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导游词讲解 郑州市的二七导游词(优秀5篇)

郑州导游词讲解 郑州市的二七导游词(优秀5篇)

ID:3794363

时间:2023-09-28 18:25:19

上传者:雁落霞 郑州导游词讲解 郑州市的二七导游词(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郑州导游词讲解篇一

二七纪念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下面是本站带来的郑州市的二七导游词,欢迎欣赏阅读。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

1920xx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 “二七大罢工”。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改修成现在的塔式。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包括底座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塔底层有地道穿广场与道口相通;登塔远眺,全市风景尽收眼底。

“二七纪念塔”是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地。

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1920xx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1920xx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召开全路工人代表大会,庄严宣布: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于1920xx年10月15日,又杀害了郑州分会负责人汪胜发、司文德,并把二位烈士的头颅悬挂在“长春桥”(今二七纪念塔地址)的电线杆上。但是,英雄的铁路工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战斗着。“二七”大罢工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改修成现在的塔式。

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二七纪念塔现名为二七纪念馆。馆内共有10个塔层层厅和1个地下层厅,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

旅客们:

您们好!

我们现在了二七纪念塔。这一个塔是由两个六边形拼成的,高有六十三米这是为了纪念“二七”大罢工所建造的二七纪念塔。从发生“二七”大罢工已经有八十二周年了。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介绍这一个“二七”大罢工!

“二七”大罢工,又称京汉铁路大罢工,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的一次。发生于1920xx年2月,以郑州京汉铁路总工会为中心,北起长辛店,南至汉口。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背景长辛店、卢沟桥一带为中国铁路工业的发源地。1897年卢汉铁路修建,由法、比利时等国合资兴建卢沟桥铁路机厂。1920xx年因义和团运动卢沟桥机厂被毁。1920xx年卢沟桥机厂迁至长辛店,为长辛店铁路工厂,工厂由比利时国经营,厂长祚曼。1920xx年工人已达3000人左右,每日工钱为三、四毛钱。1920xx年冬和1920xx年底,毛泽东为组建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2次来长辛店启发工人觉悟。1920xx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长辛店组织救国十人团各界联合会,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在此期间,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张国焘、邓中夏、高君宇、邓培、赵尔康等在长辛店创办劳动补习学校,后建立工人俱乐部。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在长辛店设点讲演,宣传马列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后,立即组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书记部在北京设立分部,负责京汉铁路的工人运动。1920xx年8月组织长辛店八月罢工,取得胜利。1920xx年中国工人运动走向第一次高潮。1月12日香港海员要求增加工资,被英国资本家拒绝,遂即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负责人林伟民、苏兆征领导下,举行罢工。 二七罢工是国共合作共同领导的“二七”大罢工他们喊的口号是:“劳工万岁!”“打倒军阀!”“京汉铁路总工会万岁!”“工人大团结万岁!”“二七”大罢工的两个主要领导人是林祥谦和施洋。

郑州导游词讲解篇二

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这就是素有“绿城”美誉的河南省省会--郑州。

早在3620__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20__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20__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

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荥阳一度成为“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管城作为郑州、管州州治,成为郑州地区政治、经济中心。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和通济渠后,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崇宁四年(公元1120__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郑州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文物古迹、文化遗址众多,自然地貌复杂多样,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构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郑州附近,散布着多处古代文化遗迹,比较著名的有距今8020__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5020__年的大河村遗址和距今3520__年的商代都城遗址,它们为研究华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为后人了解先民的生活开辟了一个窗口。此外,打虎亭汉墓和黄帝故里也是郑州周围比较著名的古迹。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的民族工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较快发展。1920__年,郑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20__年至1931年郑州曾一度废县设市。1948年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郑州市,1954年成为河南省省会。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介于东经112度42分--114度14分,北纬34度16分--34度58分之间。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3.3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43.3平方公里。现辖6区5市1县:金水区、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区、邙山区、上街区、巩义市、登封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中牟县。年末全市总人口708.2万人,城镇人口411.1万人,乡村人口297.1万人,非农业人口257.6万人。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

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使郑州成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和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中心城市。党的__大描绘了新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如今的郑州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向着建设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商贸城市的目标迈进!

