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教案(通用8篇)

六年级语文教案(通用8篇)

ID:3691724

时间:2023-09-26 16:23:35

上传者:梦幻泡 六年级语文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一)阅读例文,整体感知

1、根据拼音,借助字典,扫清阅读障碍,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出示课件2】

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以具体事例写出了一个擅长订计划、执行计划的爸爸形象。)

(板书:爸爸擅长订计划、执行计划)

(二)探究讨论,找中心句

学生探究,交流:文章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画出相关的中心句。

【出示课件3】

(1)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

(三)分析课文,突破难点

各部分内容中,为了说明一个中心意思,分别选取了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学生结合课文的批注,讨论,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1)我爸爸是一个工厂的计划科科长,擅长订计划。

指名读一读爸爸在家里给每个人订的计划,从中你看出了爸爸的什么特点?

(列出爸爸给每个人订的计划,凸显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板书:给每人订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事例一:计划先关气窗后关门窗,不管打雷下雨,哪怕雨水打湿了床、正在订的计划也不改变计划。事例二:计划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牙膏,爸爸偶尔用了妈妈的牙膏,还要再还给妈妈。)

(板书:严格执行计划)

(3)在爸爸的计划之下,我能有自己的计划吗?

借订暑假计划这件事,说明爸爸订的计划最全面,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计划。这件事是重点,所以写的最具体。

(板书:制订暑假计划)

(四)课堂小结,明确写法

1、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爸爸爱订计划的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出示课件4】

(1)爸爸给每个人都订了计划,并且给我制订了好多计划。

(2)爸爸执行计划一丝不苟。

(3)爸爸给我制订了非常全面的暑假计划,我不可能有自己的计划。

2、课文的主要写法是怎样的`?

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二、按照这节课的学习方法,自学例文《小站》,讨论解决例文后面的问题。

爸爸擅长订计划

给每人订计划

严格执行计划

制订暑假计划

本单元习作例文有两篇,即《爸爸的计划》和《小站》。这两篇课文作为例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教学中,我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一篇例文的教学上。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中心意思,分析课文,突破教学重点。

最后,要求学生以学习《爸爸的计划》的方法来学习第二篇例文《小站》。。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1. 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走进经典的阅读世界。

2. 通过阅读,对重点人物、情节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表达感受,体会作者

的情感。

教学准备

阅读一部名著及相关书籍资料、影响资料,召开一次讨论会。

一、谈话导入:

上学期我们学了《猴王出世》《武松打虎》这学期又学了用奇谋孔明借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了解了四大古典文学中的一些人物.我们已经了解了四部名著中更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对他们的言行也有不同的感受,然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故事,充当其中的一个人物.

二、交流要点

1.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来写.

2.必须以第一人称叙事.

3.在原有基础上要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三、写法指导

1.一定要一名著中人物的身份讲故事.

2.名著中对人物和故事的描写要合乎情理.

3.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4.先说一说,再动笔写。

(1)互评草稿,受到启示。

(2)修改草稿,再读。

(3)征求同学的修改意见后,抄在作文上。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三

1.学习交流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2.通过交流,懂得一些和戏曲有关的词语,了解戏曲。

3.学习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要说明的事情讲清楚讲准确。

4.理解并积累一些与艺术有关的成语。

1.学习运用准确的说明语言。

2.理解并积累与艺术有关的四字词语。

运用合适的语言把要说明的事情写得清楚明白。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板书:语文园地)【出示课件1:课题】

交流平台

2.同位或前后位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课堂笔记的。

3.教师结合实际例子总结讲解。

4.出示【课件2】

课堂笔记要记什么?

1.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2.有疑问需要继续思考的或者需要查资料的内容。

3.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

5.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记的笔记有哪些,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记这些。

(板书:做好课堂笔记)

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1.学生读一读课件出示的词语。

【课件3】

亮相行当压轴捧场行头

跑龙套唱白脸花架子对台戏打圆场

粉墨登场字正腔圆曲终人散有板有眼科班出身

2.指名读词语,教师纠正。

3.小组内交流,把自己理解的词语和同学说一说。大家都不理解的可以查查字典。

4.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每一小组汇报一行词语,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解释。

5.没有解释清楚的词语或大家不理解的词语教师来讲明白。

(板书:了解戏曲名词)

二、学会把事情说清楚

1.仔细读题目中的要求,看看题目中要我们做什么。

2.结合小台灯图画,独立阅读《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找出小台灯做错的地方。

3.交流:制作者制作小灯泡是根据《说明书》上哪句话制作的,为什么做错了?

