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活动课后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社会活动课后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模板6篇)

ID:3577284

时间:2023-09-25 12:17:05

上传者:XY字客 幼儿园社会活动课后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模板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社会活动课后反思篇一

1、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知道爱护指甲的重要性。

2、通过相互讨论和相互观察,知道如何爱护指甲。

3、感受亲亲指甲钳的温馨气氛,乐意使用指甲钳剪自己的手指甲。

1、图片:指甲

2、指甲剪

一、初步了解指甲的作用。

1、图片观察指甲

引导幼儿观看自己的指甲。

2、讨论了解指甲的作用。

小朋友,你知道指甲有什么用吗?

小结:指甲有保护手指和脚趾的作用,有帮助人们做事的作用,

通过指甲还可以看出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等。

二、如何爱护自己的指甲

1、教师:大家都知道指甲对我们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的指甲呢?

2、幼儿进行自由讨论并得出一些结论,如:指甲长了要及时剪掉,要用指甲钳剪,

手脏了要及时洗手等等。

3、如果指甲长长了,我们不剪,会怎么样呢?

小结:不及时剪指甲,指甲会断掉,还会伤害别人;不及时洗手,指甲中会有许多脏东西;

经常咬指甲会使手指变形,还会将病菌带入口腔;还会影响手指的生长等等。

三、游戏:亲亲指甲钳

1、出示指甲钳,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呀?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呀?

2、这个指甲钳最喜欢和谁亲一亲呢?

3、教师用指甲钳剪自己的指甲,边剪边说:亲亲我的手,亲亲我的手。

4、谁也让指甲钳亲亲他的手呢?

四、延伸活动

教师一边给幼儿剪指甲,一边用儿歌的语言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社会活动课后反思篇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纽扣

通过对纽扣的观察、摆弄和分类,使幼儿了解纽扣的外形特征及不同的用途。培养幼儿比较的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小班幼儿。

各种不同的纽扣、细绳、牙签、细铁丝、白纸、画好头像的纸(没有眼睛、嘴)、小筐等。

探索的问题:纽扣除了可以用在衣服上,还有什么其他用途?

幼儿讨论。

(1)纽扣可以钉在包上,很漂亮。

(2)可以做布娃娃的眼睛。

(3)可以串纽扣,用纽扣摆好看的图案。

幼儿设计方案。

(1)小花开了,用不同的颜色拼成美丽的小花。

(2)美丽的'纽扣房子,用纽扣进行摆放、拼贴。

(3)串糖葫芦,可以按一定的规律串。

幼儿记录。画一画我玩纽扣的过程。

玩一玩:用纽扣给头像添上眼睛和嘴。

出示画好的头像,请小朋友想办法,挑选合适颜色的纽扣给小动物(小人)添上眼睛和嘴。

1.教师在材料的提供上要做到“两化”:多样化和安全化,即颜色、形状、材料多样化;不能提供太小的纽扣,以防幼儿放进嘴里。另外要教育幼儿不要把纽扣放在嘴里咬。

2.在开始时,教师一定要用神秘的语言吸引幼儿,要特别强调让每个幼儿拿和别人不一样的纽扣,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不同的纽扣,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社会活动课后反思篇三

1.愿意找到更多的同学完成同学录。

2.有创意地装饰自己的同学录。

有创意地装饰自己的同学录

笔记本、各种装饰材料

一、导入

1.出示一本笔记本,让幼儿看看这本和其他的笔记本有什么不一样的?

2.这本好看吗?你想做吗?

二、让幼儿拿出准备好的笔记本

1.说说自己的笔记本多少钱?

2.自己选择的'本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三、引导幼儿设计笔记本,使其成为一个值得长时间保留的同学录。

1.这个笔记本要怎么设计才能成为一个同学录呢?

2.你的同学录里什么地方是留给同学写的?

3.哪些地方是给你自己写的?

4.同学录里保存着你们的美好回忆,怎么装饰能让它更漂亮呢?

