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教育开题报告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实用(精选5篇)

最新音乐教育开题报告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实用(精选5篇)

ID:3550052

时间:2023-09-25 03:55:31

上传者:QJ墨客 最新音乐教育开题报告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实用(精选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篇一

《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研究》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非常喜欢上音乐课。可是,我们现在的学校设备限制着音乐教学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的只有一架电子琴和一台录音机,从而使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单调、枯燥。新课程理念之下,我们不再崇尚传统教学中那一味求静、求齐的课堂模式,但也绝不能时髦而刻意地模仿 慢、吵、乱 的所谓的 新 课堂模式,我们所要追求是 参与、互动、共鸣 的课堂,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由此可见,新课堂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成了教学最基本的要件。在这种形式下,我提出了本课题。

在教学中,研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音乐的方法,通过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寻找更多的方法,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积极地获取音乐知识,从而有效的实现音乐教育审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本课题与之联系及区别

《动、趣、乐 小学高年级音乐创新教学尝试》 无锡市广勤路中心小学 万爱薇

《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研究》 上海市音乐幼儿园 黄莉莉

《探究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邵武市教师进修学校 刘岳荣

《用生活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 《亲子》 徐洪进 2015年4月15日

近5年的《幼儿教育》杂志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包括论文的主要观点、思路、结构等)

音乐课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的课程,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上的学习,如孩子们聆听音乐时必须做到静听;唱歌时不应该大声喊叫;为歌(乐)曲伴奏时必须合着节拍;与人合作表演时应该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向音乐的殿堂迈进。而我们音乐追求的音乐性,也是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音乐学习常规中才能进一步凸显出来。所以,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的学习中来,使学生主观地希望能在这节音乐课中学到一定的音乐知识。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理论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指出:唱歌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音乐表现能力的有效手段。唱歌教学应重视唱歌兴趣、能力、自信心的培养。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让音乐与兴趣在教学中一同插上翅膀,使学生的心理、协调能力、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 活 起来,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音乐课上只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提高。

实践意义

音乐教育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稳定的持久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进行识谱教学了,目的是通过对学生音准和节奏的训练,初步培养学生能用视唱法独立视唱新歌。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所以针对小学生来说要用一些形象直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习对学习音乐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的基础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健康的校园音乐氛围能给学生营造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场所,也能给学生一个美的世界。在这样的氛围中,他们总会感到有种富有生命的、奋发向上的东西,不断撞击着心灵,使之兴奋、感动,使之不由自主地要将体会到的美给表达出来。在此,学生的创造性,善于进取,勇于奋进等品质都得到了培养。

管理者的素养

音乐教育是爱的教育,研究者热爱学生,把爱渗透在音乐教育实践工作的全过程中,对学生既温柔体贴又不失严格要求,既宽容理解又不失原则,既关注学习又关心生活,时刻想着学生需要从音乐课堂上或课外活动中得到什么,需要从老师身上得到什么。牢记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美感人,以美育人,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中国的教育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曾得到过国外教育界人士的赞赏和认可。但就我个人的理解,这其中的大部分是在赞赏中国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做得扎实。但就艺术教育而言,中国的艺术教育尚有自己的缺憾。很多时候,人们会将艺术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文化知识的学习方式联系在一起,只是一味的填鸭式的教育,而忽略了被教育主体的切身感受。新课程改革之后,中小学阶段的音乐课与美术课统称为艺术课,很多教育界的人士对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又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篇二

1.研究背景

2.目的和意义

3.研究内容

4.研究方法。

二、国内外儿童社会性音乐教育的研究现状

1.儿童社会性音乐教育的概念分析

2.儿童社会性音乐教育的形式

3.儿童社会性音乐教育的特点。

4.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内容。

5.儿童社会性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取向。

三。深圳市福田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1.深圳儿童社会性音乐教育的社会文化背景

2.深圳市儿童社会音乐教育调查

研究领域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

3.深圳市福田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现状简介。

四。深圳市福田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1.深圳市福田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深圳市福田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成因分析