郑州导游词讲解篇三

大家好,欢迎来河南省会郑州市参观游览。我叫刘齐,是郑州天下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邹师傅。大家在郑州旅游期间,将由我和邹师傅为大家提供服务。愿您在郑州度过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郑州是河南省会,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中x腹地、九州之中,她北临滔滔黄河,西依巍巍嵩山,东、西接广天边际的黄淮平原,素有“雄峰中枢,空域险要”之称。

郑州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五王灭殷后,将其北管叔鲜封于此地,成为管国。秦灭六国后这里设县属三川郡。东汉时为管城。隋文帝开皇三年称郑州,这是郑州称号的开始。清,郑州升为直隶州。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人大罢工革命运动后,被称为“二七”名城。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后,设置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郑州成为省会城市。

全市辖区5区和郊区1区(上街区)、5市、1县,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80万,其中市区城市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90万。

郑州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在此交汇,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最现的货运编组站;107和310国道在此交汇:由郑州通往全省各地的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现在游客走高速可直达北京。1997年新建成通航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中国第21个国际机场和十大机场之一。郑州商贸发达,素有商城之称,早在1992年,这里就爆发了轰动全国的“商战”,今天的商战更是好戏连台。郑州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繁多,工农业发达,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

郑州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素有绿城美誉。特别是近年来,郑州加大拉城市建设的力度,城市品位不断提高。郑州新建拉滨河公园,紫荆广场等大型绿地和广场。郑州旅游资源丰富,有嵩山风景名胜区,那里有以少林工夫名扬天下的少林寺;有郑州黄河游览区,是领略母亲河神韵的好去处;有新郑轩辕帝故里,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好地方,还有大河村遗址,郑韩故城,巩义宋陵,打虎亭汉墓、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名胜古迹。郑州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各种星级饭店、各菜系餐厅、各种娱乐设施等等一应具全,夜生活也丰富多彩。

您旅游期间,将会得到周全高档的服务、感受到中原人民的热情、淳朴,更会了解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欢迎大家到郑州旅游观光。

文档为doc格式

郑州导游词讲解篇四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郑州文庙的实习导游,今天我带领大家参观。如果有地方介绍得不太好,请您多提宝贵意见,我会改正。

文庙位于城东路与东大街交叉口以西500米处,东大街路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建于东汉时期,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文庙的命运就像读书人的命运一样多舛,它经历过无数次毁灭和修整。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文庙广场的前面了,您现在看到的这座门是棂星门,它是由汉白玉雕刻而成的。两侧底座刻着麒麟,中间底座刻着双龙戏珠。棂星门两侧各有一座牌坊,右边是金声坊,上书:德佩一地;左边是玉振坊,上书:道冠古今。这都是在颂扬儒家博大精深的文化。让我们往前面参观,这里就是泮池了。泮池的栏杆也是用汉白玉雕刻成的,两边的栏杆上都刻有二十四孝图。池上这座桥叫状元桥,据说,从前只有考上状元的秀才来祭拜孔子的时候才能从这座格上走。各位游客,现在休息十分钟,您可以在这里仔细观赏一下二十四孝图,可以在这里和我合影留念,十分钟后,我们继续参观。

我们现在看见的这座大门是大成门,大成门两侧各有一座配殿,右边是名宦祠,左边是乡贤祠。穿过文庙的大成门,您就会看见雄伟的大成殿。大成殿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木头,它是在一次次灾难中保存下来最完整的宫殿。我们到大成殿参观的时候,一定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乱摸。您现在看到的这座雕像就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孔子一生创作了流传后世的《论语》、《春秋》两部文学巨作,很多富于哲理的名言至今仍给我们带来智慧的启迪。大成殿重新修缮一新后仍保留着明代、清代和近代的地基,一会儿大家可以进到地下室去参观。从大成殿里出来,我们现在要参观一下文庙的后院。

游客朋友们,这是沐慧井,是国内唯一一口通天井。因为它上面的亭子留有一个正方形的开口,可以看到天空,所以称作通天井。这口井已经伴随文庙近二千年了,它也和文庙的命运一样,经过几次修整才形成今天这样的景象。

再往里走,这是文庙的最后一幢建筑----尊经阁。古时的秀才们就在这里读书,以求取功名,孔子曾在这里讲经论道,前庙后学,鼎盛一时。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尊师重教也是我们郑州的光荣传统。现在尊经阁存有许多藏书,不能进去参观了,大家就在周围照相留念吧。尊经阁的栏杆也别有一番风趣,栏杆上刻着许多成语故事,有:并日而食、目不窥园、苇编三绝、凿壁偷光、孟母三迁、铁砚磨穿……左右配房的廊柱上的名言都是《论语》、《春秋》里的精华,最能代表孔子和儒家的思想观点。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大家可以仔细阅读,体味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

不知不觉,文庙游览完了,相信大家一定收获不小,不虚此行。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再见!

郑州导游词讲解篇五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共产党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改修成现在的塔式。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包括底座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华民族建筑的特点。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塔底层有地道穿广场与道口相通;登塔远眺,全市风景尽收眼底。

“二七纪念塔”是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