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优秀5篇)

最新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优秀5篇)

ID:3853268

时间:2023-09-29 07:49:52

上传者:紫薇儿 最新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优秀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篇一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人文教育目标:

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运讨论法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

课件、小黑板。

二课时

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教师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用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

2、认读多音字“假、都”。

3、提名分节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读后想一想课文的叙述顺序,画出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句;教师投影出示:

来到天都峰(1)

在、、、、、、脚下(2-5)

爬上、、、、、、(6—7)

爬上、、、、、、之后(8—10)

2、小组讨论,一部分一部分的学习课文,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全班讨论,老师再补充解答。

(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

四、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5、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天都峰的高与险,要让孩子们在充分的读中体会:互相欣赏读,教师范读,指名读等等。读中感悟。)

五、布置作业

1、自己学习生字。

2、感情朗读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提名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二、学习新课。

1、“我”和爷爷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讨论。

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体会两次对话的意思。

(1)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结果怎样?(学生联系前后文,知到是在面对高而陡的天都峰,缺乏自信和勇气时,“也”分别表示了一老一小的惊讶、怀疑和敬佩,有了勇气,这个力量鼓舞着自己奋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峰。)

(2)他们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么?(读第二次对话,知道这个力量就是“勇气”。)

4、读六、七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4、说说读了这两段课文,自己有什么想法?(让学生从具体生动的叙述中感悟汉语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词的确切。)

5、齐读末段中爸爸的语言,自己再读读,看还有什么问题?

(要让孩子们充分理解爸爸的话,需要他们反回来继续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变成自己的语言与同学们交流。)

三、完成练习第二、三题。

四、布置作业

用“终于”写一段话。

3、爬天都峰

来到天都峰(1)

在、、、、、、脚下(2-5)

爬上、、、、、、(6—7)

爬上、、、、、、之后(8—10)

本文表达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对话语言朴实但内涵丰富。学习这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学会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孩子们对课文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给孩子充分读的时间,引导孩子们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并且整节课轻松但效率极高。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篇二

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应当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读懂爸爸的话。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行文顺序和认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出的学生的疑点为线索,解决教学重点;第三课时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单项的、综合的,口头的、书面的,必做的、选做的……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目的,并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下面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说明。这课时有四个大的教学步骤:

1.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

2.深入读议,理解小妹妹受老爷爷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扶,实际上是学生体会小妹妹会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解决教学的第一个重点。)

3.启发想象,理解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放,实际上是让学生体会老爷爷会从小妹妹身上汲取力量。)

4.总结全文,体会爸爸说的话。

(在前两步基础上,学生理解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就不困难了,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顺势解决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学生自读,找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句,并理解这些词句;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以指导学生读书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在学生活动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全班学习这一形式,而是以个体的独立学习为主,加强同桌及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机地把各种方式恰当地安排、组合,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使学生们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3.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但学生们可以凭借前面理解到的小妹妹在老爷爷鼓舞之下爬上天都峰的那些认识,在自己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而且如前所述,老爷爷在小妹妹的鼓舞下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又正是体会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一个方面,因此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设计了一组想象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爬天都峰。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是:天都峰有多高,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已经解答了。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请翻开书,一起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好。(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画面)天都峰真高啊!峰顶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陡啊!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师:但是,小妹妹、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同学们,上节课你们还提出了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爬上天都峰的呢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也是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要解答的主要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生自由读,师巡视检查。)

师:小妹妹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妹妹的话)

师:好,请坐。小妹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小妹妹的话)

师: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说。

生:是因为她爬上的时候,她……

师:她怎么样啊

师:来到天都峰脚下,小妹妹犹豫了。那当她看到老爷爷时,心里又怎么想呢请你来说。

生:她看到老爷爷的时候,她应该想,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会害怕。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要来爬天都峰,他都不害怕,我应该鼓起勇气来爬上天都峰。

师:你是说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小妹妹。她还会怎么想呢

生:小妹妹看见老爷爷,是这样想的,她想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来爬天都峰啊!

