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汇总8篇)

最新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汇总8篇)

ID:3607480

时间:2023-09-25 20:03:05

上传者:雁落霞 最新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汇总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每课教材内容与专业中其它科目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a、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12级宠物养护专业学生(行为主体),参考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行为条件)能够全面(表现程度)掌握肌肉注射的基本要求(行为动词)。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某教研室的周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a.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b.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a.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b.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新课标下写作教学设计

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两个数据决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正确运用确定位置的方法解决有关的问题。

2、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说一说。

2、练一练。

(1)介绍一下,你在班上的座位是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几个好朋友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

(2)利用方格图标出你和你的朋友的座位。(电脑课件呈现)

(3)完成后,学生说一说座位的具体位置和表示的数据。

二、专项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中第6~8题

1、第6题。

(1)画出三角形abc向右和向左平移5个单位后所在的位置,并在顶点用a′b′c′表示。

(2)依据顶点a(1,1),写出其它各顶点的位置。

(3)观察各顶点位置,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2、第7题

(1)认真观察题目,然后填上数据。

(2)按顺序描述王玲的活动路线。

3、第8题

(1)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独立思考,设计编号的方法。

(3)反馈结果,全班交流。

三、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篇三

《识字8》教学设计一

信息资料: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资料和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的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音像材料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件事,用一个古代神话故事引入课题,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训练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

对话平台

朗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在读中发现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联系生活中的认知经验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3、同桌互读互评。

识字

1、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自由读生字卡。组内互考互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的?

2、组词练习。个别常用字可进行一字开花游戏,如:射、卫、载等。

3、多种形式练读生字生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教会识字方法,在识字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答疑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读文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

(将学文与丰富学生相关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激趣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现代科技大发展的今天,你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组织学生交流谈话,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卫、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怎样把能字写工整、写漂亮。

2、引导学生自主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抽读字卡,同桌互检。

2、你能用生字或生词说一句话吗?(自选,教师注意学生用词是否恰当、准确。及时给以评价和指导。)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宇、宙、航、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的特征。

2、教师范写“宇、航”(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各一个)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观察,抓住生字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识字活动高效。

熟读

信息资料: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资料和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的资料,如图片,文字介绍,音像材料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件事,用一个古代神话故事引入课题,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训练表达能力和交流意识。)

对话平台

朗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在读中发现问题,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联系生活中的认知经验互相交流,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3、同桌互读互评。

识字

1、合作学习,自主记忆。

自由读生字卡。组内互考互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的?

2、组词练习。个别常用字可进行一字开花游戏,如:射、卫、载等。

3、多种形式练读生字生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教会识字方法,在识字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答疑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读文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解决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产生的疑问。

(将学文与丰富学生相关知识密切结合起来,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激趣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现代科技大发展的今天,你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组织学生交流谈话,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卫、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怎样把能字写工整、写漂亮。

2、引导学生自主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抽读字卡,同桌互检。

2、你能用生字或生词说一句话吗?(自选,教师注意学生用词是否恰当、准确。及时给以评价和指导。)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宇、宙、航、舰”四个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的特征。

2、教师范写“宇、航”(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各一个)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引导学生观察,抓住生字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识字活动高效。

熟读

1、比赛读、个别读、齐读。(内容包括八个词语和“我会读”中的两句话。)

(熟读成诵,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2、用“……也……”说话。

交流

1、小组内互相讲述四个神话故事,每组推选一个“故事大王”上台讲述,并领读所讲述的词语。

2、小组交流自己找到的卫星、飞船、火箭等图片。

(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应扩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较

1、引导学生将传说和现代科技对比,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通过神话传说与现代科技的对比,你有什么感想?

(挖掘学生个性体验,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实践

课后请学生从八个词语中选择一个画一幅画,并写上词语。

(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课前透视

本课由两组四字词语组成。一组反映的是古代神话,另一组是现代科技。通过鲜明的对比,既让我们惊叹神话传说的神奇,又让我们感叹科学成就的伟大。这八个词语,既让学生识字,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各个词语的意思虽然独立,但读起来能使人感到韵律美。教学时,除重点抓好识字、写字外,还应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爱听故事、好奇心强是小学生的普遍特点。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征,组织学生到课外收集相关的故事和资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在交往与互动中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提高认识,发展能力,受到爱科学的教育影响。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3、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中介绍的神话故事和科技成果。

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篇四

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篇六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吴玉楼,是湖北省的一个中学生,这是他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一等奖作文。他以简短的抒情散文的形式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

乍一看,文章表面描写的好像是盲童,要用手去触摸,来感知春天,但是用心品味我们发现“触摸”这个词耐人寻味,它包含着一种情感深意--母亲触摸孩子,农民触摸禾苗……我们也会发现,拥抱虽热烈。但触摸则多了一份珍惜,谨慎和用心,是更深沉的一种爱。文章的题目其实已经蕴含着文章的主旨--盲童对春天、对生活、对生命的爱。文章有两条主线:一是安静让人不可思议的奇迹创造;一条是作者的感受。从惊叹到感动,再到对人生发出感慨: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二)教学对象分析

