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演讲稿(通用10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演讲稿(通用10篇)

ID:3598948

时间:2023-09-25 17:51:36

上传者:笔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演讲稿(通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教育家孔子曾教育我们一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它出自《论语》。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意思是:自我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能够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孔子:‘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啊。自我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句话在阶级矛盾尖锐激烈的时期是不可能做到的。

今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人与人之间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是能够做到的。这还能促进团结,使社会安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中国的《论语》就如同西方的《圣经》一般,是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文化的概括和统领。《论语》分二十篇,其中的《颜渊篇》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有些故事正表现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春秋孙叔敖,幼时在路边看到一条两头蛇,据说看到这种蛇的人必死无疑。他想:要死就死我一个吧,不要再叫别人看见遭殃。于是,他斩杀了这条蛇,埋入了山丘。还有个故事:东晋大臣庾亮,他骑的马里有一匹很凶,有人让他卖掉。庾亮说:“我卖它就会有人买它,那样也会伤害它的新主人,难道因为这匹马对自我不安全,就能够嫁祸他人吗?”

这两人都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这句话在阶级矛盾尖锐激烈的时期是不可能做到的。今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人与人之间多些宽容,少些计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是能够做到的。这还能促进团结,使社会安定。中华民族的先哲圣人孔子在几千年前,就阐述过类似的思想。今日认真地的思想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二

尊敬的`教员、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恰巧昨天上课的时候教员也有提到这句话,今天就由我和大家谈一谈我对这句话的一点浅薄理解。

早在2500年前,子贡问他的老师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告诉子贡: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两句话的具体含义。

前一句话是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它和咱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我认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我一直奉行的一个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究因果循环:你种下什么因,收获的就是什么果。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新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毅然告别了新婚妻子,率领数万群众,夜以继日地治水。在这个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最终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业。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大禹治水是将水引至大海,与己有利,与人无害。而你的方法只是修堤堵河,把邻国当作大水沟,结果洪水都流到别国去,与己有利,与人却有害。这种治水的方法,怎么能与大禹的相比呢?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和白圭这两个人的治水方法来看,大禹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才是值得我们钦佩和效仿的。

以上呢就是我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一点个人见解,不足之处还请教员和同学们批评指正,完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三

我做了一件错事。前天上英语课的时候,我把纸屑放进了同学的水壶里。我一直都没跟妈妈说这件事。直到星期五的早晨,杨老师找我谈话了,指出这样做很不对,还在我的记分册上写了这件事,给我的行为扣了两分。晚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她发火了,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说是别人叫我做的。妈妈说:“难道别人叫你做你就做吗?你自己不想一想应不应该做。如果别的同学做你也叫他不要这样做。星期一跟那个同学道歉。”我告诉妈妈,星期五已经向他道歉了。妈妈跟我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幼儿园时同样的事在你的身上也发生过,只是角色调换了,难道你忘了当时你多生气。”她还说,这是一个恶作剧,是一个关于人品的行为。同一个错误,我不会再有第二次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自己不想做和不愿做的事,都不要毫不顾虑的施加给别人,这是不道德的。

在我们现实社会中,也很需要这样的胸襟,但我们谁能做到这点,谁能无私的为人民服务而从不抱怨呢?也许有这样的人,但中国这13亿人中的很少很少的一部分。在这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当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记得政治课上老师曾说过:社会上的各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这人与人激烈的竞争的同时,关系愈来愈远,愈来愈陌生,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乘儿女,是爷爷奶奶的乘孙儿女,从小都是在他们的呵护下长大,从未受过任何委屈,也未干过任何粗活,从而养成了娇惯、自私的个性。所以我们很难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学校里,我们都很自私的,除了学习和自己应做的事之外,好像都与自己无关,我们都很想把自己不想做和不愿做的事毫不保留的施加给别人,但与我们同龄的人有谁会这样默默地承担呢?在这世界上,有黑就有白,有丑就有美,有自私的把己所不欲施加给别人的人,就会有无私的把己所不欲默默的承担下来的人。如果在我们周围多一些承担者少一些施加者,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这样疏远了。人们自私欲也会减弱,大家都无私的为人们服务而不计较,那世界该多么和平!我觉得不只是人与人之间要以这句话为做人的标准,国与国之间也要遵循这个道理,否则会引起世界人民的不满。