幼儿园社会活动课后反思篇四

1、引导幼儿学习用恰当的语言与同伴交流、描述探究的过程。

2、鼓励幼儿勇于尝试使用工具砸开核桃,发现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1、各种小工具

2、核桃仁,完整核桃。

1、集体品尝,使幼儿对核桃产生兴趣。

教师游戏口吻: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谁想吃呀,好吃的核桃仁嘢。

教师边走边适时往幼儿口中放一粒核桃仁。

2、出现疑问

哎,核桃仁没有了,只有(完整的)核桃了,怎么办呢?

3、幼儿讨论怎样吃到核桃仁?

引导幼儿充分讨论,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

1、尝试

(1)用手砸

(2)用脚踹

(3)两给核桃相碰

2、借助工具

(1)塑料制品

(2)木棒

(3)锤子

3、幼儿得出结论,了解砸开核桃最有效的工具。

1、请幼儿自由使用各种工具实验,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工具,一会儿你们就可以动手验证一下,

但是在使用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为了保护地板,请小朋友在小木板上来砸。”

3、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注意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结果。

1.交流工具的.恰当使用方法

2.交流砸核桃的适合部位

3.交流使用工具的力量

1、核桃肉可以吃。

2、用核桃壳可以做一些漂亮的小艺术品。

幼儿园社会活动课后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明确自己在聚会活动中的任务,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2.能主动用语言、动作自然大方地与客人进行交往。

3.体验做幼儿园和班级小主人自主活动的快乐。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布置场地:悬挂装饰物、摆放材料。

2.幼儿给家人送请帖,请帖上有聚会的时间、地点、内容。

3.与幼儿讨论、确定活动程序。

4.工作牌若干。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布置场地,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今天我们就要召开家园新年聚会了,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准备?

教师与幼儿共同用准备的装饰品布置会场。

教师:客人来的时候,我们怎样表示欢迎,怎样做小主人?幼儿说说自己。

2.幼儿分工,欢迎参加聚会的客人。

教师:客人来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

幼儿对聚会中的工作(如发饮料、发装饰物品、领客人到座位、欢迎客人等)进行分工讨论。幼儿按分工形成自己的小组,佩戴工作牌。

教师:欢迎客人时可以说哪些欢迎的话?幼儿参与欢迎、接待客人。

3.幼儿与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聚会,进行表演与游戏活动。

4.幼儿与教师、家长共同对会场进行收拾、整理。

幼儿园社会活动课后反思篇六

1、积极参加活动,体验为家人准备开饭的快乐情绪。

2、能初步根据经验选择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尝试运用手指撕纸,揪泥条,以准备饭菜。

1、幼儿已多次欣赏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儿人数),每人一张餐垫。

3、纸条、纸片、橡皮泥等若干。

1、萌发参加活动的积极情绪。

(1) 边欣赏歌曲《炒小菜》,边自由跟唱,表演动作。

(2) 回忆自己在家和谁一起吃饭。

开饭啦,在家里我们和谁一起吃饭呢?(启发幼儿说出家庭成员。)

2、感知餐桌和餐具,为选择餐具作准备。

(1) 观察餐垫。

餐桌上有什么?看看餐垫,今天谁和我们一起吃饭?

(2) 观察碗。

吃饭时我们用什么盛饭盛菜?

这里有这么多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说出碗的不同颜色,并以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大小。)

3、自由选餐具,体验一一对应。

(1) 幼儿为爸爸妈妈和宝宝选择碗。

爸爸妈妈和宝宝饿了,要吃饭了,我们为他们每人准备一只碗吧。

(教师观察幼儿选择的情况,并提示幼儿将碗对应地摆放在餐垫上。)

(2) 交流选择、摆放的经验,并作调整。

你给爸爸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妈妈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给宝宝选的碗在哪里?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你一共选了几只碗?它们一样大吗?哪只最大?哪只最小?

(3) 幼儿自选勺子,并对应地摆在碗里。

吃饭时除了碗还要什么?三个人吃饭需要几把勺子?

4、自主选择材料做饭菜。

(1) 幼儿自由选择橡皮泥、纸片、纸条等材料做饭菜。

(2) 教师观察幼儿的选择及制作情况,鼓励幼儿尝试选用不同的材料做多种饭菜。

(3) 鼓励幼儿用语言和爸爸妈妈宝宝交流,学说:某某,我请你吃……

5、 以出去散步的情景结束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