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精选9篇)

2023年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精选9篇)

ID:3783999

时间:2023-09-28 15:53:19

上传者:笔砚 2023年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精选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篇一

今天早晨晴空万里,春风拂面,柔和的阳光洒满大地,使一切生物都显得生机勃勃。我兴致勃勃地来到校园的东南角观赏果园。

远看果园,它一片翠绿,仿佛那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高高低低的树就像海面翻起的波浪。走近果园,果园四周用石头砌起的台阶,矮矮的,可以看见几棵梨树。乍一看,它们只有光秃秃的枝丫,细看,梨树上有几个含苞待放的花蕾,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还不愿把它们最美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看。果园虽小,但景色别致。走在石板铺成的小路上,环顾四周,小草已从地下探出头来,一丛丛,一簇簇,绿油油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的青草味,春的气息更加浓郁了。路旁种着几棵杨梅树,高大而挺拔,叶子呈水滴形,阳光照在树叶上,反射出金灿灿的光。

再往里走,就看见柚子树了。树干粗壮,往四周延伸,椭圆形的叶子深绿色,密密麻麻,犹如一把巨伞。越往里走,树显得越茂密,叶子、枝丫重重叠叠,遮天蔽日,阳光从缝隙中漏下了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仿佛我走在林间小道上欣赏着风光。我走在一棵树下停了脚步,这树高的好像要碰到天了,粗壮的枝丫上长出的叶子,毛毛的,大大的,与众不同。一个个青色的小枇杷挂在树上摇摇晃晃,好像一不小心就要掉下来。它们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茁壮成长,在树叶间躲躲藏藏,像是在和我捉迷藏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篇二

本人最近有幸参观了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的桐族文化博物馆,深有感触。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参观桐心得体会。

一、了解桐乡历史

桐乡人民非常重视本地历史,他们将这座小城市的发展过程划分成了不同的时期,从而使历史更加清晰。在桐族文化博物馆,我深深了解到桐乡曾经是“苕溪会馆”的发源地。在民国时期,苕溪会馆被各种各样的组织活动所影响,这些活动跨度很大,涵盖了教育、经济、宗教和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苕溪会馆追求民主、平等和真理的旗帜。那个时候人们可谓是有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这是桐乡发展历程中的一大亮点。

二、了解桐乡文化

桐乡地处大运河南岸,是桐文化的发源地。桐文化是由桐乡的桐树、桐鸟和桐编这三个元素组成的。桐树是桐乡的地标之一,因其生命力极强而被誉为“活化石”。桐鸟是一种奇特的特有鸟类。据说桐鸟只能在桐树上筑巢,并在这棵神奇的树上生活、繁殖、成长,所以鲜见于其它地方。桐编是桐乡的传统手工艺。

桐乡的桐文化是与桐誉息息相关的。桐誉即“桐乡之誉”,意为桐乡的荣誉和声誉。桐乡人非常珍惜这个荣誉,并且尽全力将其保护和传承下去。这种文化氛围让人浸润其中,深为触动。

三、了解桐乡的民俗文化

桐乡除了拥有独特的桐文化之外,还有着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桐族文化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传统的桐乡新年庆祝活动,人们在灯笼下舞狮、唱戏、燃放烟花。当地人很有特色地对传统的祭祀活动和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如婚礼和葬礼,都有自己的独特形式,这些传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又从侧面展示了桐民族的文化底蕴。

四、从桐乡的产业看桐乡的发展

桐乡是蚕丝之乡,同时也是桐油之乡。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桐油和桐面制品的生产过程,同时也了解到有多少产品输出国外。桐乡发展的产业,这是桐乡这个城市快速发展的根源之一。正是因为这样的产业基础和多元化的经济结构,桐乡稳步向前。 。

五、展示桐乡文化的贡献

“中国桐乡旅游文化周”、“中国桐乡国际家饰博览会”、“湖南桐乡理论学刊”等一系列宣传、展示桐乡文化和特色的活动,这些活动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提升桐乡的知名度和声誉做了高效的宣传,同时也给旅游业和文化市场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桐乡贡献不少。这让我深受启示,发现桐乡在文化、民俗和产业等领域拥有独到的优势,后来这些优势都转变为桐乡的特色和品牌,进一步推动了它发展。

总之,参观桐族文化博物馆,让我得以深入了解桐乡这座古老而繁荣的小城,它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地域特色。桐乡人才和特色产业的引导,加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使这个城市开启了一个更加活跃、发展更为迅速的新时代。例如美团、支付宝等,这些企业的投入,极大地刺激了桐乡产业的发展。随着桐乡未来发展的趋势,相信你同我都可以期待,桐乡这个小城会更加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潜力。

