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优质5篇)

最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优质5篇)

ID:3730398

时间:2023-09-27 23:05:35

上传者:ZS文王 最新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优质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篇一

学校是人群相对密集,是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中心学校制订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在2013年12月4日下午2:10进行了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演练。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制订了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方案,课间操时间召开了应急疏散演练会议,部署了演练工作,各职能组各就各位。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成立了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应急演练工作组。学校领导着重强调了各组成员的职责,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分管校长校长的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下午2:10时整,演练警报响起(喇叭播放防空警报),各楼道、楼梯安全员及班主任迅速到位,上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始疏散,学生按照既定路线有序撤离,撤离过程,注意不推挤、不喧哗,跑学校操场中央,由班主任紧急集中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学校整体演练,时间短,速度快,师生组织有秩序,整个演练过程历时2分28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的基本方法,受到了安全教育。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篇二

学校是人群相对密集,是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中心学校制订了 “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并在 20xx年12月4日下午2:10进行了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演练演练。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学校制订了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方案,课间操时间召开了应急疏散演练会议,部署了演练工作,各职能组各就各位。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成立了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应急演练工作组。学校领导着重强调了各组成员的职责,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分管校长校长的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下午2:10时整,演练警报响起(喇叭播放防空警报),各楼道、楼梯安全员及班主任迅速到位,上课教师组织学生开始疏散,学生按照既定路线有序撤离,撤离过程,注意不推挤、不喧哗,跑学校操场中央,由班主任紧急集中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学校整体演练,时间短,速度快,师生组织有秩序,整个演练过程历时2分28秒,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次演练活动是对学校《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的基本方法,受到了安全教育。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篇三

为有效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合理、有效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环境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湖南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宜章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生态环境破坏。

本预案适用于宜章县辖区内突发环境事件的紧急处置。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局长

副组长:分管副局长

成员:局办公室、应急办公室、环境监察队、环境监测站、自然保护股、法制宣教股等股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监察队大队长任办公室主任,应急办主任任副主任。

主要职责:

(2)参与组织协调有关单位提供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保障、救助支援等;

(3)参与研究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重大事项,向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政府及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进展情况。

2、应急处置组

组长:环境监察队大队长

成员:环境监察队队员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调查、控制,提出现场处置建议,并报现场应急指挥部同意后组织实施;负责调查取证、对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

3、应急监测组

组长:环境监测站站长

成员: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现场监测和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扩散趋势等,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小组、现场应急指挥部报告,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4、信息中心组

组长:局办公室主任

成员:局办公室科员

配合环境监察队搞好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负责传达应急指挥部的命令;负责现场处置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

5、专家咨询组

由环保专家库中的资深环保专家组成,主要职责为:参与指导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等级、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作出科学评估;对突发环境事件直接和潜在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

1、迅速报告

值班人员接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后,应尽可能详细准确地记录:事件发生地点、时间、污染物及污染情况、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应急领导小组经分析后,立即启动环境应急预案。

2、快速出动

接到指令后,应急现场指挥部率各应急处置和应急监测组携带环境应急专用设备,在最短的时间赶赴事发现场。

3、应急处置和应急监测

应急处置小组到达现场后,应迅速控制、切断、转移或消除污染源,及时终止污染扩散;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相关场所和生产设备,防止发生次生、衍生和耦合污染事件。

应急监测小组到达现场后,应迅速布点监测,在第一时间内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和污染物扩散范围。要随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适当调整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对于现场监测技术上有困难的监测项目应及时向郴州市环境监测部门报告,请求支援。

4、污染事故确认

各应急处置和应急监测组将现场调查情况、监测数据和现场处置情况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初步确认污染事故的等级。

5、污染事故报告

对初步认定为一般或者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领导小组应当在4小时内向宜章县人民政府和郴州市环保局报告。对初步认定为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领导小组应当在2小时内向宜章县人民政府、郴州市环境保护局、湖南省环境保护厅、国家环境保护部报告。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1)初报是在发现事件后1小时内上报。初报的主要内容为:信息来源、突发事件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原因、污染源、主要污染物、人员受害情况等初步情况。报告方式为电话或传真。

(2)续报是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核实、确认的数据,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受害程度、应急救援、处置效果、现场监测、污染物危害控制状况等基本情况。报告方式为电话、传真或书面报告。

(3)处理结果报告a用书面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事件处置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等。

6、信息发布

信息中心组做好突发环境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由市政府新闻办按照《宜章县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发布工作。

7、污染跟踪

应急处置与监测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并随时向应急现场指挥部报告,以便发布命令及时调整对策,直至应急响应终止。

