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节选教学反思总结(实用5篇)

最新大学节选教学反思总结(实用5篇)

ID:3564402

时间:2023-09-25 08:50:48

上传者:琉璃 最新大学节选教学反思总结(实用5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节选教学反思总结篇一

最近几年,大学语文“靠边站”的现象日益严重:学校排课靠后、任课教师靠后、学生选课靠后、课堂逃课较多、考试的及格率较低,大学语文课完全陷入“边缘化困境”,地位岌岌可危。面对尴尬,许多语文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教学体制、社会环境、教材编排、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师素养、考试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批评。作为任课教师,笔者对大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发现以下问题的出现影响它走出困境。

1.课程定位过高,教学目标不明。作为文理科教育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很高,一直被赋予了太多的教育职能,集思想教育、文学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功能于一身,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的确,大学语文课在荷载传统文化、传达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上述教育发挥独到的作用。但这种笼统宽泛的课程定位,无疑会将其扭曲为哲学、宗教、社会、政治等文化范畴的注脚和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的工具。在这种课程定位影响下,任课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么感到力不能及,难以兼顾;要么就将语言文学课进行政治异化。如此,大学语文失掉了自身的个性和魅力,邯郸学步般跟在其他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的课程后面亦步亦趋,落下队来。

2.课堂抽得过空,缺乏熏陶感受。大学语文课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模式固定单一,基本上沿用“灌输式”教学,采用中学语文的教学套路来组织课堂:先介绍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然后分段理解、提炼主旨,最后是背诵名段或习题演练。在这种“高四语文”式的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严格按教参要求把一篇经典美文的内涵吸干、抽空、打碎,整得没有一点味道了,让学生品尝。课堂时间全部被教师的讲解塞满,没一点学生自己的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体会,对篇章或文学现象缺乏自己最基本的感受和理解,教学过程显得肤浅而没有意义。对他们来说,课堂成了一个思想的.空壳,不能激发任何的激情或真知灼见。繁杂的篇目、琐碎的知识、唠叨的讲解充斥课堂,下课后学生将这些全部忘光,教师的劳动、课堂的价值都被浪费掉了。

3.指责教材过多,挖掘教材较少。一直以来,我们对大学语文教材的批评指责太多,总觉得手中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造成了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多样,更新较快。不少专家呼吁由教育部出面,精选高质量的版本作为授课的通用教材,但时至今日,这样的完美教材依然在我们的期待中。冷静来看,每个版本的教材在编写前都是对原有教材的更新和提高,都是当时相对理想的教材。这些教材版本不同,但只是次要篇目稍作更改,经典篇目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对教材的编排指责过多,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应该变消极为积极,客观地审视评价教材、认真地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将其转化为有益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4.因循守旧较多,积极创新较少。综观今日的大学语文课程,敢于革新教学和考试的高校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是师资问题。大学语文教师年龄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学术水平都不甚理想,对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学的解读还缺乏引领时代的眼光和能力,不敢擅越藩篱。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考试只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对此,大家都在表达不满,但同时又都在沿用旧制。徐中玉先生主张的专题讲座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南开大学通过网络改革考试的方法,对教学设施要求又很高。面对诸多困难,许多教师知难而退,安于现状,致使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1.适度把握课程定位,准确设计教学目标。尽管大学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但不能据此将其理解为“全能课”,而让其越俎代庖,去承担别的学科的教学任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说:“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199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把握了其人文教育的定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目标就要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期望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有能力俯瞰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学本身,从欣赏和理解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将教材作为一扇窗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经典,从而吸收经典中承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精神,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2.凸显学生学习感受,重视课堂交流互动。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法。课堂必须凸显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过程,突出作品本身对他们的吸引和熏陶。如果是议论文,让学生先去感受它讲得到底有没有道理,能不能被它的道理所折服。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急着下结论,甚至搬出许多前人言论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对于散文或诗歌,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把作品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和品鉴能力。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评价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课堂或社团活动安排师生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在感受中熏陶感染领悟,并将其表达出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能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课文中蕴涵的意境与美感,让学生直接与古往今来优秀的心灵对话,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与人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率。

