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报告 大学生英语口语课交际策略教学的实验报告(实用5篇)

最新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报告 大学生英语口语课交际策略教学的实验报告(实用5篇)

ID:3580923

时间:2023-09-25 13:12:10

上传者:影墨 最新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报告 大学生英语口语课交际策略教学的实验报告(实用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报告篇一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这四个方面着手论述了英语口语课的`课堂教学实验.此外,文章还对英语口语课进行交际策略教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作者:顾小颖作者单位: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浙江,绍兴,31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8“”(1)分类号:h3关键词:策略口语教学实证研究课堂

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报告篇二

大学生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但许多人的口语交际还是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学习者在利用英语进行交际中的一些问题,指出了培养学生交际策略能力的重要性,并对教师如何开展策略培训作了探讨.

作者:陈昕媛颜东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30000刊名:南北桥英文刊名:sourthnorthbridge年,卷(期):20xx“”(2)分类号:h3关键词:交际策略交际能力策略能力交际策略培训

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报告篇三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英语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口语课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如何搞好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英语专业教学目的的关键。

一、交际能力的含义

“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hymes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语言、修辞、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包括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口头语或书面语)和副语言手段(身势语)来达到某一特定交际目的的能力。而语言学家littlewood则将交际能力概括成4点: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4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英语口语教学应该围绕交际能力包含的几方面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1.加强听力训练,增加语言输入与储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培养及训练学生语言知识的转换能力,其主旨是让学生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的全过程。由此看出,语言输入是语言输出和完成交际的必备条件。“听”是语言、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习开口说话的第一步。大量的听力练习是学生获得语感以及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思维的基本途径。

美国心理语言学家wilga认为,听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而且还是一个建立的过程。听的理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感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肤浅的印象,能初略地识别,能根据自己所有的学习第一语言的经验对所听的材料进行初步地切分音段,这基本上是一个被动和接收的阶段。第二阶段被称为识别阶段,它是一个通过切分音段和组织音段来识别的阶段。学习者把所接收的信号一个一个地加以识别,把已经识别的与正在识别的联系起来。这个识别过程是积极的、细致的。第三阶段为领悟和建立阶段。学习者通过认知系统重复一遍所听的材料,而且不时地把已经理解的东西与听到的加以对照和修正。学习者通过重新理解使所听材料成为一种比较容易保留的形式被存入记忆里。这样,理解了的材料得到了改变,被保留下来的是语义信息。有了语义信息,人们再寻求表达形式。从听的理解过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学习者学说英语必须从听开始,先听别人说,反复多听几次,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产生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便成了大量听的必然结果。学习者由于听的深度与广度不同,口头交际能力差异很大。那些听得多、理解得多、范围又广的学习者,口头交际能力就强,而那些听得少,理解不透彻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就会感到无话可说,或者不知如何说,口头交际能力就无从谈起。

2.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

英语口语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的习惯,做到语言清晰、流畅、达意。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用英语思维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在表达前,再把语义信息,即他想说的,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母语的干扰。这样借助于母语表达出来的东西是不可能地道的,大都是chinglish(中式英语)。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一些英语学习者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常说成:yougofirst,或gofirst,please。而地道的英语表达是:afteryou。再比如,中国人与朋友道别时,经常说“走好”、“慢走”、“慢点儿骑(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语。一些喜欢用母语思维的英语学习者不了解英美人士常常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他们会习惯地说成:goslowly,walkslowly或rideslowly。这些说法听起来很不自然。运用这种方式与人交际经常会导致交际出现障碍甚至失败。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听地道的英语,培养他们边听边直接用英语把听到而且理解了的东西储存在记忆里的习惯,以及培养他们克服母语干扰,直接用英语表达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一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理解和表达思想,接受和输出信息。正是在这种积极的思维和表达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真正的英语口头交际能力。

3.采用分级教学

英语口语教学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原则体现在口语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就是采用分级教学。