(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两边粘牢。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没讲清楚铅丝的另一端从乒乓球的哪一边插入,小灯泡要在灯罩内还是在灯罩外。

4.思考:这句话怎样改才能让制作者看明白应该怎样做?

5.学生修改说明书上的相关部分。

6.汇报,交流修改的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板书:学习说明语言)

日积月累

1.出示成语

【课件4】

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笔走龙蛇妙笔生花栩栩如生

2.学生自读,读不准的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小组交流:正确认读和理解词语。

4.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先正确读出,然后说出成语的意思。

5.教师纠正指导。

(板书:积累艺术词语)

做好课堂笔记

了解戏曲名词

学习说明语言

积累艺术词语

在口语交际时,我创设情境,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课堂笔记的,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在交际过程中,学生调动了平时的学习积累,积极地说出了自己的做法,丰富了交际的内容,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想交际,也乐于交际。“词句段运用”部分有两项内容。第一部分是同学们相互交流一组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教学时注意适时地补充拓展戏曲知识,让学生理解艺术之美。第二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错误,并学会自己去改正错误。“日积月累”这部分,学生始终站在“主角”的位置,正确读写、理解成语,不断地发现这些成语的妙处,体验了发现的乐趣,感受了成功的喜悦。语文园地是学生自我学习和展示的特色平台,在这片园地里,学生不断参与探究、积累、创造,体验着成功,享受着快乐。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四

本课围绕生活感悟的专题回顾与拓展,有三个知识板块,一是“交流平台”中的如何形成阅读见解和怎样表达生活感悟,属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这一知识板块,既有回顾,回顾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如何形成阅读见解,回顾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对生活的感悟的;又有拓展,在回顾的基础上,初步把握有关形成阅读见解以及如何表达生活感悟的读与写的规律性知识。二是“日积月累”中的有关人生哲理的经典名言,属陈述性知识。这一板块的学习,要引导学生在模拟语境中学习运用这些名言警句,促进积极记忆,尽量减少死记硬背。三是“成语故事”中的《邯郸学步》的学习,属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把第一板块的如何形成阅读见解的知识运用到成语故事的阅读中来。

(一)如何形成阅读见解

(二)如何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一)

(二)学生自读、交流与老师指导。

(三)在情境中记忆和应用。

(一)

(二)自读、交流与指导

(二)拓展。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1、浏览课文,快速了解课文内容。

2、在课文内容的启发下,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交通工具的资料。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现在,我们有哪些方式出行?未来,人们又会用哪些方式出行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朗读课文,说说未来的出行方式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想一想,课文介绍了这种出行方式的哪些情况?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

“海底”列车

“地下”飞机

“公交”飞碟

“飞行”汽车 适用快捷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六

1、能按要求观察一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或者自己做一个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养成勤于观察,多动手,多动脑的良好习惯。

2、能将自己的实验观察情况说说,并在中写清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做好实验记录,在中写清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科学课上已经做了不少有趣的实验,前几天,老师也请大家注意观察科学课上的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的经过和结果,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动手操作,并做好记录。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实验记录。

二、交流实验记录

1、拿出记录,回忆实验情景,和同桌说一说实验的经过和结果。

2、推荐部分学生在班级交流。

三、明确要求,完成初稿

1、明确习作要求:边实验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的经过、结果写下来。

2、确定材料。完成习作初稿。

四、交流初稿,师生点评。

1、小组推选代表在班上交流,师生评析。

2、同桌互评。

3、学生修改习作。

习作4 记一次实验

实验步骤清晰

实验结果清楚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注意解释时的态度,说话要通顺连贯。

教学难点:表达是否流畅、准确。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指名读题。

2.帮助弄清本次口语训练的要求。

3.指导:

(1)读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思考应该怎样去解释。

(2)分组分问题练说。

(4)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4.反馈。

(1)指名说说被人误会时是怎样解释的?

(2)说说本次口语交际训练后有什么收获?

(3)评议小结:说话的与其和态度要得体,说话要通顺连贯,声音要响亮,速度要适中。

教后小记:

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八

一、 教案背景

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互联网搜索技术的引入,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 教学课题

课题: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材分析:

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是描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特点及民风民俗,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四、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五、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互联网搜索等学习方法相结合。

六、教学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及网络环境;

2、教学资源:课前布臵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关于民居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