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礼仪教案中班 商务交谈礼仪(优秀7篇)

交谈礼仪教案中班 商务交谈礼仪(优秀7篇)

ID:3830385

时间:2023-09-29 02:50:34

上传者:琴心月 交谈礼仪教案中班 商务交谈礼仪(优秀7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交谈礼仪教案中班篇一

与人谈话最困难的,就是应讲什么话题。一般人在交际场中,第一句交谈是最不容易的。因为你不熟悉对方,不知道你的性格、嗜好和品性,又受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你多作了解或考虑,而又不宜冒昧地提出特殊话题。这时就地取材,似乎比较简单适休,即按照当时的环境觅取话题。如果相遇地点在朋友的家里,或是在朋友的喜筵上,那么对方和主人的关系可以作为第一句。

比如说:听说您和某先生是老同学?或是说:您和某先生是同事?如此一来,无论问得对不对,总可引起对方的话题。问得对的,可依原意急转直下,猜得不对的,根据对方的解释又可顺水推舟,在对方的生活上畅谈下去。如:今天的客人真不少!虽是老套,但可以引起其它的话题。赞美一样东西常常也是一种最稳当得体的开头话。如赞美主人家的花养得好之类。

如果你能和任何人持续谈上10分钟并使对方发生兴趣,你便是很好的交际人物了。不过不论难易,总要设法打通这难关。常见许多人因为对于对方的事业毫无认识而相对默然,这是很痛苦的。其实如果肯略下功夫,这种不幸情形就可减少,甚至于做个不错的交际家也并非难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虽是一句老话,直到现在仍然适用,所以企业家要充实自己的知识。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动作不要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谈话时切忌唾沫四溅。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第三者参与谈话,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谈话中遇有急事需要处理或离开,应向谈话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一般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事情,不谈一些荒诞离奇、耸人听闻、黄色淫秽的事情。一般不询问妇女的年龄、婚否,不径直询问对方履历、工资收入、家庭财产、衣饰价格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与妇女谈话不说对方长得胖、身体壮、保养得好之类的话。对方不愿回答的问题不要追问,对方反感的问题应表示歉意,或立即转移话题。一般谈话不批评长辈、身份高的人员,不议论东道国的`内政。不讥笑、讽刺他人,也不要随便议论宗教问题。

谈话中要使用礼貌语言,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打搅了、再见,等等,一般见面时先说: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夫人(丈夫)好吗?孩子们都好吗?对新结识的人常问: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到我国来多久了?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你喜欢这里的风景吗?你喜欢我们的城市吗?分别时常说:很高兴与你相识,希望再有见面的机会。再见,祝你周末愉快!晚安,请向朋友们致意。请代问全家好!等。

交谈礼仪教案中班篇二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交谈的礼仪礼节无非是最基础的,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交谈中需注意到的问题:要注意语言文明、语气诚恳、语调柔和、语速适中、吐字清晰;称呼要多用尊称、敬称,少用爱称、昵称、别称、尽量不要直呼其名。

交谈内容要使对方感到自豪、愉快、擅长和感兴趣,要格调高雅、欢快轻松,不要涉及对方自身弱点与短处、个人隐私、庸俗下流和怪力乱神之类的东西及小道消息。

发问要适时,要多谈大家,少谈自己,交谈中自吹自擂、说个没完、无事不晓、语言刻薄、逢人诉苦、不言不语都是不受欢迎的。谈话时要有礼有节、尽心倾听有问必答,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谈话或随便走开,更不能面带倦容、打哈欠、看手表,男子不要加入女士圈内的议论,与异性谈话要简短、谦让,争论有节制,不要随意开玩笑。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会有这样的体会,在与自己没有共同语言的人一起交谈时,总是感到别扭、烦闷。而处在社交中的我们,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要的就是要和对方有共同语言,你要善于找到与对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方发生共鸣。这样,交谈才能够愉快进行,对方也才乐于与你交谈。

那么,如何才能与对方达成一种共鸣呢?关键是要和对方“同步”,选择一种两者都感兴趣的话题。如果话题选择得好,可使人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如果话题选择不当,便会导致四目相对,局促无言的尴尬局面。

寻找共同话题对于社交的双方是多么重要。当你初次与他人交谈时,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便是尽快熟悉对方,消除陌生。你可以设法在短时间里,通过敏锐的观察初步地了解他:他的发型,他的服饰,他的领带,他的烟盒、打火机,他随身带的提包,他说话时的声调及他的眼神等等,都可以给你提供了解他的线索。

当然,要想和对方有“共鸣”,关键是找话题。有人说:“交谈中要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所谓“找话”就是“找话题”。写文章,有了好题目,往往会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交谈,有了好话题,就能使谈话自如。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因此,要想使交谈有味道,谈得投机,谈得其乐融融,双方就要有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要能够引起双方的“共鸣”。只有双方有了"共鸣",才能够沟通得深入、愉快。其实只要双方留意,就不难发现彼此对某一问题有相同的观点,在某一方面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有某一类大家都关心的事情。

