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课活动总结与反思(大全5篇)

研讨课活动总结与反思(大全5篇)

ID:3824890

时间:2023-09-29 01:37:12

上传者:LZ文人 研讨课活动总结与反思(大全5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讨课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一

听了以上四位学科主任的的总结,我非常感动,汤主任以亲切而专业的语言,概述了我校数学教学深入、扎实的教研状态,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宁主任紧扣课程标准,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地欣赏和评价了每一节语文课,温婉的叙述中展示了语文教研的可喜进步。张主任能以学习的态度走进学科教学的研究,审慎地评价每一节课,田主任的点评充满了对艺术学科的热爱和教师的欣赏。

我校的教研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从上学期的语文、数学学科,延伸到本学期的全科教研,每一个教研组都在教研组长得带领下,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发扬集体的智慧,创新教学方法,开出了累累硕果,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是你们艰辛的努力,刻苦的专研,大胆的探索,给实验小学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提升了我校教学研究的水平。

刚才每一位学科主任的观点,是经过我们沟通和推敲的。常言说好,话不说二遍,我就不在这里就具体赞美每一节课了。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认真备课上课,敢于承担任务的教师们,归功于专业、敬业、勤业,把学校的教研活动当做自己家事情的教研组长们,归功于在百忙之中还积极参与活动并献计献策得教师朋友们,成绩的取得,既是个人风采的展示,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看着这些凝结老师们心血和智慧的教研成果,我们由衷地感动,老师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辛苦了!

我是含着眼泪听完焦仪老师的课的,她的课也许不那么光鲜迷人,不那么振奋人心,但是,她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牵动着我的心,在教学设计上,他不是最精巧的,在师生配合上,他不是最精妙的,在课堂评价上她不是最精彩的,在教学效果上他不是精确的,所以,她的整堂课不是最完美的!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十分敬佩她的勇敢与真实,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她能够把这样如此常态的学生带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看到,她是如何按了葫芦又起了瓢,又巧妙地把瓢也按了下去,这就是课堂管理的艺术!在她的课堂中,我们真真实实地看到,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在老师的耐心引领甚至是手把手牵引着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会学到会学的。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真真实实的学习过程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耐心、爱心和课堂智慧!

焦老师的课引发了我对研究主题的思考,既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这里面有两个中心定位:一个是常态,这是最基础的定位,那么什么样的课是常态课呢,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家常课,如果说家常便饭最养人,那么家常课最育人。“常态课”就是摒弃课堂上花里胡哨的东西,简简单单的教学。是一种亲切、朴实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也许不美,但很实在、实用;也许磕磕绊绊,但很有启示,值得借鉴。这样的课堂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把那些真实的错误、那些蹒跚的思维脚步,那些细节中的种种意蕴收集整理后,变成我们的思考,变成我们的见解,变成我们完善日常教学的阶梯。

我们这19节课中,像焦仪老师的这样常态的课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看到,有的课是因为平时学生训练很扎实,所以上出了常态的精品课,有的课是因为提前预设的太多了,包括学生的预设,顺利地展示了年组的教研成果。这些课都很成功,只不过有的是展示课,有的是常态课而已。

展示课也是好课,它展示了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状态,其中包括教学设计和学生准备,是预设的智慧。我们看到的评优课和观摩课常有这样的智慧,那红红的果实我们不知道是怎么长得这么好,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效仿。常态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真实。

我们这次活动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有效”,只有真实的课堂才能产生真正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突发的随即变化的情景下立即采取的有教育意义行为的创造性能力。”教师怎样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离不开教学机智。这是成功而精彩的预设之外,最为宝贵的看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真正的研究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我们的常态课研究如果真正取得实效也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打造出我们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教学风格,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一个老师能上一节个展示课不能代表他的教学水平,一节真正的`常态课才能见到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功力。

研讨课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二

现行教材与较早使用的教材相比,更注重以人为本、更关注学生的具体感受。同时,亦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如语文章节后缺乏具体的语基和作文的系统训练。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渗透作文知识的教学,以达到指导学生写作的目的。

