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美高中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设计(实用5篇)

中国之美高中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设计(实用5篇)

ID:3690901

时间:2023-09-26 16:11:36

上传者:字海 中国之美高中 中国世界遗产之美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中国之美高中篇一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第一课时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1)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

生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特点,师加以点拨。

我们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是怎样的。请我们打开书,翻到90页,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师板书课题。

板书:四季之美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示课件2)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小组活动,大家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在小组内交流。

3.小组长检查小组每个同学对生字的识记和理解情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

4.每个小组在向老师汇报学习生字的结果时,要总结出本小组的识字方法。

生汇报识字情况,并总结识字方法。

三、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出示课件3)

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全文总共有四段,每段的段意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这篇文章描写了四季不同的美景。

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

板书:

春天----黎明

夏天----夜晚

秋天---黄昏

冬天-----早晨

四、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美。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出示课件5)

师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这篇文章描写的是四季之美,表达的是作者对四季之美的喜爱之情。因此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把这种喜爱的情感读出来。我们要通过轻重读的变化、语速快慢的改变,来表达情感。下面,我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

2.生自由读课文。

3.小组读课文,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其他同学及时做出评价。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朗读,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熟悉。这节课还是有所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出示课件6)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体现的四季之美。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四季之美》这篇文章。

板书:四季之美

2.听写词语。(出示课件9)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降临 愈发

心旷神怡 闲逸 和谐 扫兴

二、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春天的美体现在哪里?作者写这一部分用了怎样的写法?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0)

作者认为春天最美的是黎明。作者描写了春天黎明的动态变化,描绘出春天特有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动态美。

板书:春天----黎明(颜色的变化)

鱼肚白-----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2.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了夏天哪些景物,体现出夏天怎样的特点。(出示课件11)

生总结,汇报

板书:夏天----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夏夜萤火虫----迷人

3.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秋天的美体现在哪里。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2)

板书:秋天---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乌鸦归巢 成群大雁 大自然的各种声音

4.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冬天美在哪里,你的心情怎样。(出示课件13)

生总结,汇报

板书:冬天早晨----落雪----闲逸

师总结: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三、探讨写作顺序。(出示课件14)

我们再一次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5)

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来的。

板书:时间顺序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这篇文章就是用时间顺序来介绍的。我们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这两种。介绍事物的发展,一般用时间顺序;介绍物体不同部位的情况,适合用空间顺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根据所写内容来确定写作的顺序。(出示课件16)

四、布置作业。

试着用时间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的成长过程。

中国之美高中篇二

中国公民温良之美可见于其对人民的关怀和热爱。在每个人身上都流淌着一股赤诚之心,对他人心生爱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幸福。无论是在社区、城市还是乡村,人们都彼此照应,乐于助人。在面对困难时,他们会站出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言行来传递一种亲切和关怀的力量。这种温良之举不仅有益于个人的心灵成长,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守法诚信,公平正义

中国公民温良之美还表现在他们的守法和诚信。在中国社会中,法律是分秒不离的朋友,他们尊重法律,以合法的方式处理各种纠纷和矛盾,维护公平正义。诚信也是中国公民温良之美的重要体现。他们坚守自己的承诺,恪守信用,从不做出违背道德底线的事情。这种温良之美不仅净化了社会风气,也为人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三、文明礼貌,和谐友善

中国公民温良之美还体现在他们的文明礼貌和和谐友善。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人们从小就受到良好教育,懂得尊敬他人,对待他人有礼有节。他们与人为善,善解人意,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和悲伤。他们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以友善而平和的方式与他人相处,促进和谐的社交关系。这种温良之美在中国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四、热心公益,关爱弱势

中国公民温良之美还展现在他们的热心公益和关爱弱势群体的行动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各种公益活动中,无论是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款捐物,还是为残疾人提供辅助帮助,都是公民温良之美的体现。他们对社会问题保持敏感,积极关注社会进步和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为社会做出贡献。这种温良之美使得社会更加充满爱与关怀,每一个弱势群体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五、传承美德,培育典范

中国公民温良之美还在于他们不断传承美德,培育典范。中国古代思想家曾说:“美德是教化人心的最大力量”。中国公民深知美德的重要性,他们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感染他人。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参与社会事务,以善意和宽容来对待他人。他们通过个人的努力,为中国公民温良之美树立了典范,为后人树立了可信可学的榜样。

