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实用7篇)

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实用7篇)

ID:3579591

时间:2023-09-25 12:51:48

上传者:影墨 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实用7篇)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方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篇一

:本课时教材属于自编内容,该内容根据幼儿大班学生的现实接受能力和结合国家幼儿大班的课程标准进行编制。水果在人们生活中是离不开的,尤其是诱人的果形和美丽的色彩,让人们感觉那水淋淋的样子和丰富的营养价值,都是人们非常喜欢的必备品。所以,应多让孩子们加深水果的认识,并且画画生活中自己喜欢的水果。

1、让孩子们对水果加深认识。

2、让孩子们对不同水果的形状、色彩进行分析。

3、让孩子们掌握部分水果的画法、并按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补充发展。

重点:认识水果的形状、色彩。

难点:对水果的`画法、技能的掌握。

教法:引导学生分析水果形状、色彩、示范。

学法:观察、分析、练习。

绘画工具、材料、课件、教案等。

(一)导入:运用水果实物等导入新课。

(二)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水果图片。如:

(1)(2)

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水果的形状和画法。

3、老师演示几种水果的画法。

(三)指的学生练习画水果。

(四)课时(口述)。

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篇二

1、引导幼儿正确表现人体各部分的结构关系和发型、服装的细节特点,巩固画正面人的技能。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加深幼儿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1、请配班老师配合上课。

2、带花边的纸或一次性纸餐盘若干、彩笔。

1、引出教师节,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特征。

幼儿观察、回答。

教师:我们看看王老师的胳膊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胳膊和腿是怎么动的?再看脸上眼睛的位置等。

幼儿回答。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我们可以画一位老师,也可以画两位老师。要把老师的头发和服装的详细的特点画出来,先画头,再画身体,最后画胳膊和腿,大家都很喜欢王老师,要把老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人体的结构关系和各部分的比例。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画老师的侧面。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我们来找一找,哪几张画画的是王老师?哪几张画画的是耿老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老师非常喜欢,这是我们教师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谢谢小朋友们。

开展照相馆游戏,为顾客照像(画像)。

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篇三

1.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感受彩绘、拼画的特殊效果。

2.体验合作创作的乐趣,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范例:彩绘积木、积木拼图。

2.材料:三角形木块、丙烯颜料、棉签、毛笔、白色底板。

活动一:积木彩绘

1.感知欣赏。

2.创作表现。

(1)教师介绍彩绘的材料:丙烯颜料、棉签、毛笔。

(2)提出创作要求:在木块上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制作漂亮的彩色积木。

(3)孩子动手彩绘,教师重点指导孩子在木块上先涂上底色,再大胆设计图案和花纹,注意运用对比色进行装饰。

活动二:积木拼图

1.欣赏讨论。

(3)请个别孩子上来示范拼图,大家一起评价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2.合作设计。

提出活动要求:请每组的小朋友一起讨论设计,合作拼出作品,看看哪组的设计最有创意。

孩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创作,教师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边想边拼,边拼边调整。

3.展示作品。

每组派一个代表来介绍自己组的作品,孩子互相欣赏评价。

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篇四

1、感受哈哈镜中人物身体夸张变形的多种姿态,能根据观察和想象用线条创造性地表现形象。

2、体验变形创作带来的诙谐、幽默和快乐。

3、乐意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1、活动前认识过哈哈镜,了解了哈哈镜的基本特征。

2、四面哈哈镜、各种形状纸、黑色笔、范例、白纸、剪刀等。

3、音乐、磁带。

1、请小朋友照一照,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觉得像什么?

2、自由说说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变化,你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变成什么样了?

1、出示(水滴型的纸)先猜测:镜里的人会是什么样的?然后看看是什么样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及衣物上的装饰品等的变化,并学学他的动作。

2、出示(果核型的纸)和以上方法一样。

3、比较这两个形象的异同点。

4、老师小结:不同形状的哈哈镜照出来的人就有不同的变化。

1、根据纸的不同形状设计哈哈镜里的人。

2、自己设计、裁剪不同形状的纸,再画哈哈镜里的人。

1、说说你画的哈哈镜里的人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变形的?学一学他的动作。

2、说说你设计的哈哈镜是什么样的?里面的人是什么样的?学学他的动作。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遵循大班幼儿好想象、爱幻想的特点,从幼儿身边喜欢的哈哈镜入手,大胆改变以往美术活动中幼儿惯用的绘画材料长方形白纸,以形状多样的有色卡纸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在宽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中,自主观察、分辨、发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在自选的材料上自由想象,用线条大胆表现自己眼里、心里的可爱形象,充分体验了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会到了自我表达和创造的成就感。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及创作的热情令我深感意外,由此我想到:适合孩子的才是最棒的!

