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性论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实用6篇)

社会实践性论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实用6篇)

ID:3511012

时间:2023-09-24 18:51:03

上传者:纸韵 社会实践性论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实用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社会实践性论文篇一

1.渠道单一,选择性差。在选择社会实践基地的时候,学校由于受社会需求、经费、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使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实践渠道单一,学生选择性差的问题。有时甚至出现几个班全进社区或都去敬老院的现象,这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及学生参与的兴趣影响极大。

2.实践过程简单,认知较浅。进入到实践基地,由于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工作能力等问题,使学生不能深入到生产实际中去,不能与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结对子、交朋友。从而导致对实践过程认识不够深刻,认知深度不足,对实践活动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不能把感性认识深化成为理性认识,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因而难以形成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3.实践管理粗放,缺乏统筹。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只是扮演联系、跟随、点名、分配的角色,不能够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给学生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知识和原理。不能帮助学生融合到工作角色中去,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学校的其他部门、其他活动有时会影响到学生的实践活动。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途径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自20xx年9月正式实施,在此期间,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

教学和实践中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切实增强课堂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长时间的各种形式的调查,我们感到不论是思想政治还是专业理论的教学都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不断强化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学中做以及在做中学。加强思想政治教学的时代感,敢于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学的新方法,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新的教学理念,以便使政治思想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使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以课堂为主导,在课外多辅导,对个别要疏导”的方式使大学生能成为自主、自立、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社会栋梁。

(三)重视并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相对稳定

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认真总结多年来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的经验,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发新的实践基地建设,并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乡村、城市、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各种实践基地。力争使学生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对应,社会实践的内容与毕业工作相衔接,使社会实践成为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实际的有实效的载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切实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开拓其视野,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统筹规划并细化实践过程

首先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并有明确的总体思路,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目标,开展富有成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依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学计划,属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学课程。在实践计划、教学安排、人员配备、学时保证、经费投入等问题上都能够认真执行。其次,确立科学完善的考评监督标准,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环节,规定学时、学分。实践成绩的考评体系要科学、合理,保证评价的真实、准确、全面。应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建立奖惩分明的措施和制度。再次,要细化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实践报告是对自己实践过程的全面总结,学生应根据实践调查的内容,整理实践数据和素材,对实践内容进行系统地综合分析,然后撰写实践报告、实事求是地填写实践报告表。要求必须有调查的具体事例或数据,有收获或体会,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建议等,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社会实践形式要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为了避免单一重复,实践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该丰富多彩,这样会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增加其参与的积极性。既有校内实践也有校外实践,校内实践可以包括:专家讲座、重要节日纪念、各种主题演讲等,校外实践包括课外的参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调查、走访、普法宣传、科技活动、勤工助学、创业实践、社会服务等等,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自行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和内容。

(六)营造全员参与学生实践活动的管理体系

形成长效机制学校要充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政策和措施。营造全员育人全员参与的管理体系,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序化、制度化、长效化,同时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积极配合教师,引导学生兴趣,激发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发挥团组织、学生会的协调和组织作用,实现大学生的自愿参与、自主管理。

社会实践性论文篇二

【摘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拓展第一课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手段,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从而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发挥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就业 创业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大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是高校拓展第一课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是实践检验所学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载体;是一项新时期大学生德育和培养工作的综合改革措施;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近距离地感受企业,体会企业文化,一方面使得学生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用人单位,增强了对用人单位的感性认识,在学生中营造出了关心就业、了解就业、立志基层的良好氛围。从而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实现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当少数人享受充分的教育,培养一批出类拔萃的英才的“精英教育”向大多数人接受必要的教育,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国民的“大众教育”转变时,我们要意识到教育方略的转变必然会带来就业形势的转变。暑期社会实践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让我们在课堂之外,充分的实践专业知识,与其这是一场实践,不如说是一场实验,因为,它允许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磨练,只有在多次“摸爬滚打”之后,我们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在激烈的“大众化”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社会化大生产的今天,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结构渐趋复杂。协作精神和开阔胸怀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舰艇船舶进行海上作业,各种恶劣的海况都可能遇到, 这时候每人一岗, 岗位是否安全, 关系到全船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安全。这种时候, 团队协作精神和对集体的责任感往往能发挥极大作用。而暑期社会实践一般是由指导老师带队,若干学生组成专业团队进行的,在暑假期间,师生们共同生活,共同学习,有困难一起解决,有喜悦一起分享,团队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形成强烈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而这种意识和精神正是我们就业和创业的关键因素。

