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优质9篇)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优质9篇)

ID:3824864

时间:2023-09-29 01:37:05

上传者:紫衣梦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优质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篇一

1、使幼儿发现肥皂的外形和用途,(肥皂的颜色、形状、气球,肥皂可以去污。)

2、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样的肥皂。

3、通过吹泡泡活动,增添幼儿的乐趣。

1、为每组幼儿准备形状、颜色、气味不同的洗衣皂、香皂、药皂、婴儿皂等等。吹肥皂泡瓶若干,盛水脸盆几只作洗手用。

操作卡片“请你涂颜色”。

1、引导幼儿观察肥皂的'特征,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多种多样的肥皂。

“桌上有许多肥皂,请你们看看、摸摸、闻闻,然后告诉大家你的以现。看完一块后可以拿另一块肥皂观察。”“请你说说肥皂是什么样的?”(这是肥皂,要求幼儿说出名称。肥皂有圆、长方、椭圆等各种形状;有香味、药味、肥皂味、……有红、绿、黄、白等颜色。)

2、引导幼儿发现肥皂的用途。

“现在你们用肥皂洗手。”(启发幼儿洗手前后看看自己的手和盆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幼儿洗完手后,教师问:“你们发现有什么变化?”(手洗干净了,水脏了。肥皂能帮你把手上的脏东西洗掉。)“肥皂还有什么用处呢?”(可以洗衣服、洗澡,药皂还能消毒……)“想一想,你们还可以用肥皂干什么?”(吹泡泡)“现在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吹泡泡,大家看谁吹得大,吹得多!”(使小朋友在欢乐中结束活动)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篇二

区别里外,增加空间知识。

1、1个菜盘,7个茶杯。

2、纸盒1个,里面装一个玩具小狗。

3、地上画圆圈、梯形各一个。

1、出示纸盒,把盒盖打开,拿起盒子使幼儿能看到里面的小狗,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里,把小狗拿出来,放在纸盒的旁边,启发幼儿说出小狗在盒子外面。告诉幼儿纸盒里也叫纸盒内。幼儿跟着说:小狗在盒子(外)面。

2、出示盘子和杯子,盘子里摆4个杯子,盘子外面摆3个杯子,让幼儿说出盘子里外各有几个杯子。

3、指地上的圆圈,向幼儿解释,圆把地面分成三部分:圆内、圆外和圆上。请5、6、7个幼儿分别站到圆内、圆外和圆上,让幼儿说出圆内、圆外和圆上各有几个人。注意说出里外。按口令,幼儿站到梯形内、梯形外和边上。让幼儿说出梯形内、梯形外和边上各有几个人。

4、关上房门,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在房子里面玩,让3个幼儿站到外面,启发幼儿说出房子外面有3个小朋友。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篇三

1.尝试用不同的容器装不同的沙子制作沙锤,在做做玩玩中了解沙有干湿、粗细的区别。

2.通过自主操作活动,激发探索欲望,培养判断、分析能力。

3.遵守玩沙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1.塑料瓶、玻璃瓶、广口瓶、紧口瓶、易拉罐、小纸杯

2.不同质地的纸、塑料膜、橡皮筋、瓶盖

3.各种棍子、竹条、筷子、勺、筛子

一、提出问题

(一)出示一个沙锤:这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二)激发幼儿制作沙锤的兴趣,问:你打算怎么做?

二、自主探索

(二)怎么才能不让沙子掉出来呢?请幼儿寻找合适的物品给容器封口。

三、共同探究

(一)请幼儿比较自己和同伴所做沙锤的声音。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声音呢?

