明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双基”总目标,吃透教材重点、难点和特点,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这样才能确保复习工作有的放矢。

2、系统性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建立知识系统。对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阅读、写作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以及题目的呈现形式。通过归类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能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网络。

3、序列性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因而必须循序渐进,做到有序地精讲精练,使复习指导具有一定的步骤、过程,从而达到复习的深度。

4、方法性

复习要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悟规律、掌握方法,达到“会复习”、“会学习”的程度。

小学毕业班语文工作总结篇三

毕业班语文复习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对班级的学生状况做简单的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2、汉字。

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会查字典;能初步辨析字的音、形、义,掌握学过的常用的多音字,注意不写错别字。

3、词语。

能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能根据词义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词语搭配等方面辨析词义,进行归类或顺序排列;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理解词义;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正确运用。

4、句子。

熟悉句子的类型;能运用学过的常用词语(包括关联词语)造出思想健康、用词准确、意思完整的句子;能指出句子中的毛病,并加以改正;会区分和运用常用的几种修辞方法;熟练地进行句式互换、扩句和缩句;通过理解、分析句子,能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和含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标点。

能正确地使用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分号、书名号和省略号。

(二)、阅读

1、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习作

1、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像作文,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会分段表述。

2、会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3、习作能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思想健康,有一定条理。

4、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5、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

2、能清楚明白地口述见闻,稍作准备,能围绕一个意思,当众作2、3分钟的发言,举止大方,语句比较通顺连贯。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口语交际。

3、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4、听讲话、看影视,能转述主要内容。

以上所列项目是小学生通过五年的学习,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阅读方面、习作方面、口语交际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以上要求是互相融合的,不能单独地复习一条而舍弃另一条。教学时要将以上条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照要求,找到自己的不足,为下一步复习明确目的。

二、复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方面

1、能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已学过的汉字。

2、掌握本册学的80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3、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4、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6、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缩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关联词。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方面: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联想;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阅读科普文章。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作文方面:掌握有详有略地记事和先概括后举例写人的写作方法,能写感谢信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三、复习内容:五、六年级的内容,涉及背诵篇目以六年级的为主。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

主要题型如:

(1)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专用名词加上声母;

(3)看拼音写字、词、句;

(4)确定字的音序、音节等;

2、汉字对于教学目标中规定的字要做到会读、会写、会组词。了解形声字的构造。能区分常见的同音字、形似字;书写时做到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掌握常见字的音、形、义;特别要了解多音字、多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意义。

主要题型如:

(1)把字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2)改错别字;

(3)确定字的部首,除部首外还有几画;

(4)辨字组词;

(5)多音字组词;

(6)选择正确的字填空等。

3、词语理解、掌握课文中规定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运用。会辨析一些近义词的反义词。能够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主要题型如: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

(2)照样子写词语;

(3)根据意思写词语;

(4)用词造句;

(5)找近义词或反义词;

(6)选择恰当的词语;

(7)辨别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词;

(8)把可以搭配的词语用线条连起来等。

4、句子

(1)了解常见的句式(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及其作用。了解句式变换的几种形式(“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引述句与转述句互换;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的变换;陈述句和感叹句互换);能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变换句式。

(2)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境中辨别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3)能用关联词语造句,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列、承接、转折、因果、条件、递进、选择、假设等)。

(4)要能正确地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主要是: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混乱、重复啰唆、指代不明、不合情理和前后矛盾,(归类不当、修辞不当、褒贬不分、“的”“地”“得”不分、标点失误、概念混淆、句子有歧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标点等)。

(5)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缩句,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删去,使句子简洁明了。复习的时候,要讲清要求和方法。

5、标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要能结合语境,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特别要了解分号、引号、省略好号、破折号的作用。

(二)阅读

主要是: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1、课内阅读

落实背诵和默写

把背诵和默写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检查、相互检查,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或中心词句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背诵与默写要使学生基本做到人人过关。

2、课外阅读

(1)、阅读能力的培养落实于平时的教学积累中,必须扩大课外阅读。

(2)配合单元的阅读重点,巩固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意识地选择了较为典型的阅读材料。如“找出短文的中心句、体会中心”的片段,“分辨事实与联想”的片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片段等。

(三)写作

从习作的类型来看,有写记叙文,也有写应用文。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课本里作文训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记叙文,包括写人、叙事、科学小实验;二是应用文,包括感谢信、毕业赠言等。