交谈礼仪教案中班篇三

1、热诚和尊重的原则

2、自信自律的原则

3、守信宽容的原则

4、平等适度的原则

1、判断对方感兴趣的主题,然后加入

2、说话中应该缓急有度说重点

3、谈话的时候可千万不要过分以个人为中心,应该随时注意对方的反应

4、交谈必须是平等的,交谈时要兼顾全局,不要冷落任何一个人

5、在参与多人交谈时,应表现出对谈话内容兴趣很大,而不必介意其他无关大局的地方

职场商务交谈中,一些不当行为要坚决避免:居高临下、自我炫耀、口若悬河、心不在焉、随意插嘴、节外生枝、搔首弄姿、讽刺嘲弄、言不由衷和故弄玄虚都是令人反感的行为。

同时,在交谈中私人感情要与工作分开,不要传播小道消息,这些留给同事们的都是一些坏印象,对同事之间的相处造成不便。

职场商务礼仪就是要奉告职场人士做一个成熟的人,了解职场商务礼仪的人更加能够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赢得好的人缘。

交谈礼仪教案中班篇四

礼貌是对他人尊重的情感的外露,是谈话双方心心相印的导线。

人们对礼貌的感知十分敏锐。

一个礼貌的人可以给人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和重要的人约会,多尝试对服务人员说谢谢。

谈话的目的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劝告对方改正某种缺点;

向对方请教某个问题;

要求对方完成某项任务;

了解对方对工作的意见;

熟悉对方的心理特点等等。

为此,应防止离开谈话目的东拉西扯。

谈话时,应善于运用自己的姿态、表情、插语和感叹词。

诸如:微微的一笑,赞同的点头等,都会使谈话更加融洽。

切忌左顾右盼、心不在焉,或不时地看手表,伸懒腰等厌烦的表示。

如果谈话的对方,为某事特别忧愁、烦恼时,就应该首先以体谅的心情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要是我,我也会这样。”

这样,就会使对方感到你对他的感情是尊重的,才能形成一种同情和信任的气氛,从而,使你的劝告也容易奏效。

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一个有经验的谈话者,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对方相称,就连坐的姿势也尽力给对方在心理上有相容之感。比如,并排坐着比相对而坐在心理上更具有共同感。

直挺着腰坐着,要比斜着身子坐着显得对别人尊重。

情感深沉;与平素大大咧咧的人谈话,会发现对方满在乎,漫不经心。

针对不同气质和性格,应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在非语言的交流行为中,眼睛起着重要作用,眼睛最能表达思想感情,反映人们的心理变化。

人的面部表情;固然可以皮笑肉不笑,但只要您仔细观察,便会发现,眼睛便不会“笑起来”。

也就是说,人的眼睛很难做假,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会通过眼睛表露出来。

交谈礼仪教案中班篇五

在交谈活动中,只有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才能赢得对方感情上的接近,从而获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因此,谈判人员在交谈之前,应当调查研究对方的心理状态,考虑和选择令对方容易接受的方法和态度;了解对方讲话的习惯、文化程度、生活阅历等因素对谈判可能造成的种种影响,做到多手准备,有的放矢。交谈时应当意识到,说和听是相互的、平等的,双方发言时都要掌握各自所占有的时间,不能出现一方独霸的局面。

交谈时要自然,要充满自信。态度要和气,语言表达要得体。手势不要过多,谈话距离要适当,内容一般不要涉及不愉快的事情。

在交谈中语速、语调和音量对意思的表达有比较大的影响。交谈中陈述意见要尽量做到平稳中速。在特定的场合下,可以通过改变语速来引起对方的注意,加强表达的效果。一般问题的阐述应使用正常的语调,保持能让对方清晰听见而不引起反感的高低适中的音量。

与他人交谈,既要注意具体内容,又要注意表达方式。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谈话方式。

一是扩展式。指交谈双方就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讨论。

二是评判式。指在交谈过程中听取对方的观点以后,在适当的时刻,以适当的方法,恰如其分地进行插话,来发表自己就此问题的主要看法。

三是倾泻式。指在谈话时对对方毫无保留,将自己的全部想法都全盘托出,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打开天窗说亮话”。

四是静听式。指与别人进行谈话时,自己主要是洗耳恭听。

五是启发式。指交谈中的一方主动帮助不善表达的另一方,在话题的选择或谈话的走向上给对方予以引导、支持、鼓励,以帮助对方在谈话中得以采用恰当的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六是跳跃式。指在交谈过程中,某一话题在无人呼应时,为避免谈话者感到尴尬,或者是谈话出现冷场,因而跳出原先谈论的范围,转而挑选出令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

交谈礼仪教案中班篇六

现代人工作节奏繁忙,而工作之余各类纷繁芜杂的交际应酬也日渐增多,想想看,除去几个难得能把自己关在家里休养的日子,你每天要与多少人见面交谈呢?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见面交谈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 介绍礼仪:走向熟悉的第一步

在社交场合,我们往往有为不相识者互相引见的义务,这便是为他人作介绍。为他人作介绍,有几点礼仪要求:

什么时候该作介绍?