动词(verb的缩写)提高深圳市福田区儿童社会性音乐教育的对策

1.明确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功能定位。

2.规范社会培训机构和考试机构制度,加强管理。

3.实施素质教育,取消指导性政策。

4.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发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5.完善社会音乐教育学生评价体系,确保发展方向正确。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篇三

研究生教育是建立在本科生教育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是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本质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参加必要的研究活动,使其在本学科或本专业领域内具备较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阶段,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相关信息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要任务,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而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题报告的质量。

从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角度讲,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是学位论文撰写的散射点,是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进而讨论的报告会。开题报告是一个阶段性考核,是筛选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的一个首要环节,也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对研究生起到定位的作用。

从研究生的角度讲,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学位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价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同时能够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它既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前瞻性分析,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有益的实践。

1.开题报告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

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这对于论文之后的书写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探讨实际应用上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选题的依据和国内外现状,用于文献综述的书写也可用做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选题的基本内容和研究重点,研究计划和思路及工作进度;选题的创新点和预期目标,主要研究方法,所需经费、人员及物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研究的时刻表等。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题报告也是优秀的学位论文的一半。

2.开题报告可促使研究生做好各项论文准备工作。

为使开题报告能顺利通过,这就要求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需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也要求系、教研室和导师对研究生的选题严格把关。对于选题合适,方法得当,措施落实的研究生批准论文开题;对于尚有不足的就要求再作修改补充,重做开题报告。这样才能从一开始体现对学位论文质量的高度重视。所以搞好开题报告既是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3.开题报告可使选题范围、目的更加明确。

为做好开题报告,研究生需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国内外现状,还有哪些不足,研究的重点及有什么价值;了解现有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条件和手段。通过这一过程,可使研究生选题的目的更明确,才能有效的进入论文撰阶段。

4.开题报告起到学术交流的作用。

只有在导师以及专家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开题报告时的学术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开阔眼界,充分了解选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是建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要研究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出初步的方案,征求导师和相关专家组的意见,再对原始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通过充分的论证和优化,确定出最优的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准备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论文的成败,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开题应有作用的发挥,降低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

1.形式主义严重。

学生对于开题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开题报告的性质、作用了解浅薄;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相对增多,师生间直接交流互动相对减少,加之导师工作,导致导师时间和精力投入难以到位,影响开题报告的质量。

2.评审专家不对口。

在开题报告评审专家的选择上有争议,由于时间、距离、经费等问题,难以保证评审专家的入座率,甚至有的同教研室老师也会因为课程安排冲突等问题而难以到场;有些专家与学生所研究课题专业不对口,难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导致学生开题时存在的问题难以察觉,影响之后论文撰写工作的进展。

三、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的建议

1.导师责任制。

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提高专业技能,完善自我,增强研究水平,加强科研思维。导师的职责决定了其在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所承担的责任,这个责任是义不容辞的。学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方向、难易程度、价值性、创新性、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开题报告书写的规范性等等,都需要导师根据自身知识水平的积累和研究经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换言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既与研究生自身的努力程度有关,同时也体现了导师的指导和教育水平。所以要以研究生导师为主导,导师指导小组与专家组共同参与监督管理,综合培养以提高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质量。

2.增强学术氛围。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是研究生教育阶段中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思维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美国学者从教育生态学出发,呼吁建立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合作、理解、宽容的环境中学习,并享受一种和谐的精神生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术素养,发展学术能力,培养科研思维,营造和谐的科研氛围,不仅要确定科研导向,同时要形成一种科研态势,促进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首先对开题报告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做出科学、规范的规定。其次要有针对性、创新性,既要做到全校统一的规范性要求,也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细则。同时要有明确的奖惩措施,未按照规定开题或开题报告不规范、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均不得进入撰写论文阶段;同时建立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研究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健全各院系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各院系对导师和研究生的管理和监督。每位研究生能否开题,什么时间进入开题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应配合导师及时的督促和检查。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篇四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目标

