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5篇)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5篇)

ID:3588892

时间:2023-09-25 15:16:50

上传者:BW笔侠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2、学习读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课外书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聪”导入:你想变得更聪明吗?那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呢?(多读书)

2、说说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

引入:读书要讲究方法

二、读书方法的指导

1、指导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

2、指导具体的读书方法:选读法、粗读法、精读法、笔记法

3、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像型、评价型

三、总结:读书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四、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而生在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后阅读肯定会更顺利,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因此,本节教学旨在引导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小说、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社会普及,而微课也顺应时代而产生了。

微课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非常热门的教学形式。那微课的定义是什么?在国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国内较早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研究员胡铁生,他将微课定义为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与学活动的各种资源有机组合。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与“课”相对应的概念,是从翻转课堂中涌出的新概念。他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主要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

从不同学者对微课的界定我们可以看出:微课的核心是一个“微”字,微型。即针对一个小的知识点、以较短的时间、微型视频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手段。有效的微课能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柯清超教授概括了有效微课的四个特点:微型化、优质化、系列化、特色化。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信息化时代,微课自身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成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社会中普遍欢迎的的教学手段。

微课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有许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以一个语文微课的制作案例的设计来分析微课设计思路。

一、巧选题,题小而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选题是制作微课的关键,科学的选题也是微课成功的前提。在微课网观看老师们的获奖微课时,我发现老师们的选题都非常细小,如《标点符号运用-提示语的三种位置》、《作文指导——“介绍自己”的三种方式》、《认识田字格和学习基本笔画“横”》……观看获奖微课的经验告诉我,微课的选题一定要小,要针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细小知识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易错的问题进行微课选题。根据选题小而精的特点,结合现在不管是入学之初还是中段或高段的学生,很多学生的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情况,笔者把微课题目定为《握笔姿势》。与学生的实际结合,把握笔姿势细化,旨在让这个细化的握笔姿势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智选材,字简而明

微课的.成败除了要选好题外,精心的选材也是很重要的,微课教学手段的采用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它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微课教学不能以大篇幅发挥,详尽说明的手段来实现教学。而语文微课的制作,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录制,由于幻灯片的容量有限,如果把大批量的文字已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的话,就会给人密密麻麻的感觉,那观看者就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此外,幻灯片的张数也不宜多,因此,在选材时,要善于提取、取舍相关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幻灯片上,让人一目了然。在制作《握笔姿势》的微课时,笔者主要围绕“握笔”为中心,抓住学生的握笔姿势选择所需的材料:握笔步骤的图片、正确的握笔姿势图片和在实际书写过程中学生易犯的错误握笔姿势图片。然后用十张幻灯片来讲解,让学生跟着视频操作,以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领会和实践握笔姿势要领。幻灯片点到哪里,学生就操作到哪里。这样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有了操作性的实践,学生听课的时候便可集中精神。成功的微课可以使学生领会知识点的要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技能。

三、活设计,设计巧妙

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一半。受微课自身短小精悍的的特点限制,一个微课所包含的内容必定是有限的。因而,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要简洁明了,迅速与主题相关联。重难点的设计也要简单清晰。让学生能够通过5到15分钟的微课学习进而掌握某方面的知识点。如本文例,《握笔姿势》设计如下:

课程重点为: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课程的难点为: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以及对错误握笔姿势的判断进一步加深正确握笔姿势的印象。

本文所举案例是针对小学各年段学生而设计的,目的是要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加入了操作性知识,学习的形式上避免了传授的单一性,呈现出动手的实操性,因而在整个微课的学习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从讲解到实际操作上把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改掉错误的握笔姿势。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要科学快捷。好的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微课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四、 精录制,视频清晰

视频的录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录制视频录制的过程中要画面清晰、声音动听。在学校的微课制作培训课时,听了微课获奖老师的经验分享。很多老师为了能够录得满意的视频,他们选择了在凌凌晨时分录制。录制过程中一旦出现口误就得重新录制,所以最艰难的还是微课的录制。

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微课制作室,要录得高质量的视频需要一个特别安静的环境。笔者在录制《握笔姿势》微课时也是选择了晚上十二点以后,紧锁门窗。在录制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语速、语调,声音的质量也会影响观看微课的心情。整个微课的录制时间只有五分多钟,但是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反复录制和修改。录制好以后,还要把多余的部分请技术人员裁剪。经过剪切合并的微课没有多余的东西,观看起来清晰流畅。

总之,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认真把握微课的概念,掌握微课的制作要点,把微课设计得简洁明了,让学生从看中学,学中悟,快捷掌握该知识点。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微课制作的技巧,把微课资源的优势充分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认识提示语在人物对话描写中的作用。

2、 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并掌握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2、 熟读、背诵“提示语”童谣。

教学准备:

1、 ppt教学课件。

2、 编写“提示语”童谣。

时间安排:8分钟左右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学习内容。

二、 实例讲解

1、 课件出示学生学过的课文《珍贵的教科书》中的一组人物对话。

2、 指名分角色朗读。

3、 认识对话描写中的提示语及它的作用。

4、 用形象化的语言具体分析提示语在句中的位置变化,发现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三、 升华提炼

1、 课件出示老师编写的“提示语”童谣。

2、 读一读、背一背,点拨理解。

四、 练习巩固

1、 课件出示另一组人物对话描写,默读。

2、 引导运用“提示语”童谣给这组对话加标点符号。

五、 布置作业

六、 小结拓展

希望同学们能熟练背诵“提示语”童谣。大家平时在写自己的小文章时如果有人物对话描写,也可以试着变换提示语的位置,运用我们学习的童谣准确地加上标点符号,这样小文章就更加生动活泼啦!

教学反思:

给人物的语言描写加标点符号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特别是遇到整组的`对话描写,随着提示语在语段中的位置不断变换,其中的标点符号也会跟着相应地发生变化,这时,学生往往一筹莫展。针对这种现状,我设计了《“调皮”的提示语》微课教学,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含有提示语的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进一步在习作中准确运用。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酿溪一小黄志汉

一、知识点来源: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二、录制工具和方法:

电脑录制

三、设计思路: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本课设计以这一基本理念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探索交流中获得新知,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

在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过程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

3、情感目标: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

1、用小棒摆出长方形,回顾长方形的特点

2、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3、发现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七、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学生在生活中有许多关于周长的有趣问题,只要你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八、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长×2+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设计的理由:

我设计的理念新,活动实,算法活,探究真。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立足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是一周边线的长度。为了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我首先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复习周长的概念。紧接着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边线,摸一摸卡纸的边线,为下面探究周长的计算方法做铺垫。

2、注重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积累探究活动的经验。探究长方形的周长,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结合描边线的手势,学生直观感悟到,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卡纸的两条长与宽的和。带着问题去探究,学生的操作目的性强,这为学生探究算法做好了几何直观的准备。结合前面的动手操作与数学思考,学生一边想,一边描边线,周长的计算方法如到渠之水,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沿着边线首尾一周的学生首先展现了4边之和——长+长+宽+宽;先描两条长,再描两条宽的同学,又展示了长×2+宽×2。结合孩子的展示成果,我问,有没有更为简洁的计算方法呢?学生根据乘法的结合律又列出(长+宽)×2。算法的多样化在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没有刻意的让孩子用哪一种方法去计算长方形的周长,而是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这个探究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情境,取材简单,一张长方形的卡纸,而探究的过程具体,探究的结果成效显著。是一个真实有效的探究活动,特别推荐给大家。一谈到探究,有的老师认为没有实验器材,学生不知道如何探究,师生总是谈虎色变,而我的设计既轻松,又简单!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