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篇五

1、知道邮票上有面值、图案等内容,初步了解邮票的用途。

2、能根据邮票的特点尝试用明快的色彩大胆设计邮票。

3、对邮票产生兴趣,萌发喜爱之情。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邮票及有关邮票的资料。

2、彩笔、油画棒、胶水、花边剪刀等。

3、?幼儿学习材料?—《身边的科学》,?幼儿学习材料?—美术用纸第11页。

1、创设情境,使幼儿了解邮票的用途。

(2)师幼讨论邮票的用途。提问:邮票有什么用途?

小结:邮票由国家邮政机关发行,除了用于寄信,还是宣传自己国家的一种方式,具有收藏价值。

2、引导幼儿欣赏邮票,了解邮票的特点。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邮票。提问:你带来的邮票是什么样子?

小结:邮票具有多样性,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等。

3、师幼讨论,鼓励幼儿设计内容各异的邮票。

(1)鼓励幼儿设计邮票。提问:你如果是邮票设计师,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2)幼儿相互交流自己设想的邮票图案内容。

4、请幼儿设计、制作邮票。

(1)师幼讨论制作邮票时应注意的问题,如安全使用剪刀、将邮票内容填写完整等。

(2)幼儿设计邮票,教师指导。

用幼儿制作的邮票布臵?我设计的邮票?展览会,引导幼儿欣赏、交流。

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篇六

1、通过五官宝宝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感受春天的特征。

2、能大胆、快速地画出五官及春天的景色。

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1、初步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制作有关春天的展板。

2、会唱古诗《春晓》。

物质准备:关于春天的图片、圆形的纸、(眼、鼻、耳、嘴各一份范例一份)、蜡笔、水笔。

一、通过欣赏图片,体验春天的美。

1、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师:"春天快来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幼儿边欣赏图片、照片边交流)。

2、小结:"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柳条随风摆动,弯弯溪水清澈见底,朵朵鲜花芬芳灿烂,美丽的百草原景色怡人,春风吹呀吹,春天来到啦!"二、故事导入,引出五官宝宝找春天的主题。

1、师:"可是山洞里有一只懒惰虫整天地睡大觉,从来不关心大自然的变化,这下可急坏了身上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宝宝了。因为他们听小朋友说春天特别美丽,所以他们决定离开懒惰虫,独自寻找春天。"2、幼儿回答,教师范画。

师:"瞧!谁出来了?眼睛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他会看到什么呢?"3、师:"瞧!谁又出来了?耳朵宝宝来到了春天的大自然,听到了什么呢?"鸟叫声,蛙唱声,蜜蜂、小虫鸣叫声4、师:"瞧!鼻子宝宝和嘴巴宝宝一起出来了,他们又会发现什么呢?"花的香味,风的清新泥土的芬芳三、发挥想象,大胆画五官并添画春天景色。

1、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桌子上有好多空白的'脸,他们希望小朋友能把五官宝宝找回来,和他们一起找春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2、教师与幼儿一起添画背景。

师:"小朋友,在春天里会出现哪些东西呢?"(柳条、小燕子、花、小动物苏醒了……)四、展示作品,唱古诗体验春天的美。

1、师:"小朋友,你能把我们画的脸和这幅春天的画组成一幅漂亮的"春韵图"吗?怎样组合?那我们来试试看吧!把你画的脸贴到你喜欢的地方。"2、师:"哇!好一幅美丽的"春韵图"!春天真美啊!古时候的诗人也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古诗春晓吧!"

幼儿园美术亲子活动方案篇七

1、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运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灯笼,促进双手的协调配合,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预先拉上绳。

2、 毛钱做的灯笼穗子,固体胶,剪刀。

3、 幼儿操作材料。

1、 出示实物红灯笼,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在哪儿见过灯笼?都见过什么养的灯笼?设么时候挂灯笼?

2、 出示圆形灯笼范样,幼儿仔细观察,探索灯笼制作方法。

提问:它们是有什么纸做的?是用几片纸做的?是怎么粘在一起的?

3、 教师边示范边提出制作要求。

(1) 制作灯笼的彩色纸可以是三张,也可以是四张、五张等。

(2) 对折后在彩纸的反面粘上胶,纸片的边角要对齐、粘牢。

(3) 粘合最后一篇纸时,先把穗子挂线夹在灯笼中间。

4、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作业后热心帮助别人。

(2) 帮助能力弱对幼儿掌握对折、粘连的方法。

5、 把幼儿制作的灯笼挂起来,共同欣赏。

讨论:说说哪个灯笼做的好,好在那里。

6、出示菱形灯笼范样,引导幼儿探索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回家尝试制作。

小百科: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xx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