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第三章读后感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模板5篇)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第三章读后感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模板5篇)

ID:3741620

时间:2023-09-28 01:51:13

上传者:雁落霞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第三章读后感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模板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第三章读后感篇一

作为老师,非常普遍的教育行为就是通过话语和学生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指点学生的行为,开展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李进成老师的著作《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采用浅显直白的语言和大量的实例分析告诉我们,老师的说话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与否,并且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人的成长都是在不断地犯错和改错中进行的,换句话说,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批评惩戒是一种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而后者要比前者复杂得多。

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李老师总结了用"空杯心态"了解事实真相,在没有确定事情真相之前放下主观评价、违纪行为的定性,不轻易和人、品相联系、优化语言模式,尽量不当面批评等方法。当他面对一位在课堂上吃棒棒糖的学生时,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请他起立,说说吃棒棒糖有哪些好处?学生尴尬地笑,无言以对。李老师又问在课堂上吃棒棒糖有哪些坏处?这时,学生有话可说了,如不尊重老师、不礼貌、违反课堂纪律等。"看来你都懂,我希望你真正能在课堂上有甜蜜的感觉,而且不是棒棒糖带来的,"李老师幽默而机智的回答正是体现了说话艺术的魅力,既避免了师生对立情绪的产生,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

书中多个类似案例使我感悟到:只有接纳学生的错误,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寻找自己的不足;用宽容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把错误转化为成长的财富;用恰当的语言教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达到教育的更高境界。

卡耐基说:"要改变人而不触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请称赞他们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个进步"、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想成为好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着积极向上的愿望;我们也要相信,每个人内在的能量都是无限的,只不过暂时没有被开发而已。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尽量使用表扬、激励式的语言,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

李老师的激励模式另辟蹊径、富有特色,如绘制"取经"路线图,使学生明确目标,勇敢面对恶魔,找到守护神,挖掘优点完成"取经"任务;根据动漫任务大力水手形象,给学生大力水手"菠菜",激发学生无穷能力,发挥自身优点;用积极暗示激发能力等。李老师的一名学生对写作缺乏信心,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差,他就告诉这位学生:"不要说自己作文写得差,而应该说自己哪个地方还有待提高。字写得很漂亮、作文结构很清晰、内容很充实,都是优点,只是在写作思路和身体上还有待提高。"学生欣然接受,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

我们要向李老师学习,学做一位会"说话"的老师,充分运用说话的艺术,以激励的方式,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小题大做夸奖一番,再稍转话锋,指出美中不足。说话,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让我们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指责,成为会"说话"的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第三章读后感篇二

读了李进成老师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这本书通过生动活泼的事例,主要以话题的形式阐述了作者的观点。这本闪烁着作者教育智慧的书籍,有理论,却不艰深晦涩,着实让人喜爱。

看完这本书,我的感受是: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老师在跟学生讲话的时候不必要说一大堆的道理,但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怎样才能使老师的话更有效,书中有以下几种方法,面对班级学生犯的错误,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然后很有可能就是噼里啪啦一顿批评,这时候我们所说的话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理智,但是往往在我们一番慷概激昂的批评过后,对于学生没有什么触动,有时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所以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兴平气和来了解事情,最好的了解方法就是倾听,听一听孩子自己是怎么说的,其他的同学是怎么说的,然后再作出判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要好很多。

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与孩子交流时,应当自觉地发现孩子的可爱之处,自觉地关注成绩以外的东西,如孩子的心理、人格与品性等。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学生,才能真正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都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所以你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你满意的具体行为,你的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正如一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美才能最打动人的心灵。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第三章读后感篇三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李进成老师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经典书籍的魅力,感受到了教学专著给我的教学带来的帮助。翻开此书的目录,一个个生动的题目便吸引了我的眼球:课堂管理,怎样说才有效?常规管理,怎样说才有效?心里辅导,怎样说才有效?化解矛盾,怎样说才有效?与家长沟通,怎样说才有效等等,李老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导我们去做一个研究者,做一个思考者,做一个探索者。下面我谈谈读这本书的几点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人的成长都是在不断地犯错和改错中进行的,换句话说,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待学生犯错的态度。从李老师身上,我知道了如何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李老师让我学会用“空杯心态”了解事实真相,在没有确定事情真相之前放下主观评价、违纪行为的定性,不轻易和人、品相联系、优化语言模式,少问为什么,多问是什么和怎么做、尽量不当面批评。当他面对一位在课堂上吃棒棒糖的学生时,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请他起立,说说吃棒棒糖有哪些好处?学生尴尬地笑,无言以对。李老师又问在课堂上吃棒棒糖有哪些坏处?这时,学生有话可说了,如不尊重老师、不礼貌、违反课堂纪律等。李老师幽默而机智的提问正是体现了说话艺术的魅力,既避免了师生对立情绪的产生,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