例如在当今之世,民族国家仍是国际关系的主体,国家利益确实应该是每个国家的首要利益,也是基于这样的思路,美国强化了推行导弹防御系统的计划,而对其可能给世界安全带来的后果不管不顾。人们不禁要问,美国在谈自己的国家利益之时,是否也应考虑和尊重其它国家的利益,而不应从损害别国的利益来追求自己的绝对安全呢?当年林肯总统领导的美国联邦政府曾在政治、军事和外交上同制造两个美国的阴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在斗争中留下了这样的名言:美国人民在地球上占有和居住的这片土地只能作为‘一个民族大家庭的家园’,不能够作为两个或者更多民族大家庭的家园。今天,美国某些人应当从这段历史中得到启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这样的做法会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满。己所不欲,只是不能强加给别人,但是如果对方愿意,则不属于施的范围。已所不欲,别人未必所欲,所以也不能强加给别人。

总的说来,无论是否己所不欲,都不能施即强加给别人,给别人的东西,只有一个标准,即别人自己是否愿意,而不能依据我们的标准来强加给别人。

所以,为了世界和平和身边人们更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来努力做一位己所不欲的承担者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五

早在25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人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类的。如果你想结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种什么因,收什么果。你所有的思想,最后都会回到你自己的身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六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暑假,我看了一本名人名言,其中饱含着许多道理,让我受益无穷。

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写的'。意思就是,不要把自我不喜欢的事情强加给别人,而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书中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从他有钱以后许多人就不喜欢他了。

哲学家告诉他"因为你有钱以后,只看到自我而看不到别人了。”而富人听了百思不得其解,就是因为这个人变富以后,只和富人打交道,别人在眼里就是穷光蛋,因为没有研究别人的感受和自尊,所以就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你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就不能把自我的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别人,首先要做到尊重别人,才能让别人尊重与你。

生活中也是这样的,如果你去干一件事情,你明白后很不喜欢,就把给了比你小的弟弟,每次都是这样,时间一长,弟弟还会尊重你吗,反之,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你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从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仅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理就行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七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句世人皆知,浅显易懂的名言。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对于这句话我是百分百的同意,但是己之所欲就可以滥施于人了吗?当然不行,做任何涉及到别人的事情都要考虑别人的观点和感受。

有人说,普希金说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所以自己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想做的,不要管任何人,只要对自己有利即可。我想,这种思想未免有点太自私了,对自己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上司接纳了员工的意见,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失误;自己听了朋友的劝告,可以少走不少想不到的弯路。任何情况都是如此,你考虑到了别人,别人也想到了你。何必要充耳不闻、一意孤行呢?这样的人随后只能是众叛亲离,沽名钓誉!

当初,楚王想攻打宋国,鲁班的云梯都给他造好了,可最后为什么没有打成?这要感谢两个人。一是出使楚国的墨子,更重要的就是楚王自身。楚王当初是用心考虑过墨子的话的,否则他也不会放弃这次攻宋的机会。可见,楚王是一个己所不欲,亦不施于人的人。假若楚王当时不管墨子,现将其除掉,然后再去打宋,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结果必定是两败俱伤,双方损失惨重,对楚王也是不利的。

还有两个大家都熟悉的人物———扁鹊和他的病人蔡桓公。前者是因为高超的医术而出名,而后者就因一个以他而来的成语“讳疾忌医”在民间流名百世。蔡桓公为什么会死?原因就是他自己想着自己没病,而不让医术高明的扁鹊来给她治疗,最后病入骨髓,一命呜呼了。