3.赏识眼光看待教材,充分挖掘有益因素。赏识眼光看待教材,既能找出它的不足,也能发现它的优点,并能积极地发挥它的长处,有效弥补它的不足。对于不同版本的教材,善于研究教材,看到教材编排中的一个规律:基本都是沿用“专题+文选”的模式,每章都有某个专题的名家与名篇,都是对每个时代文学与文化的要点内容的梳理和讨论。抓住这条规律,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构架一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全貌,针对不同的历史时期设计不同的研究课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完成这些课题。比如,笔者在讲授先秦文学时,就给学生布置了两个课题:战国时期“士”阶层的研究、如何评价“纵横家”。这样学生就不受教材的局限,积极去开阔视野,广泛涉猎教材以外的作品,了解每个时代特殊的文化现象,充分地进行比较、思考、评价,课题完成得很好。总之,对大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均应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通过理解文学文化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甚至历史。

4.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考核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只要肯实践创新,在教学上多动脑筋,就能给教学带来生机。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校内外资源优势,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散文意境优美,是情与景、意与境、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结合体,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诗文特定的环境,为学生对诗文的体验和感悟提供一种导向,使学生入情入境,激发联想和想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改写名篇,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另外,运用读书汇报、大专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带着思考和想法去读书写心得,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总之,随着教育部对各高校教学工作的督促,学校教学的逐步规范化和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的未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对大学语文如何走出“边缘化困境”应该多思考、多行动。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地探寻摸索,大学语文一定会早一天走出困境,迎来光明。

大学节选教学反思总结篇二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让我对七年级新生的认知水平和语文基础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决定采取不同于上一节课的教法。首先,我让学生将选文中难懂的段落、词汇划下来,然后小组内探讨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全班解决。这一环节后,几乎整篇选文都被划了下来。由于选文内容重复的比较多,所以最终需要解决的词语并不多。于是,我将这些全班同学都没有解决的词语在黑板上给注解了出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记下来并记住,然后开始通译全文。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教室内活跃了起来,都积极认真地开始看书、翻译、学习。等学生都静下来的时候,我开始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先小组内相互检查,再各小组间展开竞争检查,再由课代表主持分必答题和抢答题的竞赛得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习效果也不错。这一堂课,我感觉到比较满意。

3、我们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得当。不同的学生、班级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心中要装着每一名学生。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大学节选教学反思总结篇三

反思之一:有断断续续的反思,但是缺乏恒久性和系统性。

应该说,自己还算是个善于反思的人。10多届送高三的时段里,自己有时会在课后、考试后和高考结束后,对语文教学状况和班主任管理状况做一番总结,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运用到新一届学生身上,使教育教学在总结中慢慢提高,逐渐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特色,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在,班级管理新方法——星级化管理,就是我对深感困惑的班级管理工作做了比较全面的反思,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的,收到了明显的实践效应;语文教学新方式——五步三段式语文教学法,就是在不停地对语文教学成败得失的反思中,在困惑中思考,在精彩中提炼,在德州市教研室李玉忠、张敬军等同志的帮助下,逐渐形成的一套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应该说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文素养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应该说,这得益于教学反思。反思,提炼了昨日的精华;反思,催开了今日的精彩;反思,埋下了明日希望的种子。