3 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学校学习的东西与工作需要还是有一定距离,而且我们处在知识快速更新的年代,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门槛不断提高,对人员知识储备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同时学习能力也是创业的关键因素。暑期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高了充分的学习机会,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暑期实践中,同学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把别人的优点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的一部分,方能在就业创业中立足。

4 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如果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个人的发展机会将增多,这也是我国工业化革命中对管理人才要懂专业的社会要求,所以我们要使高级应用型人才“有组织能力,能够科学地组织管理好一个课题,一支技术队伍,甚至一个企业” 暑期社会实践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提高管理能力的机会,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实践中负责小分队的管理,要负责分配工作任务、安排工作进程、检查工作质量、与实践单位沟通与联系等,俨然以一个准管理者的身份在实践中得到了管理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有一些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工作任务就含有管理的成份,这正是既有专业特长又有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可以使自己的社会竞争能力更强,更受企业欢迎,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5 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就业和创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有人说,如今的就业市场存在三大矛盾:(1)结构性矛盾,(2)岗位需求和学科结构矛盾,(3)性别差异矛盾,然而所有的症结还在于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盲目趋向眼前的热门岗位。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多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机会。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贫困地区的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攻关、优化管理、开拓市场,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发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别,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复合型人才在就业中颇受欢迎,但创新人才也是用人单位所重视的。所谓的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具有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敢于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具有在自己拥有的知识技能上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等特点。

我们创业肯定会很艰难,可以说,一切都将是陌生的,一切都将是新事物。创业时,激情和自信是十分重要的。有激情才能产生动力;有自信才能坚持到底,走向成功。陌生的可以熟认,新事物更具有发展前途。创业,千万不要盲目,要经过市场调查、理论分析,做到真正的胸有成竹。我想我们创业:一要放低身段,放下面子。记得一位创业学子说过:“每个想创业的人,都应把自己的脸取下来,放在地上狠狠地踩几下,然后再戴上,这样你就可以创业了。”二要会创造适合自己的环境。要好好理顺各种人事关系和产权关系,总结市场经验,改变不利于自己的环境,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三、中国的创业机制还不太成熟,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还不太完善,可享用的资源还很有限。因此,我们一定要进行科学创业。暑期社会实践提高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同时提供很多创业实践的机会。从而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

结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不单单是某个学校,某个大学生自己的问题,而且是国家、社会所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关系到人力资源的匹配,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进步,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了一次实地演习,我们要通过这次演习,汲取就业和创业的有利因素,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 张志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xx.11.

[2] 朱海灵.透视素质教育,加强校企合作[j].高教高职研究,20xx.5.

社会实践性论文篇三

摘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机制,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广泛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回报社会,贡献国家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特点。

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深入实践、深入群众,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能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形成大学生自觉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动员社会资源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国情民情的把握和认识,增进大学生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和联系,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获得专业提升、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舞台,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不可缺少的部分,社会实践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动态性、复杂性等特点:

一是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各高校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已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且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实践活动定点社区”,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持久、稳定地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随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逐步普及,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运作方式在经费的筹集上采取了自筹和社会赞助等多种方式,扩大了经费渠道。

三是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空间,提升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知识才能平面的、单向的转化为立体的和多元的,才能生动鲜活起来。在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是能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更需要实际动手去操作,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相互促进。

1、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青年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促进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教育工作中只依靠课堂上的理论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现实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且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们还可以了解社会需求的情况、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从而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状况的重要环节。通过社会实践,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当中,可以让大学生们知道什么样的知识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和生产当中需要的,也可以检验这些被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大学生们到底掌握得如何。而在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的过程对大学生来讲又是一个巩固、提高和再学习的机会。