(二)老师分别取样品带领幼儿进行比较

1.对装沙多少不同的两个沙锤,猜一猜声音会不会一样?(沙的多少不同,声音就不同)

2.容器相同、声音不同。为什么会不同?里面的沙会有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干湿沙和粗细沙的不同)

3.容器不同,它们的声音会一样吗?哪一个更好听?(装沙的容器不同,声音就不同)

四、再次探究

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想,做一做,使自己的沙锤发出的声音更好听。

五、自由表现

幼儿拿着自制的沙锤随着音乐边唱歌边打沙锤,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感受身体某些部位的弯曲伸展能变化出大小不同的洞。

2、初步了解不同洞洞的作用并体验找洞洞,变洞洞的`乐趣。

活动准备:有洞的物品、玩具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洞

(一)出示汉字“洞”

你们认识这个字吗?这是山洞的洞、小洞的洞。

(二)理解洞的词义

1、出示一个花盆和一只垃圾桶

这里有两样什么东西?请你找找、说说这个花盆哪里有洞洞?垃圾桶的洞洞呢?

2、花盆和垃圾桶都有洞,但是两个洞有什么不一样?

*洞有两种,一种是可以被别的东西穿过的洞,像花盆,可以让东西穿过。另一种是不能被穿过的洞,像垃圾桶是凹进去的,这个洞可以放果皮和纸屑。

二、玩洞洞游戏

(一)找洞洞:在身体上找洞洞

1、请幼儿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有什么小洞洞?(鼻孔、嘴巴、耳朵)

2、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洞洞?并讲一讲这些洞洞有什么作用?没有它们能行吗?

小结:身体上的洞洞对我们很重要,要保护好它们。

(二)手指变变变:师:今天请小朋友和老师玩一个手指变变变的游戏。(老师边念儿歌变带领幼儿做游戏)

一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条毛毛虫。

两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只小兔子。

三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只小花猫。

四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一只花蝴蝶。

五根手指变变变,变成什么了?

引导幼儿观察后,说出望远镜。

(三)用身体变洞洞

1、变中洞

1)幼儿个体想象、尝试

2)尝试选材料穿过中洞洞

*你们小手围一围、小手小腰碰一碰玩具钻过去了。

2、变大洞

2)尝试用身体造洞。

试一试羊角球都能玩钻洞洞的游戏了吗?

*你们两腿分一分、小手小脚碰地面羊角球钻过去了。

3、多人合作变洞洞

1)小朋友,你们也想玩钻洞洞的游戏吗?那么有什么办法让小朋友都能钻过洞洞呢?

2)尝试以合作的方式变洞洞

1、请两个幼儿一起变洞洞,带领幼儿一起数数有几个洞洞。

2、请三四个幼儿一起变洞洞,带领幼儿一起数数有几个洞洞。

3)说说,你们是用身体的什么部位变出大洞洞的

三、结束活动:

1、我们发现人越多变出的洞洞越多,那么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可以变出多少个洞洞呢?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试一试。

2、结伴用身体做山洞,边唱边钻。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篇五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站起来》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活动,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 探索让纸站起来的多种方法,知道借助外力能让纸站起来。

2. 愿意分享经验,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

3.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一张纸宝宝,今天这纸宝宝想和你们玩游戏,等一会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回位子上拿一张纸宝宝,和纸宝宝玩什么游戏呢?你们可以先看看、摸摸这纸宝宝,多多认识他,现在请你们回位子上吧!

(音乐声想起,孩子们坐回位子上)

师:你们和纸宝宝都玩什么游戏了?(自由回答)刚才我和你一起我们是怎么玩的?

幼:我在想办法让纸宝宝站起来……

师:朋友们请纸宝宝参加快乐舞会,但是纸宝宝用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站起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纸宝宝站起来?(出示闯关板)

师:纸宝宝出发了,他来到第一关。(出示记录表)

师:请小朋友们猜猜夹子能不能让纸宝宝站起来.

