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计量员个人总结(大全5篇)

最新计量员个人总结(大全5篇)

ID:3452983

时间:2023-09-24 03:11:26

上传者:XY字客 最新计量员个人总结(大全5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量员个人总结篇一

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成绩: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老师20xx年12月10日

工程量计算表

工程量计算表

最后基础梁式子中,有部分非图中有的部分轴标号,均为后加为方便查看!

祝老师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房产***班

********

计量员个人总结篇二

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也是一个耗能大国,建筑能耗过高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建筑节能工作任重道远。住宅供暖系统的温控与热计量技术就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措施之一,集中供热发达的西欧和北欧国家以及俄罗斯、东欧、蒙古等国早已实现了供热分室控制、分户计量。我国部分城市如北京、天津、哈尔滨、烟台等地也进行了这方面的试点。实践证明,采用分室控制及分户计量后,均可达到节能20-25%的效果。

量后有关单位对各用户的用暖收费将更加公平一些,同时,可以督促热用户按时交费。

一、分户热计量系统的形式

分户热计量有较多的形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竖井内双管式,户内水平串联,入口设热水表、锁闭阀。

(2)竖井内双管式,户内水平并联,入口设热表、锁闭阀,每组散热器均设温控阀。

(3)竖井内双管式,户内水平并联,入口设热水表、锁闭阀。

(4)竖井内双管式,户内双管水平并联,每户设热量表、锁闭阀,每组散热器均设温控阀。

(5)竖井内双管式,户内地板辐射采暖,每户设热量表、锁闭阀,分集水器。

二、实行分户热计量给系统提出的要求

采用分户热计量系统实现了耗热量分户计费、节约能源和满足用户对采暖系统多方面功能要求的同时也对建筑结构和采暖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供热系统的调节性能也要增强,这是保证系统在运行调节中有较稳定的工况的前提。所以必需在系统中设置有较大裕度的调压装置,以分配到各个用户系统的压力。

另一方面,对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也有了要求更高,以往很多设计院在设计计算的时候很多都是凭经验估算的,如果还按照以前的算法,系统将会出现很大的水力失调;并且,如果把热负荷计算等忽略掉,则采用分户热计量的意义就不那么明显了。

三、分户热计量计费两方面的不合理性

虽然说分户热计量可以较好的实现热用费分户计算,但是这中间还是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其一:运用分户热计量后,不同房间、不同用户的用热量不同,各室的温度产生差异,这将引起不同用户不同房间的温差传热,对于室内温度低的用户或者房间,这部分损失热量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后应该是一个足以能够引起业主重视的数目。那么,这部分损失热量的费用算在该用户就不十分合理了。分户计量实行不交费用不能用热,当某用户停止用热时,其他用户还在用,此时两用户之间的温差更大,相当于有一部分热量是消耗在不用热的房间,这对不被停用的用户是不公平的。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可以做的只有采取增加建筑物的隔热措施,但这同样造成建筑造价的增加,房价的增加。其二:通过维护结构散失的热量,如果算在用户是不合理的。我认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应该是分三份,一部分为业主;一部分归建筑方承担,可以作为建筑方税金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开发商负担,因为这部分失热量的大小与房间的朝向、高度等因素有关,对于处于不利环境的用户,开发商应该给予用户这部分补贴。

四、分户热计量的限制性

对于新的居住建筑可以根据计算直接采用分户热计量,但是对于原本不是采用该系统的建筑要使用分户热计量系统则需要作较多的改造。但是鉴于改造费用较高(大概每户改造费用为100~200元人民币),很多用户都不愿意。即使愿意,我觉得很多用户在改造之后在用热过程中肯定也有很多不满意。原因有二: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的需要在每一用户管路的起止点安装关断阀和在起止点其中之一处安装调节阀,这些阀门的设置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局部阻力,如果在这个原有的系统中这部分阻力不予考虑,再加上原本系统与该系统存在的不协调性,可能会导致用热不足、系统不稳定的现象;人想要的总是比现在拥有的更好的东西,踏上一个台阶总想踏上第二个。在一个系统改造实现了分户热计量后,每个用户所能采用的最大和最小的热量是一定的,当用户需要更多的热量的时候,怎么办?是否可以在某个地方采用增压装置,使用户末端压力减小,流速增大。但是增加了加压装置后又可能引起其他用户的压力不稳定。