总结起来,中国公民温良之美的体现不仅表现在对人民的关怀和热爱,守法诚信,文明礼貌和和谐友善等方面,还在于他们的公益热心和培育美德的行为中。这种温良之美为社会注入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促使社会更加和谐繁荣。作为中国公民,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发扬这种温良之美,以心怀慈悲,用温和待人的态度与他人相处,使得整个社会更加美好。

中国之美高中篇三

1、背诵本单元介绍著名风景名胜的精彩片断。

2、查阅有关“世界遗产”的文字资料,搜集相关的美丽图片。

3、学习最基本的导游常识和导游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导游情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水平。

2、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

创设具体的导游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运用语言材料自由表达,自主写作,用丰富的形式学习导游。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语言材料自由表达。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趣味导入

同学们,某某旅游公司要在我们这里招聘小导游,导游招聘考试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写一段著名的导游词,并进行现场导游服务。好!我们今天就来个考前培训,培训合格的同学发给导游证,有了导游证,哈哈,你就可以充满信心地去旅游公司应聘了。

二、互相交流,学习技巧

1、语言通俗,亲切自然

2、按照顺序,讲解清楚简洁的总述

导游语可以分为:热情的前言、简洁的总述、生动分述、亲切告别等几部分。

(1)热情的前言:

(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上文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热情得体。)

(2)简洁的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师:读一读下列导游词,体会总述的语言特点。

名思义,故宫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从明朝的永乐皇帝到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共有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帝王之家,当然气势宏大,目前,这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群,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3)生动的分述:

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这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

(4)亲切告别

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做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师:请同学们阅读以下结束语,了解结束语的风格特点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对我今天的导游有什么不满意之处,请您指正,祝大家玩儿得愉快,万事如意。谢谢!”

3、语言生动,栩栩如生

4、穿插故事,引人入胜

(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2)你曾听到过导游给你讲解的什么故事呢?请大家说一说吧!(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5、友好提醒,文明游览

师:作为导游,应该如何让大家玩得愉快,游览文明呢?

要及时提醒大家游览中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并向游客提出争当文明游客的要求。如:要爱护文物古迹,不要乱丢垃圾,不再文化古迹上刻字等等。

三、分享资料,写导游词

1、分享资料:

小组内互相交流查阅的资料,实现资源共享。

2、写导游词

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四、学做导游,互相评议

1、设置情景,

风光旅行社在此招聘导游,感兴趣的请到这里参与面试吧!

2、模拟导游

教师提醒学生,语气要口语化,不要让别人听着像背诵,要亲切自然地给别人讲述。

3、互相评议

请一部分同学做评委,给参与面试的同学打分,并作评议。

评议时参考学到的相关技巧,既要评议其讲述的内容,也要评议其口语的技巧。

五、进行写作,展示作品

板书设计: 世界遗产导游词

热情的前言

简单的总述

生动的分述

友善的提醒

亲切地告别

中国之美高中篇四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与其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密不可分。在我多年的学习和了解中,我深深体会到中国文化传统之美,它展示出的智慧、庄重和和谐,令人陶醉。以下是我对中国文化传统之美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文化传统之美体现出的智慧令人折服。中国文化以开放的思维方式独特地塑造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诸多深邃的思想,例如儒家的“仁爱”和“中庸”,道家的“无为而治”,佛家的“般若波罗蜜”。这些思想都在各个方面体现了智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此外,中国的科技发展也展现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古代发明了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些发明对全人类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的智慧不仅来自于哲学家和科学家们的贡献,更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和实践。这种智慧贯穿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使中国文化传统之美得以持续传承。

