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小纸人美术教案(模板6篇)

会动的小纸人美术教案(模板6篇)

ID:3596838

时间:2023-09-25 17:19:16

上传者:GZ才子 会动的小纸人美术教案(模板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动的小纸人美术教案篇一

这是一年级的一节设计应用与在交流制作设想时,一名学生说想要做成一个一面是男的,一面是女的双面纸人。当时对这个设想我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但在制作时这位同学却放弃了他的设想,而做了别的。老师也没有及时关注这个同学,不知道他放弃设想的原因,课后,我想起这件事,找了这个同学谈一谈,才知道他觉得他的设想太难做,便放弃了。我想这也是我的疏忽,对这个较有难度的设想应及时给他些关注或帮助,他就不会放弃了,会有个更精彩的小纸人诞生。在学习制作纸弹簧和会动的小纸人时,总有几名同学不能及时完成。在学生展示作品时只能坐在座位上赶着制作,这时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我想,如果及时给他们一些帮助会更好些。如果不能,可以换种方式,在学生展示作业时,别忘了关注他们一下。说一句“那几名同学虽然没有做完,但始终没有放弃,这种劲头很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加把劲,他们一定会尽快完成的。做好了,别忘了拿给老师看一看”。

会动的小纸人美术教案篇二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学生自主探究制作方法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制作方法,完成了小纸人的制作,心里本就有股强烈的喜悦和自豪感,老师这时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表演的机会——“编故事”,学习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1、制作方法的探究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除了“纸弹簧”会动,能制作出会动的小纸人以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出更多的方法,但由于一节课的课时太短,不可能学习那么多,但可以用一些图片或实物展示来说明。或者一开始表演故事的小纸人就是用不同方法制作的,让学生在观察表演时就发现会动的小纸人有许多的制作方法,而不是只探险究出一种方法。2、用小纸人表演故事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一边讲故事一边表演,其它学生当观众,这样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的表演,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会动的小纸人美术教案篇三

针对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制作方法。

3、编故事表演。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让小纸人表演一个小节目,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想知道小纸人是如何做的。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自主探究制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小纸人为什么会动”;解决问题时学生小组探究出“纸弹簧”,老师再交给学生一个小老师——“纸弹簧”,让学生边拆边想是怎么样做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小纸人的制作方法。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

3、编故事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小纸人编一个故事并上台表演,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

会动的小纸人美术教案篇四

《会动的小纸人》一课的重难点是如何让纸人动起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本的制作方法,从而发现会摇的奥秘竟然是纸弹簧的制作:两条从宽到窄的纸条相互折叠而成。所以在课堂上,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让学生根据观察自己制作纸弹簧,并进行经验总结;

3、学生在自己制作;

4、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制作方法。

5、不会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

6、交流整体制作设想。

在制作纸弹簧和会动的小纸人时,总有几名同学不能及时完成。在学生展示时只能坐在座位上赶着制作,这时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我想,如果及时给他们一些帮助会更好些。如果不能,可以换种方式,在学生展示作业时,别忘了关注他们一下。说一句“那几名同学虽然没有做完,但始终没有放弃,这种劲头很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给他们鼓鼓掌,加把劲,他们一定会尽快完成的。做好了,别忘了拿给老师看一看”。

会动的小纸人美术教案篇五

一、教材分析

《会动的小纸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的内容。本课以折叠“纸弹簧”为基础,加入剪、贴、画等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课。属于新课标“设计·应用”领域所说的“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目标。“设计·应用”为本课的主导学习领域。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学习制作会动的小纸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

2.能利用“纸弹簧”的会动、有弹性的特征,制作有趣的小纸人。

3.养成注意细节的好习惯,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和成就感。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将“纸弹簧”动起来,且运用得恰当、巧妙。

2.教学难点:在“会动”的前提下完善作品。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频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趣的小纸人,你看他们还会跟大家打招呼呢!

2.出示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动手制作一个会左右摇摆的小纸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会动的小纸人。

板书课题:《会动的小纸人》。

(二)讲授新课

1.介绍玩具

玩具的花色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不一,主要有工厂企业分类法、玩具状态分类法、年龄分类法、功能分类法四种。

(1)工厂企业分类法:按照玩具生产的主要原料、生产工艺进行分类,便于企业管理。

主要分为以下6类:

a.金属玩具

b.塑料玩具

c.木、竹玩具

d.布绒玩具

e.纸玩具

f.民间玩具

(2)玩具状态分类法:按照玩具的状态进行分类。静态玩具、动态玩具。

(3)年龄分类法: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成长需要进行分类。乳儿玩具、婴儿玩具、幼儿玩具。

(4)功能分类法:根据玩具的功能进行分类。

a.体育玩具:飞盘

b.娱乐玩具:乐器

c.智力玩具:积木、拼图、七巧板、魔方

d.科教玩具:天文玩具、航空模型

e.军事玩具:各种枪、兵器

f.实用玩具:儿童望远镜

g.装饰玩具:玩偶、长毛绒玩具、布制老虎

2.介绍小纸人的构造

过渡语:看了这么多玩具,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跃跃欲试想要动手制作了吧!