师:她感到怎么样啊

师:说得真好!对,老爷爷不怕,小妹妹也不怕!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你读。

生:我从“比我爷爷还大哩”这里看出来这个老爷爷比她爷爷还大。

师:还从哪儿看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我从“白发苍苍”看出来老爷爷的年纪很大。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读表现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齐读相关句子)

[通过读表现理解,增强体会,不失为较低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的好办法。]

师:你们从哪儿看出这位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呢

生:我是从“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你真会读书。这是她发现的,你又从哪儿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请你读。

生:我还从“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这里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同学们会学习。你们又从哪儿看出小妹妹这时下定决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峰了呢

生:我是从“我不再犹豫”这里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峰。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完整,好吗

(生读句子,师相机板书:不再犹豫)

师:请你们通过读让老师感受到小妹妹不再犹豫了。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下定了决心,应该读得再坚决一点儿,再读一次。

(生再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看到老爷爷要爬天都峰,不再犹豫,下定了决心爬天都峰。她怎样爬天都峰的呢在书中去找答案。你来说。

生:她是奋力向峰顶爬去。

(板书:奋力)

师:“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师:拿定主意是不再犹豫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想想“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

师: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体出了全身的力气呢自己试一试。

(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读。

(生齐读)

师:我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呢往下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攀着铁链上”。“攀着”是什么意思

生:“攀着”就是紧紧抓住东西使劲爬上去。

师:那“攀着铁链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用力抓住铁链往上爬。

师:理解得好!那“攀着铁链上”怎么读。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攀着铁链上”)

师:是使劲儿抓住铁链往上爬。再用点儿力,读。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她为什么要紧紧抓住铁链往上爬请你说。

生:因为天都峰很陡,如果不紧紧抓住铁链上,就会掉下来。

师:说得好!她联系了天都峰的陡来考虑。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要是小妹妹不抓紧铁链,她会摔下来的。

师:那“攀着铁链上”该怎么读,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险啊!再读“攀着铁链上”。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真有力气!那“手脚并用向上爬”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说。

生:“手脚并用向上爬”的意思是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师:说得对!小妹妹为什么要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生:因为她不手和脚一起用,她就会摔下来。这样比较安全。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吗

生:因为如果她用两只脚走的话,有时候脚会走累了,她用手一起爬的话就比较省力。

师:有感受。你还怎么想联系天都峰又高又陡来想想。

生:因为天都峰那儿铁链是直下来的,不“手脚并用向上爬”,只用脚爬,是爬不成的。

师:噢,有道理。那我们来读“手脚并用向上爬”。

(生齐读)

师:读得好。小妹妹就是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板书:奋力攀登)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个自然段。

(生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多好啊!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第6自然段)

生:老师少念了个“终于”。

师:那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试读体会)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他们爬得很累,很不容易。

师:理解得好!还有吗

生:我体会到他们爬呀爬,最后终于爬上了峰顶,他们感到无比的喜悦!

师:这个词用得好!那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师:读得多好啊!同学们,拿起书,一起读。

(生齐读)

师:老师看到有的孩子读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上了峰顶一样。请大家再读一读。好多小脸儿都笑起来了,多可爱啊!

(生齐读)

师:同学们提出的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所以,小妹妹说——请女同学读。

(女生读小妹妹的话)

师:那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天都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老爷爷爬上峰顶后说的话。

(生自由读老爷爷的话)

师:老爷爷说他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

生:老爷爷是小妹妹的勇气鼓舞了他,他才爬上天都峰的。

师:理解得好!你能不能用老爷爷的话来说一说。

(生读相关句子)

师:一起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课文中没有具体告诉我们老爷爷怎样受小妹妹勇气鼓舞下决心爬上天都峰的,但你们只要仔细读书就能体会出来。请同学们静静地再认真读第2至7自然段。(多媒体出示思考题:(l)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生默读,师巡视、指导。)

师:想好了自己说一说。

(生自由练说)

师:说完了以后,孩子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倾听。)

师:很多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你们对哪些问题感受深,就说哪些问题。哪个同学愿意先说

师:老爷爷看到小妹妹这样想,是吗下来再静心读读老爷爷的话,再想想。——还有吗

生:老爷爷站在天都峰脚下,心里会想,我这么大的年纪,能爬上天都峰吗

师:你能联系天都峰的高和陡来想象,很好!——还有吗

生:老爷爷他看到小妹妹以后,心里会想,小妹妹年纪这么小,爬得上去吗再看看我年纪这么大,肯定能爬上去。这时,他不害怕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他想,他一定会爬上去的。