3、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置身于象牙塔的大学生们,除了参加学校要求的体育课和一些活动之外,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很少从事体育锻炼。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要深入农村、厂矿、边远贫困山区等地方,对他们来说在知识、身体和意志上都是一个挑战。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强健他们的身体、磨炼他们的意志。大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战胜困难,身体和心理素质均得到提高。

4、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通常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小,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时候,必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会慢慢抛弃掉与人交往中的羞涩和不自信,大胆而自信地开展实践活动,接受和适应自己社会人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和关心他人。

5、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各种人际交往中,当青年学生面对各种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问题的时候,比较容易表露出自己对群体、对团队以及对社会、对他人的看法和感受。这就为教育者熟悉、了解、分析、研究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个性、兴趣、爱好提供了最佳的时机,为教育者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与人交往中“生成”共商、合作、互助等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创造了良机。同时,大多数社会实践活动都不是学生单独个体就能够承担的,它需要学生们主动地、积极地、千方百计地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智慧,人人动脑筋,个个想办法,群策群力,协调配合,这就有助于形成与培育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

三、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与成才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已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必须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切实担负起教书育人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1、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领导。

首先,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织者,各级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形成党政重视,各部门、组织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格局。学校应在经费上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保障社会实践的全面开展。其次,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形成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假期内外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

2、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实践从准备、实施到活动结束总结必须形成一套规范化程序。活动的准备要充分、细致、具体,扎实周密;活动实施要按计划、有领导有步骤进行;实践活动结束要全面总结交流、成绩评定、宣传报到,总结表彰等。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形成制度化,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必须指导和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要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学校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制定详细科学的考评办法,分级分等考评。

3、加快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深入开展,取得实效的重要载体。高校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自己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从而巩固和发展社会实践。高校应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使实践活动保持连续性。各地方党委、政府要尽可能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院、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教育作用。

4、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学校要积极探索把握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征规律,使其内容形式上及深度、广度上不断发展,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种模式循序渐进、递次上升的趋势。从时间安排上,低年级学生以军政训练、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形式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实践服务、专业实习、见习就业、创业实践为主;从活动规模上,要由单人单队向团队型、区域性大规模集中活动方向发展;从活动内容和层次上,要由调查访问为主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勤工助学、社区援助、挂职锻炼、知识培训、便民服务、高新科技产品技术推广等内容形式多样化、高层次发展。

5、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激励机制。

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激励体制。在传统的评先奖优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定内容、计学分,将社会实践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对教师定任务、计工作量,与单位和个人经济利益,干部业绩的奖惩、晋职晋级挂钩。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大学生、教师干部以及社会各界参加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社会实践形成有机运作,自我驱动,有轨发展的动力机制,真正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性论文篇四

摘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能在暑假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的机会。只有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在理论中学方法,在实践中学经验。通过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

关键词:社会实践 超市理货员 感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就业机会多的同时也充满了许多挑战,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走入社会,积极参加实践丰富经验,全方面武装自己充实自我,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