8、应急响应终止

由县环境应急指挥部在综合分析有关应急处置情况并征询专家组同意后,符合应急结束条件时,报县政府宣布应急结束。

9、后期处置

突发环境事件处置完毕后,县环保局配合相关单位及时进行调查,重点查明导致突发事件的原因,并编写《突发环境事件调查总结报告》,上报县应急办和郴州市环保局。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篇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为依据,正确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快速有效地进行现场应急处理、处置,保护公司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公司范围内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

我公司如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从物质的属性上分主要有污水、大气、危险化学品;从事故的类型分主要有丢失、被盗、火灾、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人为的操作失误、防护不力和工作场所的设备设施存在隐患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当发生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一)指挥机构

1、公司总指挥:

2、专项指挥组:

3、应急小组成员:

(二)指挥机构职责

负责本“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对已确定的危险目标,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和个人。一旦发生情况时,尽力降低危害的程度。

1.化学物品的管理措施

(1)使用化学物品的.部门和个人,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免出现事故。

(2)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各使用单位必须设有化学危险物品专柜,并设专人管理和发放,用后立即将剩余化学物品收存起来。

(3)危险化学品专用库房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调温、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

(4)危险化学品库,应当根据消防条例,配备灭火设备以及通风、报警装置。

(5)使用危险化学品的部门和个人,必须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废液进行妥善处理、分类集中,不能随意倾倒。对于酸碱废液必须进行自然中和后方可排放。

(6)对于过期及无标牌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集中装箱、登记造册报环保办,由环保办找专业公司进行处理。

(7)使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要避免引发火灾

b.有些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相互接触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c.油脂等可燃物在高压纯氧的冲击下极易起火燃烧,甚至爆炸;

d.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除具有爆炸性外,还具有易燃性、助燃性、毒害性和窒息性,在受热、撞击、震动等外界作用下均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事故。

2.其它措施

(1)普及和提高个人自救技能。

(2)预案演练。专业演练与综合演练相结合。

(3)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管理,健全环保设施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制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4)合理利用水资源,尽量做到一水多用或循环使用,降低耗水量,减少污水排放量。

a.实验废水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必须进行处理,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b.一切废油及有机溶剂,未经处理,禁止倒入明沟或下水道,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回收利用。

c.食堂的废水中的动植物油要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排放标准以下,方可排放。

d.对自备水源井要严加保护,在水井直径200米以内不许有污染源、渗井、渗坑、明厕所。在水井周围不许种植各种蔬菜和堆放垃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化验,定期洗井,保护好饮用水源井。

(6)禁止焚烧垃圾、树叶及其它废弃物。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应立即将事故情况上报公司,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情况、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专家组成员接到命令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根据污染源种类、数量、性质为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防止事故的扩大蔓延,防止二次危害的发生。要对现场的重要物资、设备,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的设备、器具组织安全转移。

现场指挥组成员应根据危害程度及范围、地形气象等情况,组织个人防护,进入现场实施应急。要尽快弄清污染事故种类、性质,污染物数量及已造成的污染范围等第一手资料,经综合情况后及时向专项指挥组提出科学的污染处置方案,经批准后迅速根据任务分工,按照应急与处置程序和规范组织实施,并及时将处理过程、情况报指挥组。

1、现场污染控制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隔离污染区,防止污染扩散;

(2)及时通报或疏散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人员;

(3)参与对受危害人员的救治。

2、现场调查与报告

(1)污染事故现场勘察;

(2)技术调查取证;

(3)环境监测:一般要求水污染在4小时内,气污染在2小时内定性检测出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可能的危害;24小时内定量检测出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发出监测报告;并采取污染跟踪监测,直至污染事故处理完毕、污染警报解除。

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参加救援抢险的每个人都要严格保护事故现场,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进行现场调查工作,做到事故调查坚持实事求是,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方案篇五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规定,全面落实应对法,遏制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促进我校卫生工作稳步的发展。我校成立了由付青山校长任组长,李春英、杨书芹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建立了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成立了十五人的医疗专业处置队伍。

通过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大大提高了我校卫生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意识、政策理论和管理水平,提高卫生应急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广泛普及了社会公众卫生应急知识。系统掌握了卫生应急法律、法规、预案及相关政策,熟悉了卫生应急工作领域的`最新进展,建立健全了能满足我校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的卫生应急培训、演练体系,全面提升了我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为了确保“演练”真正取得实效,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了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工作,督查和指导班主任培训与演练,把卫生应急演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纳入目标管理,强化协调管理,分级负责。坚持“从认识到位、人员到位、防范到位、检查到位、整改到位、应急突发事件措施到位。”切实绷紧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这根弦不动摇,把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活动开展落到实处,及时解决演练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培训、演练工作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

回顾“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有些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个别同志对突发事件工作理解不够,再加上基础设施跟不上,处置突发事件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还需要加大工作资金投入,不断增添设施和办法。努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扬长避短,从抓薄弱环节入手,切实做到时刻想着群众,真心关心群众,热情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把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抓不懈,真正做到有备无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