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敬老院心得体会(汇总5篇)

三下乡敬老院心得体会(汇总5篇)

ID:3671078

时间:2023-09-26 11:29:12

上传者:念青松 三下乡敬老院心得体会(汇总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下乡敬老院心得体会篇一

三下乡敬老院团队是由志愿者组成的公益组织,致力于为敬老院的老人们提供关爱和陪伴。我们团队成员年轻有活力,但是关注的却是别人的晚年生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不断探索和尝试,收获颇丰,在此分享我们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坚持走基层,多一份耐心

从城市到乡村,从高楼到简陋的房间,从亮闪闪的设施到老旧褪色的物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挑战。然而,三下乡的志愿者一直坚持走基层,走到老人身边,传递的不仅是食物和物资,还有一份温暖和耐心。在长辈们不解的眼神中,我们坚持每次听他们倾诉,让他们感受到被敬重被认可的感觉,这不仅让他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也让我们收获了友谊和感恩之情。

第三段:细心体贴,化解老人的孤寂

生活在敬老院中的大部分老人都面临着孤独和内心的寂寞。许多人因为突然离婚或者儿女们不在身边而陷入了迷茫。我们团队在经过深入了解后,制定了一整套内部规章制度,一个字不落的聆听每个老人表达出的内心情感,一起分享美好回忆,感悟人生,更加重要的是,从小事上为他们排忧解难,与他们一起睡眠、闲聊、娱乐、看电视、唱歌、打牌、洗头、理发、修脚、剪指甲……人们说“细节彰显爱心”,每次我们的行动都说明我们对长者的关怀与尊重。

第四段:独特活动,激活老人的生活

我们一直想为敬老院的老人做些特别的事情,通过一些充满创意和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度和关爱。我们的活动种类繁多,有文艺演出、年华舞会、组织户外活动、定期举行家庭日、美食节,还有以“扶老”为主题的室内运动会等等,不同的活动让不同的老人们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激发了他们广泛参与的兴趣。

第五段:收获与感恩

长期的坚守和付出,三下乡敬老院团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我们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敬老院的老人,我们也帮助不少寂寞的老人度过了难关,让他们感觉到这个社会对自己的关注与爱。我们现在愿意用我们的所学、所奉献、所感受,体现我们的责任思想,要发扬公益精神、传递实实在在的爱心。我们将会继续为关注养老、优化养老条件、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作出自己的努力!

三下乡敬老院心得体会篇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状况逐渐得到了改善。然而,一些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或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无法得到足够的照顾和关爱。为此,“三下乡敬老院团队”成立,广大志愿者们自发组织,希望通过自己的关爱和照顾,让这些老人得到更好的生活。

二段:团队成立

“三下乡敬老院团队”由广大青年志愿者自发组织成立,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生活经验,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共同组成了这支特殊的团队。大家每周定期到敬老院探望、关心照顾老人,陪伴他们聊天、打牌、唱歌等,让他们感受到无私的爱和关怀。

三段:志愿者心得

加入这个团队之后,同样是志愿者,不同的是心态,我们学会了真正的关心和爱。很多老人经历过岁月的风霜,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但他们依然坚韧不拔,充满了智慧和感悟。在与他们聊天的过程中,我们深刻领悟到了生命的珍贵和时刻关心爱护亲人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认识到,自己在父母面前的表现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因此,我们更加珍惜与父母之间的时间。

四段:敬老院生活

敬老院里的环境和生活习惯与我们的家庭不同,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了解和适应。有时候,我们发现老人们有点抗拒聊天、唱歌等活动,那时便需要耐心等待和关心。有时候,对一些生活琐事,我们会快速而严谨地处理,因为这涉及到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更加用心地关心照顾他们。

五段:总结

加入“三下乡敬老院团队”后,我们不仅仅是为了献出自己的时间和爱,也是在为自己的成长留下难忘的足迹。我们在这个团队中收获了感悟、学会了关心和爱,也让自己更成熟、更负责任。我们希望以此团队为起点,将关心爱护老人这种精神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队伍,一起为“敬老爱幼”的社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三下乡敬老院心得体会篇三

泪水与喜悦,还是要落入俗套,最想说的一句话还是时间过得好快,五天的暑期实践活动就这样结束了。从开始时的喜悦与好奇到如今的怀念与不舍,种种感想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五天里,从我的心里飘过飘过,难以忘怀!这五天的暑期实践经历,我获得了很多,有友情,有经验……。

20xx年7月15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者活动,活动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是爱心组和童心组。其中又分为几小组,有些小组前往奎山公园,有些小组前往敬老院,有些去走访孤儿。我们几个同学负责早餐,下午前往敬老院探望老人。

