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胡萝卜先生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

2023年胡萝卜先生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

ID:3594547

时间:2023-09-25 16:45:20

上传者:雁落霞 2023年胡萝卜先生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胡萝卜先生课堂教学实录篇一

今天,上的《藤野先生》两个班都是一节课完成。第二个班上的时候,时间竟然还挺宽裕。以前都是两节课完成的。是上课成熟有的放矢,抓住重点了,还是浮光掠影,没有深入?我恐怕得好好反思:第一,不知道学生读预习的情况如何,也不知道学生的疑问在哪里,也没有基础知识的检查。只是抓住了考试的重点来讲的。

学生的读,如何读,如何读的有效果,有层次,有感情,一直是我引导的瓶颈。想想可以给学生提示指导的,如:能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应该重读,有了这样的指导然后自己再读一读,找同学读一读试试有没有效果,然后大家一起读一读试试!

对课文的段落划分(认识藤野之前,相处的时候,分别之后:去仙台前,在仙台,离开仙台后。这两种思路我觉得可以这么分,有待熟虑呵呵)

最后记下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期将来当参考和做反思。

由学习写人记事类的文章的方法进入这节课的学习,通过事件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从而表达作者的情感态度——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个事件来表现其品质,表达我对藤野的敬意和感激。(其中添改讲义这一段重点讲,通过咬文嚼字的方法)

作者的爱国情感开头一段重点理解。(只会让学生齐读,这种方式总是单调,有头无尾,或者没有层次感。可否这样:先找一个同学读一读,注意看能否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出来的带着这样的情感自己读一读,找个同学再读一读或者齐读看效果如何。应该不会让课堂显得干巴巴的)还有这么几个句子注意体会(大概……;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他们拍掌……他们何尝……这些句子重点理解体会,)体会作者浓浓的爱国情,适当补充背景,再来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情感态度,达到深化!

胡萝卜先生课堂教学实录篇二

今天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拟打算:

一、学生课堂预习(约15分钟,提出预习要求);

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现在的小组合作交流没有开展好);

三、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心得;

四、提问:你眼中的藤野先生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事例说明。

五、文中还有些事例看似与藤野先生无关,这是闲笔吗?

六、全文主题探析,结合语言分析。

七、学生质疑;

八、检测巩固。

胡萝卜先生课堂教学实录篇三

今天我讲授了《五柳先生传》一课。

课上,我把课文分成九个小组,从解题、介绍作者到课文内容、结构、中心进行讲解。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讲解内容,脱稿进行讲授。他们逐句逐段翻译课文,再讲解实词,分析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问题,然后分析句子的作用。这节课,学生讲解条理清楚,使重点知识落到了实处。

这节课让我知道了学生的实力,只要给足时间,教会方法,学生就能讲好。脱稿讲课一直是我的梦想,经过我与学生一年半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这让我又有了信心。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学有收获。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是:台上学生讲得精彩,台下学生听得不太用心,笔记做得不认真。缺少提问的环节,导致所讲知识落得不实,考试成绩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重视提问环节,与课堂评价联系起来,提高学习效率。

这几天的文言文教学,我越来越意识到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并不代表学生学会了知识,要想真正学会知识,就要抓好每个环节,不仅关注台上学生,更要关注台下学生学习情况,以确保学会知识,记好知识点,做到学以致用。

胡萝卜先生课堂教学实录篇四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面貌,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首先从读中让学生体会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初步了解五柳先生,然后通过师生互动讨论的方法更加深了对五柳先生的`了解。不足之外还在于我的教学观念更新得仍不够彻底,还未完全从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希望今后更加努力。

胡萝卜先生课堂教学实录篇五

喜欢教《五柳先生传》,源自对陶渊明的一份独特的爱,当然也出于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份好奇。

《五柳先生传》属宁静而深远、似枯而实腴的文章,充分显示出五柳先生的淡泊名利的心境。于是,我在教学时试图追求一种深水静流的境界,期冀能够触摸到每个文字背后丰赡的思想情愫,紧紧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特点,以“读”贯穿整堂课的教学。通过初读、诵读、品读等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在师生互动交流,质疑探究中,使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词语,品鉴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的品格和高洁志趣,也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

研读课文,由文及人,品评五柳先生的精神气质。这一阶段我主要设计了一个主问题:陶渊明是如何来写五柳先生的呢?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说说他的发现。除了兴趣外,五柳先生的“高”还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细读课文,找出来予以品味?又设计了一个重点探究学习环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面表达看法。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一手段,让学生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既教给了学生必要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解决了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障碍,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时教师就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叶老师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对于学生的独特发现和领悟,也让学生自己去评价。

品读课文,由人推己,与五柳先生对话。在这一环节,设计的问题是:你喜欢五柳先生吗?为什么?让学生联系自身作出价值判断,直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并恰当的引用了陶渊明的《拟古》、《杂诗》、以及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等材料,拓宽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对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有了较为全面的印象。从而自然而和谐地过渡到洒脱、率真的“魏晋风流”的文化反思与咀嚼。最后在课堂最后的寄语中深情地表达了这样的一种文化反思:在充满阳光的现代社会,虽然魏晋时代的文人那种消极避世的态度已经不值得我们提倡了,但希望同学们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激流勇进,建功立业,兼济天下,同时,也不妨让自己活得萧散一些,旷达一些,真率一些,让我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当然,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激情的缺乏,也是无庸置疑的。在学生回答后有时没有及时地跟进和追问(如对“不知何许人也”的阐释就显得比较急躁与引导不足;在学生回答引用老子的话这么精彩的时候没有及时跟进)等问题还有待改进。

教学《五柳先生传》,试图展示出自己的这种思索与追寻,尽管这堂课没能如愿。突然想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第一句话: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是的,归去!归去磨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