分户热计量系统应便于分户管理及分户分室控制、调节供热量。在散热器支管安装热表来计量耗热量,不仅使系统变复杂、造价昂贵,而且管理麻烦,因此需要经过改造后才能广泛使用,但这样的改造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的系统设计和改造使系统读数、计算工作量大,计数的不准确性也增加。

五、分户热计量的推广

对于旧建筑,分户热计量的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素有不少,如不想付改造费而反对的,还有长期不与供热单位配合、不按期缴纳暖气费的住户也反对,还有很多用户不能忍受不交费用立即停止供热的规定。采用分户热计量的建筑用热费用将近是普通用热的3倍,很多用户在选择买房的时候都不能接受这一点。

六、分户热计量与节能

实行分户热计量的最终目的就是节能,分户热计量是住宅节能所采取的关键措施之一。总节能率50%在建筑物和供热系统中分配比例是建筑物负担30%,供热系统负担20%,如要考虑收费因素,节能率则更高。所以说,除了供暖系统来完成一部分节能外,建筑物本身的节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一个建筑物本身不是节能建筑,则还会影响供暖系统的节能,而只强调建筑物本身节能,不实行分户计量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分户热计量系统的应用和节能都是要和建筑物相互配合相互使用的,对于建筑节能来说,二者应融为一体,缺一不可。

计量员个人总结篇三

本文目录
  1. 计量实习报告
  2. 质量计量部的实习报告

我于xx年5月5日经我二舅推荐到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上班。签完两个月的实习合同后。我被分发在质量计量部。在余主任的安排下,于xx年5月5日的下午我来到了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大河煤矿。初到大河煤矿,在同事文德春的带领和帮助下,我学习了在煤矿上计量的规章制度。xx年5月6号,文德春一早就叫我跟她去煤场,她教我每天早上必须估计一下煤场里的库存量,然后回来把前一天的原煤外发量和矸石外发量以短信的形式向鄢明部长汇报。

如果原煤矸石需要外发时,要得到矿长的批准方能发煤发矸石。

发煤时:

1、开出“发货单”;

2、司机在得到装载司机在发货单上签后返回再开“原煤计量单”

和“准运证”。

3、司机装好煤后,盖实盖严盖全煤,绳子拉好后贴上封条才能起车离矿。

发矸石时:

1、司机把车完全停放在磅上,车上无人,记下车皮的重量;

3、把记下的数据正确完全地填写在“矸石转运单上”。

(一)成绩与收获

在xx年5月14日下午,我又被公司分配到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羊场煤矿。在我来到羊场煤矿之前,煤场里的矸石和原煤堆放拥挤,经过快两个月的时间,现在煤场里的原煤和矸石差不多被发完了。在这里,虽然工作环境条件比较差点,但是我收获颇丰。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在学校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东西。虽然说从计量表面上看似简单,但是这里面的学问却是很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工作中,我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一种挑战,只是敌人是自己罢了!

(二)问题与问题

在羊场煤矿上,还没有安装好磅秤,只好按以前矿上的原先方法进行计量,不过我是在经上级领导和矿上领导的同意和批准下计量工作的。有一次因公司的人叫我去交银行卡没有向张伟哲主任请假,这是我的失误,我保证下次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在工作中,缺乏积极和别人探讨问题的勇气。遇到问题时喜欢自己装心里面,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还有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或许我是一个人被公司分配在矿上吧,不喜欢说,只是喜欢埋头苦干。

(三)对策与建议

现在看来,这样是不够的,我需要面对更多的人和事,需要进一步和别人沟通。还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学习,多练习,多听多看多动手,多思考。在计量上尽可能的完全地不要出现任何一点小差错,因为作为一个计量员来说,任何一点小差错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我会加强在工作中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在这里,我建议公司上面多关心一下我们计量员在煤矿上的生活,我建议公司应该每周都要到矿上来查看一下。在这里,我特别建议公司应该立刻马上把羊场煤矿上的磅秤和磅房修好,建议公司应该多少给我们计量员点通讯费。两个多月的时间已匆匆过去,充满希望的未来正向我迈来。路正长,求索之而路漫漫。我将抖擞精神,开拓进取,为公司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计量实习报告(2) | 返回目录

一、实习基本概况:

我于5月5日经我二舅推荐到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上班。签完两个月的实习合同后。我被分发在质量计量部。在余主任的安排下,于5月5日的下午我来到了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大河煤矿。初到大河煤矿,在同事文德春的带领和帮助下,我学习了在煤矿上计量的规章制度。5月6号,文德春一早就叫我跟她去煤场,她教我每天早上必须估计一下煤场里的库存量,然后回来把前一天的原煤外发量和矸石外发量以短信的形式向鄢明部长汇报。