第一天参加三下乡的活动,满怀着兴奋之情,炎炎夏日也没有阻挡我们的步伐。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的活动,第一次去敬老院。走到敬老院,看着一间间房间,里面都是住着老人,有些老人因行动不便坐在轮椅上,有些老人则不方便躺在床上。看着这一幕幕,顿时觉得他们很可怜,看着门牌的表栏上写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走进一间房间,窄窄的空间,里面还有一个房间住着一个老人。房间里有一张桌子,一个衣柜,一台电视,房间外面住着护工阿姨有一张床,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简陋的居住环境,房间闷热,生活的条件差。护工阿姨热情的招待志愿者,志愿者陪阿姨聊天了解敬老院老人的情况,外面有个残疾儿童坐在轮椅上,我们陪他聊聊天。在聊天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姨谈到他离家多年,没有回家。顿时她的眼泪在眼中打滚,看得出她思念家乡,回一趟家花费高,时间长。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也了解了一些情况。我们走访另一老人,她行动不便,年迈九十五,说话不便,只会发出支支吾吾的声音,她一看到我们就热情的向我们握握手。在和照顾她的护工阿姨中了解到,他有三个儿子,都是当官的,因工作忙碌,难以挪出时间照顾她,只好送来这。来这儿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年迈,生活又不能自理,只好由护工阿姨照料。当我们依依不舍离开敬老院时,有个老人一一跟我们握手,不禁夺眶而出。到来的几个志愿者都哭了,难过,不舍顿时涌现,在我们几个志愿者离开时,有个小男孩一直跟随我们的脚步,哼着歌曲,目送我们离开,直到我们的身影消失。

20xx年7月17日下午我们两点四十分从学校出发去敬老院,汕尾市政府领导前来敬老院拜访老人,电视台记者也前来采访。我们分为几队一一拜访老人,当我们走进他们的房间门口,看到有一个残疾小女孩坐在轮椅上,我们刚开始跟她讲话,她没怎么搭理的,之后在谈话中我们了解到她对电视台的采访很抵触,不喜欢他们拍照。这个小女孩今年十二岁了,平时都是我们学校的志愿者辅导教学工作的,她特喜欢数学,会讲普通话,汕尾话会听一点点。看着这个小女孩,特别心疼。她对外面的世界没有过多的接触,每天都呆在养老院,这里的一幕幕,特别心酸。顿时觉得我们是那么幸福,有健全的身体,有爸爸妈妈陪伴在身边。

20xx年7月19日,今天是志愿者三下乡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志愿者在学校的饭堂二楼开总结大会。会议过程中,志愿者纷纷发表自己在这次活动的的感想。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获益良多,不仅帮助到老人、孤儿,而且收获到宝贵的友谊,学习到许多东西,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相信这次活动会对我们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三下乡活动过程中,我们志愿者相互关心,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帮助孤寡老人、孤儿。昨晚,老师和我们一起下厨,拍照合影留念,一起庆祝三下乡活动的.顺利结束。

五天,如白驹过隙,三下乡的到来仿佛就在昨天,而离别却在今日;五天,虽然时间不长,但离别总是让人依依不舍;五天,我们留下了汗水,收获了欢笑与喜悦。五天后的今天,我们留下希望,带上祝福,踏上新的征途。世上最难忘的就是那朝夕相处,一同挥汗,一起欢笑的人儿,还有这如诗般的土地。这次活动中我们做得可能还是有所欠缺的,但是有经验有教训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实践,不论如何,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动,使我们在学校要更加学好理论知识将来应用于实践之中去,使我们将来能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

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深,我们应该关爱老人,他们身体大不如以前,他们需要我们的陪伴,需要我们的关爱,哪怕是一点点,他们都会记住心里。现在社会也存在一些状况,现在的老年人缺乏关爱,子女不愿接他们回家一起居住,生活上难以自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政府应健全养老制度,多一些福利政策关爱老年人。我们应该多关心老人,多陪伴他们,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关爱老年人从我做起。现在的我们忙于学业,可能无暇陪伴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身边,但在节假日的时候抽空回家,看看他们,陪伴在他们身边,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偶尔也可以打电话给他们,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关心他们。

三下乡敬老院心得体会篇四

“三下乡敬老院团队”是由敬一老养老服务机构成立的志愿者团队,其主要任务是到农村地区的敬老院中开展义工活动,为老人们提供生活照顾、陪伴和文化娱乐服务。最近,我有幸加入了这个团队,并参加了其中的一次活动,收获颇丰,现在将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第二段:与老年人的交往

在我参加的那次义工活动中,我被分配到了一个敬老院里的房间,和两位老人一起居住,每天负责为他们伺候、照顾和陪伴。起初,我会感到一些不适和生疏,不知道该怎样和他们交往,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逐渐明白了该如何与老年人相处。

首先,要表现出尊敬和关心。老年人会喜欢那些对他们热情、友好和有耐心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关心他们的生活、饮食、健康状况等,尽可能多的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关心和热情。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因为老年人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可能与我们的不同,所以我们在交流时要用尽量简单明了、容易理解的话语,尽量不要使用口头语和网络用语等;同时,在行为方面,我们要避免过于急躁和大声喧哗,给老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压力。