第一级为初级阶段。在此阶段,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习得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与运用对象语。教学内容要具体,不要太抽象,最好是采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小故事与对话的内容,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熟悉外国人日常生活方式及应答方式。这些内容可包括饮食起居、节假日、舞会、晚会、作客、信件、电影、电视、求医、求学、购物、旅游等。除此之外,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还应该学习和掌握一些英语最基本的句型和习语、惯用语,要能熟练到脱口而出的程度。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特别是初级阶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一些公式化的套语、记住许多现成的口头话语,对能编制出创造性的言语、弥补第二语言规则的不足以及摆脱交际困境都是必要的。

第二级为中级阶段。此阶段的训练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连贯说话的能力。教学内容可包括爱情友谊、生儿育女、公共道德、人际关系、个性特点、生活习惯、趣味爱好、生活经历、体育运动、勤工俭家、学习方法、健康减肥、犯罪案例等

。教学方式可采取复述短文、概述大意、描述图画、回答问题、观点讨论、角色扮演,把故事编成对话,把对话编成故事等。

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报告篇四

论文摘要:在回顾交际和交际策略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口语课上三种主要交际策略(迂回表达策略、澄清策略、确认检查策略)教学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在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控制班和实验班分别进行普通口语教学和导入策略口语教学。研究发现在口语教学中引入交际策略,能加强学生对交际策略的理解,增加学生使用交际策略的频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一、交际能力和交际策略理论综述

自1972年语言学家selinker提出“交际策略”的概念,众多学者开始研究和发展交际策略理论,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交际策略的概念、分类以及它和语言的其他方面的关系。

ellis把交际策略定义为“心理上的计划行动,是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这种能力潜意识存在于语言使用者的心理,在语言活动遇到障碍时,起到替代和补充的作用’侧。认知语言学者chesterfield在研究)l童语言习得中,总结出了二语习得中使用的主要交际策略:规避、放弃信息、求助母语、延时策略、迂回表达、副语言策略、求助策略、要求澄清、检查理解。

诸多语言学者总结的交际策略分类方式各有不同,chesterfield的分类包括了交际双方在交际中的努力过程,而且这种分类下的各策略界限相对明确,利于学术研究,也利于语言学习者理解掌握,因此被广泛采用。

在交际策略和与其相关的外语教学研究中,“是否可以通过教学培训来增加交际策略意识”这一问题在二语习得研究者中存在不同观点。一些学者曾认为,交际策略存在于人的潜意识,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因此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交际策略的教学培训。但是也有学者持有相反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和部分实证研究提出证据,。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通过交际策略教学,可以改变外语学习者对某些交际策略的意识,而对于另外一些交际策略,则没有明显改变.

二、对交际策略可培训性的研究

1.研究对象和变量

研究主要的自变量是学生对于long(1983)在交互预设中列出的三种主要的交际策略(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的受训频度.

主要因变量是学生在口语交际中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频率和效果。

千扰变量主要包括(1)在处理记录时对于每个策略的界定;(2)课堂口语评估和期末口语是否可信?针对这些干扰因素,研究采用long的交际策略观点,所要研究的三种策略在定义上比较明确;为保证课堂评估和口试的可信度,除采用标准口语教材外,在练习和评测活动中,还使用了国际上公认权威的雅思口语测试的话题。口试中,按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口语测试标准独立打分,尽量保证较高的信度;另外还采用了定性分析,以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诸多干扰因素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但完全可以采用针对措施确保误差不会对结果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研究方法

学生分为普通班和实验班,在其他教学因素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进行普通口语教学和导人策略口语教学。教学过程中,设计了问卷调查、课堂评估和期末口语测试,记录并分析学生课堂口语活动和测试中的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和口语活动的表现。最后,对比同一班级内受训前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不同班级受训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情况,和两个班级学生口语评价中的表现。还通过和学生座谈,收集学生对于交际策略培训的态度和接受程度。