如果原煤矸石需要外发时,要得到矿长的批准方能发煤发矸石。

发煤时:

1、开出“发货单”;

2、司机在得到装载司机在发货单上签后返回再开“原煤计量单”

和“准运证”。

3、司机装好煤后,盖实盖严盖全煤,绳子拉好后贴上封条才能起车离矿。

发矸石时:

1、司机把车完全停放在磅上,车上无人,记下车皮的重量;

3、把记下的数据正确完全地填写在“矸石转运单上”。

二、实习感受:

(一)成绩与收获

在5月14日下午,我又被公司分配到四川恒鼎实业有限公司·羊场煤矿。在我来到羊场煤矿之前,煤场里的矸石和原煤堆放拥挤,经过快两个月的时间,现在煤场里的原煤和矸石差不多被发完了。在这里,虽然工作环境条件比较差点,但是我收获颇丰。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从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在学校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东西。虽然说从计量表面上看似简单,但是这里面的学问却是很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工作中,我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一种挑战,只是敌人是自己罢了!

(二)问题与问题

在羊场煤矿上,还没有安装好磅秤,只好按以前矿上的原先方法进行计量,不过我是在经上级领导和矿上领导的同意和批准下计量工作的。有一次因公司的人叫我去交银行卡没有向张伟哲主任请假,这是我的失误,我保证下次不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在工作中,缺乏积极和别人探讨问题的勇气。遇到问题时喜欢自己装心里面,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出来。还有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或许我是一个人被公司分配在矿上吧,不喜欢说,只是喜欢埋头苦干。

(三)对策与建议

现在看来,这样是不够的,我需要面对更多的人和事,需要进一步和别人沟通。还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地学习,多练习,多听多看多动手,多思考。在计量上尽可能的完全地不要出现任何一点小差错,因为作为一个计量员来说,任何一点小差错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我会加强在工作中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在这里,我建议公司上面多关心一下我们计量员在煤矿上的生活,我建议公司应该每周都要到矿上来查看一下。在这里,我特别建议公司应该立刻马上把羊场煤矿上的磅秤和磅房修好,建议公司应该多少给我们计量员点通讯费。两个多月的时间已匆匆过去,充满希望的未来正向我迈来。路正长,求索之而路漫漫。我将抖擞精神,开拓进取,为公司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懈努力!

实习报告

实习岗位:计量员

实习人:吴家伟

实习时间:5月5日——7月5日

计量员个人总结篇四

感应式电能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它的种类、型号很多,但基本结构相似,都是由测量机构、误差补偿调整装置和辅助部件组成。

1、测量机构

测量机构是电能表实现电能测量的核心部分。

1)驱动元件

驱动元件由电压元件和电流元件构成。被测电路的电压和电流作用于电压元件和电流元件,产生的交变磁通与其在转盘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相互作用产生驱动力矩,推动转盘转动。

i.电压元件

电压元件由电压铁芯、电压线圈和回磁极组成。绕在电压铁芯上的电压线圈与负载并联,接在被测电压线路上,形成电压回路。不管有无负载电流,电压线圈总是带电的,要消耗功率。电压线圈匝数多,线径较细。

ii.电流元件

电流元件由电流铁芯和电流线圈组成。电流线圈串接在电源与负荷之间,绕制方向一定。电流线圈匝数少,线径较粗。

2)转动元件

转动元件由铝质转盘和转轴用合金压铸而组成。转盘材料要求导电性能良好,质量轻,耐腐蚀,所以选择铝作为转盘材料。其作用是:在驱动元件建立的交变磁通作用下,转盘上产生感应电流,进而产生驱动力矩使转盘转动,并把转动的圈数通过蜗轮与蜗杆的啮合传递给计度器。转盘固定在转轴上,边缘涂有记读转数的有色标记。

3)制动元件

制动元件由永久磁铁及其调整元件组成,其作用是产生与驱动力矩相反的制动力矩,使转盘的转动速度与被测电路的功率成正比。

4)轴承

转轴分为上轴承和下轴承。上轴承位于转轴上端,起定位和导向作用。下轴承位于转轴下端,用于支撑转动元件的全部重量,以减少转动时的摩擦力矩。

5)计度器

计度器的作用是累计电能表转盘的转数,从而累计电量,通过齿轮比换算为电能单位的指示值。蜗轮带动蜗杆从而带动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动,使进位轮向前转动,走字轮显示相应指示数。