第三段:学习老人的生活技巧

参与敬老院的义工活动,除了要负责日常生活照顾等义务外,还可以学到不少老年人的生活技巧和经验。例如,我在一位阿姨的指导下学会了如何用菜叶蒸米饭,这样可以让米饭更加香糯有味;又比如,我从一位大爷那里学到了一些养生之道,例如如何按摩穴位、哪些食品有益健康等。

这些生活技巧和经验不仅让我们对老年人的生活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增加了自己的生活功底和生活质量。

第四段: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进行义工活动的过程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互相帮助的基础上,完成工作任务,让老人们得到我们最好的照顾和服务。在我参加的那次活动中,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尽职尽责、认真工作,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和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老人和团队成员们的好评。团队合作是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了我们的工作体验和成就感。

第五段:收获与思考

通过这次的义工活动,我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知识和技能。我认为,通过参与这样的志愿者活动,不仅可以给老年人带去温暖和关爱,也可以让我们自己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服务,同时也会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让他们感到我的爱和关心。总之,这次的义工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对我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三下乡敬老院心得体会篇五

今天是个大晴天,今天调研的主要任务是去xx乡敬老院慰问老人和给他们送上一场文艺演出。据了解得知敬老院距离乡镇约为10来华里,在一个半山坡上。在山区由于公共交通不方便,等到9点半才来车,10点多点到达目的地。在远处向门口望,去见一位中年人“跪着”在洗衣服,盆子里还有好几件冬季的棉衣(走近一看才知他是一个双腿关严重残疾人,为了洗个衣服那样瘸在地上对于他来说可是一个挑战)。沿着大门走进去,中间是一个经过水泥硬化的平场,左右两边是菜地,前边就是一排丁字形结构的平房的院子结构。那些老人已经熟悉了老黄(以前的暑假老黄带成员来过),赶紧搬出椅子和沏好茶水给我们解暑。老师带领同学们跟覃院长打招呼,大家就放下自己的东西就开始分头行动忙乎起来,这些老人对咱们这一大群队伍的到来既充满惊奇又露出欢快的笑容。

感谢我们的帮忙。在和他聊天过程中还得知,他还负责养猪这一差事,今年养了6头,主要是供院里人自己吃,他一说完我们几个都惊愕起来,自己连走路都是相当苦难,还怎能养猪呢?主动带我们到猪圈里参观了一下,20来米的路程,走了差不多一分钟,猪圈卫生打扫的相当干净,猪也长得十分膘壮,看来这一差事他完成的相当出色,真是身残志坚。后来又到别的老人房间转了转,看了看,发现公共卫生与个人卫生都十分不错,可见管理有方。

帮老人家做完事,大家分组集合起来准备节目,一部分人摆好椅子把老人们扶出来坐上观众席位。10点半正式开演,一个节目老人们情不自禁的鼓掌,也许不少言语他们没听明白,有些节目的主题没有理解,甚至有聋哑人残疾人,但他们个个都十分欢乐,他们最少知道一点我们是来慰问他们,给他们送温暖的。节目有常回家看看、十送红军、感恩的'心合唱类,刘海砍樵、豫剧表演类、小品类,大概进行了40来分钟,虽然我们不专业,从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和掌声,我知道我们达到了给他们送温暖的目标。

在节目进行中,我找到了x院长,向他进一步了解了这里的情况,也向他请教了些问题。他都意义为我做了解答,从他中得知这个敬老院建于2007年,刚建时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比如院子地面硬化是前两年才完成的,自来水是去年才解决的(以前是人工到山下挑水),为了解决热水问题他前几个月赊购了两个太阳能,院里的电视机是社会爱心人士资助的,目前急缺的生活基本用具是:餐具消毒柜、洗衣机(难怪那位残疾伯伯还要手洗衣服),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现在这里有28个人,其中有小部分是身体残疾或是精神障碍的人,但他们生活基本能个人自理,他说这个院长并不好当,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是他去解决,他们的生活经费都是由乡镇财政部门拨款的,手续比较繁杂,经费往往下发有点迟,这导致不少物资都要先赊购。特别是向政府申请经费解决一些养老院的实际问题(比如:解决室外晾衣杆的经费是“讨来的”有时向政府去申请经费他更愿意“去讨”(书面语是找社会爱心人捐))更是麻烦,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能为他们解决这些生活实际问题而奉献爱心,让这些老人能安逸点度过点晚年。

调研感想:敬老院是无后代儿女的老人晚年的唯一场所,为了确保他们的生活,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敬老院的基础设施,解决好生活及本所需设备,让这些老人真正度上一个安乐的晚年;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人士应该勇于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需要的人们献出自己的爱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