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不足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汇总5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不足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汇总5篇)

ID:3637353

时间:2023-09-26 03:26:07

上传者:文轩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不足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不足篇一

今天上了一节复习课,复习的主要内容是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的重点比较明显,一是能够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竖式除法,二是掌握商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看似简单的内容,复习起来可是有难度的。计算题范围广泛,只能将算理重复讲解,真正计算时,依然会有很多同学马虎,不是商的位置错了,就是试商时不合适,更多的是商和除数的乘积也会出错。看着他们的计算题,漏洞百出,我都不知道该从何讲起了。这还是次要的,我相信经过反复练习,他们的计算准确率会有所提高。唯一让我犯愁的是规律的应用,这种抽象的规律问题,难倒了多少孩子。

今天在复习时,我从除法的基本含义出发,通过分糖的例子,让他们理解被除数不变,除数不变时,另外两个数的变化规律。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同学目瞪口呆地看着我,想要从我这寻求一些帮助。既然如此,我们就一起再努力一次吧,下节课我们继续讲解这个问题,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听讲,有所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不足篇二

整理复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形成自己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过程。因此本节课重在学生的主动参与,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

创设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以积极、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为后面整理知识、建构网络做好了铺垫。

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展示的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进行重组,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将知识广泛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基础练习、辨析练习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不足篇三

今天我讲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感觉教学效果不太好,反思教学过程,感悟颇多。

早就听有经验的老师说过,这堂课不太好上,学生们接受的要慢一些,今天看来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本来教学设计就有点生硬、过程无趣,学生迟迟找不到感觉和好的方法,只有一步一步慢慢引导。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就是试商。

课上我先让学生回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孩子们能够说出要先从最高位开始除起,最高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

在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时,学生已经有了口算的基础,在试商时,学生按老师要求先把想的内容写下来,例如:24560=? 想:604=240,240最接近245,所以商试4。再例如:18929=?想:把29看成30的话,306=180,180最接近189,那么商试6。接着还需理解两位数除法中,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商写在个位;而当前两位够除时,就要先除前两位、商写在十位,例如:31815=?就是这样。通过多次巩固商书写的位置和除的顺序的基本问题学生基本解决。之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教材中安排了四组例题,分层次、分阶段分化了重点,分散了难点。例1主要解决试商、商的书写位置等问题;通过例2的教学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例3的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到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例4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学生初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时,在试商过程中,一般都要调商,往往要经过多次调试方能求出商数来。尽管教学时总结出了用四舍时,因把除数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试商时可比原来想的商小1,而五入时,因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试商时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还是感到很困难,造成了试商速度慢。

课上,特别针对试商、调商进行了大量练习,尤其是对于除数是24、25、26等的题进行了强调,例如:19526=?把26想成 25,258=200,所以商试7。之后巩固记忆254=100、255=125、256=150、257=175,258=200等。

课后,通过学生的作业,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又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另外,在做完题后,让学生加上了验算,使其能够自我验证,自我检查,反而出错的几率小了很多。然后还让学生每天花上几分钟进行口算练习,为笔算打好基础。

总之,在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教学中,四舍五入法、口算法、同头试商法和折半商五法可视其情况挑选应用,可以互相弥补,相得益彰,得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不足篇四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关键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以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教学难点是试商的方法。学生在以前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或两位数的除法。

在教学时我首先带学生复习以前的知识,特别是除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再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等基本问题,然后着重解决试商的问题。

课本中准备了三道例题,把教学重点分了层次和阶段,层层递进,分散了教学难点。例题1是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进行试商。例题2和例题3是让学生学会调商,学生初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并学会验算,但是学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时困难较大。

从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辅导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修改。在教给学生基本方法的同时,还应适当补充一点试商的小窍门:比如当除数的末尾数是1或9时,用四舍五入法依次试商即可。而当除数的末尾数是2、3、6、7、8时,在试商过程中,一般都要进行调商。当除数末尾数是4或5时,往往要经过多次调试方能求出商来。在这种情况下,四舍五入法就很麻烦,因为所取的近似数与原除数误差较大。尽管在教学时已经给学生总结出了“用四舍”时,因把除数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试商时可比原来想的商小1,而“五入”时,因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试商时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学生在具体的计算中,还是感到很困难,造成了部分同学试商速度慢,并且容易出错。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可以掌握。可以课后通过多讲习题,帮学生巩固。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不足篇五

复习题设计设计了学生参加环保小组的练习,不仅复习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笔算除法,而且以此引入了本课的新知,衔接紧密。

2、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既有相互贯通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而这种不同点往往正是旧知识的发展与提高,所以武老师适时地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从而获取新知识,体验独立发现的愉悦。新授中,当学生列出三个算式时,不是急于讲解,而是又引导学生比较与以前所学的知识的异同,2人小组交流,及时把学生拉向主动探索新知的途径。

在练习设计中,教师并没有追求数量,而是在做每一道题中都让学生讲解计算过程,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在最后还总结了计算的方法,教学效果很好。

在边做边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把学生的错误方法呈现出来,然后供大家参考,有效率极高,在练习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吗?举了不同的例子,从事实上说明了正确与否,让学生印象深刻。

建议:在让学生说过程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可以选择性的,这样可以为后面更丰富的练习留下时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