2、误差补偿调整装置

误差调整装置是改善电能表的工作特性和满足准确度要求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改变制动力矩和补偿力矩的大小。单相电能表都设有满载、轻载、相位角调整装置和防潜动装置。三相电能表还应另设平衡调整装置。

1)满载调整装置

电能表在满负载条件下运行时,产生的误差称为满载误差。满载误差是受永久磁铁产生的制动力矩、摩擦力矩、电流和电压抑制力矩的影响而产生的。

满载调整装置是通过改变永久磁铁的制动力矩来调整电能表转动元件转速。按其调整方

法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i.改变制动元件相对于转盘圆心的位置

松动支架上的固定螺丝,可将制动元件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实现转速的粗调。拧动制动元件上的细调螺丝,就能平稳的调整永久磁铁的位置,以便进行细调。在支架上有三颗平衡螺钉,其作用是调整磁铁磁极端面与转盘平面的平行度;调整转盘使之处于磁铁气隙的中间位置,保证转盘与上下极面的距离相等。

转半径可以改变转盘速度,从而改变永久磁铁的制动力矩。当磁极位置向转盘边缘方向移动时,回转半径r增加,线速度n也增加,于是制动力矩增加,使转盘转速变慢。转速变慢后,制动力矩又相应减小,直至制动力矩等于驱动力矩后,转盘便以调整后的转速匀速转动。反之,当磁极位置向转盘中心移动时,使转速变快。

ii.改变穿过转盘的制动磁通量

还可以用改变永久磁铁的位置、气隙和加磁分路的方法来调整满载误差。

2)轻载调整装置

电能表在10%标定电流下运行时,产生的误差称为轻载误差。轻载误差是受摩擦、电流电磁铁和潜动力矩的影响而产生的。

轻载调整装置安装在电压铁芯上,利用可移动的导磁片或不导磁的金属片将电压工作磁通分为两部分,造成电压磁通分布的不对称,从而形成补偿力矩。也就是说,产生一个与mp方向相同的mco,用以补偿负的轻载误差,可以消除反向潜动。

采取移动短路框片的方法来调整轻载误差。短路框片装在电压工作磁通的路径上,当拧动调整螺钉时,带动短路框片沿转盘的切线方向移动,改变短路框片相对磁极中心的对称度,从而产生补偿力矩。

3)相位角调整装置

电能表不满足??90???的正交条件时,所产生的计量误差称为相位角误差。

对相位角误差的调整有两种途径:一是改变电流工作磁通相位角?i,二是改变电压工作磁通相位角?。

改变?i分为粗调和细调两部分。粗调是通过调整电流铁芯上多匝的短路片的片数来调整相位角误差。细调是改变电流铁芯上电阻的短路线圈,通过移动短路滑片就可以改变闭合回路的电阻值。

改变?可通过改变电压非工作磁通的损耗角?f或电压工作磁通的励磁角?u来调整?大小,从而达到调整相位误差的目的。改变?f是在电压非工作磁通磁路间隙中安装可调的金属片。改变?u是在电压工作磁通路径上设置附加线圈经电阻丝闭合。

4)潜动调整装置

电能表接入被测电路,只有电压回路有电压,电流回路没有接通负载,而电能表转盘仍

缓缓地连续正转或反转的现象,称为潜动。

潜动是由于制造、装配和维修时无意造成的磁路不对称而造成的。

调整潜动的方法有三种。

i.防潜动装置

防潜动装置由分磁铁片和防潜钩组成。当电压线圈通电时,分磁片被电压散播磁通磁化,在防潜钩转到分磁片一侧时,受其磁化并吸引,适当调整分磁铁片和防潜钩间的距离,或改变铁片的面积,可调整这种电磁吸引力的大小。

ii.圆盘上打孔

在转盘的适当位置打12个1mm左右的小孔,利用小孔周围涡流发生变化与电压磁通作用而产生防潜力矩。

iii.轻负载误差调整装置

轻负载误差调整装置是利用反向潜动来限制潜动的。

5)平衡调整装置

三相表一般除了单相表的几种调整装置外,各组驱动元件还配有平衡调整装置,其作用是将各组驱动元件在相同负载功率下的驱动力矩调整至相等,在不对称的三相负载或电压下运行时,三相电能表的总误差不会超过允许范围。