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篇三

参观旧心是一次特殊的体验,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历史,还能够触摸到过去的生活,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最近一次我参观的旧心是一座古老的古战争遗址,这里记录了曾经的烽火岁月,让我对战争有了更为真切的认知。

第二段:对过去的感慨

站在旧心当中,我不禁被这片历史所吸引。曾经这里虽然战争火的东西,但现在已经重新变成了和平的领地。走在古老的城墙上,我感受到了传奇中的英雄气息,仿佛能够听到当时的战士们呐喊的声音。然而,虽然时光的火车在这里停了下来,但所留下的伤痕却仍然清晰可见。这让我不禁思考,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是何等的深重。

第三段:对和平的赞美

通过参观旧心,我对和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赞美。站在这片有血有肉的历史中,我想到了当今的和平环境,这是多少英勇战士让我们享受到的。和平是多么宝贵的财富,但又是多么不容易得到的!我们应该珍惜和平,为和平而努力,让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过去的回忆。

第四段:对活着的自己的思考

参观这个古老的旧心,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和挫折,在这片历史中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我们每一天都应该感激能够生活在和平中,珍惜当下,不再为小事纠结,而是为更大的目标奋斗。我们要像那些为和平而牺牲的人们致敬,活出我们的价值。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

参观旧心,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我们已经在和平的环境中成长,也有责任将和平传递下去。在无数英勇战士的血与火中,我们应该铭记,保护和平就是保护未来。我们要学习历史的教训,坚决抵制战争的滋生,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总结:

通过参观旧心,我对历史、和平以及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思考。历史所留下的伤痕让我们明白战争的可怕,而和平的宝贵则使我们感激早已拥有的幸福。我们应该感谢那些不屈不挠的人们,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和平而奉献。在和平中,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追求更美好的未来。

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篇四

关于中国历史上“三参”——曾参、曹参、岑参名字的读音问题,几位学者已经在光明网、北大中文论坛网和江苏语言文字网等学术网络上有了有趣的争鸣,笔者不揣谫陋,也来聒噪几句。

曾子即曾参,生于公元前5,卒于公元前436年,春秋鲁国人,孔子学生。据宋代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太子巫居鲁国南武城(即今山东费县)“巫生夭,为季氏宰;夭生阜,为叔孙氏家臣;阜生点,字晰;点生参,字子舆;参生元,申”。

《孔子家语》卷九: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志存孝道,故孔子因之以作孝经。参后母之无恩,而供养不衰。及其妻不贤,因出之终身不取妻。

曾参父子同为孔子学生,而曾参学问见长于其父。孔子的“弟子三千”中有其父,而“贤人七十二”中却以曾参为首。曾参除学问外,尤以仁孝著称。《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曾参首先提出,而为孔子采纳的修身养性方法。据传《大学》的作者就是曾参,曾参也是《孝经》的.作者,有人说曾参实为孔孟学说的承上启下者,所以世人尊其为“宗圣”,称为“曾子”。

曾参的“参”的读音究竟是shen,还是can?

毫无疑问,这里“曾参”押的是“侵韵”,参读作shen。那么车万育编书依据什么呢?我认为是依据唐宋诗。

在唐诗中有一首宣扬孝道的五言古风——白居易《慈乌夜啼》: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画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这首影响深远的诗,解放前国文教科书选过,今天仍用作台湾省的初中课文,押的还是“侵韵”。

到宋代,王安石两次把“曾参”写入诗作,如:留犁挠酒得戎心,并夹通欢岁月深。奉使由来须陆贾,离亲何必强曾参。《次韵平甫喜唐公自契丹归》,《全宋诗》卷556):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初去临川》,《全宋诗》卷562)。

可见,唐宋诗人的作品中的曾参之“参”念shen,不可动摇。

北宋有位词人叫高似孙,对此质疑过,他认为:曾子者曾参……予读先太史《史记注七十二弟子传》参字子舆,晋灼读音“如宋昌骖乘之参”因并及之。(《子略》卷一“曾子”条)。高的观点是——曾参之“参”通“骖”(独辕车所驾的三种马),念can;可惜这一观点后世应者寥寥,只有明末清初人周亮工(1612--1672)笔记集《因树屋书影》了一下,这是学者在书斋里的发现“趣味”,社会知晓面不广。而清初人把“曾参”编入教科书,家弦户诵,三尺童子皆知,所以积非成是,约定俗成。所以解读《论语》的权威著作——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所附《论语词典》,以及《论语辞典》(安作璋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页310,7月)都注作“音shen”。

