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模板5篇)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模板5篇)

ID:3777721

时间:2023-09-28 14:24:07

上传者:琉璃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模板5篇)

工作学习中一定要善始善终,只有总结才标志工作阶段性完成或者彻底的终止。通过总结对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篇一

活动时间:2014年2月28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

主题:数学学习,让学生学会想问题。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会以内容:

一.观看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德江讲座《数学学习,让学

生学会想问题》ppt.二.讨论所思所感:

褚红梅:《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双基到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王仁咏:能力培养方面由两能到四能,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

夏丽珍: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就是让学生“愿想问题,会想问题。”

周乐翠: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能使人们更合乎逻辑、更有条理、更严密、更精确、更深入得思考问题。汪卫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想问题,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

陈嫄:这节课的理论学习、讨论,全体数学教师受益匪浅。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篇二

会议室

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全体数学教师

1、 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 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 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 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 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篇三

时间:9月28日

活动主题:提高学生两位数乘法一位数的计算能力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1、各位教师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主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a:在训练中注意习题的精而少,尽量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利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b:对于学困生,在开始训练时注意速度要慢,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算理。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11月2日

活动主题:如何系统地搞好期中复习

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内容

1、期中考试将近,组织数学教师讨论如何系统的有计划的搞好复习工作;

2、有的教师认为可以把知识以填空、选择、计算、应用题的分类进行系统练习。组内教师一致同意。

3、有的教师认为,我校学生基础较差,我们应以课本为主线,以课本为阵地。

4、我们对于稍难的题,训练上应重视,但应注意量的掌握应该少。难度不能太大。

张庄中心小学教研组活动记录

数学组

时间:11月18日活动主题:期中考试总结参加人员:全体数学教师活动内容:

1、本次期中考试各个年级学生都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学生的整体水平正常。

2、学生存在问题:计算能力差,理解应用题能力差、基础一般的学生多,学优生少。

3、试卷难易程度来说,比以前较有难度,并增加了稍难的题。

4、以后我们应努力的地方:a:加强计算、速算能力训练;b:继续努力管理、辅导好学困生;c:提高课堂效率,注意学优生培养、训练;d:落实课外小组活动。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篇四

蒲涛:本节课由于对新教材把握不大好,所以上课时有很多欠缺,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杨丹:

1、教学节奏过快,内容过多

2、上数学课语言应该更简洁、规范

3、忽视学生的反馈,课堂中少有师生互动

4、口头表扬的词汇不恰当

5、教学体态仍需改进

王梅:

1、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最后却是自问自答,没有达到意想的效果。

2、欠缺教学机智

3、语言的规范性欠缺。

4、过于关注黑板和教学,相应的忽视了学生的存在。

5、在请同学回答问题后不做任何评价。

6、语言走在思维的前面,最后教学步骤有点乱。

杨海清:

1、标准的独白式教学。

2、以复习的方式导入,却不是学生在复习。

3、上课眼光从不直视学生。

4、课堂中缺乏师生的互动和反馈。

5、语速过快。

6、姿势站位的问题

龚德华:

1、总体较好,但是课堂教学中缺乏激情。

2、提问的语言不规范。

3、对同学没弄懂的问题没有重点进行讲解

4、做例题步骤欠完整。

5、在关注上黑板做题的同学的同时应该关注其他的学生。

滕建平:

1、导入很有吸引力,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性。

2、教学中口语问题严重。

3、用一个复杂的例子来说明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奇怪。

4、数学教学中逻辑性不强。

5、用词不当。张应春:

1、课堂教学、语言都缺乏激情

2、导入的目的是自然的融合,而不是把教学的各阶段刻意强调

3、教学节奏不连贯

4、擦黑板的时候应该尽量把副板书擦掉,而不是擦掉正板书。

5、在介绍简单方法之前,应该把最基本的解题方法告诉学生。

二年级数学教研活动总结篇五

活动内容:

活动地:办公室

参加人员:全体历史教师

主持人:谢**

记录:谢**

活动内容: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

1、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即使中间穿插一些提问,也主要是对一些事实现象的再现,没有多大的思考余地。建构主义以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和学,主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同时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探索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享受到探索问题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

3、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从而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4、激活学生求知欲望

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求知欲越强,学习的自觉性越强。教学过程是教师导,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既受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也受学生主体作用的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就能取得最佳效果。很多时候,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有动机,有上进心,却不知道如何去学,或学习的效率低下。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依据建构主义问题学习的理论探究高中历史课程中有效设计问题。

活动分析与反思(关于主题确定、教师态度、形式与内容、经验与不足等):

教师需要理论修养,理论学习为教学提供了方法和策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