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精选6篇)

最新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精选6篇)

ID:3818268

时间:2023-09-29 00:12:14

上传者:MJ笔神 最新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篇一

练习目标:通过各个方式的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过程:

一、个人加减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其实不管是不是有余数,只要是平均分我们就用除法来解决。

现在老师有12个羽毛球,我要分

给5个同学,那么先请同学们想想能不能刚好分完,如果不能,那么每人能分到几个,还剩几个?(解决第1题)生做完后老师实际分分,验证学生的答案。

先请学生读第2题,然后让学生用

圆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写出算式,并把结填在书上。最后说说为什么选择那种装法。

先读第3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在独立做,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第4题,也可以留在课后独立做。

师出示:35÷8=4---3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5里面有4个8还多3个。也就是4×8+3就能得到35。

也就是说除数×商再加余数就能得到被除数。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验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结果。学生用这种方法来完成第5题。学生先试着做,老师提示这道题目是平均分的。帮助学生理解彩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正5边形的周长,一部分是剩余的。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欢的游乐园的情境,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为下面学习乘法做背景。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提出问题:坐碰碰车20元,3人需要多少钱?应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20×3=

提出问题:要怎样计算呢?

预设1:可以用加法计算,20+20+20=60

预设2: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

提出问题:那200×3=多少呢?

预设:2个百乘3是6个百,也就是600。

2、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提出问题:坐过山车每人12元,3人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呢?

预设1:12+12+12=36。

预设2:把12分成10和2,用10×3=30,2×3=6,30+6=36。

预设3:用3乘2等于6写在个位,1乘3等于3写在十位,就是36。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把3写到十位上呢?

预设:因为1表示1个十,1个十乘3就是3个十。

提出问题:想一想,12×4=应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2乘4等于8写到个位上,1乘4等于4写到十位上。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1、口算下面各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7=200×7=700×2=

21×4=23×2=32×3=

2、一辆儿童三轮车的价钱是90元。幼儿园买了4辆,一共用多少钱?

3、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口算算法的理解,熟悉计算方法。

提出问题: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预设2:两位数乘一位数,把两位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乘一位数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总结,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理清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篇三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时间:十二课时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篇四

三维目标:

1、通过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

2.复习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万以内笔算加减法的法则的复习。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32页例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订正。

师:笔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小结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八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几题进行验算。小结验算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教学第32页例2

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后提出数学问题。

上层和下层共有几本? 上层比下层多几本?

上层和中层共有几本? 上层比中层少几本?

上、中、下共有几本? 下层比中层少几本?

2、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先估算,再笔算。讲评订正。

四、练习八的第2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讲评:你是怎样想的?

3、师:还剩下这些鸡蛋对吗?怎样验证?学生进行验算。

4、订正: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五、全课小结。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篇五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十六)

5、认识几分之几(4)教学内容:p71-72教学目标: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j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对实物的操作,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2、进一步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获得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经历,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71-72,用铅笔进行自学练习,书上不好填写的做到自己的预习本上。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多媒体出示例题的场景。谈话:同学们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在这熟悉的场景里,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请告诉大家。2.学生观察分蘑菇的情景,各抒己见。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提出问题。你能拿出这些蘑菇的3/4吗?a、让学生拿出12个圆片摆一摆、分一分。b、汇报操作结果。c、小结操作算理,板书计算过程。12÷4=3(个)3×3=9(个)(2)、谈话:你还能拿出这堆蘑菇的几分之几呢?是几个?先分一分,在和同桌说说可以怎样算。2、操作练习,完成想想做做1(1)同桌互查预习作业(2)汇报评讲反馈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2(1)同桌拿出圆片进行练习(2)指名说出算理,口答算式。2、操作练习,完成想想做做3(1)多媒体出示图形,观察理解。(2)同桌互查预习作业(3)展评预习作业,反馈订正。四、学习“你知道吗?”五、课堂总结六、作业完成想想做做46、练习七教学内容:p73练习七1~5题教学目标:1、通过综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学会用分数来表示达信息,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含义;2、能利用分数的知识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73,用铅笔进行自学练习,书上不好填写的做到自己的预习本上。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25×8960÷3806-236486+99240+604200÷620×504×3825×424×5620-80603÷6二、练习七1学生先在书上填上适当的分数,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填。三、练习七2学生独立练习,交流分法。四、练习七31、6分米是几分之几米?6厘米是几分之几米?2、4角是几分之几元?4分是几分之几元?3、3分是几分之几时?5千克是几分之几吨?学生口答后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小结:怎样将低级单位用分数换算成高级单位?五|、练习七4先指导学生想12小时的1/3、3/4、5/6各是几小时?再想时针从12起走到了哪里,然后在钟面上画出时针的位置。六、练习七5题先让学生看题,说说题目的要求。按要求对折后,要把纸打开,数一数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并填在表里,观察记录的数据,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对折的次数每增加一次,它所对应的平均分的份数,就是它前一次的2倍。)七、全课总结。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案篇六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对实物的估量等。

本单元分三段编排。第一段主要教学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二段主要教学周长的含义及计算。第三段主要讲一些物体长度的估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具体安排如下页表。

在编排上,教材一方面注意挖掘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供了大量与空间观念密切相关的素材,并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选择了活动化的呈现方式,目的是加强有关空间观念的内容。

标题具体内容及要求

主题图校园场景图。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感性认识。

四边形从各种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悟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以及与其他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并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

周长利用实物和一些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发现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估计通过画一画、剪一剪、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

四边形的认识: 1课时

平行四边形: 1课时

周长: 1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课时

周长的练习课: 1课时

估计: 1课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