现实社会中,学校的重视、父母的期盼、繁重的课业负担都影响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与信心,有不少的孩子为此产生了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就应该经常地鼓励学生,感受学习的安全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当然,老师对学生的赞美也是要实事求是的。不要单纯地对孩子说:“你真棒!”、“你是个好学生”之类的话,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他各方面都做得都很好了,而这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必须特别强调那些使学生满意的具体行为,我们赞美越具体,孩子对哪些是好的行为就越清楚,遵守这些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李老师的一名学生对写作缺乏信心,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差。李老师首先肯定了这名学生作文的优点,并告诉这位学生:“不要说自己作文写得差,而应该说自己哪个地方还有待提高。”学生欣然接受,写作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有效交流,有效对话,激励表扬,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提高了自身的教学艺术。

在笑容中,微笑最自然大方,最真诚友善。卡耐基说:“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他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老师在课堂上保持微笑,既让自己显得自信从容,也容易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微笑也是调整不良情绪的良药,微笑很容易让自己变得心境平和。书中写到当我们心情不佳的时候,请在走进课堂之前先强迫自己微笑3分钟,千万不要让你阴郁的脸色破坏了课堂气氛。

在一次上课前,值日生黑板擦得不太干净,和我的要求不符。为了提醒,我对黑板做了点评:“你们看,这黑板擦得多有层次感啊!”全班哄堂大笑。第二节课,黑板就擦得很干净了。从李老师身上我学会了说话,能够充分运用说话的艺术,以激励的方式,找出孩子身上的优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多一些引导,少一些指责,成为会“说话”的老师,把话说到学生的心窝,用语言帮助学生,用语言肯定学生、关爱学生,做一名睿智,会说话的老师!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第三章读后感篇四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李进成老师写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一书,该书是nlp(神经语言程序学)在教育中的完美应用,教师说话艺术的倾情呈现,教师交往技巧的精彩体现。

该书从nlp理念出发,讲诉教师与其工作涉及的主要对象(学生、家长、同事)沟通的技巧和艺术。

首先,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孩子的错误,认识到孩子犯错是成长的必然过程。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关注孩子的感受。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只有接纳学生的错误,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己的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当学生有调皮、冒犯老师的地方,在瞬间难免非常生气,有回击的冲动,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忍耐宽容,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谈你的看法。

其次,要寻找正面动机。nlp的正面动机原理讲的是从某个层面来说,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比如有的学生上课故意捣乱,这个行为的出现肯定是扰乱课堂,干扰教学进程的,但是,学生捣乱的根源可能并不是扰乱课堂,而是得到周围人尤其是老师的关注。孩子的思维和大人是有很多不同的,他们往往不能预见行为的后果,他们会带着好奇和想象去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把焦点放对地方,把他们的正面意向和行为分开对待,对他们的意向做出积极的反应,同时告诉他们正确有效的行为方式,那么孩子才会真正的有所收获和成长。他的内心也不会因为经常受到责备,而变得越来越自卑、怯弱。

第三,鼓励远比批评更有效,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很多道理可以不讲,但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看下面的小例子。

美术课上,一个孩子把颜料弄洒了。

a老师说道:“噢,我看见颜料洒了,我们弄些水和抹布过来,相信可以弄干净的。”

b老师却说:“你真笨死了。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小心?”需要注意的是,处理此事时,a老师没有质问、指责和讲道理,而是就事论事,事情得到了解决。b老师却攻击了孩子的品行。孩子会认为受到侮辱,进而引起反感、抵触,甚至变得破罐破摔。

最后,微笑、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在笑容中,微笑最自然大方、最真诚友善。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氛围,能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使他们得到鼓励,敢于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

而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看下面的一段对话。

生:老师,这些内容写在哪里?