反思之二:教育教学中的点滴细节记录不够,研究不够。

20余年的教育教学中,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自己也好,学生也好,所听的同事的课也好,都有着一些精彩的发言、生动的动作和良好的做法。这些曾经充满生机的枝枝叶叶,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精彩。比如学生排演《雷雨》《窦娥冤》等课本剧时有着天才的表演,但是录像资料和文字记录没有留下,对排演课本剧的深入总结和进一步升华明显做得不够;比如学生学了《雨中登泰山》《陈情表》等散文后有了入情入境的心得体会,一个前曾经听过我讲课的学生说,我讲的《雨中登泰山》那淋漓的雨意至今还在心中流淌;比如学生自主组织的各类主题班会都有着杰出的表现,我去年带过的20xx届学生所组织的班会课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学生的发言异常活跃,我当时就有“简直太精彩了”的激动,但是激动过后也就算了,没有很好地记录和总结;比如学生学习了《鸿门宴》后对各类人物有了独特见解,写出了精彩的文章,但是那些文章被自己丢开了没有保存,没有研究;比如自己设计了各类课前活动,曾经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反思总结不够,难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不能进一步提高;比如自己设计的自主学习流程,曾经在德州市产生过比较大的反响,为此德州市教育局还在平原一中开过高效课堂观摩现场会,但是精细化的反思研究还是不够,不能在纵深研究中走得更远;比如自己曾经精彩的讲解,如痴如醉,感染了很多学生,但是那些话语,那些设计只是在脑子里过了一下,没有留下深深的印记;比如自己总结的层级训练式语文体系,想法很好,但是实践不够,反思总结不够,至今成型的东西还是太少;比如自己就已经开展的语文活动课,曾经引起本校教改的高潮,但是自己疏于整理总结,没有及时发表,尽管课改进行得比新课改还早,但是没有产生大范围的轰动效应。这些教育海洋的一朵朵雪浪花,如稍纵即逝的天边彩霞,只留下了淡淡的美丽。因为自己没有及时记下或者录下这些原生态的美丽,所以他们只能成为自己教育生命中曾经的永恒,曾经的美丽,如昙花一现,过眼烟云,倏忽而逝,只在记忆里留下了飘渺的印痕。这些教育生命里的精彩,是异常美丽的,也是令人无比遗憾的。

谨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能够以平凡的记忆力向漫长而无情的时光挑战,还是勤快些吧,从现在做起还不是太晚。

反思之三:教师的差别本来不是太大。

应该说,能考上师范院校最后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智力等方面差别不会太大,那为什么有些人慢慢成为名师,而有些人“泯然众人矣”?我想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教学环境、机遇和自身素质等都制约着一个教师的成长,但毋庸置疑的是,那些进步较大成名成家的人,往往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总结的教育有心人。教育人生的境界也许就是如此吧!

在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文化面前,大多数教师只是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很少有人把它作为神圣的事业去用心去做,因此满足于得过且过,完成任务就行,很少有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反思的。而那些成名成家的人,除了自身有比较好的素质外,坚持学习,深入反思,当是成长的重要原因。

反思其实就是实事求是,从纷纭的教育现象中总结规律,摸索教训,从而改进我们的教育生态。很多有价值的结论和经验是需要反复思索反复验证的,唯有将自己的执教生涯总结系统起来,才能深刻地洞穿表象,从而发现其中深蕴的教育规律。上一节课很简单,短短四十五分钟,如果认为上完课就是课堂的结束,那是普通教师的做法。要想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必须进行反思。只要能做到每节课后都能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日积月累,扬长避短,就可以逐渐成长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从而使得教育生命之树枝繁叶茂,蔚为壮观。

我们如果能做教育的有心人,如果有进行反思和写教育笔记的习惯,时时总结,刻刻研究,那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论是有所成就者还是初出茅庐者,将都会在慢慢的反思和打磨中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美丽,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技巧越来越高超,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这样认为:对教育失误的'反思,能使教师把失误变成财富;对教育实验的反思,能使教师实事求是,反败为胜、旌旗飘扬;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因材施教、以情感人;对教育现象的反思,能使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博采众长;对教育理论的反思,能使教师辨析是非、坚持真理、创新发展。

回首过往的路是为了走得更直更远。我反思,我收获,我总结,我成功。愿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大学节选教学反思总结篇四

摘要:大学体育教学是一个生态系统,其内部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出现大学体育生态化教学,但多数高校仍存在体育生态化教学缺失的现象。本文在理解大学体育生态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体育生态化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推行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大学体育生态化教学的良好发展,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并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现状;措施

1、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含义

教育生态化这一词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将教育生态学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体育教学中的生态化在我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严重滞后。体育教学生态化是研究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以及人与体育教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理论。它突出强调运动生态学理论来研究体育教学,使用全局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来研究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体育教学尤其是在大学中,它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其教学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相互组合更具社会性。大学体育教学的要素有教师、学生、体育教学价值观、场地。器材、服装等。其中人的因素,尤其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实施。体育教学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它是整体性和动态平衡性的结合体,在动态中不断发展完善。整个体育教学生态系统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动态中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内部的诸要素也是在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动态中发展的。人对新的体育运动环境的适应,老师之间的相互适应,学生之间的相互适应,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适应,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式的适应。我国体育教学生态化研究起步晚,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深度不够深入,造成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缺失严重,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在教育这个宏观系统中了解把握体育教学生态化这个微观系统,加强对微观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发展。