师:老师发现不少同学觉得老爷爷一开始就敢爬天都峰,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老爷爷说的话,一起读画红线的部分。

(生齐读)

师:老爷爷一开始就下决心爬天都峰了吗

生:没有。

师:他在什么情况下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生:他是看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才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师:那刚才两个同学提到的他看到小妹妹时想,我年纪这么大了,肯定能爬上去。是不是一开始就想的我肯定爬得上去你说。

生:是的。

师:那你再读一读老爷爷的话。大家一起帮他,好吗

(生齐读)

师:老爷爷先下决心了吗

生:老爷爷一开始还没有下决心。

师:对了。什么时候下决心的

生:是老爷爷看到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的情况下才下决心的。

师:所以,你刚才的说法——

生:不对。

师:刚才那个同学也说老爷爷一开始就要爬,你说的,是吗你现在觉得你该怎么说

生:我觉得应该说老爷爷是看到小妹妹那么小也要爬天都峰,他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继续讨论。请你说。

生:后来,他是这样爬上天都峰的。我想老爷爷爬不上去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你要有勇气爬上天都峰,爬上天都峰就可以看到黄山的云海了。然后,小妹妹没有信心的时候,老爷爷又会给小妹妹鼓励,又会说:小妹妹,无限风光在险峰,你只要爬上了天都峰,你就一定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师:他们始终在相互鼓舞。答得棒!请坐下。有没有同学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想了这么多能干的同学都思考了,请你来说。

生:老爷爷在峰顶下面,他看到天都峰,心想,我这么老的年纪,要来爬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可能爬不上去吧他对自己有些怀疑。他看到小妹妹,他会想,小妹妹这么小的年纪都来爬天都峰了,我一定也要爬。后来,他看见小妹妹爬不上去的时候,他说,小妹妹,一定要爬上去,爬到上面,我们就又可以休息,可以看黄山的云海了。老爷爷爬不上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加油啊!无限风光在险峰,你一定要爬上去呀!

生:明白了。

师:那我们再来读一读老爷爷说的话。请男生读。

(男生齐读老爷爷说的话)

师: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妹妹和老爷爷互相道谢以后,爸爸为什么要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这一老一小哪点儿有意思,有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

生:汲取力量。

(板书;汲取力量)

师:爸爸笑着说的话是对这一老一小的赞扬。让我们学着爸爸,也笑着来赞扬这一老一小吧!

(生齐读爸爸的话)

师:让我们记住爸爸的话吧!这节课上到这里。

总评:

本课从内容重点看,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据此,编者在“思考·练习”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讲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提示了学习本篇课文的重点和思路。

罗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教材的上述特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采用变序式学习方法,紧紧抓住小妹妹与老爷爷“互相道谢”的话切入,再反顾前文,去体会他们对话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最后归结到对爸爸的话的理解,从而感知全文的中心思想。这使整个教学目标明确而又恰当,教学重点集中而有深度。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针对该课的教学对象仅为三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都有限的实际,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小妹妹的话时,重在“扶”;理解老爷爷的话时,着力“放”,“扶”“放”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着眼于读书的训练。

教师始终把指导读书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采取了试读、引读、自由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并有机地结合教师的指导与演示、学生的观察与讨论,训练学生正确阅读,深入理解,形成阅读能力与习惯。

3.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各个阶段的训练目的与需要,适时地交换着教学组织形式,或个体静心读书,或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

4.着眼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大胆想象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下决心爬天都峰的情景和过程,然后进行说话表达。这既落实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篇三

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课文开头简单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黄山爬天都峰这件事;接着围绕着爬天都峰,按事情发展顺序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作者站在天都峰脚下看到的情景。讲了两点:一是山峰的“高”,二是山峰的“陡”。第二层讲爬天都峰前的情况。先讲“我”担心能否爬上,接着讲“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下一起爬。第三层讲“我”和老爷爷、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了爬上天都峰之后的情况。先讲在鲫鱼背前“我”和老爷爷照相留念,接着“我们”互相道谢,最后课文用爸爸的话对“我”和老爷爷讲的话进行总结。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并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朗读课文,抓关键句子,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朗读感悟、情景教学法

搜集黄山图片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课文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这么高的山,“我爬得上去吗?”

(1)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引导学生说)

(2)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指导朗读)

(3)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导朗读)

3、哟,这么高的山,要摆在你面前叫爬,你爬不?