虽然做课班级的学生中间并没有盲童,但却有很多“心理上的盲童”。他们对生活中的美好视而不见,表现在语文方面,就是不喜欢看写景的文章,不喜欢写写景的作文,如果有精彩的语句也大都是从作文大全中搬来的陈词滥调。叶老先生说:“语文即生活。”文思的枯竭就是生活的枯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发现生活的美是我们语文老师迫在眉睫的事。在这个时候《触摸春天》刚好可以让我们引导学生去得到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拥用一双用心发现美的眼睛。

(三)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这种信息整合方式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支撑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最佳化。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从文字中寻找奇迹,透过文字背后理解奇迹。

3.体会盲童对生命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从而收获感动,最终拥有热爱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从文字背后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即理解奇迹。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课上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第1课时中,让同学们进行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蒙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使他们感受到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情,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盲童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可叹之处。

2.采用书信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对含义深刻的句段自主探究体悟、想象、创作,进一步激发情感,受到启迪,最后升华情感。

3.联系残疾人的事例,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表达,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灵魂世界。

(二)教学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感悟作者揭示的道理,是本课的难点。

为突破难点,讲课教师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让学生闭着眼睛,在音乐的伴奏下,走进盲童的内心世界。

2.通过书信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的引导下,在兴趣的激发下,动情地朗读,入情入境地分析,感受盲童的内心世界。

3.课外文本的拓展,是从课文走向生活的一个阶梯,再次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四、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创设情景、寻找奇迹--书信引导理解奇迹--想象改写感受生命--写作拓展延伸感受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品读感悟中理解课文,又能使情感得到熏陶。

学法:通过勾、画、读、悟、问题引导、交流、写作等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五、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教学流程)

首先,我首先找到第一扇门,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围绕奇迹展开第一次对话,寻找奇迹,以信的形式提出问题,激发兴趣,理解奇迹,从而感受生命,发现奇迹并不是神话,是盲童几年如一日在花园流连的结果。

接着,用激发想象找到第二扇门,进一步理解奇迹来源于对生活无比的热爱,抓住关键词,作为走进安静内心世界的大门。讲课教师设计了边听边想象安静手指间感受生命的奇迹,变换人称的读想,去揣摩安静的心理,然后再变换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将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化成了一幅生动丰富的画面,从而进一步升华感受,盲童那颗热爱生活的心。

带领孩子转换角色找到了第三扇门“感动”,让学生通过作者的语言,读出自己的感动,通过联想,视觉冲击,思维碰撞,让盲童、作者、学生三者情感达到旋律上的共鸣。

这三扇门在学生面前相继打开,引领他们从“不敢相信”到“相信”到“感动”,一步步深入文章的情感深处,一颗热爱生活的心,深深地印在每个学生的心里。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谈话:

同学们,很多老师都听说四年三班的同学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勇于表现,但耳听为虚。这节课,老师们想亲眼来验证一下,你们能用出色的表现让老师们信服?看同学们这么自信,奖励大家欣赏一个舞蹈表演《千手观音》。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课堂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2.激趣导入: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在表演?一群残疾人把这个舞蹈演绎得天衣无缝,美仑美唤,真可以称得上是奇迹。昨天在课文里我们也认识了一位残疾人,她的名字叫安静,她在春天的花园里也创造了一份奇迹。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17课,让咱们再用心去诵读那滚烫的文字,到字里行间去寻找那份奇迹,透过文字的背后去理解那份奇迹,并从中收获一份感动。

3.品析语言,探究体悟:

(1)请同学们轻轻的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相信大家读后都有收获,请拿起笔把写女孩创造奇迹的句子画出来。

(2)同学们,这么多的不可能摆在你面前,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盲女孩创造了这份奇迹,让咱们为她鼓鼓掌吧。

(4)读完信,你们同意我的观点吗?你们真是勇于挑战的孩子,为你们自己鼓鼓掌,这样吧,如果你能从文字背后找出说服我的理由,我就拜你为师。

(5)看谁能勇敢的成为我的第一位小老师?谁来当第二位?谁来……

(6)小老师们,你们太有头脑了,谢谢你们让我、让在座的各位老师们理解了这份奇迹,为了表达这份谢意,我请来了音乐家,咱们闭上眼睛,边听音乐,边想象画面,当老师的话音停下来,你们就拿起书,把画在书上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相信你一定有话想对安静说。

[配乐,旁白]盲女孩抓住蝴蝶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随着这个奇迹,我们仿佛看到了安静第一次来到花园的情景,那是一次又一次的磕磕绊绊,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她只是想触摸到一朵花,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误,一次又一次地扑空,可是她多么爱这里呀!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终于有一天,那是她人生中的第八个春天,奇迹发生了……。

(7)此刻,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呢?