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

你的接待对象遇见了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

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

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

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陪同亲友前去拜访亲友不相识的人。

谁该做介绍人?

在公务交往中,介绍人应由公关礼仪人员、秘书担任;在社交场合,东道主、长者、女主人、身份较高者或与被介绍的双方均有一定交情者都可以担任介绍人。

按照什么顺序介绍?

受尊敬的一方有优先了解另一方是谁的权利。所以通常我们必须掌握的介绍顺序是:

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先将晚辈介绍给长辈;

先将下级介绍给上级;

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先将迟到者介绍给先到者;

先将熟悉的人介绍给不熟悉的人;

先将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

先将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

集体介绍的礼仪顺序

如果需要介绍的不是单个人,而是许多人,则需要集体介绍。集体介绍时需要注意以下礼仪细节:

细节一:先介绍人数较少的一方或者个人,后介绍人数多的一方;

细节二:如果被介绍的一方年长或者地位、身份尊贵,则最后介绍;

细节三:在会议、比赛、会见、演讲、报告时,可以只将主角介绍给大家,而不需要一一相互介绍。

2. 名片交换礼仪:不仅仅是形式的问题

发送名片别贪早

选择适当的时候交换名片是名片交换礼节的第一步:

除非对方要求,否则不要在年长的主管面前主动出示名片;

出席重大的社交活动,一定要记住带名片,交换名片时如果名片用完,可用干净的纸代替,在上面写下个人资料。

递交名片忌随意

递名片给他人时,要郑重其事,应该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双手或者右手,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交与对方。不要以手指夹着名片给人。

切勿以左手递交名片,不要将名片背面递给对方或是颠倒着递给对方,不要将名片举得高于胸部,也不能低于腰部以下。

如果对方是少数民族或外宾,最好将名片上印有对方认得的文字那一面面对对方。将名片递给他人时,应该说 “请多指教”,“多多关照”,“今后保持联系”,“我们认识一下吧”,或是先作一下自我介绍

如果是与多人交换名片,应讲究先后次序,或由近而远,或由尊而卑,一定要依次进行。切勿挑三拣四,采用“跳跃式”,否则容易被人误认为厚此薄彼。地位较低的人或是来访的人要先递出名片。

接受名片要恭敬

当他人要递名片给自己或交换名片时,应立即停止手上所做的一切事情,如果手上有东西应该立刻放下,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接受名片时应该双手捧接,或以右手接过,切勿单用左手接过。

接过名片后,当即要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从头至尾将其认真默读一遍,意在表示重视对方。接受他人名片时,应口头道谢,或重复对方所使用的谦词敬语,如“请您多关照”,“请您多指教”,不可一言不发。若需要当场将自己的名片递过去,最好在收好对方名片后再给,不要左右开弓,一来一往同时进行。

看过名片后,应细心地放入上衣口袋或者名片夹中。若接过他人的名片后在手头把玩,或随便放在桌上,或装入臀部后面的口袋,或交予他人,都是失礼的。

不要弄脏名片的面子

细节一:名片不可在用餐时发送。

细节二:切忌折皱、玩弄对方的名片。

细节三:在别人的名片上做标记也不礼貌的。

3.握手礼仪:从掌心处开始的交流

用手掌感知对方的态度

握手时,双方距离一米为宜,双腿立正,上身略略前倾。

手掌和地面垂直,手尖稍稍向下,从身体的侧下方伸出右手。伸手时,手肘不要太弯曲,显出一副很害羞的样子,应该自然大方地尽量把右手向前伸,但伸出的手不宜抬得过高或太低,太高显得轻佻,太低又使对方不容易注意到。

伸手时,四指并拢,拇指适当张开,再以手掌与对方的手掌相握(拇指根部相抵),上下摇动1~3次。握手时注意力度,过轻或过重都是失礼的。一般来说,职业外交官的最佳握手力度在两公斤左右,我们可以不必这么专业,只需稍微使点劲,表示热情友善就行了。

握手的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如果是表示鼓励、慰问和热情,而且又是熟人的情况,时间可以稍微延长,但最长也不应长过30秒。

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

双手迎握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或老友重逢,可用双手迎握,即用双手握住对方的一只手。这种握手方式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外交家的握手”,通常出现在领导人照相场合,它能让被握的人感觉受到特别的重视。但这也可能成为一种“社交自杀行为”,因为如果你和一个刚刚认识的人这样握手,往往会被对方认为你有些虚伪,或者引人怀疑——你都不了解我,怎么会知道自己喜欢我呢?而如果你与一个深入交谈过并互生好感的人在即将分开时这样握手,则会给对方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但对于异性,最好不要这样握手)。