幼:可以……不可以……

师:我猜夹子能让纸宝宝站起来,我就在这里做记录,到底夹子能不能让纸宝宝站起来呢?请小朋友们动手试试吧。

(大部分幼儿完成后音乐响起)

师:请小朋友们把夹子和纸宝宝送回篮子里去,坐回位子上。

师:你成功了吗?夹子能不能让纸宝宝站起来?你是怎么做到的?(个别展示)

幼:……

师:那我们就在夹子能不能让纸宝宝站起来这里做一个记录,打一个勾。恭喜大家,第一关闯关成功。

1.第二关:橡皮泥关——借助橡皮泥让纸站起来。

师:到底橡皮泥能不能让橡皮泥站起来,请小朋友们动手来试试。

(大部分幼儿成功,音乐响起)

师:请小朋友们把橡皮泥的纸宝宝送回家,回中间来吧。

师:你成功了吗?(请小朋友上来展示他们的做法)你是怎么成功的?请你也在动手试试橡皮能不能使纸宝宝成功站起来这一栏打勾。有没有小朋友没有成功的,没有成功的小朋友也可以这样试试。

2.第三关:无材料关——尝试不借助辅助材料让纸站起来。

师:第三关到底是什么呢?哦!什么都没有那怎么办呢?这次纸宝宝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了,请小朋友们猜猜,在没有任何的东西帮助,纸宝宝能站起来吗?请你喝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等一下请你把讨论的结果告诉我。

(大部分幼儿成功,音乐响起)

师:请小朋友们把纸宝宝送回家,坐回中间来吧!在没有任何的东西帮助,纸宝宝能站起来吗?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下记录。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纸宝宝都立在地上吧!

师:恭喜大家第三关闯关成功,纸宝宝在你们的帮助下顺利来到舞会,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

参加快乐舞会,活动自然结束。

中班科学活动《站起来》,目标是探索纸站起来的多种方法,知道借助外力能让纸站起来并分享站起来的.方法,在前两个环节使用夹子和橡皮泥探究让纸宝宝站起来的方法,在这两个探究环节中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积极激发孩子探究兴趣,在探究多种纸宝宝站起来的方式,从夹子到橡皮泥难处层层递进,整个活动的难点是:在没有任何事物的帮助下探究纸宝宝自己站起来的方法,孩子惯性思维定势纸宝宝两个环节下来有东西帮助,所以在没有任何帮助下孩子就觉得没有办法让纸宝宝站起来,这和第一环节探究纸宝宝的特性相呼应,纸是可折、可揉、可卷的。

从这个方向看到孩子的思维一下得到解放,不受任何的束缚,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孩子也找到纸宝宝站起来的方法。

活动的重点是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我们也看到动手操作探究中孩子的兴趣及其浓厚。

因此,在这两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积极投入、享受探究的过程,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整个活动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以幼儿自由发现、自主探索为活动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篇六

1、通过蚕宝宝的游戏,锻炼幼儿爬、边走边转的身体平衡能力及四肢协调能力。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敢于创新、乐于运动的性格品质。

1、布袋、马甲、垫子、桑叶若干

2、音乐:《天使》、《化蝶》、背景音乐

1、视频、幻灯导入,引出蚕的一生。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有关蚕宝宝的短片,(视频播放)短片看完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蚕宝宝有趣的生长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学蚕宝宝做游戏好吗?游戏之前我们先来活动一下身体。

2、体育游戏活动。

热身:随一段音乐做各种动作活动身体。

(1)用自己的方式模仿蚕宝宝活动,幼儿尽情的发挥想象不同的运动方式,(重点引导幼儿想不一样的方式,并讲清楚要求)

(2)蚕宝宝三次蜕皮的活动(1、边走边转2、穿马甲边走边转边脱3、边走边转边脱布袋)

(4)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蚕茧。(随音乐做各种飞的动作)

请小朋友飞着围成一个圆形,双手举起转圈轻轻坐下做各种放松动作(转头,捶胳膊,捶腿,转身给小朋友捶背,换方向捶背等)我们一起学飞蛾到户外活动一下吧!(活动结束)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篇七

1、学会养蚕。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2、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3、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4、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珍视在整个养蚕期搜集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了解蚕在每一个阶段的生长变化。

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

两课时

蚕的生长过程的教学碟片、蚕的一生标本。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的蚕宝宝怎么样了?我们在饲养蚕宝宝的同时还要为它们记好成长日记。(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交流观察记录

(1)了解蚕宝宝吃什么

提问: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你用什么代替桑叶?

