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通用7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通用7篇)

ID:3546148

时间:2023-09-25 02:53:41

上传者:梦幻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通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篇一

本文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教学本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适宜的“对话”环境,或是情感诱导,或是方法指点,或是激励肯定,努力促成“对话”的不断生发与深入,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如:

师:老师想考考咱们同学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有信心吗?

生:(大声地)有!

生:我选本拉登。(众笑)

生:我选倪萍。

生:我选乔丹。

生:我选布什。

生:我觉得不合适,地球不是人。

师:是呀,地球是一个星球呀!

生:我觉得合适,地球无私地哺育着我们人类,它就是我们的母亲。

师:地球,母亲!说得多动情啊!我不由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话:“所有的儿童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地球的孩子。”那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走进母亲,好吗?(生点头)

这个教学过程有关“关注”的谈话,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篇二

本节课紧紧围绕人口的快速增长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一主线展开, 从人口问题入手,帮助学生了解地球沉重的人口负担,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懂得人口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已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但这些问题对小学生来说,范围比较大,比较抽象,学生缺乏了解,无法体验。在教学之前,我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画出心中最美的地球或是最美的风景。在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做简单的介绍。同时,通过大量图片资料的展示、对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加深认识,引起共鸣,提高学习兴趣,以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学生对这些图片很感兴趣,能够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对于这堂课所要获取的知识充满期待。

本课注重让学生用多种感官体验、理解课文的内涵。课件播放美丽地球和哭泣地球的图片,学生通过图片,直观形象地感受到地球的美丽与遭受的破坏。通过视觉上强烈的对比,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一教学情境的设置既让学生对地球现状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唤醒学生保护地球的决心,很自然地过渡到后半段的教学环节中。

紧缺的,所以学生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学生提出海水淡化、开采深层地下水、收集雨水的方法。有学生表示赞同、有学生表示反对,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新问题。最终大家发现这些方法可以采用,但都不是长久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控制人口。这一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现并解决问题。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教师给予学生们辩论的时间略显不足,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对于某些问题的解释还存在欠缺。

最后学生根据课堂的体会, 为自己课前展示的画作添加上一句标语。 在这一环节中存在的不足,有些同学想展示自己写有标语的画作,但是又有些胆怯,这时教师未能给予他们鼓励。对于已展示画作的学生,教师的评价略显单薄。

通过本节课的授课,我发现学生更愿意自己去发现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想尽一切的办法,这样得出的结论也让他们记忆颇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结合前面所提到的教育理念给学生更多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思考,最终解决问题。同时,还应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并更加丰富自己的评价,让学生真正在快乐中思考,在快乐中收获。

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人们对地球索取的多,保护的少。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感激地球的思想感情,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真正做到“用心呵护地球”、“珍惜资源”。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感知地球——“我们的家园,美丽的地球”,用客观的事实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美丽(用幻灯片)

2、感激地球——“人类的母亲,无私的地球”,用实物图片让学生了解地球无私的把所有的资源奉献给了人类(用幻灯片)

3、同情地球——“病弱的母亲,重负的地球”,由于环境恶化,对资源过度的开采人口的急剧增长,地球以不负重荷。

4、呵护地球——“年轻的母亲,和谐的地球”世界各国都在想方设法保护地球。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感性上感知地球的美丽到理性上对地球的感激;由内心的同情到对不保护地地球的行为的愤慨,积极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华——共同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真心,精心呵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让学生充分理解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跟地球密切相关。我们每丢一张纸,吐一口痰,折一根树枝都是在破坏环境。要让学生懂得呵护地球,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影响身边的人。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篇三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是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的。这组四篇课文主题是“珍爱我们的家园”,训练重点是“注意把握主要内容,还要联系实际,深入思考”。本文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点是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这堂课我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脉络,揭示本课教学目标,使教学有的放矢。课上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理解词句,体会句意,感悟道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渔,比较充分地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过程,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词句。例如:在品读“资源有限,感悟地球面临威胁”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地球遭到破坏的资料;接着我又为学生出示了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让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学生要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感情是在品味与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和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后油然而生的。

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也是教学重点。因此,本节课教学我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复习说明方法,通过咬文嚼字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另外我在搜集资料的同时不忘课文,使搜集资料为理解课文服务,避免资料的简单堆砌。用“口号”导课、结课,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综合与深化,又使环保理念落实在行动上。

这一节课的教学,也还有一些遗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到位: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在朗读训练中,虽然我有各个层次的安排与预设,希望通过文本,通过交流生态灾难,看视觉震撼的图片,让学生一次又一次深入地感受,朗读好文本,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情绪没有随着教学的深入而高涨,使得学生的朗读也没有质的飞跃。

2、多媒体辅助教学作用发挥不够:由于本人课件制作方法不够熟练,致使课件效果不够理想,如:出示地球资源遭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灾难图片资料时,应适当配以音乐渲染气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新课改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上的改变,真正对教材内容并不是做了很大的改变,我个人的认识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如何变“满堂灌”改为“活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找出了原因,我会信心倍增地投入到以后的教学中。总之,这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这次上课的经验积累,也激励着我在将来的教学中留住精华,摒弃糟粕,努力做得更好!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篇四

本篇课文是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组课文以环保为主题,第一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地球的可爱与容易破碎,同是又是唯一的,呼吁人们要爱护地球。

在第一课时中,我引导学生在解决完字词的基础之上,对全文进行了结构划分,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全文。因此,在这一节课上,我主要是想通过让学生抓住宇航员在太空俯瞰地球时发出的一句感慨,来引导学生学习地球的可爱及容易破碎,以及地球的唯一性,最后再带着整节课的体会,来发出热爱地球的呼吁。

