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物装饰画教学反思(实用5篇)

2023年人物装饰画教学反思(实用5篇)

ID:3619701

时间:2023-09-25 23:11:22

上传者:XY字客 2023年人物装饰画教学反思(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人物装饰画教学反思篇一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饰和环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于学生来说,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给同样的动态的人物添加不同的服装与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人物与环境背景的关系,掌握利用环境衬托人物活动的绘画方法。主要的难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多角度变换形象,添加合适的服装和环境,虽说是表现人与景的关系,但是难度却要更胜一筹,因为学生的想象和表现是发散的,每个孩子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每个人对于环境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学生要在富有创意的联想环境的同时用绘画的语言提炼概括,在大胆想象客观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情感的表现。

本课作业的辅导难度可能更要大于引导启发的部分,人物服装细节表现、环境的刻画对于三年级学生也是个不小的挑战、而作为整节课的环节设计,难以腾出充分的时间来进行细节的指导,所以这个部分的难点只能通过学生作业赏析来解决,在选择范画时我发现书本中的学生作品虽然精彩,但是难度较大,在引导创作上效果不明显,所以觉得如果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表现内容,且背景表现手法更加简洁放松的学生作品进行赏析。

由于需要拓展学生的思维,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所以在典型环境中寻找相似动作的人物形象这一要求就很有必要,图片资料的搜集就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在众多图片的整理过程中,比较困扰的地方是,如何让学生了解人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这一点我是采用了出示人物剪影,学生根据动作和服装猜测背景环境的游戏实现教学目标的;进一步的想象引导采用了学生亲自做一做动作、组内合作讨论学习、创意生活图片的启发等一系列方式层层递进来完成的,虽然课堂上教学时间有限,但是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相当多,这也是为了充分启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做出的努力。

通过本课教学,我觉得除了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寻找创作灵感,对于中年级孩子来说,富有奇幻效果的想象更加能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很多学生在作品中也表现了童话世界中的奇妙境遇,但学生对人物造型把握还不够准确,以后还需多加练习。

人物装饰画教学反思篇二

《画戏曲人物》这一课是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以我国传统的戏剧表演为题材内容设计的课,通过欣赏、画脸谱、画戏剧人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各种戏曲有所了解,感受戏剧艺术的魅力,使之对传统艺术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欣赏、认识,引导学生来认识、表现脸谱形象和人物动态,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观察、记忆和想象力,培养表现不同事物的造型能力。

本课教学通过画戏剧脸谱和画戏剧人物两个活动,使学生认识、了解和掌握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表现方法及步骤,画出自己了解、熟悉的戏剧脸谱和戏剧人物。在题材内容上主要体现了我国传戏曲人物的化妆、服饰和动态形象,原教材对表现方法并没有限定,可以是线条刻画、色彩涂画、也可以是水墨表现,而我在教学中选用了国画这一形式:

一、是觉得国画和戏曲都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用水墨更能表现出戏曲的形式美;

二、在高年级的美术教学中,学生的绘画表现已经逐步脱离低年级的意象期,他们更希望像成人一样作画,所以教学中应多注重技法和知识性,融欣赏与技能训练为一体。那么这节课,可以说是在第一课时“欣赏、了解戏曲知识,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是:欣赏了解——分析回顾——尝试应用——示范概括——创作表现——评价鼓励。

首先通过一戏曲人物的欣赏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戏曲的一些形式美,结合学生平常对戏曲的了解,让学生讨论,分析出戏曲人物的独特美,包括化妆、服饰、道具、动作造型等,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创作欲望。

接着,在分析回顾的环节中,以一组画家的戏曲人物作品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用笔用墨技法,回忆以前学过的一些国画技法,比如说运笔、浓淡等,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国画基本技法在具体绘画创作中的运用。

在对绘画步骤的示范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不仅掌握水墨人物画的一般方法、步骤,还注意到表现画戏曲人物时所运用到的绘画技巧,比如夸张、装饰手法的应用,线条的流畅、变化,上色时的干、湿控制等。最后在通过一组画家和学生的作品,让学生领会到“画有法,而无定法”,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大胆创新,画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总的来说,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经探究理解之后进入想象和创作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创作过程。学生琳琅满目的作品也体现了他们充满想象力的创造!

当然这一课的教学中也有不足之处,如教师讲的太多,还有就是对学生主动积极性的培养不够。学生对戏曲知识普遍缺乏,对于人物的观察也不够理想。

人物装饰画教学反思篇三

《装饰画》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牵着、赶着学生走,还是抓住学生的心理引领他们学有所获呢?

《装饰画》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十二册中的内容。导课时我展示了几幅学生作品,询问他们感觉如何,结果出乎我的预料,竟然有学生说:“画面黑乎乎的,不好看!”我觉得他是无理取闹,就说:“你的审美观有问题!”其实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简单粗暴的处理是不恰当的,学生心理上是不会接受的,我应该再次引用《论语》中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让这名学生具体说说为什么觉得不好看。他经过仔细观察后,也许就会对自己轻易下的结论感到后悔。我再适时地用《弟子规》中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进行教育就有实效了。在引领学生欣赏丁绍光的作品《乐园之梦》时,谈及感受我以为学生会说很美,却没想到有学生说画面很乱,我顺势组织学生进一步观察画面为什么让人觉得乱,学生开始注意到作品中线条的运用,接着我再稍加引导他们就感受到了线条的丰富和疏密变化。此时我本还可以让那名学生再说说自己的感受,他也许就有了不一样的想法。然后由他或其他学生针对这件事情引用传统文化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我相机点拨,学生就自然而然从中受到了教育。但是由于缺少经验,我错失了这次机会。

