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检疫员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2023年检疫员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ID:3723580

时间:2023-09-27 21:26:46

上传者:BW笔侠 2023年检疫员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检疫员个人工作总结篇一

充分利用“科技下乡”、“科技之冬”、“科技之春”活动、党校干部培训以及广播和电视等途径做好植物检疫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要有抽检的需要无论任何时候都热心服务。20xx年,开展调运检疫51批次,共2610吨,其中玉米142吨、棉籽8吨、小麦2460吨。邮检4批次,数量10.08公斤,主要是扁豆和棉花种子。

积极主动配合各种业部门,春季落实需要植检地块,夏季跟踪产地植检,秋季做好植检合格证颁发工作。全年共计开展产地检疫面积4600亩,其中小麦种子田1500亩,玉米种子田2500亩、棉花种子田600亩。

过去由于技术、网络等原因,我市在开具植物检疫证书时都是手工版。20xx年,对专业检疫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从今年7月份开始,开展植物检疫平台网上办公,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1、周边地区棉花种子流入我市市场调查研究不够。目前进入我市的棉花种子引起的枯黄萎病越来越严重,抗病品种虽然在目前解决了大问题,但这仍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植检工作职能发挥不够

对当前植检对象的分布,发展严重程度以及将来的趋势没有进行专门的工作,植检人员主要从事农技推广等工作,在植检工作专门性方面不够深入和广泛。

3、植检工作条件尚需进一步完善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工作条件有了大的改观,通过互联网可以查录检索新的植检对象,但在室内进行种子带菌病理鉴定等方面仍需要基本的设备,以利于当今农业经济形势的发展。诸如:种子带菌情况的界定判断,以及引致的农事纠纷给予正确权威的判定等等,均需要室内病理工作的支撑。

今后我们要在植检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方面下功夫,要做到全心全意为农业生产服务,切实为乌苏市的农业生产做出应有的贡献。

检疫员个人工作总结篇二

动物防疫工作关系到辖区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在年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等相关知识以外,虚心向其他同事学习防疫经验,确保所包镇的防控工作顺利完成。

第一、疫苗领取。疫苗领回后,及时通知所包镇兽医站人员领取,保证了疫苗的有效性。

第二。防疫工作责任到人。根据市区防疫文件的总体目标和中心防控会议会后对各镇(办)防疫的的要求,及时了解所报镇对防疫工作的开展、人员的分配和疫苗的领取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使自己对包镇的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做到及时掌握。

第三。防疫进度。对镇畜禽注苗情况进行统计并及时上报,确保防疫进度的准确性。

第五。积极参加培训活动。为更好的学习动物防疫知识,服务“三农”,我积极参加春秋防疫培训会、奶牛养殖的培训、区标准化养殖培训会等培训活动,了解最新的防疫知识和养殖技术,提高了防疫技能。

检疫员个人工作总结篇三

地处洪泽湖南麓,淮河两岸的xx县种植物农作物种类较多,植保植检工作也就格外繁忙一些。由于地处苏皖两省交界的特殊地理环境,肯定也增加了传播、感染,发生一些植物检疫性病害的可能性。

小麦

水稻

玉米

花生

油菜

大豆

芝麻

果数

西瓜(籽瓜)

蔬菜

90

90

15.6

3.8

4

6

2

2

12

10

1、长年繁育种子大户。主要是江苏农垦三河农场,其生产种子的公司隶属大华集团。每年繁育的小麦原(良)种面积2.5万亩左右,向xx本县及县外、省外提供原(良)种数量700—900万公斤。每年繁育的粳稻种面积1.5万亩左右,向县外、省外提供调运原(良)种数量500万公斤左右。

2、二级繁种单位是县古桑原种场和维桥良种场,一般都是外地种子公司委托代繁。每年制繁种面积千亩左右。

3、部分县一级种子营销大户,自己或受其供种单位委托在本县利用社会关系找基层乡、村或种粮大户代繁子种,目前统计主要是代繁小麦良种,每年繁育面积3000亩左右,生产种子100万公斤。

小麦用种每年约1500万公斤,本地产种占30%,从安徽调进占40%,从河南调进占20%,从山东调进占10%。

水稻用种:粳稻种80—100万公斤,以地产种为主。杂籼稻种45—55万公斤,100%从外地调入。

其余如玉米种、花生种、大豆种、蔬菜种、西瓜种几乎全部从外地调入。

1、加拿大一枝黄花:20xx年10月份开展专项调查时我县发生有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地点:共发生四个点片,分别位于马坝镇和黄花塘镇境内,三个点片位于盱马路上离宁连高速出口处不远,共计73株,三点相距约500米;另一个点在黄花塘镇境内,位于宁连公路边,在黄花塘镇镇南1公里处,共计107株,马坝农技站和黄花塘镇农技站已组织人员铲除。