师:写在哪里随便,最后得写在你的脑子里。

老师轻松幽默的语言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微笑、幽默是课堂上最好的润滑剂,微笑应该成为老师的工作表情,幽默应当成为教师的职业素养。

那么,想知道教师怎样说话才最有效吗?建议读一读李进成老师著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书中浅白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情境、透彻的剖析会教会你怎么做。那么,想知道教师怎样说话才最有效吗?建议读一读李进成老师著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书中浅白的语言、大量的实例和情境、透彻的剖析会教会你怎么做。

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第三章读后感篇五

非常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教育离不开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工作以来,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唠叨了。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总是不够冷静,也会情不自禁提高自己的声调,加重自己的语气。一开始还比较管用的。有学生曾经告诉我:我是学校里最心软的老师。可能在学生心中一直觉得我不会发脾气,经常笑脸相迎。突然有一天我提高嗓门,他们也会畏惧的。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不是对所有学生都管用的。尤其是班上几个特别皮的学生,早就练就了一身“防御性”武功,他们可以对老师的批评左耳进右耳出,熟听无闻。个别内力深厚的,你说的越严肃,他笑得越灿烂,让人着实头疼。面对这类学生,靠苦口婆心的说教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看完《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本书后,有些方法我觉得不错,就拿来试试。

一天,中午“每日一句”时间后是科学的作业辅导课时间,所以我到班里先教每日一句。当学生们都读得比较认真的时候,就看见陈浩天同学,从抽屉里拿出科学书,“细细琢磨”起来,好像还看的津津有味。于是乎,我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故弄玄虚地说:“今天,陈老师要特别表扬一位同学,有这样一位同学,陈老师真的觉得十分的欣慰啊!”同学们纷纷起哄要知道名字。我慢慢走进学生的座位,出示一个介绍的动作。“对,就是陈浩天同学。”同学们诧异十足。“陈浩天被表扬当之无愧,他对陈老师的科学课可是积极准备,每次回答问题也是相当积极,现在他已经进入科学课的预习了,陈老师看到我们陈浩天同学如此,心里真心欣慰。但是浩天,现在是每日一句时间,我怕被马老师知识,她可是会不开心哦。待会儿是科学课时间,你可以认真积极了,现在你觉得该怎么做比较好?”见我这么说,这孩子立马把科学书收起来,跟着大伙儿学习每日一句。期间,我也不忘,让他有表现的机会。这娃,可能是打心底里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平时,我每次批评他,总是笑嘻嘻,让我不知所措,看来还是我的方法不对。今天接下去科学的作业也认真多了,看来以后我得多用用这样的语言技巧了。

“当时很激动,过后没行动,结果就是一动不动。”我们班小可同学现在给我的印象就是这样一类人。但是每位老师看到他的第一感觉绝对不是如此,稍微赞扬几句,上课坐得比谁都端正,眼神也是相当的机灵。家长也反映说在家表现很好,是个非常非常孝顺的孩子。一开始我对这娃的感觉也是很好,信心十足。但是这么长时间接触下来,我发现,不管我是耐心引导还是严格批评,他的认错态度一流,表情真诚,但是没有多久,就会重新犯错。让人有些无可奈何。家长其实也是知道孩子的这点不足,但是在他们心里,自己的孩子就是最棒的。我也不能开门见山打破了家长的憧憬,只能间接委婉的表达。但是效果不是很好。面对如此家长,如此学生,用一般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首先我每天细心观察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非常小的进步,我都找出来在课堂上扩大化的对他进行表扬鼓励。每次受到表扬,我从孩子的眼神中发现了异样的光芒,他坐姿更端正了,小动作少了,更乐意参与到老师的课堂上来,而且回答问题积极,声音响亮。孩子自己有了前进的动力—为了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努力用行动来表示。

接下来,我必须把孩子存在的缺点让家长清楚的了解。通过家校联系本,让家长知道孩子每天在校的`各种表现,把孩子的各种进步写在最前面,然后一次提出一个不足点(不能一次将缺点都写上,家长不太乐意接受),请家长在家进行配合教育。除了书面的联系外,电话沟通和面谈也非常重要。不要一打电话就向家长“告状”,可以给家长报报喜。这样便于以后打电话反映孩子不足时,家长没有紧张心理,愿意倾听配合。面谈时不仅有语言还有表情。说话艺术中神态表情占到百分之七十的作用,所以面谈时要让家长感到老师是真心关注着孩子,希望一起努力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当然也不是一味的表扬孩子,需要的时候也要进行批评式的教育,当然和及时和家长沟通好,家校形成合力,这样教育效果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孩子真的有了明显的变化。

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经不起夸啊,一夸就容易骄傲。现实的教育还是离不开批评“批评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从不怀疑这句的真理性,但是没有批评的教育肯定不会成功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