作为大二的学生,这次的社会实践与大一时期的毫无目的的迷茫状态不同。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为自己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从多方面因素考虑寻找,最后把社会实践的地点放在了超市。这次我在超市做的是整理商品,记录缺货情况,及时汇报及时补货。 上班的第一天,我跟在一个经验丰富已经工作了几年的阿姨后面,学着怎么做个理货员。阿姨告诉我,理货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对商品进行验收、对商品按编码进行标价和价格标签管理、对商品进行分类并按商品陈列方法进行商品的陈列(包括补货)、对顾客的咨询导购提供服务、对超市内卫生进行保洁及商品防损管理。听完阿姨的介绍,我才明白理货员的工作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清楚了理货员工作的主要任务后,我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拿着笔记本跟着阿姨记录许多工作的要点:1、必须熟练掌握我所负责的商品的性能、用途、使用方法;2、经常性记录所负责的商品的缺货情况,制定补货计划;3、对商品和货架每间隔5—7天必须进行一次清洁;4、做好市场调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及时上报主管,制定新产品购销计划;5、商品的陈列必须根据季节性商品、促销商品、畅销商品等特性,采用有效合理的陈列方法和根据多种商品陈列的原则进行陈列。尽管记录了工作的要点,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还不能独自上岗,所以我还是跟着阿姨后面学着如何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在不断熟悉商品的特点和价格,记录商品的缺货情况,对商品区域保持洁净。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对消费者需求量较大的商品做了记录,并及时汇报了主管。在主管的批示下,对商品的价格做了调整,采取促销的手段扩大销量。对商品按编码进行标价,并用新的价格标签换下了旧的价格标签。对价格调低的商品,将新标价打在原标价上。有个顾客看到收银时打出的条码价格比她原先看到的'货架上的标价高了,找到我所负责的商品区问清楚。我在认真核对货架上的标价和电脑标价后,发现是我输入电脑的价格出错了。我及时改正了电脑输入的价格,然后带这位顾客去服务台退货,再去结算。对于我粗心犯下的错误,我对这位顾客表达了歉意和谢意。道歉的同时,我也感谢她及时向我反应了这个问题,使得我可以及时纠正错误,避免了其他顾客遇到相同的问题。对于这次错误,组长和带领我的阿姨都提醒我,下次工作时要注意,不要再犯这类错误。通过这个小插曲,我更明白了理货员工作所需要的认真和谨慎。

在我上班期间,不少顾客就商品的价格变化和货物售罄问题来询问我,我详细为他们解答的同时,他们也都会问上一句“你还是学生吧?”不少顾客都看出了我还是学生的身份,我不免有些好奇。他们说从我整个人的外表和言行举止都看出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学生,没有经历社会磨练。但他们也都赞扬了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让大学生出来锻炼自己,让现在的90后孩子在工作中体验生活艰辛的同时,感受父母为生活打拼的不易。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工作的辛苦,也体会了父母为了生活打拼的艰辛。

社会和校园有着极大的差别。学校里,有老师可以对你进行指导,告诉你该做什么,即使你犯了一些错误老师也都还会给你机会改正。然而在工作岗位上,不是你等着上级安排你做什么工作,而是要主动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如果你连基本的职责都没有做到,那就可能面临着被老板炒鱿鱼的危险。在学校里,你只要好好听课认真做练习,考试就可以通过。但是进入社会求职时,许多单位都更偏向招聘有相应工作经验的员工。而经验这个条件,不是靠我们从书上学可以学到的,它需要我们去实践。我们要想发挥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的作用,只有通过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实现。

通过此次一个月的实践,我从中学到了许多,对我以后就业也有不少帮助。

一、要善于与人沟通,保持积极的态度。虽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都能与同学间进行良好的交流,但是在工作中,我刚开始还是会有些紧张,面对顾客的询问,不知道如何解释,语言有些不流畅。在沟通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对顾客提出的问题做详细的解答。要有一定的口才,打动顾客购买商品。最后不管顾客有没有购买商品,我们都应保持为顾客服务始终如一的态度,这样才会有企业赢得好的声誉。

二、工作时要认真谨慎。这次我做的是理货员的工作,这个工作我最初以为很简单,但是在实践中,我明白了每一个工作都要认真对待,小心谨慎。我在实践中,也出现过把商品价格打错,标签没贴好的情况,虽然这些问题都是比较微小的问题,但是如果每个员工都犯一些小问题,那对企业而言就是个大的危机。你在工作中所犯下的错误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也会给个人带来失去工作的危险。所以在任何工作中都应该认真对待,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三、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洞察力。当我们初次尝试某项工作时,由于不熟悉和粗心等原因,都可能出现一些错误。当这些错误或意外情况发生时,我们需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在工作过程中,也要学会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通过工作中的留心观察,对有利企业发展的情况应继续加强和保持,对不良情况要及时纠正以避免出现大的隐患和过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也在良性循环发展。整个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尽可能地达到公平竞争,资源均分的情况。就拿现在越来越多的自主购物超市来说,消费者可以在衡量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自主选择购买商品。而自主购物的超市在价格、商品来源和管理上相比普通菜市场有较大的优势。超市在商品来源上更安全更有保障,在价格上也相对较低廉,对各种商品的管理更合理完善。许多顾客都更愿意到超市购物,认为超市里商品种类繁多,提供了便利,在价格上也更优惠。从人们在超市的消费量加大,也可以看出现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家各项利民政策的实施得当有利。在我寻找实践岗位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现在许多单位在与应聘者协商工作时都采用了签订合同的方式。我认为这也是我们整个社会在法治文明建设上的一大进步,国家在推广法律常识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收效。就连服装品牌店也在用人时,与应征者签订合同。这种签订合同的方式,为以后双方产生异议的问题提供了有效合理的解决依据。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看到了我党和政府在民生问题上合理地进行宏观调控,资源配置,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成果;在法治文明建设上,政府对群众的法律知识推广起到了较大的收效,人们有了一定的法律觉悟,学会用法律来解决问题,用法律做保障。