其次,中国文化传统之美展示了庄重和尊重的态度。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尊重传统一直是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礼仪和规范,以尊重和保护他人的尊严和权益。这种庄重的态度可见于中国人对待家庭、教育和社会关系的态度。在中国,长辈的话语权被高度重视,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是孩子们的天职。学校和社会中的规矩也要求人们遵守一定的礼仪和规范,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庄重和尊重的态度不仅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也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庄重和尊重的传统价值观帮助塑造了中国的社会文化氛围,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第三,中国文化传统之美彰显出的和谐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谐是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中庸之道提倡的是一种均衡和谐的状态,追求一种“非是而是,非非而非”的境界。中国文化中的和谐观念体现在各个方面,例如自然界与人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等。中国人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将自然视为自己的家园,并倡导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中国人民也追求和谐相处,注重团队合作和互信互助。中国文化传统中鼓励人们善于调和矛盾,以和为贵。和谐是中国文化传统之美最直观的展现,也是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四,中国文化传统之美弘扬了以德治国的理念。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王朝往往通过重视德行来巩固统治,儒家思想对统治者提出了高度的道德要求。德治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规范约束,强调以德来规范和约束一切行为。中国人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有能力去领导和管理他人。德治注重培养人的品行修养,强调个人自律和自我约束。在中国,尊重规则、恪守承诺和廉洁奉公是被普遍赞誉的行为准则。中国文化传统之美强调以德治国的理念,无论是从个体还是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中国文化传统之美是一个宝贵的精神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是千百年来人们总结的智慧结晶,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自律刚正的人生态度,也为我们提供了灵感和指引。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中国文化传统之美。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要弘扬尊重、智慧和和谐的价值观,努力实现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之美,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中国文化传统之美展示出的智慧、庄重、和谐和德治的精神令人折服。这些美丽的价值观和深刻的思想正塑造着中国人民的品格和行为准则。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文化传统之美,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独特之处,也能够为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中国之美高中篇五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理解“惟妙惟肖”、“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等词语。

2、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它的“惟妙惟肖”。

教学难点:

体会用想象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秦陵兵马俑的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 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醒来,震撼了整个世界。

2.出示课题:17、秦陵兵马俑 (指名读课题) “陵”要读准它的后鼻音。

二、整体感知

1.出示预习菜单;

(1) 自主识字,理解词语,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2) 默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3) 读了文章,用一个词语形容秦陵兵马俑。

2.学生默读,自学课文。

3.反馈预习情况,质疑解疑。 预设;

(1)发髻:看看课文中兵马俑的图片,找找兵马俑的发髻。

(2)驭手:解释:驾驭马车的士兵。

4.师:现在,你能用什么词语形容秦陵兵马俑呢? (惟妙惟肖、举世无双??)

5.齐读过渡句。哪个小节,写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些小节,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2小节规模宏大;4—10小节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研读课文

学习课文第2小节,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轻声读第2小节,联系课文解释“规模宏大”的意思。

2、学生交流。

(1) 抓住第二小节中出现的数字体会。

(2) 抓住描写一号坑的词语“巨大、恢宏气势、军阵”等词语体会。

学习课文4——10小节,体会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师:让我们一起来快速阅读四到十节。数一数具体介绍了几种兵马俑。

3.学习将军俑和武士俑的区别,体会“个性鲜明”。 将军俑 武士俑 身材 魁梧 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 称 服饰 头戴金冠,身披铠甲 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 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

4、兵器 宝剑 铜戈、利剑、盾牌

(1)找出文中表示兵马俑手部动作的动词。(出示:执、持、握、擎、拿)

(2)找出文中表示兵马俑穿着的动词。(媒体出示:戴、着、蹬、披、穿、套)

5、男生读将军俑;女生读武士俑;齐读另四种兵马俑,感受兵马俑的个性鲜明。

6、学习第10小节。

(1)师: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生跟读第十小节。

(2)师:文中省略号有什么作用?(省略课文内容)

(3)他们还会有什么神态呢?请你们用“有的?好像?”来仿写。(媒体出示:有的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

师:有的和好像后面的横线上,应该填什么呢?请四位同学来分别读读。 交流。

7、师总结:兵马俑神态各异,使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当时他们的心情。我国古代雕塑家的技艺精湛,手中的作品和真人没有差别,兵马俑真是惟妙惟肖啊!

8、齐读第十小节。

四、小结复习

1、小组质疑,理解句子。

(1)师:站在兵马俑的坑内,近距离地欣赏着这些威风的兵马俑,仿佛真的走进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走进他们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你怎么理解这句句子呢?(出示句子:走进他们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

(2)小组讨论、交流

(3)师:学到这里,你还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兵马俑呢?(逼真、精美绝伦??)

2、师总结:秦陵兵马俑模拟整个军阵的排列,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和真的一模一样,真是“惟妙惟肖”啊!难怪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真是名副其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