至于有关汉初名相“曹参”名字的读音,《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注作读音“shen”。笔者应该读can,因为曹参字敬伯,理所应当念“参拜”之“参”。有关诗证见苏轼写给黄庭坚的作品,如“置酒未逢休沐,便同越北燕南。且复歌呼相和,隔墙知是曹参”(苏轼《再和二首》,《全宋诗》卷81)句,押的就是“覃”字韵,足可证。

还有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其人资料缺乏,故很难从他本人身上得到有效信息。已故文史学者蒋逸雪先生认为“岑有高峻义,故连类相属名参商之参”(王骧:《怀念蒋逸雪前辈》,《镇江史志通讯》198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注作读“shen”。这说法值得商榷。笔者查到岑参曾祖文本、伯长清、父植,特别是乃兄岑况颇有文名。杜甫诗赞曰;“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幼年丧父,由岑况教养长大30岁,应举登进士第。与哥哥取名“况”(“况”作“比况之况”义)相联系,岑参之“参”有“比勘、验证”义。著名华人学者叶嘉莹教授207月25日在题为《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的讲演中说:岑参的“参”字,有不同的读音。由于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参”读作“深”,所以西方很多人在翻译的时候都把岑参的“参”也拼成“深”的读音。可是根据考证,这个字不应该读作“深”而应该读作“餐”。因为岑参曾写文章说他的祖先有很多人都参与公卿之位,他们家里希望他也能够参与公卿之位,所以取名岑参。

因此,从俗以及历史传统,曾参之“参”念shen,曹参、岑参之“参”念can;如果严守古人名字解诂的规矩,三人名字的读音应该一样,都念can。

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篇五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送人赴安西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篇六

桐乡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一座现代化城市。其中的桐花文化更是独树一帜,成为了桐乡的名片。在这里,我们有幸参观了桐乡的桐花旅游景区,了解了桐乡的文化底蕴、历史传承和现代发展。参观之后,我深刻体会到了桐乡独特的魅力,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桐花文化的美妙。

第二段:桐乡悠久的历史

桐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悠久的历史积淀让这里古迹遍布。在参观桐乡,我深深感受到了桐乡文化的底蕴和积淀。我们去了西栅古镇、安吉古陶瓷城等地,仔细观察了历史悠久的建筑和古老的文化遗迹。这些建筑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沉淀,已然成为了桐乡不可或缺的精神与文化的象征。

第三段:奇妙的桐花文化

桐花是桐乡的一张文化名片,这里的桐花由于独特的生长环境而呈现出了独特的风貌。参观过桐乡的桐花景区,我们深入了解了桐花文化的内涵和桐花的生长情况。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满山遍野的桐花,华丽的花朵和深绿色的叶子交相呼应,色彩协调美丽。同时,在桐花节的时候,那里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节目,成为了桐乡的重要文化庆典。

第四段:现代桐乡的发展

在现代桐乡的发展中,桐乡将自己打造成了国内一流的桐花品牌之一。从桐花种植到桐乡文化的推广,桐乡在不断地创新和开拓。这里的桐花文化不仅是桐乡的传统文化,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桐乡当地的工艺品和土特产,这些货物都是参观者非常爱购买的纪念品,同时也成为了桐乡经济的支柱。

第五段:结语

通过这次的桐乡之行,我们感受到了桐乡文化的底蕴和现代发展,也领悟到桐花文化的独特魅力。桐乡深厚的历史底蕴,奇妙的桐花文化以及现代化的发展,使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我们也希望桐乡能够继续发扬传统文化,加大桐花文化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这座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篇七

桥是连接两岸,串联城市的纽带,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历史记忆。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深深感受到了桥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以下是我对于参观桥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座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桥的整体设计独特,起居高差巨大,而且融入了当地的地理环境,非常壮观。我驻足观察,发现桥的构造异常坚固,古老的石砖上还能看到当年工匠们的痕迹,仿佛将我带回了很久以前。站在桥上,我能远眺河流的风光,感受到桥的独特魅力。这个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桥是人们走向理想的通路。

其次,参观桥让我领悟到了桥背后巨大的文化底蕴。桥下不仅有丰富的水生生物,还有小孔雀般翩翩起舞的彩色鱼群,映衬着桥的美丽。我了解到,这座桥在过去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当地人的集市交汇之地,也是文人墨客的酬酢之地。桥上有一些字迹和古物,都记录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历史故事,让人感触良多。这使我明白到桥是并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是一个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载体。

