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 中班数学活动数气球(优秀9篇)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 中班数学活动数气球(优秀9篇)

ID:3428210

时间:2023-09-23 21:25:58

上传者:翰墨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 中班数学活动数气球(优秀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篇一

1、学习6的形成,知道5个添上1个就是6个。

2、理解6代表的实际意义,并认读数学"6"。

1、《我的数学》第12页。

2、相同的小鱼若干,每个小鱼上固定一个回形针。

3、每名幼儿一个带有磁铁"鱼竿",3~4个塑料盘做的钓鱼池。

1、出示钓鱼竿及鱼,引起幼儿兴趣。

--请幼儿分组钓鱼。

--提出钓鱼的要求:每个小朋友钓6条鱼,钓完后,数给老师看。

--请幼儿给其他幼儿数一数自己钓到的鱼。

2、出示数字6,说说6像什么?认读数字6。

3、翻到《我的数学》第12页,看看谁钓到的鱼是6条,把它圈起来。

幼儿只对小鱼有兴趣,忽略小鱼的数目。

利用餐前游戏、户外活动时间,建议幼儿玩结伴游戏。提醒幼儿互相合作、遵守规则,不能自顾自或违反规则。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篇二

1、学习6以内的数数,能将数字符号与具体数量相对应。

2、提高幼儿对数学课程的兴趣。

1、小熊、猫、小鸡、兔子图片各一。

2、图:三条鱼、四条虫、两个红萝卜。

3、1~6数字卡片三份及教学课件。

1、教学课件

(1)我是小熊笨笨,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去请我的好朋友!

(2)我要先去请小猫

(3)我要去请小鸡

(4)我要去请小白兔

(5)小熊给自己的好朋友准备了好吃的分别是鱼、毛毛虫、红萝卜。

(7)教师与幼儿一起完成教学课件。

2、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教具,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2)教师对幼儿的操作进行表扬及奖励。

活动结束:

小朋友太聪明了,那这下和我的朋友一起看看你们的礼物是什么?让老师带我们去教室看看吧!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篇三

《纲要》提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我们围绕丰收季节,创设果园摘果子的情景活动来学习生活中的数,是幼儿乐于接受的,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的,也体现“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的《纲要》精神。

以秋季常见的`水果为载体,进行分类和数数游戏,让幼儿进行自由、独立的操作,帮助学习6以内的数,正确的理解数的意义,体验数学的有趣,有利于幼儿快乐的学习数学并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感知水果的数量和种类,了解分类的不同方法,并初步认识分类的标记。

能进行6以内的数数和数物对应。

1、在果园摘果子的情景活动中学习6以内的数数及数物对应。

2、了解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初步认识分类的标记。

3、通过游戏活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以及理解。

果园、水果(苹果、橘子、梨)、小动物车队、音乐

小篮、操作卡、工作毯

黑板、标记卡、记录卡

(一)摘水果――体验游戏情景。

1、引题:说说喜欢的水果。激发摘水果的兴趣。

2、游戏:听音乐摘喜欢的水果,边摘边数。在活动中感知采摘的数量。

3、交流:说说你摘了几个水果?

(二)分水果――了解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初步认识分类标记。

1、根据水果的不同进行分类。(分成3类)

交代:摘来的水果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分一分。

巡回: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2、启发幼儿给不同的分类结果做标记。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交流分类的方法。