调整时,在电压铁芯上加装一个磁分路,改变分磁回路与铁芯的气隙距离,达到改变?u的目的。

3、辅助部件

1)外壳

外壳由底座和表盖组合而成。底座的作用是将电能表基架、端钮盒及表盖固定在它的上边,并供电能表安装固定用。表盖起封闭和保护的作用。

2)基架

基架用来支撑和固定测量机构各元件。一般用钢板冲压或铝合金压铸成型,以保证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安装精确、牢固。

3)

4)端钮盒及盒盖端钮盒的主要功能是将内部电流、电压线圈与外电路相接。铭牌

铭牌上标有电能表的准确度等级、计量单位、规格和型号等。

二、校验

1、单相

电压a相220.00b相220.61c相220.08

电流a相0.254b相0.005c相0.006

相位0.0度功率因数1

频率50hz误差55.7500

计量员个人总结篇五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公司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领导和同事的悉心指导,认真讲解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对计量这个岗位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工作流程、岗位技术有了足够的锻炼时间和基础的掌握。在此期间也及时处理了突发事件。

一、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的了结了打早尺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1、打早尺首先要去收发班看每个罐区的油罐的出入库动态(具体看两个记录《油品动态记录》和《交接班记录》),以了解哪些罐是需要打尺,哪些罐不需要打尺。看记录同时注意各种油品扫线情况和时间。

2、上罐打尺、测温。及时的记录各项数据。然后下来通过每个罐的罐容表,来查询相应高度下的对应体积,和静压力修正系数。通过化验给出的油品名称及密度来计算相应罐内的油品重量。

3、通过计算出来的罐内剩余油量填写计量日报,然后报给储运统计。

4、用计量所算出的出油量与地磅做比较,如果没有大的差异则上报。

二、打尺是整个计量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1、要明确的是每个罐的容量和参照高度。以方便每次打尺的时候与参照高度做比较。其中b罐区是老罐区,计量口有两种:一种是半圆形的计量口;另一种是方形的计量口。其中半圆形的计量口是老的计量口,b罐区中的1#3#4#7#14#15#是老计量口。老计量口和新计量口最大的区别在于老计量口有计量管,而新的计量口则没有。计量管就是一根从计量口延伸到接近计量板的一条管道,防止尺锤摆动出计量板范围。但是计量管较细,计量管内的油与计量管外的油不易流动,时间长了计量管容易被凝固的油脂堵住,无法测量真实的罐内液位。而且在打尺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挂壁情况(尺与计量管壁粘连在一起)不方便打尺,同时计量管上的油很容易流到尺上造成尺上刻度线读数模糊,对计量过程造成不便。

在打老计量口的罐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一定要在有计量卡口的地方放尺。这样能大大减少挂壁的可能性。如果实在看不清楚,那么要把尺擦干净在计量口的中间轻轻的把尺放下避免挂壁。

2、打尺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尺放过,放尺放到参高附近时一定要轻放,在尺锤触底的瞬间提起尺,收尺观察油页面的刻度,一定要平视。打尺打两次如果无差异则可记录数据,如差异在1mm以内则记录小的数据,如差异在1mm以外则再次重复测量。在尺锤触底时如果有粘稠感。并且高度明显大于参照高度则说明罐内油脚太多已经无法感觉到触底,则取一个参照高度xm测得高度ym罐的参高为zm,则油的估计高度为z-(x-y)。

3、对于温度的测量。一般情况下把温度计放到油罐液面到底部1/2的地方然后把温度计拉出来倒掉里面的油。重复两到三次然后把温度计放到油罐液面到底部1/2的地方等待5~10分钟拉出温度计不要倒掉油立即读数。读数时要平视温度计刻度线,并且读数要快要准。如果需要细致测量首先要测量距罐底1.5米地方的温度方法如上静置10分钟,然后分别以同样方法测量油中部和距离页面1.5米地方的温度。

4、车间同步打尺是在精炼率异常的情况下车间与其他相关油罐同步打尺。因为在这期间车间是运作的。油罐是动态的所以在这时候打尺一定要准确快速。只打一次记录数据。作为复尺重新计算精炼率以发现问题。

5、进油前发车后、进油后发车前打尺。以上两种打尺是为了计算车间精炼率在发完一个罐的以后要对油的底量进行测量。或者在进完油发车以前对车间产油量的测量。打这种尺要注意打尺要准确,并且在打完尺以后要通知储运部已经打完尺,可以发油,或者进油。

6、关于精炼率的计算:精炼率是24小时内车间开车时产油量和领油量的比值,以统计生产效率。其中领取的油量是领油罐和车间外罐61#之和。而产出油则是前一天早晨7:00~当天7:00之间产油量,与前一天的早尺、进油后发车前、当天的早尺和之前的相关油罐的底量有关。如果精炼率异常则要进行复尺,重新计算精炼率。从而发现精炼率异常的问题所在。

