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然灾害心得体会(优质5篇)

最新自然灾害心得体会(优质5篇)

ID:3617889

时间:2023-09-25 22:42:54

上传者:飞雪 最新自然灾害心得体会(优质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篇一

过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国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热膨胀,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低地被淹: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

(2)海岸被冲蚀

(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旅游业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连、秦皇岛、青岛、北海、三亚滨海旅游区向后31-366料,沙滩损失24%,北戴河沙滩损失60%。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报道,沿海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其产值为250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产值的34.6%。

(6)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2、对动植物的影响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竟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人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比如说桔子,过去20世纪70年代,它的最北的边界线是在黄山一线,宣城市也曾经试种过,但到冬天的一场大雪,树木就冻死了。

但现在我们校园里的桔子树都长得很好。又如,扬子鳄只生活在宣城、泾县和南陵这样狭小的地带,如果北界线北移,扬子鳄可能会自然绝种。这是从我省的局部地区来讲。从全国来讲,我国把冬季1月0度等温线作为副热带北界,目前这一界线处于我国秦岭-淮河一带。研究发现,气温升高会使这一界线北移至黄河以北,徐州、郑州一带冬季气温将与现在的杭州、武汉相似。

3、对农业的影响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区的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种植成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欧出现小冰川期,平均气温也只比现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农场弃耕,冰岛的农业耕种活动则几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将成为下个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成为下世纪人类健康困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普遍,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篇二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不可避免的一种考验。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然而,正是在面临灾害时,我们才会更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的渺小。通过灾害的考验,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给予了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和启示。

第一段:作为人类,我们无法改变和掌控自然规律。无论是大地震还是强台风,它们都是自然界的力量释放出来的,是地球的自我调节过程。而人类在这个过程中只能尽力去应对,难以改变灾害的发生。但正是这种无法改变的事实,使我们明白了谦卑的重要性。人类傲慢和无知往往会让灾害带来更大的破坏。在面对灾害时,谦卑地接受现实,努力保护自己和他人也是应对灾害的关键。

第二段:自然灾害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脆弱。当我们在城市高楼里安居乐业时,往往忽视了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威胁。地震、洪水、台风等灾害蔓延而来,瞬间摧毁了我们长期建设的城市和家园。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深刻认识到生活的脆弱。让我们明白,寻求安全和稳定的生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保持谨慎和警觉态度,提升灾害防御意识,就是为了拥有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生活。

第三段:面对自然灾害,我们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灾害发生时,很多人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看到了无数的英雄和平凡的人们为救助受灾群众无私奉献着。这种团结和互助的精神,在灾难过后更加鲜明地展现出来。而这种精神也在我们灾后的重建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困难时刻让我们更加团结,让我们更加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第四段:自然灾害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珍贵的生命教育课。在灾害中,很多人失去了亲人和朋友,而幸存者也常常被迫面对生活的重建。自然灾害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我们明白了每一天都应该珍惜,不应该让怨恨和争吵充满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把握当下,珍视每一个和我们有关的人和事。

第五段:自然灾害是我们永远无法预测和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总结,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展预警系统和应急机制,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也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界的破坏。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就是为了为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

总结:自然灾害是考验人类的一次次悲剧,但是也是一次次宝贵的教训。通过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认识到了自身的渺小与弱小,在灾害中也发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关爱。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并加强自身的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破坏。在保护好环境的前提下,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保护自己和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拥有安全和稳定的生活。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篇三

发生火灾,特别是重大火灾应迅速拨打119报警,同时组织人员自救灭火。

1、火焰初起时,应用灭火器或沙土,用水浸湿的毛毯、棉被等简便物品覆盖火焰灭火,或用脸盆、水桶等取水灭火,也可用楼层内的墙壁式消火栓灭火。

棉被等浸水后捂盖灭火,不能用水浇。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如电视机、电脑着火,应用被水浸湿的毛毯、棉被等物品扑灭火焰。可移动物品着火时,可视情况将着火物品搬到室外安全的地方灭火。