上课伊始,我采用视频导入的方法,将迈克尔杰克逊的《地球之歌》mv播放给学生,虽然前期营造了较好的氛围,但视频时间太长,挤占了后面的时间。在回顾旧知识,可以找一两个人回顾一下,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

在地球的可爱这一环节还能顺利的完成,但是,到了地球容易破碎这一环节,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没能以较好的衔接形式将这一部分呈现给学生,同时,朗读和分析的方式单一性,也使得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个性阅读,同时又在方法的讲解上忽略了科学小品文最重要的说明方法。整个中后期显得较为混乱,同时课堂氛围显得死板。最后由于时间不足,撰写广告语的小练笔也没能进行。

此外,板书字体还有待于进一步练习,板书的设计不容忽视,应该再多用些心,将其设计得更为完美而严谨。

这次讲课,问题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对于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还得不断加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下次要尽量避免并改正。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篇五

一篇课文就是一个语言文字的大千世界,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各种语言现象无处不在。在讲课时,我们不能贪多求全,词词讲,句句说,这样会违背学生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破坏课堂教学有限的容量。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主导全都渗透在语言文字里,对语言文字训练越准确,对文章主旨就把握得越深刻。《只有一个地球》在讲地球的美和小时,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我选择“扁舟”一词作为训练点,让学生通过这一比喻,明白地球像一叶小舟行驶在茫茫宇宙中,而这叶小舟上载着60多亿人,人类的安危全系于这叶小舟,如果人类在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坏,后果则不堪设想。地球这个生命之舟将不复存在,而人类就更无处容身了。从“扁舟”这个词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的“飘摇不定”,从中体会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因而人类更应该精心保护地球,对这一讲词语的深刻领悟无疑为课文中心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巧设训练法

课文讲到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时,为了淋漓尽致地揭露人类给地球造成的危害所在,我从“一系列”这个词着手分析,什么叫“一系列”就是连锁反应,体会生态灾难的危害所在,从而意识到环境保护的燃眉之急。

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句子的练习,以此来体会用词的精妙所在:我是()资源,()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不能再生,()造成()生态灾难。如()()。这样的练习多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模式,学会使句子的表达更具体生动。此练习答案的多样化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精选片段练读

课堂上让学生比赛读书,让学生替老师比赛读,让课堂上生动活泼,趣味盎然,通过读洋溢着师生情,形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情生趣,趣激学,在师生比赛读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练习读书十分投入,其表现欲、好胜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不知不觉中,课文读得流利了,读得有感情了。

我们平时有效实施语言文字训练,需要扎扎实实体现在每一课的教学中,使学生领会其博大精深,进一步发展祖国的语言文化。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但具有人文性,而且具有工具性,不失“语文味”,这将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篇六

《仅有一个地球》一课是小学社会课第六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这样二个方面:一、使学生明确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而需要养活的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二、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地球。

经过课前的设计和教学实践,我觉得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点。这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新的理念:

首先,针对社会课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料的一部分。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很多我国资源环境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仅将课内与课外相联系,丰富了课堂的容量,并且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其次,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读自我所搜集的资料的方式;在探究环境污染构成原因的时候,采取了让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

再次,巧妙地使用课件。播放地球在太空中旋转的动态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组环境遭到污染的照片,触动了学生“憎恨破坏,保护地球”的渴望。这些手段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到动起来,我让他们参与了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各种资料;课堂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我对地球的了解;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环境污染的构成原因等。这些全是学生自行完成的。

课前的资料搜团体现了本课知识化的特点,而学生经过亲自参与也学会了搜集资料及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本事和合作意识。另外经过课件播放环境污染的照片,让学生谈观后感,激发了学生对环境遭到破坏所产生的痛心之情及要保护地球的正确价值观。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改进措施篇七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接着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用的资源有限而又被不加节制地开采、随意破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威胁。然后,用科学研究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最后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宇宙与地球的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了解地球。接着,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充分质疑,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议中交流。具体步骤如下:

1、感受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本文列举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活动范围很小,地球被破坏没有其他星球可去。这三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只有、本来、至少”等重点词语,通过指名读、分开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感受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从而感受到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2、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本文是一篇教育意义很强的课文。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自学中自悟,写下自己读文后的感受。然后深入教学,充分利用资料等资源,在感悟中牢牢把握住课文的情感线,使学生的心随着课文内容的深入越收越紧,越来越沉重,最后,发自内心地呼喊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3、利用课文的说明方法,深入理解内容。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更有效地突出了课文的重点内容。教学中,我通过说明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作用。如第六自然段,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四十万亿千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并不知道,四十万亿千米到底是多大。于是,我借助以前学过的课文《太阳》,它告诉我们太阳离地球是 1、5亿千米,坐飞机去的话大约要二十几年,这样一估算,四十万亿千米坐飞机得五六百万年才能到达,这样就使学生一下子明白,即使在四十万亿千米以外的地方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我们也是无法到达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为了使学生感受地球的可爱及与人类的关系,我出示宇宙中看见的地球图片,特别我用了几幅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来观察、谈话,特别最后让学生合作编成一首赞美地球的小诗,有效地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使学生对地球的感情油然而生。

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时间不够充足。学生理解课文第二段时,学生的理解面较窄,没有联系生活来理解。出现这种情况和我的引导没有引导好有很大关系,也说明了我课前备课不够充分。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引入课题,接着初读课文明确课文讲了地球美丽又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三方面内容,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服力强,语言准确严谨。然后抽选几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宇航员说:“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在那里?找出文中的语句体会。最后给地球妈妈献上一份礼物,如:一份保护地球环境的倡议书,一张环保宣传画,给人类的一封信……形式不限,要求表达真情实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