轻微式或死鱼式握手有的人在与别人握手时只轻轻握住对方的手指部位,而不是把对方的整个手掌握住。这样的人性格往往比较软弱,缺乏活力,有时甚至表示一种敷衍,尤其是眼睛不注视对方,随便轻轻碰一下对方的指尖就松开,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握手方式。

折筋断骨式握手在握手时,用力紧握住对方的指关节。这种握手方式带有一种挑衅的意味,表示你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而且一定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这种握手方式表露出专横、傲慢和盛气凌人的信息。当一个人采取这种方式与他人握手时,他的双臂往往也是僵直的——这同样说明了他希望与对方保持一定距离。

用一只手扶住对方的肘部这个动作同样会让人感到有点虚情假意——因为这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过分热情、神经紧张、热切希望自己的宾客们玩得愉快的主人。

谁先伸出右手

在社交场合,握手时谁该先伸出手是礼仪规范的重点,通常应该按照以下的次序:

·应由职位或身份高者先伸出手;

·女士先向男士伸手;

·已婚者先向未婚者伸手;

·年长者先向年幼者伸手;

·长辈先向晚辈伸手;

·上级先向下级伸手;

·主人应先向客人伸手;

·客人告辞时,应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

如果需要和多人握手,应该按照由尊至卑的次序来依次跟大家握手。有一个小规律可以遵循,如果是工作场合,握手时根据对方的职位、身份来依次握手;如果是社交场合的话,则可以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婚否来判断自己握手的次序。

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适得其反的握手方式

握手礼仪有比较多的禁忌,如果有一个小细节没有注意到,会容易让人在第一印象中认为你很失礼。

细节一:在外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领导人,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或表示欢迎,不要主动

上前握手问候。只有在领导人主动伸手时,才向前握手问候。

细节二: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失礼的。

细节三:如果在抽烟时需要与人握手,千万不要换手持烟去握手,而是应该把烟

放下,再伸手相握。

细节四:与别人握手时不能三心二意、东张西望;

细节五: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细节六:不要在握手时争先恐后;

细节七: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

细节八:不要在握手时戴着墨镜;

细节九:不要在握手时将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

细节十: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

细节十一:不要在握手时长篇大论;

细节十二: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

细节十三:不要以肮脏不洁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手与他人相握;

细节十四:不要在与人握手后,立即揩拭自己的手;

礼仪专家特别提示:

什么时候不该与人握手?

如果遇到以下几种情况,则不适宜握手:对方手部有伤;对方手上提着重物;对方正在忙于他事,如打电话、用餐、喝饮料、主持会议、与他人交谈等等;对方与自己距离较远;对方所处环境不适合握手。

如果自己的手是脏的,可以不与对方握手,但要及时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诚恳表示歉意。

交谈礼仪:打破你封闭的圈子

不知你否是注意到,中国人的社交文化是一种圈子文化,这从聚会用餐的方式就能看得出来。比如,中国人大型聚餐时偏好桌餐,尤其是圆桌餐,像一个个封闭的圈子一样,人们喜欢与熟悉的人坐在一起。一个聚会下来,旁桌不认识的人互相多是淡漠的,至多点点头而已;而西方社交不是这样,他们更喜好开放式的自助餐。

我在美国时发现,在社交场合中,人们参加社会活动,交往的兴趣不是认识的人,而是不认识的人,这其实应该是社交的真正意义。往往在那里的聚会中,当你一个人拿着酒杯不知所措时,总会有人走到你的身边,和你微笑着聊天,化解你的尴尬,帮你融入这个圈子中,结识新的朋友。

这种开放式的社交文化,不仅表现在大型聚会中,在家庭聚餐时也是如此。我记得有一次在羽西家做客,那天客厅里不同处的沙发和餐桌前坐了不少人,有相识的、有不认识的。羽西对大家说:“今天,来这儿的客人都不能从头到尾只坐在一个地方,你们要交换不同的位置,每个人都要和其他朋友交谈。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有责任要帮助我照顾好其他的朋友。”为每一个人创造快乐和谐的交流气氛,是开放式社交的原则。每个人要乐于和别人交流,乐于走近他人,乐于给予别人帮助,帮助自己和他人消除在新环境的不适与陌生。

与人交谈是社交活动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谈话,双方可以增进感情交流和相互了解。当然,在交谈中也最容易暴露一些礼仪细节。

与别人交谈不要只谈自己的事情或自己关心的事情,而不顾对方是否愿意听或冷落对方;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语气,要尊重他人,不要恶语伤人,不要强词夺理,语气要温和适中,不要以势压人;再次,交谈时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这是一种礼貌,不能显出很不耐烦的表情或东张西望;别人谈完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光听不谈也是不礼貌的。