3、大火围困时,应紧急逃生。火灾初起时,可披上湿衣服、裹上湿毛毯或湿被褥,保持抵姿冲出火场。出现浓烟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嘴鼻逃生。如身上着火时,应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或用水浇灭火苗。逃生时,不要惊慌,应找准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进行逃生。若逃生路线被火封锁,应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用棉被等物品浸湿后覆在门上降温,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也可利用满水的`浴缸等室内设施自救,不能钻到阁楼、床底或橱柜内。

住手心,抓住连接好的长绳下滑逃生,切不可乘坐普通电梯。

5、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应听从指挥,有秩序地向安全门方向疏散撤离,千万不能互相拥挤践踏,造成意外伤亡。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篇四

自然灾害是人类始终难以逃脱的考验,而房屋在自然灾害中成为受害者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无论是地震、洪水还是飓风,都给房屋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但在每一次自然灾害中,我们也能从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房屋建设和对抗自然灾害提供参考。本文将围绕房屋自然灾害的心得体会进行总结和分享。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自然灾害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和规划减轻其影响。在地震频繁的地区,我们应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如使用抗震材料、增加房屋结构的抗震能力等,以降低地震对房屋的损害程度。对于易受洪水侵袭的地区,可以采取提升地面高度、建立防水墙等措施,以防止洪水对房屋的侵袭。同时,对于飓风侵袭频繁的地区,可以选择使用经过特殊设计的风暴抵抗建材,使房屋能够抵御飓风的袭击等等。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技术进步,我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知识,为房屋建设提供了更安全、更耐用的保障。

其次,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对受损房屋进行修复和重建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应该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随后,对于受损的房屋,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调查,确定其可维修性和可重建性。对于可维修的房屋,要尽快进行修复工作,确保居民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对于无法维修的房屋,要及时进行拆除并进行重建。在整个修复和重建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尽可能采用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房屋的抗灾能力。

此外,房屋自然灾害中的人员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方面。要确保建筑物内部的安全设施齐全,如紧急疏散通道、防火设备等。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民众的自救意识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发生自然灾害时,人们应该迅速采取正确的逃生、自救方法,避免因恐慌和不明智的行动造成更大的伤害。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在自然灾害中的人员安全救援工作,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救助。

最后,房屋自然灾害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强调了我们在房屋建设中应注重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首先,对于已有的房屋,我们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达到相应的安全标准。其次,对于新建房屋,我们要注重科学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抗灾能力。同时,还应该加强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房屋进行整改和纠正。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和预测,提前做好灾害防范和应对准备工作。

总之,房屋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和建设,以及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减轻其对房屋和居民的影响。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房屋建设的标准和规范,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今后的房屋建设和自然灾害防范提供更好的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提高房屋的抗灾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自然灾害心得体会篇五

发现重大暴雨、洪水征兆或已经发生暴雨、水灾害时,在防止和延缓险情、灾情扩大的情况下,如需要施救,应尽快将信息传递出去,引起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争取救援,或及时拨打110、120、119以及其他社会求助电话,说明事发的详细地点、险情程度、被困人数、联系电话等。

暴雨洪水突发性强,陡涨陡落,但持续时间长。当在河道内进行施工或拟过河时发现河道涨水,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汛期河道涨水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河水退了以后再过河,或长距离绕行过河。

发生暴雨、洪水时,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杆(塔)、电器设备等危险区域。雷雨时要关闭手机。企业应视情况留住员工统一躲避暴雨、洪水,安排临时食宿,员工应及时通知家人。

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就近避雨,车辆应选择安全行驶路线或就近在安全场地停放。

当积水深度接近车辆底盘时,驾、乘人员下车时应双脚同时着地,离车迅速到安全场所。

当房屋内的进水深度将达到最低电源插座高度或带电设备前,应立即切断电源。

可见暴雨洪水自救自护方法非常重要,一定要对其暴雨洪水自救自护方法多加了解,而且不仅要了解上述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还应该了解预防水灾的措施有哪些等知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