(引导生的换位思考)

4、这么高的山,看得“我”直发抖,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2)“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3)“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5、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篇四

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应当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读懂爸爸的话。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行文顺序和认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出的学生的疑点为线索,解决教学重点;第三课时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单项的、综合的,口头的、书面的,必做的、选做的……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目的,并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下面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说明。这课时有四个大的教学步骤:

1.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

2.深入读议,理解小妹妹受老爷爷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扶,实际上是学生体会小妹妹会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解决教学的第一个重点。)

3.启发想象,理解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过程;

(这是放,实际上是让学生体会老爷爷会从小妹妹身上汲取力量。)

4.总结全文,体会爸爸说的话。

(在前两步基础上,学生理解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就不困难了,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顺势解决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学生自读,找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句,并理解这些词句;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以指导学生读书为主线组织阅读教学活动。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在学生活动方式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全班学习这一形式,而是以个体的独立学习为主,加强同桌及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机地把各种方式恰当地安排、组合,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并存的局面,使学生们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3.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但学生们可以凭借前面理解到的小妹妹在老爷爷鼓舞之下爬上天都峰的那些认识,在自己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来。而且如前所述,老爷爷在小妹妹的鼓舞下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又正是体会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一个方面,因此这里可以作为一个启发想象的训练点。设计了一组想象思考题:(1)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生:爬天都峰。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是:天都峰有多高,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这个问题已经解答了。让我们来回忆一下,请翻开书,一起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生齐读第2自然段。)

师:读得好。(多媒体出示天都峰画面)天都峰真高啊!峰顶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真陡啊!登山的石级和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师:但是,小妹妹、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同学们,上节课你们还提出了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爬上天都峰的呢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这也是这堂课我们共同学习要解答的主要问题。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们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听一听小妹妹是怎么说的。

(生自由读,师巡视检查。)

师:小妹妹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妹妹的话)

师:好,请坐。小妹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生自由读小妹妹的话)

师:她说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请你说。

生:是因为她爬上的时候,她……

师:她怎么样啊

师:来到天都峰脚下,小妹妹犹豫了。那当她看到老爷爷时,心里又怎么想呢请你来说。

生:她看到老爷爷的时候,她应该想,我这么小的年纪,来爬天都峰,会害怕。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还要来爬天都峰,他都不害怕,我应该鼓起勇气来爬上天都峰。

师:你是说老爷爷的勇气鼓舞了小妹妹。她还会怎么想呢

生:小妹妹看见老爷爷,是这样想的,她想老爷爷那么大年纪了,还来爬天都峰啊!

师:她感到怎么样啊

师:说得真好!对,老爷爷不怕,小妹妹也不怕!你们是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爷爷呢你读。

生:我从“比我爷爷还大哩”这里看出来这个老爷爷比她爷爷还大。

师:还从哪儿看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我从“白发苍苍”看出来老爷爷的年纪很大。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通过读表现出老爷爷年纪很大。

(生齐读相关句子)

[通过读表现理解,增强体会,不失为较低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的好办法。]

师:你们从哪儿看出这位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呢

生:我是从“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和“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你真会读书。这是她发现的,你又从哪儿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请你读。

生:我还从“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这里看出老爷爷也要爬天都峰。

师:同学们会学习。你们又从哪儿看出小妹妹这时下定决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峰了呢

生:我是从“我不再犹豫”这里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峰。

师:请你把这个句子读完整,好吗

(生读句子,师相机板书:不再犹豫)

师:请你们通过读让老师感受到小妹妹不再犹豫了。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下定了决心,应该读得再坚决一点儿,再读一次。

(生再读相关句子)

师:小妹妹看到老爷爷要爬天都峰,不再犹豫,下定了决心爬天都峰。她怎样爬天都峰的呢在书中去找答案。你来说。

生:她是奋力向峰顶爬去。

(板书:奋力)

师:“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师:拿定主意是不再犹豫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想想“奋力”是什么意思。你说。

生: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

师: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出体出了全身的力气呢自己试一试。

(生试读)

师:请同学们读。

(生齐读)

师:我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呢往下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攀着铁链上”。“攀着”是什么意思

生:“攀着”就是紧紧抓住东西使劲爬上去。

师:那“攀着铁链上”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用力抓住铁链往上爬。

师:理解得好!那“攀着铁链上”怎么读。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攀着铁链上”)