(三)数水果――学习6以内的数数。

1、幼儿各自数数自己3个箱子里的水果数量。

2、交流数数的结果,教师归纳小结。

(四)运水果――体验数物对应

1、根据车厢数字运送水果,进一步感知点数对应。

2、集体检验,运水果退场。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篇四

目标:1.正确点数夹子的数量,初步学习按卡片上动物数目匹配相应数量的夹子.2.学习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3.喜欢参加活动,愿意和同伴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准备:1.铃鼓一个.2.红黄绿塑料夹子若干,画有3-5个物体的卡片若干,摸箱4只.3.将夹子散放在桌上,每个幼儿椅子下面放一只小筐活动过程:一.夹夹子1.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1)桌上有什么?(2)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小夹子夹在衣服上的游戏.你们想把夹子夹在哪里呢?(3)教师小结:我们可以把夹子在许多许多地方,但是呢这么漂亮的夹子,最好夹在让自己看得到,人家也看得到的地方。(3)下面我们要进行夹夹子比赛了,等一会小铃一响,你们就开始夹夹子,夹子可以随便拿,不用挑的,等小铃停了,你们就马上怎么样啊?马上停下来小手放在腿上,我们来比比谁的耳朵最最亮,谁的夹子夹的最最多,好不好?(教师可以将夹子的过程边讲边进行简单示范)2、教师敲击小铃,幼儿游戏.二.数夹子1.请幼儿数一数自己身上夹了几个夹子.2.请2-3个幼儿说说自己身上的夹子数量,大家一起验证.(1)谁愿意告诉大家夹了几个夹子?(2)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1,2,3,4…一共有几个夹子?3.请幼儿和同伴互相数数.说说各自夹了几个夹子如果还想说的小朋友,张老师想了一个办法,你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帮忙:你帮我数,我帮你数,检查下自己数的对不对.三.找不同1.引导幼儿学习将相同的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1)这么多小夹子夹在身上好开心,可是夹子说想和颜色一样的夹在一起,怎么办啊?(2)小朋友想了那么多方法,张老师也不知道哪个方法最最好,那么请小朋友按照自己想的方法试试看。2、幼儿尝试将相同颜色的夹子夹在一起,并数数每种颜色的夹子数量,说说是怎么夹的。(1)谁来把你想出来的好办法告诉大家?(2)什么颜色夹的最多,有几个?绿的呢?红的呢?他回答的对不对?(对的话可以叫小朋友表扬也可以通过贴五角星等方式进行直接表扬,不对的话可以叫下面的小朋友帮忙一起数数)(3)再请个别小朋友说说他是怎么夹的?可在提问时增加难度,可以比较两种不同颜色的夹子多少,如:绿颜色的夹子有几个?那红颜色呢?绿颜色的夹子多还是红颜色的夹子多?(4)小夹子玩了这么久想回家了,请你轻轻的取下放在小椅子下面的筐里。全部取下后把篮子放在桌上。四、按动物数量匹配夹子1、明确游戏玩法。(1)下面张老师要请你们来看一样东西,这是什么?(箱子)(2)对!这是一只礼物箱,瞧!我摸出了什么礼物?(一张画有三只小狗的图片)(3)如果送给一只小狗一个夹子?那么三只小狗要夹几个夹子?(教师演示一一对应夹)(4)张老师这里还有两只这样的礼物箱,要请小朋友学着儿歌里的四只小猴好样子排着整齐队伍不推不挤来摸自己的礼物,摸到礼物后请你马上回到座位上,先数数礼物的个数有几个,你就给小动物夹几个夹子。2、幼儿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3、交流、验证(1)你的卡上有几只什么?你夹了几个夹子?(2)我们一起来数数,1、2、3、4、一共有4只小狗。夹了几个夹子?1234,一共有四个夹子。(3)大家还想说,这样吧!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篇五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初步掌握正确的拿筷姿势和方法。

2、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学会夹物品。

3、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拿筷子方法。

活动难点

让幼儿使用筷子夹物品如:豆子、花生等。

活动准备

小筷子豆子花生

课时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组织幼儿猜谜语,导入话题。

1、谜语:两姐妹,一样长,酸甜苦辣它先尝。猜一种餐具(筷子)

2、筷子每天都和我们见面,它在我们干什么的时候帮助了我们呢?(吃饭)

二、幼儿学习拿筷子、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师示范,讲拿筷子的'方法,并让幼儿了解筷子是我国特有的用餐工具之一。

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两支筷子不能分的太远,中指与大拇指碰手,其它做辅助。

2、老师考验小朋友:“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你们到底学的怎么样?”

3、幼儿自由练习拿筷子,老师指导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

4、幼儿练习夹东西,老师鼓励要专心、耐心。

三、游戏“筷子夹夹乐”

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幼儿分若干组,每组一个小盆,盆里装一些豆子,花生、小积木等物品、每位幼儿用筷子从盆里往自己的碗里夹东西,看谁筷子拿的好,夹的有多又快。

活动延伸:

在中午吃饭时纠正幼儿的不良拿筷子方法,并鼓励幼儿用筷子摆一摆,拼一拼。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篇六

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能感知3以内的数量,能够手口一致的点数

2.学习按数量来分配,感知3以内数量的相应物品的排列顺序

小篮子三个(篮子上分别印有1~3的点子),动物卡片,食物卡片.

1. 集体活动.

1)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

a. 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点小篮子的数量和篮子上的点数.

t: 小朋友来看一看这儿有几个篮子啊?

s: 有三个

t: 那我们来看看这个篮子上有几个小黄点啊?

s: 一个(两个,三个)

2) 按数量物品匹配

a. 再次引导幼儿观察篮子上的点数,数一数每个篮子上的点子.

b.引导幼儿将食物送入相应点数的篮子中去(如.一块饼干住一个点子的篮子中)

c.引导幼儿说x块饼干在x个点子的篮子中.