1. 交谈基本原则:这样交谈最有效

在与人交谈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表情认真。在倾听时,要目视对方,全神贯注,不能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的表情会让对方感到很不舒服。交谈时双方目光接触应该占总的交谈过程的一半以上,但并不意味着你应该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的眼睛,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

动作配合。自己接受对方的观点时,应以微笑、点头等动作表示同意。身体后仰、抱着胳膊、翘着腿,从心理学角度看,是对对方保持警戒的状态。歪着脑袋,摇头晃脑,容易使人误以为“是不是对我的意见不满意?”另外,不停地抖腿、转动手中的笔、两手紧握弄得关节嘎嘎作响,都是应该引起注意的无意识的坏习惯。

语言合作。在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不妨用“嗯”或“是”等词加以回应,表示自己在认真倾听。

用词要委婉。在交谈中,应当力求言语含蓄温和。如在谈话时要去洗手间,不便直接说“我去厕所”,应说 “对不起,我出去一下,很快回来”,或其他比较容易接受的说法。

礼让对方。在交谈中,应以对方为中心,处处礼让对方,尊重对方,不随便插话。

礼仪专家特别提示:

怎样委婉地表达你的意见?

在与人交谈时,如果遇到不方便直接表达的话语,可以采取一些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掌握这样的技巧会显得更加礼貌:

旁敲侧击。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通过“提醒”语言让对方“主动”提出或说出自己想要的。

比喻暗示。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对方展开合理准确的联想,从而领会你所要传达的意图。

间接提示。通过密切相关的联系,“间接”地表达信息。

先肯定,再否定。有分歧的时候,不要断然否定对方的全部观点,而是要先肯定对方观点的合理部分,然后再引出更合理的观点。

多用设问句,不用祈使句。祈使句让人感觉到是在发布命令,而设问句让人感觉是在商量问题,所以后者更容易让人接受。

表达留有余地。不要把问题绝对化,从而使自己失去回旋、挽回的余地。

语言中的礼仪细节

在交谈中,语言必须准确,否则不利于双方之间的沟通。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发音准确。在交谈中要求发音标准。读错音、念错字、口齿不清、含含糊糊都让人听起来费劲,而且有失自己的身份。

(2)口气谦和。在交谈中,说话的口气一定要做到亲切谦和,平等待人,切忌随便教训、指责别人。

(3)内容简明。在交谈时,应言简意赅,要点明确,少讲、最好不讲废话。啰里啰嗦、废话连篇,谁听都会头疼。

(4)少用方言。在公共场合交谈时,应用标准的普通话,不能用方言、土话,这也是尊重对方的表现。

(5)慎用外语。在一般交谈中,应讲中文,讲普通话。无外宾在场,最好慎用外语,否则会有卖弄之嫌。

此外,要用文明语言,绝对不能出现以下一些有失身份的语言:

粗话:口中吐出“老头儿”、 “小妞”等称呼,是很失身份的;

脏话:讲起话来骂骂咧咧,是极度不文明的表现;

黑话:一说话就显得匪气十足,容易让人产生反感、厌恶情绪;

荤话:不分场合地把绯闻、涩情、“荤段子”挂在口边,会使你显得趣味低级;

怪话:说话怪声怪气、黑白颠倒,让人难生好感;

气话:说话时意气用事、发牢骚或指桑骂槐,很容易伤害人、得罪人。

不要让你的声音生锈

你的声音在社交交谈中也是表现个人魅力的重要元素,在很多西方领导人训练课程中,声音的培训也是其中一项内容。在与人交谈时,深厚、宽音域的声音能够让人觉得舒服,尖利或者刺耳的声音会让人难以忍受。因此,应注意以下一些细节:

语调:在讲话时保持抑扬顿挫的音调,要让人觉得自己对正在交谈的话题很有兴趣,不能用平淡、乏味的声音来交谈,这会让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音量:太大的音量容易成为交谈中气势逼人的角色,也容易让人反感;音量太小会使你显得不够权威,容易被人忽视。

语速:讲话过快会让人听不清楚,过慢则会让人失去耐心。最好在讲话的过程中留一些停顿,以便让人有一个反应的过程。

选择愉悦的交谈话题

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开始交谈是你在社交场合中时常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公众场合中探讨什么样的话题才会显得不失礼呢?我建议遵循下面的一些规则:

适合讨论别人有兴趣的话题;

适合讨论知识性的话题;

适合讨论天气、体育新闻等中性话题;

适合讨论有品位的个人爱好;

适合讨论别人的优点和喜讯;

特别注意,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应该避免在这时交谈:

不能打探讨论对方的隐私,包括收入状况、年龄、婚姻、健康、经历等;

不能嘲笑其他人的糗事;

不能谈论朋友的身体特征;

禁止在社交场合讲黄色故事;

在别人不幸的时候讨论自己的好运气;

不利于宗教、民族团结的话题更是应该回避;

不传播小道新闻或者不好的消息,比如车祸、灾难、犯罪等;