希望通过研究深圳儿童社会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整个社会音乐教育有所借鉴,为丰富我国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同时,通过我的研究,让更多的音乐教育同行关注儿童社会音乐教育,从而为最终解决存在的问题,构建良好的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环境创造条件。

研究内容

在这次调查中,使用了两份问卷,一份针对学生和家长,另一份针对教师。问卷发出后,回答者以书面形式作答。问卷收集完成后,通过整理、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的调查结果。在统计问卷调查过程中,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推断性统计分析,借助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中的microsoftexcel和microsoftword进行电子数据处理,结合人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除了匿名问卷调查外,还采用实地访谈法,通过口头叙述和与被访谈者的交流来收集所需信息,以保证本文调查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和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本文从音乐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以现状调查、资料调查和问卷分析为重点,应用音乐教学理论,结合音乐学、音乐传播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文化学等知识,通过资料整理、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技术分析、比较分析、逻辑思辨、归纳总结等研究过程。在分析大量调查数据和非量化信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本研究课题的认知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比较和浓缩,最终形成本课题的认知结论。

技术路线

国内外儿童社会性音乐教育研究现状

深圳市福田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深圳市福田区儿童社会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提高深圳市福田区儿童社会性音乐教育的对策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

音乐教育开题报告篇五

音乐是人们不可或缺的语言,是人们感情的外露,是人类灵魂的升华,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国的音乐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古典音乐更是个中翘首,最能彰显中国艺术的生命意蕴。从古代乐论中可以感受到:音乐是古代乐家感悟大自然,吸收天地正气,透析人生,高扬主体之生命情趣的结晶。它圆和、清寒、古雅,代表了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映射着中国人热爱生命、享受生活、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

中国古典音乐是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通过天人合一的观念构建、悲剧性的演绎以及情感升华展现出其优美的意境,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浅析,了解其发展历程,学习中国五千多年的音乐艺术,感受音乐背后强大的精神力量,探讨其美学特征,陶冶性情,提高艺术修养并增强个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 古典音乐; 语言; 情感; ; 生命力

音乐能表现人类生生不息和无限关联的生命精神,中国古典音乐反映了古代音乐家寻求心中的境界,将艺术的触角伸向生命创化之源。在古代乐家的视野里,“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徜徉天人之际,游心物我之间,手奏五弦之曲,耳闻山水之音。音乐表现为时间的一维性(线性)和空间的无限性,无处不盈,生生流转。古代乐论中所涉及的音乐创作和音乐审美问题,均体现出中国艺术活泼灿烂的生命精神和博大精深的宇宙意识。不论是意境的捕捉抑或天人合一的神往,抑或悲剧性的表达,皆是音乐家对生命根源的探索,表现了人们对宇宙生命的思考,也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艺术回归自然,攫取天真的情怀。希望主体与音乐之间连成一体,指与弦化,音与意合,物我浑化,由乐返天,从而进入超然和谐的审美境界。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发展

在世界纷繁复杂的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一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五千多年的源远流长,中国展现了极其辉煌的一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保存的最为完整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出现文字之前,工具的使用和语言的产生就孕育了音乐。事实上人们心脏和脉搏的跳动就是最简单的节奏,而原始人单调的语言、起伏的语调也就蕴含了旋律的因素。从周朝的风、雅、颂,六代乐舞到春秋时期的五声音阶;从秦皇朝的乐府到隋唐时期音乐的兼容并蓄;从宋代诗词歌曲到明清的市民音乐;从清朝的京剧曲艺到辛亥革民的戏曲改良再到五四前后的行当表演,中国古典音乐经历了一个极为漫长的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独特的意义,每一个发展的步调都推动了中国古典音乐生生不息至今。