1、布局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描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描写,没有清晰的结构,描写则无所依附;只有结构,缺乏细致的描写文章已具备雏形,修改起来自然容易多了。在语文内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特点,在结构上及时进行点拨,使学生掌握一些布局谋篇的方法,作文时才能精心选材,合理布局。李婷婷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怎样将作文写具体,她出示课文《卡罗纳》中的一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分析完后,李老师回到作文的主题,在生活中,讲讲自己的成长故事。这样,适当的引导,学生在说的时候就注意了自己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文讲评课,时间的界定非常重要,教师应精心安排。马慧灵老师的作文讲评课《最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马老师占用尽量少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腾出来交给学生,让他们在充裕的话时间里进行作文评改。

修改前,马老师先讲明本次习作讲评课的提示要求,然后集体评改一两篇作文指明评改方法和方向,继而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评改时,马老师巡视指导,帮助评改有困难的学生。

对于作文中集中出现的问题,马老师师可在评改的过程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克服修改中的困难,树立信心并掌握方法。作文修改的过程是一个锤炼语言的过程,需下功夫花时间进行练习。在听王素霞老师的作文讲评课,就发现王老师平时注重了学生写作方法方面的指导,比如:王老师问同学们认为一篇比较成功的习作,都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自如。题目别致,选材新颖,所举事例具体,开头,结尾精彩。

作文注重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在作文教学时几位做课老师都注重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这方面的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文对于学生而言,在语文学习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在作文时存在畏难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分析疏导,找到问题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在教学时,几位教师可分门别类地挑选了几个学生的优秀文章,供学生欣赏,以达到激发兴趣、积累语言的目的。同时对此范文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对作文的兴趣,总之,在作文讲评课中,几位教师都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把作文讲评课变成学生积累写作方法、锤炼语言的综合学习的过程,这些都是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

研讨课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三

听了以上四位学科主任的的总结,我非常感动,汤主任以亲切而专业的语言,概述了我校数学教学深入、扎实的教研状态,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宁主任紧扣课程标准,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地欣赏和评价了每一节语文课,温婉的叙述中展示了语文教研的可喜进步。张主任能以学习的态度走进学科教学的研究,审慎地评价每一节课,田主任的点评充满了对艺术学科的热爱和教师的欣赏。

我校的教研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从上学期的语文、数学学科,延伸到本学期的全科教研,每一个教研组都在教研组长得带领下,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发扬集体的智慧,创新教学方法,开出了累累硕果,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是你们艰辛的努力,刻苦的专研,大胆的探索,给实验小学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提升了我校教学研究的水平。

刚才每一位学科主任的观点,是经过我们沟通和推敲的。常言说好,话不说二遍,我就不在这里就具体赞美每一节课了。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认真备课上课,敢于承担任务的教师们,归功于专业、敬业、勤业,把学校的教研活动当做自己家事情的教研组长们,归功于在百忙之中还积极参与活动并献计献策得教师朋友们,成绩的取得,既是个人风采的展示,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看着这些凝结老师们心血和智慧的教研成果,我们由衷地感动,老师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辛苦了!

我是含着眼泪听完焦仪老师的课的,她的课也许不那么光鲜迷人,不那么振奋人心,但是,她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牵动着我的心,在教学设计上,他不是最精巧的,在师生配合上,他不是最精妙的,在课堂评价上她不是最精彩的,在教学效果上他不是精确的,所以,她的整堂课不是最完美的!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十分敬佩她的勇敢与真实,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她能够把这样如此常态的学生带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看到,她是如何按了葫芦又起了瓢,又巧妙地把瓢也按了下去,这就是课堂管理的艺术!在她的课堂中,我们真真实实地看到,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在老师的耐心引领甚至是手把手牵引着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会学到会学的。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真真实实的学习过程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耐心、爱心和课堂智慧!

焦老师的课引发了我对研究主题的思考,既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这里面有两个中心定位:一个是常态,这是最基础的定位,那么什么样的课是常态课呢,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家常课,如果说家常便饭最养人,那么家常课最育人。“常态课”就是摒弃课堂上花里胡哨的东西,简简单单的教学。是一种亲切、朴实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也许不美,但很实在、实用;也许磕磕绊绊,但很有启示,值得借鉴。这样的课堂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把那些真实的错误、那些蹒跚的思维脚步,那些细节中的种种意蕴收集整理后,变成我们的思考,变成我们的见解,变成我们完善日常教学的阶梯。

我们这19节课中,像焦仪老师的这样常态的课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看到,有的课是因为平时学生训练很扎实,所以上出了常态的精品课,有的课是因为提前预设的太多了,包括学生的预设,顺利地展示了年组的教研成果。这些课都很成功,只不过有的是展示课,有的是常态课而已。