不能非议国家和政府;

不能涉及国家和行业秘密;

不能在背后议论领导、同事、同行的坏话;

不能谈论格调不高的问题。

交谈中的危险雷区

细节一:不要一个人长篇大论。交谈讲究的是双向沟通,因此要多给对方发言的机会,不要只顾一人侃侃而谈,而不给他人开口的机会。

细节二:不要冷场。不论交谈的主题与自己是否有关,自己是否有兴趣,都应热情投入,积极合作。万一交谈中出现冷场,应设法打破僵局。常用的解决方法是转移旧话题,引出新话题。

细节三:不要插嘴。他人讲话时,不要插嘴打断。即使要发表个人意见或进行补充,也要等对方把话讲完,或征得对方同意后再说。对陌生人的谈话是绝对不允许打断或插话的。

细节四:不要抬杠。交谈中,与人争辩、固执己见、强词夺理的行为是不足取的。自以为是、无理辩三分、得理不让人的做法,有悖交谈的主旨。

细节五:不要否定。交谈应当求大同,存小异。如果对方的谈话没有违反伦理道德、侮辱国格人格等原则问题,就没有必要当面加以否定。

细节六:把握交谈时间。一次良好的交谈应该注意见好就收,适可而止。普通场合的谈话,最好在30分钟以内结束,最长不能超过1小时。交谈中每人的每次发言,在3~5分钟为宜。

细节七:避免低声耳语。如果多人交谈时,你只对其中一人窃窃私语,会给其他人造成你正在评论他们的印象,这种时候低声耳语会让其他人觉得你排斥了他们。

细节八:不要用手指点别人,需要指出其他人的时候,应该把手指全部伸开,掌心朝上,用手掌指出那个人。

细节九:不要过分谦虚。受到表扬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快乐的心情直接告诉对方,比只是谦虚效果好多了,这时候,空气中都会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细节十:不要挑剔别人的毛病。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总是挑剔别人的毛病,被你挑毛病的人就会心情很差,应该从积极的角度思考,正确理解对方的想法和心情。

倾听的基本礼仪:倾听用耳别忘了用心

不做面无表情的倾听者

学会听人说话,是社交中最容易做的事情,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这却是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在听别人讲话时,目光要与讲话者对应,面部表情应该根据对方谈论的内容而有所反应;身体前倾,以表示你对他人正在讲的话题感兴趣或者专注;点头或者摇头,以表示肯定或者否定;要时不时地报以“嗯”、“是”、“对的”、“哦”,这样简短的语气词来表示你在认真倾听;对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及时并且诚恳的回答。

倾听时的五个“不能”

细节一:不能左顾右盼,目光必须集中在讲话者的身上;

细节二:不能经常打断别人的讲话;

细节三:不能心不在焉,一边保持手中的动作一边听别人讲话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细节四:不能假装在听,在别人说话时走神是最大的禁忌;

细节五:别人讲话时,你过于强硬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与对方发生争执不是有礼貌的倾听。

3. 礼貌用语: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问候要亲切

在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应当问候对方。若只向他点点头,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会被理解为不想与之深谈,不愿与之结交。碰上熟人,也应当问候。如果视而不见,不置一辞,则显得自己妄自尊大。

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是:“您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比较文雅一些的话,可以说:“久仰”、“幸会”。要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某经常跟我谈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我听过您作的报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语则不妨显得亲切一些,具体一些。西方人爱说:“嗨!”中国人则爱问“去哪儿”、“忙什么”、“身体怎么样”、“家人都好吧?”、 “好久没见了”、“又见面了”,也可以讲:“你气色不错”、“您的发型真棒”、“您的小孙女好可爱呀”、“今天的风真大”、“上班去吗?” 等等。

问候语不一定具有实质性内容,而且可长可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问候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问候语应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戏弄对方。禁用“来了”,“瞧您那德性”,“喂,您又长膘了”等话语来问候他人。

为了避免误解,统一而规范,在社交场合中应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最好不要乱说。

问候时,切忌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例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跟老婆离了没有”,或是“现在还吃不吃药”,这些都是会引起别人反感的问候。

一些特殊环境下的问候:

在路上相遇的时候,边走边打招呼的情况也常出现,但是遇到朋友或者很亲密的熟人,就要停下来,身体面对对方打招呼。

你在座位上时,上司找你说话,回答问话的时候不要坐在座位上,要站起来。

不过分的问候。颔首礼(10度)是比较恰当的问候方式,问候的时候应暂时停止其他动作,双手自然交叉在身体前方,注意不要妨碍别人。如果是出入会议室,要注意在给客人上茶之后再问候。

偶遇不知姓名只是面熟的人。在问过“您好”之后,可以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关于天气方面的话题,还可以称赞对方“您的包真漂亮”、“发型很漂亮”等等。