二、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的区别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西方古典音乐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而中国的古典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两者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音色与演奏方法。艺术层面上,中国古典音乐主要表达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并且讲究悟性慧根,比较主观西方古典音乐着重美学及其功能性,因而比较客观。两者的音乐境界表现也有很大差别,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而中国则以旷达悠深见长,突出情和景的交融,主客一体。西方艺术家追求的是激情,以展现自己的感受为目的,而过分追求视觉、感官、感情的冲击效果,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切都以所要描述的对象而存在,精神依附于情绪而存在。而中国的艺术家而完全不同,他们是通过对外在的描写而返还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的精神更加趋于平和、宁静,使意识独立于情绪之外。

三、中国八大古典乐器

在演奏中音是灵魂,器却是这种灵魂的寄托,各种民族器乐各自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古人在演奏乐器时特别讲究氛围,必定先焚香沐浴,净心调神,这与佛教文化似出一源,体现了中国乐器的深邃性和高贵不可亵渎性。中国的古乐器是透过感官直达心底,在心灵深处回旋、激荡、屡屡不绝,余味无穷。

琵琶的线条和形态很柔美,娴静地摆在那里犹如一个性感的女人。可它的品性却是刚烈的,一如霸气的勇士。

二胡是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或许就说是瞎子阿炳更贴切。阿炳是天才的音乐家。可他却只因为二胡而被推崇,他的经历背景和二胡的品性多么相似!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与二胡融合为一体,这个带着悲剧性的乐器根本就是他本人。他只开始调弦,你便感觉到了那种凄惨和悲凉。《汉宫秋月》中宫女孤伶的幽怨、《二泉映月》里命运的劫厄,都是清冷黑暗的长夜里对人生的控诉。

洞箫更象隐者僧人,总在月色下在松林中在幽涧边超然忘我。其实今日洞箫之源就是汉代的羌笛,洞箫与竹笛外形相似又同是吹奏的乐器,但笛音色粗犷、高昂、嘹亮,大异洞箫。微微惆怅的《凤凰台上忆^v^》低低说着箫史与弄玉的动人传说,竹笛是无法摹拟的。同时它又蕴含着禅味,《寒山僧踪》《深山禅林》是最适合它的,幽深渺远的声音绵长不绝,让人恍惚中悟到回归和出世之高深。

埙是所有乐器中最无法言喻的东西,它的成质是泥土,发出的声音也是泥土的呜咽,仿佛沉埋千年后的殉葬品,有永远诉不尽的伤感。只能说它象个幽灵,不属于尘寰不属于白天也不属于人类,你也根本无法分辨它的声音来自何处,若远若近那么飘渺迷茫。《哀郢》的旷古、凄厉,《楚歌》的古朴、低沉表现了埙的极度荒凉不着边际之感。

如果说古琴是高人名士,那么箜篌便是袅袅婷婷、飘逸优雅的上古佳人。在所有乐器中,箜篌外型是最特别最漂亮的,其音色更偏向清亮圆润又内含悠扬之韵,也是唯一可以用左右手同时弹奏出旋律的乐器。一曲空灵又写意的《湘妃竹》传来,旷野上的行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使人远离喧嚣远离烟尘。

葫芦丝的外形毫无修饰,简单朴素得象十七八岁纯真无忧的邻家少女,给人纯美愉悦的感觉。但它节奏感却特别强,音色亲切动人。

各种乐器在演奏时或简或繁、或高或低、或正或反、或长或短、或分或合,既千姿百态,又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演奏,旋律委婉质朴,节奏流畅多变,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生动。整个作品就如一首典雅而浪漫的诗篇,又犹如一幅抒情而又写意的山水画。听众在这优美的意境之中,走进演奏者所描绘的诗情画意之中,这就是中国古典音乐意境美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四、中国古典音乐所蕴藏的生命力

在中国古典音乐中,这种意境的传达要求作曲家和演奏家具有精湛的技艺,意境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音色、节奏和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这里最重要的是“神”与“形”的统一。正所谓“意之深微”,意境存在于深微之处,幽邃之处,然而它又是“深于游神,得于弦外”。人们既可以通过有限之曲去领会其中的意境,又需要超越音乐的限制,驰骋想象去得到意境。意境是要靠想象实现的,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