再次,参观桥让我领略到了它的现代价值。桥梁不仅连接着两岸,也连接着城市的发展。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桥下徒步的行人和桥上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它连接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我也了解到,桥梁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技术和团队合作,是一项伟大而不易的工程。这让我想起了成功背后付出的努力和坚持,也让我体会到桥的精神力量。

最后,参观桥让我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桥梁作为一种人工结构,需要维护和保护,以保证其安全和使用寿命。我注意到桥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正在进行中,工作人员辛勤的工作着。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要珍惜并呵护我们身边的桥梁,就像保护环境一样重要。只有美好的自然环境,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桥梁。

总的来说,参观桥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桥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它不仅连接两端,还连接了人们的情感和历史记忆。桥背后有着巨大的文化底蕴和现代价值,它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我也第一次意识到了桥的环境保护问题,这使我更加珍惜我们身边的桥梁和美丽的自然环境。参观桥让我拓宽了视野,也让我对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篇八

一、指导思想:

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是他们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母亲,给予孩子生命,更是孩子温暖的依靠。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中班组特组织开展“庆三八亲子同乐会”,旨在:

1、感谢母亲,让孩子参与到感恩活动中,从单向接受爱,到学着体会爱,进而初步表达爱,萌发从关心亲人到关心他人的意识。

2、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具体安排

1、时间:3月8日上午8点至11点

2、地点:爱儿星国际早教园双语部

3、策划:双语部中班组老师

4、参加:中班组师生及小朋友妈妈或其他女性家长

5、场地:操场及各班教室

6、活动准备及分工:

(1)活动方案:陈_

(2)邀请函:王_

(3)新闻稿及照片:邵_

三、活动程序:

1、8:00—8:15。入园及晨间劳动

2、8:15—8:45。入园及户外活动

3、8:45—9:00。早操

4、9:00—9:20。早点

5、9:20—10:00。妈妈教我包馄饨

6、10:00—10:10。如厕、喝水

7、10:10—10:40。各班特色游戏(送妈妈礼物)

8、10:40—11:00。我喂妈妈吃馄饨

9、11:00—11:30。午餐

活动四:《妈妈教我包馄饨》

目标:

1、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习包馄饨,了解馄饨的制作方法。

2、体验与妈妈在一起包馄饨的乐趣,感受集体过节的快乐。

准备:包馄饨需要的一些工具、材料。

过程:

1、老师引出话题:小朋友今天是几月几号?什么节日?我们请妈妈到幼儿园干什么?

2、出示包馄饨的工具,提出包馄饨的要求。

(1)要求在妈妈的帮助指导下,小朋友自己学习包馄饨。

(2)以小组为单位,将包好的馄饨放在指定的盘子里。

(3)提醒家长和孩子在包馄饨时可以讲讲有关馄饨的相关内容。(馄饨的风俗、多种包馄饨的方法、馄饨馅等)

3、展示妈妈与孩子包的馄饨。

综合:我爱妈妈

活动目标:

1.知道三月八日是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

2.会尊敬、关心妈妈,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日历、油画棒、绘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三八妇女节:

1.教师出示挂历,询问今天是几月几日?(__年3月6日)明天呢?(3月7日)后天是几月几日?(3月8日)

2.师:那你们知道3月8日是个什么日子吗?(幼儿回答)

3.教师向幼儿介绍:3月8日是妇女节,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节。

4.提问:妇女节是谁的节日?哪些人可以过妇女节?(幼儿思考后回答)

5.教师小结:哪些人被称作妇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就被称为妇女。3月8日是妇女节,是老师、阿姨、奶奶、外婆们的节日,[莲山课~件]也是妈妈们的节日。

二.妈妈爱我,我爱她:

1.妈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爱妈妈呢?(给妈妈捶背、给妈妈拿拖鞋),对幼儿爱妈妈的行为设想给予肯定。

2.当幼儿说到要送妈妈礼物时,可引导幼儿讨论:送怎么样的礼物最合适?

三.制作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

1、教师出示自己做好的礼物,并介绍制作方法。

2、幼儿制作送给妈妈的礼物,教师指导。

3、作品欣赏,活动小结。

学生参观水电站心得体会篇九

我们来到百果园参观,首先看到了很多的.果树,然后又看到了大遍的“微型马铃薯”种植基地,我们想去果园自己摘果子,可是只有梨子,但是有很多的人在钓鱼。我倒是好奇,为什么百果园果子这么少,可是鱼塘却那么大呢!参观百果园作文1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