在洗手间或电梯里与人目光接触。即使是第一次见面,目光接触的一瞬间,眼露微笑,也会使凝重的气氛变得温馨起来。

在街上偶遇朋友时,要见机行事。是不是立刻就上前打招呼,要看当时对方的情况,如果感觉不适合打扰对方,那就不要勉强,不打招呼,对方也是能理解的。如对方独自悲伤时,或看到一贯打扮得很漂亮的女性这次不加修饰地去购物了,或在外面看到了自己公司的人在谈恋爱,在对方还没有注意到自己时,悄悄离开那个地方,也是一种关怀。

在你发现前方有熟人时。打招呼的时候不要从身后喊对方,应该从对方的身边绕到前面再问候,突然从身后上来就拍肩膀已经很不礼貌了,惊吓到对方更是失礼。

感谢要真心

表示感谢,最重要的莫过于要真心实意。为使被感谢者体验到这一点,一定要认真、诚恳、大方。话要说清楚,要直截了当,不要连一个“谢”字都讲得含混不清。表情要加以配合,要正视对方的眼睛,面带微笑。必要时,还须与对方握手致意。

得到他人夸奖的时候,应当说“谢谢”。这既是礼貌,也是一种自信。切忌用“瞎说”、“不怎么地”、“哪里哪里”、“谁说的”、“少来这一套”这些词语来回应别人的称赞。

获赠礼品与受到款待时,别忘了郑重其事地道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我非常喜欢您送的礼物”等都是非常合适的谢语。

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后,应该用“实在过意不去”、 “麻烦您了”、“感谢您的帮助”等语句表示谢意。

感谢他人也有一些常规可以遵循。在方式方法上,有口头道谢、书面道谢、托人道谢、打电话道谢之分。一般来讲,当面口头道谢效果最佳。专门写信道谢,如获赠礼品、赴宴后这样做,也有很好的效果。打电话道谢,时效性强一些,且不易受干扰。托人道谢,除非是人家出面,效果就差一些了。

如果是正式表示感谢,通常应当加上被感谢者的称呼。例如:“马小姐,我专门来跟您说一声'谢谢’”,“许总,多谢了”。越是这样,越是显得正式。

表示感谢,有时还有必要提一下致谢的理由。比如:“易先生,谢谢上次您在制作广告方面的帮助”,免得对方感到空洞或想不起你感谢的缘由而不好回应。

道歉要诚恳

打扰对方或向对方致歉要用“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等词语;接受对方致谢、致歉时应该用“别客气”、“不用谢”、“没关系”、“请不要放在心上”等词语回应。

在商务交往中,需要掌握的道歉的技巧,有下面几点:

道歉语应当文明而规范。有愧对他人之处,应该说“深感歉疚”、“非常惭愧”;渴望别人谅解时应该说 “多多包涵”、“请您原谅”;一般的道歉场合,则可以讲 “对不起”、“很抱歉”、“失礼了”。

道歉应当及时。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就要说“对不起”。

道歉应当大大方方,堂堂正正,不要遮遮掩掩,也不要过分贬低自己。

有些道歉的话当面难以启齿,写在信上寄去或是送上一束鲜花,婉言示错。通常这类借物表意的道歉会有极好的反馈。

祝贺要热情

祝贺,就是向他人道喜。每当他人在工作与生活上取得了进展,或是恰逢节日喜庆之时,对其致以热烈且富有感晴色彩的吉语佳言,会使对方的心情更为舒畅,双方的关系更为密切。

祝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口头祝贺、电话祝贺、书信祝贺、传真祝贺、贺卡祝贺、贺电祝贺、点播祝贺、赠礼祝贺、设宴祝贺等等,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在多数情况下,几种方式也可以同时并用。

一般说来,口头祝贺是商界人士用到最多的一种祝贺方式。它在总体上的礼仪要求,一是要简洁、热情、友善、饱含感晴色彩,二是要区分对象,回避对方忌讳的。

在祝贺开业时,应该说“事业兴旺”、“大展宏图”、“日新月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祝贺生日时,除了“生日快乐”可广泛使用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种祝词只适用于老年人,不宜对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来讲。

对新婚夫妇,应该使用“天长地久”、“比翼齐飞”、“白头偕老”、“百年好合”、“互敬互爱”、“早生贵子”之类的祝贺语。

有些祝贺的话本意不错,但可能犯一些人的忌讳,应该回避。比如,不要祝即将乘飞机的人“一路顺风”,因为这对飞机飞行有碍。香港人不爱听别人祝他“快乐”,因为在粤语里,“快乐”与“快落”的发音一样,显得不吉利。

告别忌唐突

告别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时刻,如果告别能留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和久远的回味,对日后的交往和友情是很有益处的。按照常规,道别应当由来宾率先提出来,假如主人首先与来宾道别,难免会给人以厌客、逐客的感觉。

礼貌的告别应该经过以下的过程:

在告别前略有一点铺垫,使对方对告别有一个思想准备,否则突然说“我要走了”,就显得唐突而失礼了。

在告别时应该适度寒暄,如对长者、师者表示问候,请对方保重身体等。对待同辈朋友,可以问候其父母,祝其安康。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对方表示良好的祝愿。

采用挥手告别的正确做法是:身体站直,不要摇晃和走动,目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可高扬右手,也可双手并举,但不要只用左手挥动,手臂要尽力但显得自然地向前伸,不要举得过低,也不能过分的弯曲。掌心要向外,指尖要朝上,手臂要左右挥动,如用双臂道别,两手要同时由外侧向内侧挥动。

不少人告别的前期礼仪都做得不错,但是到了最后关头会失礼。对方刚上车,或步行还不很远的时候,送别者一转眼就不见了,这会使人感到很扫兴。应该让对方远去以后,送别者才离去,那样在礼数上才算周全。

如果主人送至车前,在道别的时候,客人在车内坐好后要将车窗摇下来与主人告别致意。

作为主人,在道别时,特别应当注意四个环节:一是应适当加以挽留;二是应当起身在后;三是应当伸手在后;四是应当相送一程。

常用告别语有三种类型:

1.主客之间的告别语

客人向主人告别时,应该说“请回”、“请留步”、“就此告辞”、“后会有期”等,主人则以“慢走”、“走好”等话语回应。如果客人是远行,可说“祝你一路顺风”、“一路平安”、“代问××好”、 “多多保重”等告别语。

2.熟人之间的告别语

如果两家距离较近,可说“有空再来”、“有时间来坐坐”、“有空来喝茶”等,也可说“代问家人好”以示礼貌。

3.“再见”。

这是当今比较通用的告别语,适用于大部分场合的告别。

礼仪专家特别提示

教你22个常用礼仪客套词

初次见面说“久仰”,分别重逢说“久违”,征求意见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求人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托人办事用“拜托”,看望别人用“拜访”,赞人见解用“高见”,宾客来临用“光临”,送客出门说“慢走”,与客道别说“再来”,陪伴朋友说“奉陪”,中途离开说“失陪”,等候客人用“恭候”,请人勿送叫“留步”,欢迎购买叫“光顾”,归还物品叫“奉还”。

交谈礼仪教案中班篇七

交谈利益的基本要求交谈,是表达思想及情感的重要工具,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在人际关系中的“礼尚往来”中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下面有小编整理的简析交谈礼仪,欢迎阅读!

中国某外贸公司总经理应美国合作方的要求到美国进行访谈,双方要讨论下一步的合作方案。到达美国之后,美方对中方提出的合作方案十分感兴趣,合作事宜基本确定,就等着签合同。等待合同期间,美国代表出于礼貌邀请该外贸公司总经理到他家里参加宴会,该总经理欣然应邀,他也很想看看美国人的家里是什么样子。

到达美方代表家里之后,他开始了习惯性的中国式的谈话方式,为了拉近双方的距离,他一开始就问美国代表:“你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是不是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还详细追问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其他的原因,后来感觉到美方代表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才停口。为了表示自己的品味高他又问美方代表:“你的房子装修的很漂亮,应该花了不少钱吧?”

拜访结束后,美方代表说合同具体内容他还要仔细考虑一下,然总经理先回去等他的消息。这位总经理回去不久,美方代表就派人通知总经理取消合同。理由是美国代表觉得这位总经理不尊重他,对总经理的合作诚意产生怀疑。

追根究底主要原因是总经理犯了美方代表的交谈禁忌。在中国,双方相互交往时习惯询问和别人相关的事情,比如身体状况、居住坏境等。从古到今,中国人见面时经常说的就是“你家里人都还好吧,替我问候令尊”,以此来表示双方的关系比较密切,拉近双方距离。但是在西方人看来,你所问的都是他的个人隐私,打探隐私就是不尊重他。

我们在涉外商务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交谈礼仪,由于地域和历史传统的不同,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使得我们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国家特色,但是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并很可能造成沟通障碍。

中国人在见面时最常问的一句话是“你吃饭了吗”,在中国这只是一句寻常的问候语,相当于西方国家的“hello”,但是如果你这样问一个外国人,他会认为是你想请他吃饭。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涉外商务礼仪中的交谈礼仪,避免因为说话不当而导致生意失败。

和西方人交谈有几种话题是不能涉及的:健康状况、收入情况、婚姻家庭等属于个人隐私的话题;涉及国家和行业秘密的话题;格调不高的话题。更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背后议论领导、同事或者是同行以及交往对象。

谈话时表情要自然,语言要得体。交谈时目光要注视对方,但不能紧盯着对方看。可以使用手势,但是要注意不同的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意思也不相同,比如在我国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否”,但是在有的国家正好是相反的。

在涉外商务交往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交谈礼仪,交谈礼仪不仅涉及到一个人的自身修养,还表现出一个人的自身素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