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对比(百分比变化和问卷统计),统计分析(spss分析)和定性分析。

3.研究步骤

(1)受训前,对59名学生进行口语测评,根据记录的结果,参照学生平时英语水平和四级考试成绩,进行分班,一个班28人(控制组,标记为a班),另一个班31人(实验组,标记为b班)。两个班的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比较均匀。然后在每个班级选取12个在口语能力上趋近中间水平的学生,作为spss分析的对象。并对b班发放调查问卷。

(2)然后对两个班进行口语教学。a班接受传统口语教学;b班在口语教学中导入交际策略,在教学、操练的基础上,讲解、例示并引导学生使用三个目标策略。两班级教学进度和话题均相同。为期17周,每周两个课时(100分钟)。并进行课堂观察评估。

(3)期末考试。所有学生再次进行口语测评,对考试内容录音。处理数据,统计受训前后不同班级使用交际策略的变化,并采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t检验,检查因变结果的显著性。

在研究以下数据的基础上,对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和统计分析:

(1)交互总量。亦即统计口语谈话当中的话语总数量(c-unit),c-unit是brock(1986)为定量研究交际活动定义的,意为意义完整的话语单位。

(2)策略使用次数频率。受训前的调查问卷显示,94.9%的学生经常遇到口语交际表达障碍,但对交际策略了解甚少,只有25.4%的学生听说过三个目标交际策略,71.1%的学生认为交际策略可以帮助提高英语表达水平,86.4%的学生愿意在口语课上接受交际策略培训。

受训前两个班级在使用三个交际策略上没有明显差异,话语总量中只有5.8%使用了交际策略,而受训后,a班的话语总量中8.2%使用了交际策略,改变不大,而b班为20%,明显增加。为验证这种改变是否有显著性,对所选的24名同学的受训前后使用交际策略的数据进行t检验:b班受训后对于三个目标策略使用频率的均值,相对a班有较明显增加。t检验结果证明了教学和交际策略频率变化的因果关系:检查理解策略频率的改变在两个均值之间有显著性(

上述结果表明,在平时口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三个交际策略的引导和培训,能增强学生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意识。

对受训后实验组的调查问卷则显示,27位学生(87.1%)认可在口语课堂上导人交际策略,2位同学表示“无所谓”,只有2位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其中30位同学认为“迁回表达”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有帮助,23位同学认为“要求澄清”有帮助,认为“检查理解”有帮助的有18位,略低于前两者。和实验组座谈也得到了积极反馈:在口语课堂引人交际策略教学,学生易于接受相关概念及其作用,不仅能够有意识地使用交际策略,而且能够学会正确使用,帮助学生克服口语交际中的部分困难,使口语表达更流利。

三、结论和建议

实验分析表明: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导人迁回表达、要求澄清和检查理解三种交际策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使用这些交际策略的意识。根据交际能力理论,交际策略能力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有意识地使用交际策略,能在学生语言能力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口语交际能力。本次研究还显示,非英语专业学生对交际策略的概念和使用普遍不了解。经过相应的解释和例示后,大多认同这些策略的作用,可以初步认为开展交际策略教学容易为学生接受。

在对记录的口语交际样本进行定性分析时还发现,受试者使用这三种交际策略的频率增加后,口语表达更加流利,谈话中的话轮(talkturn)增加,内容更加充实。而分析受训前后的口语测试成绩,也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因此,建议大学英语教学在设计、实施口语评估和考试时加强交际策略的使用和考查,引导学生在口语课程的学习中加强交际策略意识。

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报告篇五

交际策略对于中国学生克服说英语的困难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首先陈述交际策略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提出了交际策略和交际能力的.关系:然后分析影响学习者交际策略使用的因素;最后,就如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策略和交际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蓝岚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0刊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英文刊名:anhuiliterature年,卷(期):“”(1)分类号:h3关键词:交际策略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