课堂教学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见解,使学生不人云亦云,迷失自我。每一次问题的提出,学生不可能完全按照我们的预想来回答,即使他们的答案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也不要轻易否定他们的想法。有想法就说明他们已经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思考了,只是思路跑偏或者是他们的主观臆断,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们要循循善诱,慢慢转变他们的想法,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再结合传统文化进行反省,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人物装饰画教学反思篇四

我执教的《变写生画为装饰画》在xx小学录播室展开。在备课阶段,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充分的体现“生本教育”,如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多数的学生都对本节课的内容感兴趣,想学,主动学。结合平日的教学,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我将毕加索、装饰画、装饰画的绘画方式都融合在一个探险大闯关的形式之中,运用闯关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次的作业设计上,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协同完成本节课的课堂作业。教学的道具准备上,事先我已录制好本课的绘画内容;并将道具一一裁剪准备好。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几点问题:

一、我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的时候,语言和身体姿态可以更加夸张生动些,让学生切实的走进本节课的情境。

二、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学术性还是稍微欠缺了些,在以后的教学上,要尽可能多的加入更加专业的观念。

三、课堂作业的布置上,我的想法和形式是可行的,但在时间的把握上还要多留意。

四、学生作业的展示上,由于时间没把握好,展示时就稍显仓促,没能好好的.将学生的作品摆放整齐,好好展示。以上这几点,是我在教学过程在意识到的问题。

课后的评课过程中,几位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建议;首先,在为学生选择的写生画上,主体不够突出,今后可以选择一些主体明显的,学生可能更好的来表现。其次,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小组奖励的方式来进行,同学间更有竞争性。最后,还有老师提出,我上课前的语速稍快,总结的`时候还不够深入。可以适当的添加拓展环节,让本节课的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经过本次的教学活动及评课活动,我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在今后的教学上,我要更好的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突出课程的知识性,不仅要将课堂内容设计的生动有趣,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将基础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不断的摸索进步,需求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

人物装饰画教学反思篇五

装饰画对于学生来说,即熟悉又陌生,他们虽然在生活见过,却很少仔细观察过,因而在课堂上我把观察、感受作为本课的重点。如欣赏部分,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收集各种各样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些各种形式的装饰画,再加上一些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通过学生直观的观察、触摸感觉各种材质的形态、色彩、肌理等特征,更进一步了解到合理的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出来的装饰画的确感觉很美,学生眼界大开了,思维打开了,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他们都能积极讨论发表个人的看法与设想:“利用什么废旧材料制作什么、利用材料的什么特征来创造什么样的装饰画。

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课堂结构严谨、清晰、层层推进。先让学生了解、观察身边的废旧材料,再来出示欣赏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出的装饰画,感受只要会应用材料特点、图案设计比较新颖,都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美的效果,以身边的看不起眼废旧材料来引到一些其它材料的边角余料,如果做有心人,这些材料会做得更精美、更漂亮。在作业部分,我打破以往美术作业的模式,将独体完成的作业改成合作完成的作业。首先让学生举手谈一谈自己准备了哪些废旧材料,是如何应用这些材料的特征,设计制作装饰画,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家谈一谈,如何应用大家准备的材料来进行创作更好、更美的装饰画,这样由个人设计,到集体出谋划策,完成更好的作品,这样即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发挥了集体协作的意识,课堂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抽象认识到具体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方法上,我以启发,诱导为主,注重学生学习的探究和合作,如在观察、分析各种废旧材料的形态、色彩、肌理等特征时,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你对哪些废旧材料感兴趣?利用它能制作什么内容的装饰画?“这样的方式激活学生思维,诱发积极的言语应答。

探究性学习是选修课学习的主要方法,怎样利用废旧的材料设计什么内容的装饰画是他们很感兴趣的内容,在他们眼里装饰画是很美的,怎么可能是一些废旧的材料呢?在学生观察分析中,我把废旧材料分了一个类别,在黑板上展示了各种类别的废旧材料制作的装饰画让学生对照性的观察分析,废旧材料的确能变废为宝,制作出漂亮的装饰画,这种边观察、边分析、边讨论学生都能全心地投入,主动地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好。从教学中我看到学生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只要给他空间、时间,他们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飞翔。其实一开始当我说你觉得怎么好看就怎么装饰时学生还有点怀疑,有的问“我可以随便画吗?”我说可以啊,他们可兴奋了。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增加任何的要求,只是根据学生的想象给予技能上的指导。由于学生在画自己的所想,所以作画时显得特别愉悦,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那么多的创意,我也受益非浅,有的学生的设计我还没有想到。

通过本期的教学实践,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觉到现代美术教学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通过探索、交流、表现、评价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开展美术活动,鼓励探索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增长才干,发展个性。

我想作为一名老师应当不是我说你做,唯师唯书,而要善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思想,如果我们的教育总是建立在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的基础上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允许标新立异。其实兴趣的产生离不开学生的想象,因此我们老师要释放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探索对此感兴趣,感到好奇和喜欢画画。而且每个学生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教师都应学会观察、判断学生的经验水平、发展进程和学习特点。

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那么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在,相信学生,如果用这样的观念来教育学生,那么学生一定会成长得更棒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