社会实践活动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让我了解社会接触社会,锻炼自我,提高了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明白了学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性,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在不断地社会实践中,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不足,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不断地改进,为将来真正走上社会参加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实践性论文篇五

【内容摘要】当前高校十分重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观点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近些年来高校与社会企业积极合作共同构建了很多实践基地,其已经成为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动力,有利于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构建与高校培养人才目标相符,充分体现专业特点的长效机制,极大程度保障了高校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满足了大学生创业要求。本文分析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讨论了社会实践基地现状,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长效机制

一、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保障。

在努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努力建设实践基地,具体来讲,若缺少社会支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必将困难重重。一部分高校无法确保实践基地的高度稳定性,导致这些高校的学生需要自己寻找实践机会,一些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学生通常在亲戚企业中填表盖章,蒙混过关,如此一来必将极大制约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效率。同时,学生单独与实践地点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由于生活住宿等因素通常会在学校附近开展实践活动,可是由于各个方面的约束也会对活动时间进行压缩,影响了活动开展效率。因此,学校必须充分整合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认真组织产学研活动,进而建立一批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有效实践基地,努力创造一个与大学生实践活动相适应的环境。

(二)社会实践基地是对大学生积极培养的第二课堂。

当前高校一般采取授业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单一向学生灌输知识,在衡量教育成果的过程中一般将考试分数作为具体标准,大力发展第二课堂,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和场所,有利于学生持续提升自身的创新水平。社会实践基地类型复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创业就业类型、志愿者服务类型、教学实际操作类型等,这些实践基地类型都被认为是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利用社会实践全面掌握企业的运营方式,提升操作水平,有效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丰富就业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就业理念,充分保证自己将来成功获得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对社会真实情况深刻了解,培养社会责任感,对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社会实践基地现状

(一)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虽然当前每个高校的各个院系纷纷构建了各种社会实践基地,但是整体来讲,这些实践基地类型基本上都出现了建设目标模糊,缺乏显著专业特点等问题。比如财经学校,建立了历史教育、文艺汇演等类型的实践基地,但是凸显专业特色、不断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基地却凤毛麟角。分析其中原因可知,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过程中,无法深刻开展调查、认真研究,无法有目的性地挑选基地并设计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在延伸与拓展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实践,导致其严重脱离了课堂教育,在学校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一种负担。

(二)基地建设缺乏稳定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出双赢特点,不仅能够推动高校的健康发展,还能够为参与实践的企业创造一定的经营利润。实践基地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实践活动中的一些突发状况,有利于高校推广与应用理论成果,帮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成功转变成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高度融合了理论与实践,帮助高校与学生获得一定的收获;同时,任何一个组织的生产过程都体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其把实践基地作为基础,与高校建立长期的互利互惠关系,有利于转换科学知识和生产力,帮助合作单位获得最大收益。

在短期内要想构建一个相对健全的实践基地是不可能的,一般都需要学校与社会各界共同协作为大学生创建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双方合作的基本前提就是共赢。可是目前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都无法达到这一目标,绝大多数高校不能长期、稳定地开展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更加无法确保活动的持续性,一般都是达到了高校基地数量要求,合作一方便积极进行宣传,直接造成无法长期发展基地建设工作,不能实现最初的目标。一方面,高校缺少长期计划,草率结束了调查活动,若实践活动缺少全面的调研必会出现很多问题,进一步无法体现出专业化优势;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一部分单位甚至将高校实践活动看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些单位将其作为宣传手段,却不能为高校提供高质量的实践资源。