2、大学体育生态化教学的现状

2.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

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大学体育教学不是仅仅教学学生运动技能,它是由学生与外在的环境相互磨合,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扮演的角色是知识与技能的被动接收者,忽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大学体育生态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意识到学生是有生命意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在体育课中要通过一定强度的体育运动,将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促进其个性化发展。2.2教学目标和教学针对性不强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学校或者是课本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授课缺乏生动性,使学生对体育教学尤其是理论知识讲解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国家体育教育部在北京科技大学进行抽样调查,点差结果显示,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在当今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够亲密和谐,不言而喻,这不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学生实现学习的效果,出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不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不理解的现象,这使大学体育课程的实际效果与其初衷大相径庭,体育教学效果大大折扣。

2.3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教学发展到相对稳定的阶段时,才提出教育生态学,教育生态中的各组成部分相互协调适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打破平衡,形成新的平衡,获取新的信息,进而促进系统内部的发展。在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系统中,体育老师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学生需要自己消化吸收,这样才能掌握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在教学内容上以技能学习为主,以统一化的标准去要求、考核学生,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导致不能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进行客观评价。枯燥的教学方式,陈旧的教学内容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未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4社会因素滞后

体育教学中主要因素时人即学生和教师,教学主体受周围环境影响很大,其中体育价值观和学校传统教育对大学体育教学影响较大。目前,众多大学体育价值观和学校传统教育受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体现出保守型。大学教育整体重视专业课、文化课的教育,大学体育教学重视体育技能的指导,而忽视体育文化,导致大学体育出现悬在半空的现象,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在高校中,体育科研项目无法获得上级科研部门的审批,持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相对较低,甚至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学校的教务部门削减体育教学学时,学校也没有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教师、学生、体育课不和谐、反生态的局面,毫无疑问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影响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改革。

2.5大学生体育意识失衡

我国传统教育中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虽然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是仍然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怪相。中学中的体育主要是为了应付中考,因此,体育课上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围绕中考的内容展开,例如800米、篮球等,教师对这些体育项目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学生感受不到体育运动的快乐,感受不到体育的魅力,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厌烦情绪。另外,中学体育课的时间会经常用来学习中考分数比重高的学科,这对大学生的内心产生不好的影响,严重时会形成消极的体育价值观。

3推行中国大学体育生态化教学的措施

3.1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

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与整个社会存在密切的联系,我们要加强对体育文化的宣传,鼓励学生利用校园广播大力宣传体育文化,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和优点充分展现,获得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关注和认可,提升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个人价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最终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3.2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生态化理念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也是一个个独立的自然人,大学体育教学要以保证学生的生命存在为根本价值追求,并促进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体育生态化教学中,教师在传授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养成勤锻炼的好习惯。所以,在高校体育生态化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态化理念,并开展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运动活力。

3.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大学体育生态化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为了促进教学生态化的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生态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还要多关心学生,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学节选教学反思总结篇五

在20余年的语文教学中,应该说有辉煌,也有遗憾。遗憾之一就是教学反思缺乏恒久性和系统性,没有坚持写教学随笔。对20余年教学反思和教学笔记情况反思如下:

应该说,自己还算是个善于反思的人。10多届送高三的时段里,自己有时会在课后、考试后和高考结束后,对语文教学状况和班主任管理状况做一番总结,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运用到新一届学生身上,使教育教学在总结中慢慢提高,逐渐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特色,取得了一点成绩。现在,班级管理新方法——星级化管理,就是我对深感困惑的班级管理工作做了比较全面的反思,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的,收到了明显的实践效应;语文教学新方式——五步三段式语文教学法,就是在不停地对语文教学成败得失的反思中,在困惑中思考,在精彩中提炼,在德州市教研室李玉忠、张敬军等同志的帮助下,逐渐形成的一套语文自主学习模式,应该说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文素养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应该说,这得益于教学反思。反思,提炼了昨日的精华;反思,催开了今日的精彩;反思,埋下了明日希望的种子。