三、精炼车间分为:

精炼一线,600t/d,领26产25;精炼二线,400t/d,领16产15;(一线和二线为化学精炼线)。物理精炼线,600t/d,领26产25(没有碱炼工序,主要加工精炼棕榈油);分提线,600t/d(33度分提24度),400t/d(24度分提18);冬化线等。不同生产线开车会有不同的精炼率要注意开车通知等信息。

四、卸船相关。

我公司卸船有三条管线分别在:滚装码头、四公司、五洲国际。每条管线内存油量为170t/条。以下为卸船流程:

1、首先要了解油船信息包括油品产地、大概数量、油品种类、入库罐号等信息。

2、根据罐号打铅封。卸船时要给出库阀门打铅封,然后把铅封号发给货代,货代再联系商检。有底量打前尺,没底量打船后尺。

3、关注到港时间和开卸时间。

4、卸船时关注卸船速度和进度。开卸后要尽快要拿到穿上船上油品密度和提单数。

5、扫线前打尺,打尺出来的重量要加上管线内的油品重量。计算缠上密度下重量和化验密度下重量做比较。如果损失3/1000以内则扫线。如果损失大于3/1000则报告领导,再联系经营部与船务说明情况并处理。

6、扫线后打尺。待油面稳定后打尺。一般为第二天早尺和静置24小时后打尺。打尺要细致,读数要准确。

7、等待商检打尺。

以上为卸船流程。

检罐和验地磅,检罐是通过仪器来测量罐的容量以及每米每分米每厘米每毫米下的油的体积。检罐后会得出罐容表,于计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是老罐4年,新罐2年一个周期进行检罐。

验地磅是在地磅上放上每2t为一单位的砝码,对地磅进行检验,看地磅的数与砝码重量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需要调整维修地磅,直至地磅数据准确。最后出具地磅证书。地磅是否准确关系到买家与卖家的核心利益。

关于对于打尺工作的感受,在刚刚来到计量组的时候,初次打尺用了很长很长时间,放尺的时候经常放过,打尺打的不是很准也很不稳定,在收尺的时候经常收几米手和手腕就出现酸痛感,需要休息几十秒才能继续收尺,算下来打一个20米的罐大概需要20多分钟,而且打几次出来的数据还不尽相同。通过一个月的反复练习和对各个方面的强化,在放尺的时候能较稳定的控制尺的下放速度,准确的停在需要的位置。在测量过程中也更加稳定,不再有放过的情况,在收尺到时候能一口气收完将近30米的尺。打一尺最多用56分钟,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时间。

在11月11日我进行了第一次打早尺,通过这次打早尺,我更加明确了工作流程,并且知道了打尺时间的紧迫。可以说从收发班查出入库情况到上罐打尺,从回到办公室做表,到通知其他部门看表,真是没有一丝的喘息时间。要在早晨短短的2个小时之内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必须充分的利用时间才能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思想认识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对计量这个岗位的认识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也有很多自己的感想。在这期间有了不少思想上的转变。从刚刚毕业的只懂理论知识不懂社会实践的学生,正在转变成一个注重实践,稳定工作的实习工作人员。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怀着满腔热情,希望早日能够闯出一番事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的才认识到人的发展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稳稳当当的进步才能够有真正的进步。

一开始我面对打尺这项对于计量员最基本的技能的时候心里感觉那很简单,是相对物理一些的东西,与在学校中学习的到的一些相对超前的知识不太对应。比如为什么要用人工打尺,而不用雷达液位计,差压液位计等。后来通过标定a罐区雷达才深刻的了解到打尺是测量的液位的实际高度,而雷达则是测量的空高。在储油罐进完油受到包括压力、温度、材料等因素影响的时候储油罐的参高会改变。而这个时候雷达和人工打尺的数据就存在一定量偏差。这样才让我认识到了人工打尺的真正意义。

通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和学习,我更加懂得了人与人的沟通,人与部门的沟通,部门与部门的沟通,都是需要技巧的,公司就像是很多联系的齿轮,有一个齿轮卡住不动了,那么其他齿轮也很难运动。

经过这一个月的学习对于我来说是受益匪浅。不仅仅学会了岗位知识,熟练了岗位技能。最重要的是在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继续的努力并且一丝不苟的工作。出色的完成领导所交付的任务不负与领导和同事们的期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