(三)组织过程缺乏一定的力度。实践活动要想长期、深入的开展,仅依靠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基地是不够的。开展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形神兼具,因此,活动的合理形式最大程度保障了顺利开展实践活动。但是目前的真实情况是,即便建立了与专业科研要求相符的实践基地,也不能体现出专业特点,更加无法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单一的活动方式不能完全融合实践资源,亦不能深刻挖掘问题,直接造成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能真正提高专业素养。

一部分学生由于态度不端正,缺少专业教师提供的指导,无法产生良性机制,合作单位收益甚微。高校教师是组织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对象,最大程度体现了主导作用。他们自身体现出学科理论的前瞻性,可以引导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科研需要积极开展,为教学科研提供重要资料;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也可以有目的性地发挥科研优势,有利于创新和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但是当前的实践活动无法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大部分教师无法科学认识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自身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有效结合科研、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工作。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建设基地双方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在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的过程中应当贯彻落实互惠互利的原则,利用双方的彼此洽谈,通过协议书的方式明确基地建设过程中各自的权利责任,同时产生活动开展的根据。在基地建设过程中,社会实践基地大部分类型都体现出“三下乡”特点,并且没有制定有关的协议书及其规范化的管理,通常都在利用暑假时间安排服务队的有关活动,但是在本次暑期结束到下一次暑期开始这一段时间内,无法安排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形成了空白期。同时,一部分学生在实施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优秀的成果,但是这部分学生一般都是选择尚未服务过的有关地区,如此就导致了一些地区建立实践基地之后严重缺少学生服务的对象。因此,在建设凸显“三下乡”特点的社会实践基地的过程中,需要努力与本地政府进行沟通进一步获得其财政扶持,同时签订协议书,对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有效约束。高校必须努力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每一年都要制定科学的计划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着重选择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项目,从而实现与高校之间的互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及时通讯方式与服务地区加强联系,一方面利用网络解决一些问题,另一方面收集有关情况,及时跟踪调节实践活动内容。

(二)利用合作共建原则保证基地建设的长效性。大部分高校建立的就业实践基地都有相应的协议书,可是每年都仅仅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实践,尚未重视如何加强建设基地工作,相应的负责建设实践基地工作的企业亦没有得到对应的酬劳,如此一来造成在建设基地过程中根基不稳,企业不能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这样就要求在合作的前提下,严格遵守双方共建和共赢的原则,借助双方的优势资源,为学生创造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高校需要尽量选择与其拥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建设实践基地,促使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进入企业。

(三)通过基地承包制、项目聘用制推进基地建设长效机制。目前大量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回报家乡,在家乡组织支农活动,构建爱心教育基地。诚然,回报家乡的思想是好的,但是这些学生迈入高年级之后,由于学习业务繁重,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中态度被动且消极,直接导致了实践基地被荒废。因此,在建设实践基地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基地承包制和项目聘用制。基地承包制,具体是指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利用团队或者是班级的形式,对学校已经建成的实践基地积极进行呈报,明确划定2~4年的责任时间。通过基地与团队形成的一对一方式,保障学生为基地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对学生来说,通常需要为基地服务2~4年,有效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实践项目承包制,具体指科学划分某一基地范围内所需要的岗位,学生结合自身的能力水平,选择可以胜任的工作上岗,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工作内容,提升学生的服务水平,还可以帮助专业不同的学生互相沟通。