过分的独断主义带了乐如此严重的后果,以至于把命都丢了!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云:“己之所欲,听于人,关于人,人亦思尔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八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日我讲话的题目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故。

人生在世,虽然放荡不羁爱自由,但这世上不只有你一个人。六十亿个人有六十亿不同的思想,如果只按自己所喜好的思想去生活,如白圭一样,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将视野放开,将头抬起,将别人纳入你的胸怀,学会去爱护他人,你所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令你欢乐的就与他人共享,这个世界便多了一份理解,一份关爱,便少了一份争吵,一份哀痛。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但做人做事不能没有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便说出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也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东西。

君子坦荡荡,便是用豁达的胸襟去活着,悲他人之所悲,乐他人之所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更多人的赏识与认可,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升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今已写在了联合国总部大厅的墙上,这说明优秀的品德会获得全世界的认可的。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建设一个和谐校内

共同奋斗,让文明之花四季绽放!

最终,在这里祝福全部高三的同学,保持良好心态,在最终的冲刺阶段,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实现辉煌!

感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九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儒家中心思想——"仁"的体现。儒家弟子白圭却向老师孟子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禹治水,是把洪水引到遥远的海边,为什么不就近引到邻国去呢?这样岂不是更省事"。孟子很坚定地给出了答案:"你错了,你现在把邻国作为泄洪的地方,将来邻国泄洪的水只会倒流。"这就是"以邻为壑"的`典故。

人生在世,虽然放荡不羁爱自由,但这世上不只有你一个人。六十亿个人有六十亿不同的思想,倘若只按自己所喜好的思想去生活,如白圭一样,这个世界将会怎样?将视野放开,将头抬起,将别人纳入你的胸怀,学会去体贴他人,你所不愿承受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令你快乐的就与他人分享,这个世界便多了一份理解,一份关爱,便少了一份争执,一份悲伤。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也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但做人做事不能没有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便说出了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也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东西。

君子坦荡荡,便是用豁达的胸襟去活着,悲他人之所悲,乐他人之所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得更多人的赏识与认可,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让自己的人生升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今已写在了联合国总部大厅的墙上,这说明优秀的品德会获得全世界的认可的。

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建设一个和谐校园共同奋斗,让文明之花四季绽放!

最后,在这里祝愿所有高三的同学,保持良好心态,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取得更大的进步,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实现辉煌!

谢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子篇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记得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的弟子颜渊记录的孔子名言。意思就是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现在,想起这句话就不免有几分愧疚。

我们家楼上住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她精力充沛,早起晚睡,整天在家里不是跑来跑去就是敲敲打打,我们家里就只听到“叮叮当当”的噪声。我可怜他们家的地板,更可怜我们家的天花板。当然,最可怜的是我们自己。虽然天长日久的噪声已经习惯了,但在中午、晚上我们睡觉时,那不知疲倦的“叮叮当当”声还是吵得我们睡不安稳。

为了这件事,我们曾上楼提醒过多次。但是过不了两三天,“叮叮当当”的声音就会再次响起。我一直认为我们拥有一个世界上最糟糕的邻居。直到有一天,我在家里蹦蹦跳跳地来到书房时,爸爸突然大声叫住我:“停下,别蹦了!”我被吓了一跳,扭过头来一看,爸爸正以严厉的.目光看着我:“你蹦什么蹦?不知道楼下有人住呀?你不是老说楼上太吵吗?”生气过后,爸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是刚学过这句话吗?明知道楼上的妹妹天天乱蹦,对她有意见,你这样乱蹦乱跳,就不想想楼下的邻居怎么说?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从此,我再也没有在家里蹦过,也没有再埋怨楼上太吵——我刚学会走路时,在家里也是爬高上低的呢!我惊奇地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不仅仅是对自身的一种提醒,更是对他人的一种理解,对他人的一种尊重!这使得它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对生活有了一种平和的心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牢记它让我一生受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