小学毕业班语文工作总结篇四

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瞄准“双基”总目标,扎实、有序地开展复习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端正复习态度,激发复习兴趣,培养语文素养。改进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双基”总目标:

认识2500个常用汉字,能写一手好字,能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背诵200篇左右的诗文佳作,能写500字左右的文从字顺的短文,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内容:

1、单项复习: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

2、综合复习:阅读、写作。

复习方法:

一、单项复习――分类归纳,单项验收

例如,词语复习可以归纳梳理如下:

由于单项复习项目多、形式多、内容多,教者必须精心编排复习题,结合教材,结合班级实际,突出重点与难点,这样才能避免陷入题海战役,才能提高复习效率。对于验收过关项目也必须突击抽查,发现漏洞及时弥补。

二、综合复习

1、阅读复习――强化积累、感悟,提高能力

第一,抓好背诵和默写过关。

第二,阅读教材,归类梳理。

帮助学生弄清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等文章的特点。如《白鹭》、《碧螺春》、《秦兵马俑》这类文章都运用了总分总结构:先总写事物特点,再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第三,阅读各种类型的短文,总结规律。

教者有意识地选择写景状物、写人记事、参观游记等类型的文章,让大家阅读,让大家出题,这对活跃学生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很有帮助。在对各种类型题目训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规律。

2、写作复习――抓好片段训练,坚持记日记和读书笔记

第一,抓好片段训练。如描写人物的神情与动作,描写人物的对话,进行恰当地联想、细节描写、开头、结尾等。

第二,坚持记日记。要求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明确日记要求,写事,把过程写清楚;写人,要让人活起来;写景、状物,抓住景物特点;写想象的,想象与现实相联系。为了提高质量和培养兴趣,教者要组织多种形式的日记交流,让更多学生在优秀日记交流中得到享受。

第三,坚持记读书笔记。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读书笔记的量可逐步增加,不能一开始就让学生失去兴趣,开始时每天可记两句佳句,写一点感受。

复习注意点:

一、搞好一项活动

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开展平行班之间的复习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分工编写部分复习资料,实行资源共享。

二、重视两个问题

第一,端正复习态度,激发复习兴趣。

适时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多鼓励少指责。

复习课要避免单调乏味、机械重复现象,要开展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教学,拓宽学生参与渠道,激发兴趣。

第二,资料的使用与编写。

对待复习资料,要精心挑选,作深加工,重新编排。另外,教者自身要有自编资料的习惯。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即:处理好课内与课外、打好基础与巩固提高、自主复习与教师指导的关系。

四、体现“四性”

1、目标性

明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和“双基”总目标,吃透教材重点、难点和特点,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这样才能确保复习工作有的放矢。

2、系统性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理清知识线索,建立知识系统。对汉语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阅读、写作等方面梳理出各自的知识要点、能力要求以及题目的呈现形式。通过归类练习,帮助学生建立能涵盖教材知识能力结构的网络。

3、序列性

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旧知识,而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重新组合,因而必须循序渐进,做到有序地精讲精练,使复习指导具有一定的步骤、过程,从而达到复习的深度。

4、方法性

复习要指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悟规律、掌握方法,达到“会复习”、“会学习”的程度。

小学语文毕业班复习辅导——词语

词语复习要做到能正确地读,写已学过的词语,理解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能按要求给词语进生归类。

【积累词语】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每篇课文后面要求说说写写的词语,都应该正确地读写及积累。

【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的方法:

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例“凝神谛听”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注意力仔细地听”。

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

小学毕业班语文工作总结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对班级的学生状况做简单的分析,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50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8人。目前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较好,积极性较高,班级学习、读书氛围较浓,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班级整体书写和写作能力较好。但班级中有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中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过关。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学困生。

三、复习目标:

(一)、基础知识方面:

1、能利用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根据拼音正确地写出已学过的汉字。

2、掌握本册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会规范地书写,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3、查字典,会运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熟练地查字。

4、辨别同音字、形近字,进一步提高正确使用汉字的能力。

5、掌握本期所学词语,理解词义,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6、进一步掌握部分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掌握已学的成语;了解和认识一些常用的格言。

7、能够改写句子、修改病句和缩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的关联词。

8、进一步掌握学过的标点符号及一些常用的修辞方法。

(二)、阅读方面:

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联想;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会阅读科普文章。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作文方面:

练好三类作文:(1)记实作文(2)想象作文(3)应用文(读书笔记、书信、建议书、演讲稿等)

下一页更多精彩“小学毕业班语文复习计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