提问:请你仔细观察,这个小纸人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头、身体、底部)

提问:你觉得这几部分中哪部分是最难制作的?

(身体部分)

提问:你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的身体像什么呢?

(哦,像弹簧,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弹簧一样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示范纸弹簧做法

过渡语:小纸人的身体是用纸做的弹簧,所以我们叫它纸弹簧。

提问:你能试着自己制作一个纸弹簧吗?

过渡语:看来有的同学似乎遇到了困难,下面老师来讲解一下纸弹簧是怎么做的吧!

(1)先裁两个一样大小的纸条,然后将一张纸条放在上面,一张纸条放在下面,两张纸条大头对大头,小头对小头,摆成v字型。

(2)把下面的纸折压到上面的纸上,再继续折压。

(3)折压完成后,把多余的纸剪去,然后上头和下头都贴上双面胶,身体部分就做好了。

下面我们将身体部分粘贴到事先准备好的瓶盖上,在这里老师做了一个小道具,请你看看同样在晃动的情况下,大头朝上晃动的幅度大,小头朝上晃动的幅度小。为了让这个小纸人更有趣,所以我们应该大头朝上,小头朝下进行粘贴。

4.探究头部的各种做法

过渡语:身体部分做好后,我们一起来制作头部吧。

首先,我们用黑色马克笔在卡纸上画出头部,用圆形代表脸,用横线和折线画出头发帘。然后,用半圆形代表蝴蝶结,用倒三角形代表小辫子,两条弯弯的曲线代表眉毛,再画出圆形的眼睛,用曲线表现出嘴。最后,用彩色马克笔给蝴蝶结涂上颜色。画好后,我们用剪刀沿着边缘线将头部剪下来,粘贴到身体上。注意脖子部分可以预留的长一点。

粘贴的时候,为了让头部与身体粘贴得更加牢固,不前后晃动,我们可以将脖子中间剪一个小口,然后一半向前折一半向后折,再粘贴固定,也可以将脖子向后折,粘贴好后在脖子后边加一个固定的支撑。

头部做好后,我们该做手了。这里有一个小技巧,我们可以先画出一只手,然后将纸对折,剪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一次剪出两只手了。

还可以怎样表现会动的小纸人呢?

我们还可以制作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小纸人,咱们一起来看看。

(三)艺术实践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们也动手试试。发挥你的想象力,运用纸弹簧,制作出一个会动的小纸人吧。

(四)课堂总结

1.展示评价

过渡语:我们一起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吧。

第一幅作品:这位同学用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了一个小纸人的头部。

第二幅作品:这位同学用剪贴的方法表现了一个可爱的小纸人。

第三幅作品:这位同学按照自己的样子画出了一个小纸人。

第四幅作品:这位同学画的可真可爱呀!

2.知识拓展

过渡语:我们除了可以制作会动的小人还能不能制作出其他会动的纸玩具呢?看,老师制作了小恐龙和小鲨鱼。

3.废旧物品再利用

过渡语:我们身边有许多废旧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再次利用。看,这个小纸人老师就是用废旧纸盒制作的,也很可爱吧!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废旧杂志、报纸、纸箱、鞋盒、瓶盖等来进行制作。瓶盖作为小纸人的底座非常重要,它还可以作为装饰材料呢。

看,同学们用瓶盖绘制了一幅漂亮的画卷,这个瓶盖制作的工艺品也很别致,这个用瓶盖制作的耳环风格独特,这几个小饰品实在是太可爱了!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小纸人舞会吧!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会动的小纸人美术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画纸、涂色工具、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游戏导入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波浪线,师:请同学画一些与老师不同的线

同学们刚画的是什么线?可以表现波浪线的是?用几根波浪线就可

以表示线在动了。出示课题――会动的线条

二、观察、感受新知

出示图片:水滴、烟雾、天极、烟花、体操

问:能不能告诉我动的线条在哪?带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呢?

生:烟花下面的线条、水的波纹、体操队员的飘带……天极这张图带给我们旋转的感觉

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教师出示教具,小棒上系一长飘带并演示

问:观察飘带动的'时候是什么线?(曲线)用笔描绘刚看到的线,请学生上来示范画线

应该怎样画呢?把握几个特点:大胆,流畅

2)(画线条)出示图片

a、用直线表示的船跟太阳

问:怎样改变让船动起来,太阳也动起来呢?(直线变曲线)

b、(找线条)两张树的图片,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等。

问:哪一棵树让你动起来?怎样使树干(树枝、旁边的小树)动起来?(直线变曲线)

c、陈少朴的鱼图片

问:会动”的线条是怎样“动”起来的?

d、凡高的星月夜

问:哪里在动呢?(云、月亮的光芒,星……都用的是曲线)

猜一猜画者在绘画这幅作品时的心情。

小结:“线”是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造型语言。

四、表现指导,学生创作

2、可以选择一幅画进行修改,让画面的景物动起来。

五、作业展示: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内容,哪些东西使它动起来了?

六、课后拓展

1、提出本课拓展要求,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创作中大胆使用各种各样的线条,表现内心丰富的世界。

2、除了曲线会动,还有哪些线会动?找找生活中存不存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