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橘子教案反思(模板7篇)

最新橘子教案反思(模板7篇)

ID:3521370

时间:2023-09-24 21:04:58

上传者:飞雪 最新橘子教案反思(模板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橘子教案反思篇一

一、与小树姐姐抱抱搂搂。

一、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帮助小树取暖。

二、幼儿把围巾、帽子、手套等给小树戴戴。

三、观看幻灯片。(石灰水、草绳、编制袋)

四、出示材料,幼儿自由选择,一起去帮助小树穿衣服吧!

1、选材结合现有季节------冬季。

2、幼儿怯场时,教师随机的反应不够,建议可以和小树姐姐拉拉手亲近一些。

3、整个活动为15分钟,幼儿说的`部分比较少,建议可以整合一点。

4、提问方式不够科学、紧扣、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5、活动氛围放松,对教师的挑战性较大。

橘子教案反思篇二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是八月十五号。

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难点剖析: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一、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二、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1、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2、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3、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三、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四、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橘子教案反思篇三

自王老师调研这次艺术活动后,我受启发良多。首先反思下这次的活动。

一、思目标。

二、思重难点。

根据原有范画中的绘画表现方式,我将重点预设成了能用相近色表现鹅卵石,能间隔不重复地绘画鹅卵石。而经过王老师的指导后,本活动的重点应预设成能运用宽窄不一的曲线表现小路,能用深浅不一的颜色表现鹅卵石,能间隔不重复地绘画鹅卵石。这样就能细致地把活动中的重点体现出来了。

三、思准备。

在活动中,我准备了三张鹅卵石小路的图片,以及两张绘画形式不一样的范画,当然还有活动中的绘画材料。对于绘画材料中的水粉颜料,我每组准备两种颜色相近的颜料以及多只黑色油画棒,并将这三个盒子捆绑在一起,以防颜料因为插多只毛笔而翻到。

因此,活动准备中的细致也能体现活动的重点。

四、思过程。

(一)引导

(二)讲解

1.路

在幼儿的绘画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小路的弯曲绘画较随意,主要由于我在讲解过程中并没有特意去提醒讲解。我只是注意提到了小路需按进门的方向(左边)从绘画纸的边边开始绘画,直到另一边。而小路的弯曲效果没有提到。其实在讲解时,我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讲解这部分的。我可以直接在示范绘画时说一说:“这里弯一弯,越来越……,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画什么呢?”或者是“都直直的好不好看?转了弯的小路也很好看。路还很长……”(其中也可以渗透“透视”的认识)相信在这样的示范讲解后,幼儿对小路的认识会更广更多。

2.鹅卵石

同样的,在观察幼儿绘画过程中,发现幼儿只用毛笔在绘画纸上落笔一点,再一点,再一点…鹅卵石出来了,并没有按照我在示范讲解中画圆的方式画鹅卵石。而我其实可以在示范时,就先从小路的最左边开始铺,铺一小段。其中可以引导幼儿:“鹅卵石是什么形状的呀?如果有了尖角,那小动物会怎么样?”引出鹅卵石该是光滑的,圆圆的……后继续引导:“这一块铺好了,谁愿意来继续铺?”这样的引导相信幼儿的绘画积极性肯定会我原来活动中的高昂。

橘子教案反思篇四

本节游戏活动对于小班来说在简单不过了,但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活动,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人会发现玩气球还能锻炼孩子的肺活量,一般孩子玩气球是一件是很正常的事,没有人会把气球和游戏结合,没有那个游戏是主要玩吹气球的,但我设计的游戏就是吹气球。

本节课游戏《吹气球》,我是在无意中发现吹气球可以锻炼脸部肌肉和肺活量,这让孩子在简单的玩中能得到不同锻炼,这也是我本节游戏课的目的,本次的玩法直接就能到目标。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小的游戏,孩子只要玩得开心快乐,它就是一个好游戏。