(8)假如现在我们都是安静,你会怎样修改第四段中的人称,并把它读出来呢?

(9)同学们,蝴蝶在我们手指间扑腾,我们有这样的体验,请大家再展开想象,还有哪些感受会在安静的手指间发生,又给了安静哪些全新的感受呢?能用这样的句子感受一下吗?(出示句子-在)

(10)孩子们,说得好啊,对呀!看得出你们的感受还在继续,安静的心中有温暖的阳光,有美丽的花朵,还有可爱的动物,旺盛的植物,所以作者在第五自然段写了这样一句话,她的心中装着整个春天,她在用心灵触摸春天。

是什么力量让双目失明的孩子没有被命运打倒呢?(是对生命、生活的爱)

[设计意图:收获感动,感受安静对生命、对生活的爱,由知到行。]

4.总结升华:

(1)一个个不可思议,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感动了作者,于是她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2)是她的爱,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

(3)此时我想起了两位残疾名人(残疾人图片及简介)

他们都在用生命告诉我们。

(5)谁能用这样的格式给作者写封回信读给作者听。(精妙、恰当)

5.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读懂了文字后面藏着的许多东西,不知不觉中把课文读胖了,同时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感动,这感动是作者带给我们,谁能口头给作者写封感谢信,试着把课文读瘦呢?(精妙、恰当)

6.作业:

(1)同学们,前几天,我在缘份节目中认识了周大观,他只有九岁,七岁时得了癌症,做了两次大手术,头发都掉光了,可他仍然微笑着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想做个诗人,在病床上写了42首诗,其中有一首诗,名字是《我还有一只脚》。

(2)学生读诗。

(3)咱们能不能用笔来写出你的心声、愿望。

如果你喜欢可以用我有我要的格式来写你的诗。如果不喜欢这种格式,你可以采用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写写你知道的残疾人的事迹,也可以写写你今后会怎样对待残疾人。

写完后,老师打算把你们的作品编成一本书,作者是你们大家,课上能完成作品并质量好的,有机会被聘为编委会成员。好,开始你们的写作吧!

(4)美文欣赏(3-5人)。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创作意识,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7.结语: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篇七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古诗两首》——《观书有感》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1、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弄懂它们的意思。

2、预习《观书有感(二)》,理解诗意。

3、查阅资料,了解朱熹,并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朱熹。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情意去沟通。因此,古诗教学中,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在教学中,教者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中,朗读、品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在朗读与吟诵中走进作者,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达到自悟自得,并着眼课题,启发思考,回扣主题,补充阅读,丰富学生的积累。

课堂伊始,教师带领学生读朱熹的读书名言导入到新课的学习。初步学习古诗时,要求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自学,通过自学成果的检查,反馈初读成果,朗读做到字音正确、节奏鲜明。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找出诗眼“清”,抓住重点字“鉴”和重点句“天光云影共徘徊”,来感受半亩池塘的清澈明净。学习后两句诗时,引导学生体会源头活水对于池塘的重要性。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有了上面学习的铺垫,对照精心的板书设计,再加上教者富有启发性的疑问,这一难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4、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呢?这就是朱熹,【课件出示简介】默读,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

5、过渡:朱熹先生是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他读书读累了,信步走到一个池塘边,一塘清水引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板书:有感。于是,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观书有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首先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的自学提示,初步自学这首诗。【出示自学提示:1、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韵味;2、理解重点词语,说说各诗句的意思。3、借助插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生开始自学,师巡视,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三个要求落实到位了。一半时间后,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

2、检查诵读。

3)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你发现没有?(?)所以这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我们一起来读三四句。

小结:其实,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也不在于摇头晃脑,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待会儿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读出的韵味会更足。

体育新课标教学设计篇八

(6)教师对学生的进行补充讲解。再让学生板演在黑板上。对学生的做题情况进行评价,适时表扬鼓励。

(7)师生共同总结出两种解答方法。让学生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优。学生纷纷陈述自己的理由。

(8)比较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完全相同

不同点: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百分数来表示;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了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并且注意了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最优化。)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幸福镇去年收粮食300万吨,今年比去年多20%,今年生产粮食多少万吨?

2、.龙泉镇去年有小生2800人,今年比去年减少了0.5%。今年有小学生多少人?

3、思考:如果例3改成: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568册,比原有图书册数增加了12%,图书室原有多少册图书?(这题单位“1”的量不变,要比较的量也不变,例3单位“1”的量是已知量,这题单位“1”的量是未知量。)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思维拓展三个层次进行了练习,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及迁移。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单位“1”,然后根据问题列出文字算式来帮助大家列式计算。

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表示形式不一样而已。

板书设计:

百分数应用题(三)

例3:  方法一:                      方法二:

1400+1400×12%                1400×(1+12%)

=1400+168                     =1400×112%

=1568 (册)                     =1568 (册)

答:现在图书室有1568册图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