展示课也是好课,它展示了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状态,其中包括教学设计和学生准备,是预设的智慧。我们看到的评优课和观摩课常有这样的智慧,那红红的果实我们不知道是怎么长得这么好,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效仿。常态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真实。

我们这次活动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有效”,只有真实的课堂才能产生真正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突发的随即变化的情景下立即采取的有教育意义行为的创造性能力。”教师怎样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离不开教学机智。这是成功而精彩的预设之外,最为宝贵的看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真正的研究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我们的常态课研究如果真正取得实效也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打造出我们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教学风格,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一个老师能上一节个展示课不能代表他的教学水平,一节真正的常态课才能见到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功力。

研讨课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四

本学期开展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研讨课活动,在各备课组、各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位评委老师的辛勤工作,历时一个多月的时间已圆满结束。这次研讨课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布置此次活动,修订了研讨课评课标准,打印下发了《“六环节导学”教学模式操作策略》等相关材料,在活动方案中对主讲教师的授课方式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本次研讨课恰逢“全县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为此,教导处结合全县课改会议精神,组织教师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和洋思、杜郎口等课堂教学模式。这次大型教研活动达到了“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本次研讨课活动有很多亮点,值得学习借鉴,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反思和改进,现总结如下:

一、本次活动得到了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绝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学校组织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积极参与,踊跃参加,敢于承担授课任务,主动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参加授课的教师既有从教几十年的老教师,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他们都能够把本次活动作为一次难得的展示自己和学习交流、充实提高的机会。这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次活动共有34人参加了授课,400多人次参与了听课和评课活动,收到评课单240多份。

二、授课教师能够认真学习研讨课评课标准和《“六环节导学”教学模式操作策略》等材料,精心准备,大胆尝试。全部授课教师都采用了导学稿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发展和能力培养,还课堂与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转换得以体现。这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值得学习、尝试和推广,这也是今后学校在教学教研方面重点要做好的工作。

三、授课教师准备充分,基本功扎实,效果良好。参与授课的34名教师都能够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广泛收集资料,深入挖掘教材,注重学法指导。从课前预习,目标设置,课堂组织,倾听、点拨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手段丰富多彩,驾驭课堂能力强。

四、本次活动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一是少数教师对本次活动漠然视之,不积极,不主动,不愿承担授课任务。个别同志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很少,听课的时候有干其他与听课无关事情的,评课不客观,打人情分。希望老师们要加强学习,积极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用过硬的业务能力,有意的教学效果去赢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认可。二是部分授课教师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没有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主讲、学生主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一般,把导学稿当做题签来用,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三是少数教师备课不充分,目标设置过多,课堂容量太大,时间较紧,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下课的时候仍有大量任务未完成。四是少数教师基本功不扎实,有待于加强和提高。像板书不规范、教学语言不简洁、口头语太多、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课堂组织不灵活等。四是各年级部中班级学生的管理很不平衡,有的班级各科老师都用来讲研讨课,有的班级却很少用。

面对成绩与不足,我们相信,全校教师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不懈努力,扎实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使我校教学工作再铸辉煌。

研讨课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五

听了以上四位学科主任的的总结,我非常感动,汤主任以亲切而专业的语言,概述了我校数学教学深入、扎实的教研状态,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宁主任紧扣课程标准,引经据典,恰如其分地欣赏和评价了每一节语文课,温婉的叙述中展示了语文教研的可喜进步。张主任能以学习的态度走进学科教学的研究,审慎地评价每一节课,田主任的点评充满了对艺术学科的热爱和教师的欣赏。

我校的教研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从上学期的语文、数学学科,延伸到本学期的全科教研,每一个教研组都在教研组长得带领下,人人参与,集思广益,发扬集体的智慧,创新教学方法,开出了累累硕果,留下了无数感人的故事。是你们艰辛的努力,刻苦的专研,大胆的探索,给实验小学的常态课有效教学研究增添了生机与活力,积累了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可操作的范本,提升了我校教学研究的水平。

刚才每一位学科主任的观点,是经过我们沟通和推敲的。常言说好,话不说二遍,我就不在这里就具体赞美每一节课了。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归功于认真备课上课,敢于承担任务的教师们,归功于专业、敬业、勤业,把学校的教研活动当做自己家事情的教研组长们,归功于在百忙之中还积极参与活动并献计献策得教师朋友们,成绩的取得,既是个人风采的展示,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看着这些凝结老师们心血和智慧的教研成果,我们由衷地感动,老师们,你们是好样的,你们辛苦了!