20余年的教育教学中,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自己也好,学生也好,所听的同事的课也好,都有着一些精彩的发言、生动的动作和良好的做法。这些曾经充满生机的枝枝叶叶,有很多令人难忘的'精彩。比如学生排演《雷雨》《窦娥冤》等课本剧时有着天才的表演,但是录像资料和文字记录没有留下,对排演课本剧的深入总结和进一步升华明显做得不够;比如学生学了《雨中登泰山》《陈情表》等散文后有了入情入境的心得体会,一个15年前曾经听过我讲课的学生说,我讲的《雨中登泰山》那淋漓的雨意至今还在心中流淌;比如学生自主组织的各类主题班会都有着杰出的表现,我去年带过的09届学生所组织的班会课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学生的发言异常活跃,我当时就有“简直太精彩了”的激动,但是激动过后也就算了,没有很好地记录和总结;比如学生学习了《鸿门宴》后对各类人物有了独特见解,写出了精彩的文章,但是那些文章被自己丢开了没有保存,没有研究;比如自己设计了各类课前活动,曾经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反思总结不够,难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不能进一步提高;比如自己设计的自主学习流程,曾经在德州市产生过比较大的反响,为此德州市教育局还在平原一中开过高效课堂观摩现场会,但是精细化的反思研究还是不够,不能在纵深研究中走得更远;比如自己曾经精彩的讲解,如痴如醉,感染了很多学生,但是那些话语,那些设计只是在脑子里过了一下,没有留下深深的印记;比如自己总结的层级训练式语文体系,想法很好,但是实践不够,反思总结不够,至今成型的东西还是太少;比如自己20xx年就已经开展的语文活动课,曾经引起本校教改的高潮,但是自己疏于整理总结,没有及时发表,尽管课改进行得比新课改还早,但是没有产生大范围的轰动效应。。。。。。这些教育海洋的一朵朵雪浪花,如稍纵即逝的天边彩霞,只留下了淡淡的美丽。因为自己没有及时记下或者录下这些原生态的美丽,所以他们只能成为自己教育生命中曾经的永恒,曾经的美丽,如昙花一现,过眼烟云,倏忽而逝,只在记忆里留下了飘渺的印痕。这些教育生命里的精彩,是异常美丽的,也是令人无比遗憾的。

谨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能够以平凡的记忆力向漫长而无情的时光挑战,还是勤快些吧,从现在做起还不是太晚。

应该说,能考上师范院校最后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基础、智力等方面差别不会太大,那为什么有些人慢慢成为名师,而有些人“泯然众人矣”?我想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教学环境、机遇和自身素质等都制约着一个教师的成长,但毋庸置疑的是,那些进步较大成名成家的人,往往是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总结的教育有心人。教育人生的境界也许就是如此吧!

在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文化面前,大多数教师只是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很少有人把它作为神圣的事业去用心去做,因此满足于得过且过,完成任务就行,很少有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反思的。而那些成名成家的人,除了自身有比较好的素质外,坚持学习,深入反思,当是成长的重要原因。

结束,那是普通教师的做法。要想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必须进行教学反思。只要能做到每节课后都能反思,不断总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日积月累,扬长避短,就可以逐渐成长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从而使得教育生命之树枝繁叶茂,蔚为壮观。

我们如果能做教育的有心人,如果有进行教学反思和写教育笔记的习惯,时时总结,刻刻研究,那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论是有所成就者还是初出茅庐者,将都会在慢慢的反思和打磨中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美丽,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技巧越来越高超,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这样认为:对教育失误的反思,能使教师把失误变成财富;对教育实验的反思,能使教师实事求是,反败为胜、旌旗飘扬;对教育行为的反思,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因材施教、以情感人;对教育现象的反思,能使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博采众长;对教育理论的反思,能使教师辨析是非、坚持真理、创新发展。

回首过往的路是为了走得更直更远。我反思,我收获,我总结,我成功。愿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