这么一个小的游戏,在活动中也是避免不了有错误的'出现,这个游戏是我只注意让孩子尽兴的玩,没有注意其它方面。让孩子在比赛的形式在进行玩时,孩子把游戏规则抛之脑后,没有人遵守规则,比赛中也没法公平的去做评比了。要是我在活动的开始说清规则,摆明游戏的奖励和惩罚,情况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

橘子教案反思篇五

一、与小树姐姐抱抱搂搂。

一、引导幼儿想象如何帮助小树取暖。

二、幼儿把围巾、帽子、手套等给小树戴戴。

三、观看幻灯片。(石灰水、草绳、编制袋)

四、出示材料,幼儿自由选择,一起去帮助小树穿衣服吧!

1、选材结合现有季节------冬季。

2、幼儿怯场时,教师随机的反应不够,建议可以和小树姐姐拉拉手亲近一些。

3、整个活动为15分钟,幼儿说的部分比较少,建议可以整合一点。

4、提问方式不够科学、紧扣、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5、活动氛围放松,对教师的挑战性较大。

橘子教案反思篇六

这节课我组织了数学活动《比长短》,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的长短,学着比较长短,能正确的运用长,比较长,最短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长或短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有序排列,本次活动难点是将物体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有序排列。

在活动开始时,我首先拿出两根铅笔,请小朋友观察比较,哪根长,哪根短,接着再拿出中等长的铅笔放在中间,请小朋友反复观察,并能够完整的说出这根铅笔比长的那根要短,比较短的那跟要长。这一环节结束后,我选择三位高矮有明显差异的小朋友上台按高矮顺序站好,以幼儿的高矮来代替长短,这一直观察现象引来幼儿的兴趣,并能准确说出谁高,谁矮,谁最矮,谁比谁要高,谁比谁要矮等短语。

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比较好的是让幼儿上台来比较高矮的这个环节。在这个活动前期,我本想在中间部分运用图片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按长短排序,但从之前的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的有幼儿,对观察图片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是很长,很容易分散,毕竟现在还是小班的小朋友,并非于中大班的小朋友,所以幼儿都很好动,尤其是做在后面的小朋友,可能离老师有点距离,更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于是经过考虑,我尝试让幼儿做教具的方法,既请个别幼儿上来,大家比一比,谁高,谁比较矮。谁最矮,这一方法,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且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结束后,我认为幼儿都能正确分辨物体的'长短,能找出一组物体中最长和我最短的物体,能将物体按长短排序,但在第一环节,对彩带进行比较时应该让幼儿在多以些观察,多一些讨论,来加强幼儿对长短概念理解。再次,是我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数学语言使用的不太规范,使得整个活动多了几块瑕疵。

通过上课,反思,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首先我应该让幼儿去完成《幼儿用书》的操作,不应过多的去牵着幼儿走,让他们独立完成,这样才能看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掌握差异,以对个别没掌握的幼儿进行巩固辅导。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整个活动运用的时间过长,这是我准备工作不够充分的原因,在本次活动中,我的语言组织不够生动有趣,导致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于此同时更要对幼儿的常规教育做一步的强化,这些都是以后教学中不能忽略的地方......

橘子教案反思篇七

1、练习快跑并跨越障碍物奔跑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具有初步的.勇敢精神,萌发对奥运冠军的崇拜之情。

3、能为同伴加油鼓劲,增进伙伴间的友谊。

1、自制金、银、铜牌各两枚。

2、啦啦队的小喇叭、红花等用具。

3、小跨栏若干。

1、谈话引出活动。

2、50米短跑比赛。

(1)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选拔赛。

(2)每组的第一名进行决赛,其他幼儿当啦啦队。

3、50米跨栏比赛。

(1)幼儿分组进行跨栏比赛。

(2)跨栏决赛,其他幼儿当啦啦队。

4、给小运动员颁奖。

(1)宣布金、银、铜牌的获得者,并请他们上台领奖。

(2)大家在国旗下唱国歌。

(3)幼儿向得奖者祝贺。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