(2)实验:比较吃桑叶和莴笋叶的'蚕哪个长的好。

(预先布置学生开展此实验。)

(3)了解蚕是怎样蜕皮的

谈话:蚕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有几天不吃不喝,你知道这是怎

(4)了解蚕吐丝谈话:经过四次蜕皮以后蚕开始吐丝了,你见

过吗?

(5)观察蚕茧和蛹观察蚕茧是什么样的?称一称一只茧有多

重?量一量蚕茧的长度和宽度。剪开一个茧子观察,再用手碰一碰

(6)观察蚕蛾

讨论:剪开的茧子能活吗?(做好观察记录)

提问:蚕茧过几天后又发生什么变化?同学介绍蚕蛾及产卵。

2、归纳蚕的一生

(1)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2)小结并板书

三、布置作业

记好观察日记,过段时间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2、给蚕宝宝记日记

卵——蚕——蛹——蚕蛾

(幼虫)(成虫)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篇八

1.能用折、卷等方法,让纸独立站起来。

2.尝试发现让纸站得更牢固的方法,并愿意表达自己的发现。

3.在反复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通过探索尝试,让纸站起来。

难点:在操作中,发现让纸站得牢固的方法。

解决策略:通过探索操作,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1.绘画纸若干。

2.积木若干、记录表人手一份、小组记录表、记号笔、书、实物展示台。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让“纸宝宝站起来”的话题

1.出示书和纸。

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2.请个别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3.幼儿再次操作,寻找出站得最稳的方法。

小结:纸宝宝说:你们很棒,大家通过折、卷等方法,改变了我原来的样子,使我站了起来,特别的开心。

三、再次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探索

1.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教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幼儿尝试,教师观察。

3.教师将幼儿操作的结果投放在电脑上,幼儿表达自己操作的.过程。

小结:你们想到了用自己的方法帮助了纸宝宝,原来它也可以像书那样支撑起积木。

四、幼儿探索,寻找稳固的方法

1.幼儿操作。

2.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与发现。

五、幼儿分组探索,寻找稳固的方法。

1.小组操作。

2.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组的操作结果与发现。

六、总结

幼儿中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篇九

通过制作染料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5岁幼儿。

洋葱皮、咖啡渣、红茶渣、绿茶渣各若干,锅、网勺、橡胶手套、敞口盘、明矾水、白色小手绢(幼儿人手一块)、白色t恤衫(幼儿人手一件)。

看一看:盘子里是什么东西?是从哪里来?

(1)是洋葱和茶叶渣。

(2)是咖啡渣、茶叶渣和洋葱皮。

(3)妈妈把这些东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选择实验物(咖啡渣、绿茶渣、红茶渣、洋葱皮),将其放人锅中煮沸。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现在锅里的水比刚才更深了。

(2)洋葱皮水煮成咖啡色。

(3)红茶渣煮的水颜色变成了黄绿色。

(4)水的颜色变黑了。

试一试:给手绢染色。

介绍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还需要稀释过的明矾水。

(1)我们把锅里的染料水,过滤出来以后,再染手绢。

(2)先把手绢放进染料里浸湿,绞干水分后,浸入明矾水中。再从明矾水中捞出手绢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复三次。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我的'手绢变红了。

(2)我的手绢颜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绢颜色变了一点点。

(4)我的手绢变成黄颜色了。

讨论分析。

在染手绢的过程中,哪种材料最容易着色?

(1)洋葱皮煮的染料,最容易着色。

(2)茶叶渣煮的染料,能让手绢变黄。

(3)咖啡渣煮的染料,几乎看不出来。

1、材料使用时需要煮沸,因此,适合小组进行,以保证活动安全进行。

2、教师在明矾水的配制时要注意,明矾重量约为织物重量的10%。

把植物性材料的收集记录填在表格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