2. 幼儿操作活动

1)送食物

引导幼儿将按篮子中的动物数量送食物,完成后说一说,如 “x条小鱼有x碗米饭”

2) 检查幼儿完成的效果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篇七

活动目标:

1.尝试多种不同材料运水,体验合作运水的乐趣。

2.通过尝试,探索海绵的吸水性。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塑料大、小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运水给树宝宝们喝吧!

二、幼儿操作,探究方法

1.第一次探索。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让你们来尝试一下运水。(介绍材料)这些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可以当运水的工具。我们用这些材料将水运到小桶里。

(2)幼儿自由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谁运的水最多?你们是用什么来运水的?

(4)针对幼儿情况进行小结。(重点介绍海绵的吸水性,分析水多或水少的原因。)

2.第二次探索。(要求五人一组,比一比哪组运的水最多)

(1)现在我们再来试一试。(针对成功的、不成功的、分别提出要求。)

(2)幼儿分组合作再进行第二次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

(4)教师小结:“运水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可以运的更多更快。

(5)我们给树宝宝送水去!

四、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运水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篇八

加深对各种形状特征的认识。

通过投沙包活动,发展身体大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长绳。

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图卡。

装有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沙包的篮子。

能说出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乐于参与体育游戏,能把沙包抛进相应形状的绳框内。

为了发展幼儿的投掷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站在离绳框远近不同的地方进行投掷,并请小朋友总结一下怎样才能投得远、投得准。

形式:集体/小组

1.出示一条长绳,请幼儿想一想长绳可以变成什么形状。

2.出示形状图卡,请幼儿说出这些形状的特征。

3.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尝试用长绳子在地上围一个形状,教师协助幼儿用胶条固定绳子。

教师可放塑料圈在地上,协助幼儿围出圆形。

4.幼儿利用形状绳框分组进行游戏。每组轮流在篮子里取一个沙包,按其形状,抛入相应的绳框内。

5.游戏结束后,请幼儿一起数出各绳框内沙包的数量。

中班认识方位说课稿篇九

师:我们刚刚做完了早操,每个小朋友都表现的很棒,跳的很出色,动作也做的很到位。有个叫玲玲的小女孩啊刚刚也做了早操,而且她做的特别精彩,现在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玲玲。

师:(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快乐的早操》)我们看,这个扎辫子的小女孩就是玲玲,你们能在旁边做操的队伍中找到玲玲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排。(等待几秒钟)

师: 你们发现了么,玲玲在哪里?我们从左往右数,一二三四,所以玲玲在第一排的第四个。

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自己来找找在第二排中玲玲在哪里?

幼:在第二个。

师:嗯,对的,我们把话说完整,玲玲在第二排的第二个。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找找看,第三排中玲玲排在哪里啊?

幼:玲玲在第四排的第六个。(引导幼儿说完整)

师:最后一节操玲玲在哪里呢?

幼:玲玲在第四排的第五个。

2.看座位表

师:我们幼儿园打算请小朋友去看电影,到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能拿到一张入场券,我们要根据入场券上的号码找到相应的位子。

师:(出示座位表)这个是我们到时候要坐的座位表,你们能告诉我每一排有几个座位么?

幼:六个。

师:嗯,对,每一排有六个座位。

3.发入场券

师:看,这是我们的入场券,哪个小朋友能告诉我入场券上的号码是多少,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如2排3座)

幼:表示的是在第二排第三个座位。

师:(请部分幼儿说说自己的入场券是几排几座)

4.排座位

师:现在请拿起你们的入场券,记住你的座位,然后把它贴在你的椅背上。

我们要先把座位排好,我先请入场券上写的座位是第一排的小朋友把你们的小椅子拿上来,其他的小朋友都是小小检票员,我们睁大眼睛仔细看,有没有哪个小朋友排错了座位。

第一排的小朋友你们是第几座的从左往右一 二 三 四这样把座位排好。

师:我们看看第一排的小朋友排的对不对啊?

幼:对。

师:那请我们第二排的小朋友来排座位吧。

师:好,第三排的小朋友请上来把座位排排好。

接下来是第四排的小朋友。

5.找座位

师:你们真能干,座位都排对了,现在我们就可以拿着我们新的入场券到里面去找座位坐下了,请你们先排好队来买票。记住进去以后要对号入座哦。

师:好了,我们的小观众们都坐好了,现在我是检票员,我要来检查你们有没有坐错位置。(有错误的幼儿帮助他找到正确的位置)。

现在我们都学会了如何找到正确的位置,以后我们去看电影或者乘车的时候记得要对号入座哦。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幼儿园中班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