我是含着眼泪听完焦仪老师的课的,她的课也许不那么光鲜迷人,不那么振奋人心,但是,她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牵动着我的心,在教学设计上,他不是最精巧的,在师生配合上,他不是最精妙的,在课堂评价上她不是最精彩的,在教学效果上他不是精确的,所以,她的整堂课不是最完美的!我们常说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没有完美的课堂。但是,我十分敬佩她的勇敢与真实,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她能够把这样如此常态的学生带到大家面前,让大家看到,她是如何按了葫芦又起了瓢,又巧妙地把瓢也按了下去,这就是课堂管理的艺术!在她的课堂中,我们真真实实地看到,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就是这样磕磕绊绊在老师的耐心引领甚至是手把手牵引着从不会说到会说,从不会学到会学的。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真真实实的学习过程和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耐心、爱心和课堂智慧!

我们这 19节课中,像焦仪老师的这样常态的课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看到,有的课是因为平时学生训练很扎实,所以上出了常态的精品课,有的课是因为提前预设的太多了,包括学生的预设,顺利地展示了年组的教研成果。这些课都很成功,只不过有的是展示课,有的是常态课而已。

展示课也是好课,它展示了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状态,其中包括教学设计和学生准备,是预设的智慧。我们看到的评优课和观摩课常有这样的智慧,那红红的果实我们不知道是怎么长得这么好,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去效仿。常态课的首要条件应该是真实。

我们这次活动的第二个关键词就是“有效”,只有真实的课堂才能产生真正的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在突发的随即变化的情景下立即采取的有教育意义行为的创造性能力。”教师怎样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离不开教学机智。这是成功而精彩的预设之外,最为宝贵的看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真正的研究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我们的常态课研究如果真正取得实效也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才能打造出我们所追求的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教学风格,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一个老师能上一节个展示课不能代表他的教学水平,一节真正的常态课才能见到一个教师真正的教学功力。

那么,除了真实以外,什么样的课才是有效的呢?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有的很繁琐不便于操作,我简单地概括为:“三看、五性、八达成”,在这里与大家商榷:

(1)看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

知识目标——学生是否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并初步运用。

能力目标——教师的教法是否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学生是否乐学、善学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2)看课堂教学是否体现了“五性”。

学生主体的活动性。 教学活动的目标性。

师生和谐的互动性。 内容方法的综合性。

教与学的开放性。

(3)看学生群体学习状态是否轻松和谐。

是否积极参与。 是否独立思考。

是否主动探究。 是否乐于表达。

是否善于合作。 是否敢于否定。

是否展开想象。 是否兴趣盎然。

从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看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学生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角度看主体作用的发挥。

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有一下五个基本点与大家分享:1.清晰地授课;2.多样化的教学方式;3.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导向;4.能确保学生对学习的投入;5.及时地评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在这次教研的基础上提醒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研读教参,把握有效教学的关键

功在备课,利在课堂。教材是教学的基本素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钻研教材,提高驾驭教材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破口。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喜欢借用特级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那些设计充满了教学智慧,但是因为学生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在网络上查到的课例在借鉴时更要谨慎。

二、要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教材与学生、教材与资源、教材与学生实际的关系。我认为,在小学,知识目标是根本,在保住底线的情况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紧扣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四、要强化目标意识,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目标进行,目标制定要有准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五、要强化课堂教学写的训练,增加课堂教学练习和反馈的时间,做到堂堂清。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数学课比语文课做得好。今后的常态课要求每节课至少要有10分钟的书面练习,语文的每篇课文结束,数学课每一主题教学结束,都要设计简单易行的当堂验收的内容,努力做到堂堂清,并加强课后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教师朋友们,既然我选择了教书,我们就要为学生负责,以研究的心态迎接每一节课,有好的心态、明确的目标,才能有积极的行动,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实现优秀课常态化,我想只有增强教师自身的内力,才能克服无效的忙乱。如果课堂效率不高,天天炒“冷饭”、课后补,你累学生烦。只有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压力和负担,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率。”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教学的“优质教育”,这才是我们开展常态课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