2、小麦全蚀病:09年全县发生面积0.3万亩,属于零星发生。

3、毒麦:09年全县发生面积0.002万亩,属零星发生。

4、野燕麦:09年全县发生面积5.2万亩,与历年接近。

5、大豆菟丝子:09年全县发生面积0.05万亩,属局部发生。

6、美州斑潜蝇:09年全县发生0.06万亩,发生较为普遍。

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09年全县发生面积0.2万亩,发生较08年轻。

8、水稻白叶枯病:09年全县零星发生,发生较轻。

9、水稻干尖线虫病:09年全县发生面积0.05万亩,发生轻。

对待外来入侵物种,重要检疫对象,我们思想上一直和省、市植保站保持高度一致。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县发生后,我们立即向县农技推广中心领导和农业局分管领导汇报,很短时间内就成立了植物检疫工作领导小组。

强化宣传效能,外来入侵物种是新鲜事物,许多基层干群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可以说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是一无所知。我们一直坚持植物检疫法律法规的宣传。08—09年我站又特别强调检疫对象、防治技术与综合治理方法的宣传。一是在电视台《农村纵横》栏目开展技术讲座。二是当植检对象需大面积开展防治时,直接在电视台做广告。三是利用手机平台,发送防治技术短信。四是直接向乡镇村发放明白纸。五是下乡镇检查宣传,到田间地头直接面对群众,开展防治技术等指导服务。

在行使植物检疫职能方面,我县三名专职植检员最起码两人到场。包括对三河农场常规麦种、稻种制(繁)种田,县原(良)种场制(繁)种田,各乡镇村和粮食种植大户代繁代制原(良)种田,全部按照《产地检疫规程》进行操作,对发生检疫对象的制种田,一经确认,立即叫停,坚决不发《产地检疫合格证》。同时对调出本县的原(良)种严格把关,没有《产地检疫合格证》的种子坚决不放行。每年三、四月份和九、十月份种子销售旺季,主动联合工商、农业执法进行市场大检查,对没有《调运检疫合格证》的种子进行教育处理。鼓励和支持县内外、省内外的种子公司、科研院所到xx制(繁)种和做研究,但应主动配合我们植检工作,对非法运作公司我们就上门工作。

外来有害生物危害性大,潜在威胁无法估量,但是来时小,初期较易控制。我们坚持治早,防患于未然。例如毒麦、水稻干尖线虫病、野燕麦、加拿大一枝黄花等一经发现,立即封杀。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小麦全蚀病则积极采取全程控制和系统防治措施。例如细菌性条斑病采取种子消毒杀菌处理、苗期提前用药预防、后期病残体集中处理等治理措施,对小麦全蚀病采用土壤处理和轮作换茬等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控制发生、发展、蔓延。

每当检疫对象初发现时,立即向市植保站汇报并请教防治防除植保新技术,在防治调查过程中同时把最新态势向市植保站汇报和县局汇报,方便领导决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我县是反复发生,今年哪里扑下去,明年另一乡镇又冒出来,我们都积极开展调查,冷静对待,不屈不挠、屡败屡战,与外来有害生物作长期斗争。

每年我们都会引进新药剂或混配药剂或轮换用药,每年搞多个检疫性对象药效试验。筛选最佳药剂、最佳配方、最佳浓度等新药剂和防治新技术,再通过宣传渠道传授给全县农民,也有的同时通过明白纸,经过各乡镇农药经销大户来传递给农户,集思广益、积累经验、以利再战。

检疫员个人工作总结篇四

20xx年,我科根据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今年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力抓好艾滋病、人禽流感、非典型肺炎、霍乱、手足口、甲型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按照20xx年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检验科的工作总结如下:

1、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激励机制,是抓好管理促进工作的根本途径,人的因素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加强职工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尤为重要。在平常的工作当中,我们积极倡导和发扬团队协作精神,有工作任务大家一起上。在生活当中有什么困难我们主动帮助解决,让大家体现到一种大家庭的温暖。结合_提出的“八荣八耻”,引导广大职工树立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着力塑造敬业精神,使职工自觉养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大力倡导学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鼓励职工自学,在每周的集中学习中,让每一位职工都能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中得到提高。

2、根据《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提出的标准,为加快实验室建设,提高仪器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检测检验能力和水平,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我区进行了仪器装备。