(四)构建试点,实行社会实践基地网络化建设。由于高校与社会各界对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高校通常选择在同一范围内为相应的大学生建立了很多实践基地,这样一来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各自为战的现象。虽然各个实践基地都在陆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果可以有效融合处于同一地区范围之内的实践基地,便可以产生较为规范同一的社会实践平台,进而可以更好地执行实践活动。在建设社会实践基地过程中应用互联网,可以在基地附近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除了对基地日常操作严格管理,每个基地还可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共同实施活动,此外还需要安排一些交流活动。比如某一基地在开展法律援助项目方面非常优秀,另一相邻基地在支教活动中获得了优秀成果,这两个基地可以彼此进行交换,在各自基地中积极组织活动项目。同时,在彼此相近的一些基地中还可以组织一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如此不仅有利于在不同基地之间开展协作,也帮助基地进行良性竞争,最大程度发挥基地的资源优势。通过网络方式建设基地可以模块化管理品牌活动进一步建立了金字塔结构,例如某一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师资短缺现象,可以选择建立该地区的支教中心。主要负责培训管理高校志愿者。支教中心在设置具体课程时可以参考所在地区受教育儿童的年龄结构,对支教相关活动科学组织。如此就产生了一点对多点的金字塔结构,可以更加深入地开展品牌活动。

四、结语

社会实践活动是确保基地长效机制建设的基本前提,要想不断提升实践活动的开展水平,应当高度结合教学、科研等工作。重点体现出专业特点,积极发挥学科专业训练方面的优势,积极储备相关的理论知识,避免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分离情况,构建有效融合教学与实践的综合基地。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性论文篇六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自开展以来便受到了高校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且大学生也纷纷表示在社会实践中获益匪浅。但是,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选择实践方式上存在差异。为此,本文在整理浙江师范大学各年级在校大学生的问卷以及访谈记录的基础上,同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不同年级,大学生,实践方式差异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样、目的各异,通过调查研究各年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不同方式、倾向,比较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差异,分析不同年级大学生开展不同社会实践的原因,从而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提出相关建议,正确引导各年级大学生参与适合并能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水平。

二、调查结果。

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可得,在选取实践内容上,65.35%的低年级学生选择了兴趣方面,而选择了专业方面的只有34.65%。由此可知低年级在选取实践课题时,往往会更关注自身兴趣方面的内容。反观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内容上有58.68%的同学更倾向于专业,而41.32%的同学则偏向于兴趣。可以看出,高年级的同学在实践课题的选取中更关注专业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方面具有差异性,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同学们对于实践内容的选取逐步从自身兴趣向专业方面过渡。

三、结果原因分析。

(1)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大学生对实践的态度是造成实践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结果如下: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十分必要,能锻炼个人能力。但锻炼个人能力的出发点在高低年级当中存在不同,低年级的同学更加关注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而高年级的同学则更加侧重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

(2)参加社会实践所需的条件。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经验积累”比较重要,高年级占24.34%,远高于低年级的19.23%比例。其次是“专业素质”,高年级群体比例达25.12%,低年级只占17.78%。而对于“参与积极度”,低年级的同学以24.41%的比例远高于高年级的12.48%。由此可知,高年级群体更注重专业素质培养和经验累积,而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具有较大积极性。

(3)社会实践的收获。

高低年级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都有各自收获,而其中有较明显区别的是“专业需要锻炼”这一选项。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专业需要锻炼的占了25.19%,而低年级则只占了4.23%。可以看出,高年级大学生较低年级大学生更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专业技能的锻炼,从而获得经验的积累。这与高年级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低年级大学生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收获不同将会影响其社会实践方式的选择。

四、关于改善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从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角度出发。

低年级学生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出发,广泛尝试各种类型的工作,为以后就业岗位明确方向。但在注意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活动的计划性。高年级学生应注意实践内容的针对性,明确目标,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学习的特长,又要针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地方的特点,两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以增强针对性,取得较好效果,为自己以后就业积累经验。

(2)从学校角度出发。

鉴于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又对实践抱有极大热情,学校应对其提供实践指导。同时,低年级学生人脉关系薄弱、实践经验缺乏,学校应尽可能帮忙指导组建实践团队,提供实践基地,帮助其走向实践岗位。同时学校应充分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不同时期大学生成长的不同意义,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比赛等鼓励高年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我。

(3)从社会角度出发。

希望社会方面能够贡献出更多力量扶持大学生的就业实践,通过增加一些培训以及临时工作岗位,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工作岗位的真实环境,培养其工作能力,让其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当然,社会各界应多为低年级学生提供锻炼舞台,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