1、为加强霍乱的防治工作,疾控中心专门召开了肠道门诊腹泻病人检测工作会议,对霍乱病原菌的检索实行送检制度。为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加大对生活饮用水监督检测,在辖区内采样监测生活饮用水共23份样品,每份样品都认真对待,无一阳性。

2、为全面落实政府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检测初筛实验室实施免费检测工作,一年来对vct咨询者进行了800人份检测,男男_25人份监测,共计825人。

3、为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盐碘的监测工作按照上级安排,于5月份对我区居民的食用盐进行了监测检验,采用直接滴定法检验盐样300份,其中加碘盐样291份,加碘率97%。坚持食用碘盐,对预防、控制和消除碘缺乏病有着长久而深远的意义。

4、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采样及检测工作,准备了应急采样箱,里面配备了常见食物中毒、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等采样用物品等。

5、为加强食品卫生检测工作,保护人民健康,对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体检,不合格95人,共体检了5000余人。年底,分别对辖区餐饮单位的碗、杯、盘、案板、刀具及全区71家学校、幼儿园、各单位食堂进行了餐具、食品用具消毒监测,共检样品1564份。从而彻底的排除卫生安全隐患,为保障学生饮食卫生安全构筑了健康桥梁。针对食品共采12份,罐头9份。为确保百姓买的放心,吃的舒心进行了严格的把关。

6、为加强突袭的甲型流感的防控,我科肩负着采样的重任,充分准备了应急物资及采样物品等,市、区各级领导还对我中心进行了多次演练,我中心还进行了多次集体学习,及科室个人学习等。

7、为确保我区手足口、各类传染病疫情的控制,我中心以小组为单位对辖区内的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等进行主动搜索及督导,我科对3所幼儿园,5所大中院校及中小学校进行每周一次的搜索。

我科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疾控系统组织的各项实验室质控和能力验证活动,提高检测水准,今年上半年我科参加了省市各级疾控系统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在学习中大家的知识面得到拓宽,水平得到提高。半年来我科参加了省地病所举办的盐碘的培训,省疾控举办的艾滋病监测培训、传染病标本的收集与运送的培训,逐步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在日常检测工作中,从收样、检测、原始记录到发出完整的报告,我们始终按照各项国家标准,技术规范,按照计量认证的要求,自始自终地做好每一份样品的检测。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积极参与各级疾控系统的实验室质控考核。

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仍不容忽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另外为人民健康考虑,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资源,应积极开展新业务,拓宽业务范围,提高疾控中心在人们心目中的知名度,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出更大地贡献。

总之,一年来的工作可喜可佳,我科通过去年的各项考核及参加各项质量控制的考评,今年均获得合格的称号及证书。但横向相比,与其它检验科还相差甚远,一些检验项目未能正常开展,除需要必要的硬件检验设备外,软件建设也不容忽视,纵向相比,20xx年我们修正了20xx年工作中的不足:

1、强化了原始记录,使检验结果有充分的说服力。

2、建资存档,资料备份,使检验结果有可比性。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新的一年里,我科同志继续在疾控中心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求真务实,积极创新,响应上级领导部门的号召,服从领导安排,完成好上级下达的各项检验任务,充分发挥疾控的职能,为全区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检疫员个人工作总结篇五

2012年我站植物检疫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农业局领导大力支持下,深入宣传、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省、市植保植检局的文件精神,积极做好疫情监测与治理,认真开展检疫,加强检验检疫新知识的学习,确保今年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1、专职植检员不足,开展检疫工作的植物产品

主要是水稻种子,其它的植物产品如稻谷,水果等还无力开展。

2、植检队伍的知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

3、检疫设备简陋,手段落后

二、严格报检制度 规范办事

在开展产地检疫工作中,我站严格按制度规程办事,要求各制种单位认真做好产地检疫的申报工作。明确规定凡不进行申报进行产地检疫的基地,不再进行产地检疫,种子调运时一律不给予签发检疫证。

三、加强队伍建设 树立植检形象

为了充实和提高我站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我们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参加省植保植检局举办的有关植物检疫培训;组织植检人员参加县里举办的行政执法人员陪训班,认真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取得了县里申报省里核发的行政执法证;第三是加强实践,组织到实地对检疫对象进行识别并开展全面的疫情普查,在实践中增强知识水平。

四、开展市场检疫 扎实工作

五、开展疫情普查与监控

2012年我站重点开展了稻水象甲疫情普查工作。5月上旬开始我们在全县五个乡镇开展普查,重点水溪两侧稻田,迎风坡下,山垄稻田禾苗进行仔细调查有无为害状,结果未曾发现稻水象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