师:是使劲儿抓住铁链往上爬。再用点儿力,读。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她为什么要紧紧抓住铁链往上爬请你说。

生:因为天都峰很陡,如果不紧紧抓住铁链上,就会掉下来。

师:说得好!她联系了天都峰的陡来考虑。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想要是小妹妹不抓紧铁链,她会摔下来的。

师:那“攀着铁链上”该怎么读,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险啊!再读“攀着铁链上”。

(生再读)

师:读得好!再读一次。

(生再读)

师:真有力气!那“手脚并用向上爬”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说。

生:“手脚并用向上爬”的意思是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师:说得对!小妹妹为什么要手和脚一起用力向上爬

生:因为她不手和脚一起用,她就会摔下来。这样比较安全。

师: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吗

生:因为如果她用两只脚走的话,有时候脚会走累了,她用手一起爬的话就比较省 力。

师:有感受。你还怎么想联系天都峰又高又陡来想想。

生:因为天都峰那儿铁链是直下来的,不“手脚并用向上爬”,只用脚爬,是爬不成的。

师:噢,有道理。那我们来读“手脚并用向上爬”。

(生齐读)

师:读得好。小妹妹就是这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板书:奋力攀登)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个自然段。

(生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师:同学们读得多好啊!我们再一起读。

(生齐读第6自然段)

生:老师少念了个“终于”。

师:那句子中有了“终于”这个词,让你感觉到什么呢请你们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

(生试读体会)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他们爬得很累,很不容易。

师:理解得好!还有吗

生:我体会到他们爬呀爬,最后终于爬上了峰顶,他们感到无比的喜悦!

师:这个词用得好!那你能把你的体会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师:读得多好啊!同学们,拿起书,一起读。

(生齐读)

师:老师看到有的孩子读的时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上了峰顶一样。请大家再读一读。好多小脸儿都笑起来了,多可爱啊!

(生齐读)

师:同学们提出的小妹妹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这个问题,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所以,小妹妹说——请女同学读。

(女生读小妹妹的话)

师:那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天都峰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老爷爷爬上峰顶后说的话。

(生自由读老爷爷的话)

师:老爷爷说他为什么能爬上天都峰呢

生:老爷爷是小妹妹的勇气鼓舞了他,他才爬上天都峰的。

师:理解得好!你能不能用老爷爷的话来说一说。

(生读相关句子)

师:一起读。

(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课文中没有具体告诉我们老爷爷怎样受小妹妹勇气鼓舞下决心爬上天都峰的,但你们只要仔细读书就能体会出来。请同学们静静地再认真读第2至7自然段。(多媒体出示思考题:(l)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生默读,师巡视、指导。)

师:想好了自己说一说。

(生自由练说)

师:说完了以后,孩子们可以讨论一下。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倾听。)

师:很多小组讨论得非常热烈。你们对哪些问题感受深,就说哪些问题。哪个同学愿意先说

师:老爷爷看到小妹妹这样想,是吗下来再静心读读老爷爷的话,再想想。——还有吗

生:老爷爷站在天都峰脚下,心里会想,我这么大的年纪,能爬上天都峰吗

师:你能联系天都峰的高和陡来想象,很好!——还有吗

生:老爷爷他看到小妹妹以后,心里会想,小妹妹年纪这么小,爬得上去吗再看看我年纪这么大,肯定能爬上去。这时,他不害怕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他想,他一定会爬上去的。

师:老师发现不少同学觉得老爷爷一开始就敢爬天都峰,是不是这样

生:是。

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老爷爷说的话,一起读画红线的部分。

(生齐读)

师:老爷爷一开始就下决心爬天都峰了吗

生:没有。

师:他在什么情况下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生:他是看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才下决心爬天都峰的。

师:那刚才两个同学提到的他看到小妹妹时想,我年纪这么大了,肯定能爬上去。是不是一开始就想的我肯定爬得上去你说。

生:是的。

师:那你再读一读老爷爷的话。大家一起帮他,好吗

(生齐读)

师:老爷爷先下决心了吗

生:老爷爷一开始还没有下决心。

师:对了。什么时候下决心的

生:是老爷爷看到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峰的情况下才下决心的。

师:所以,你刚才的说法——

生:不对。

师:刚才那个同学也说老爷爷一开始就要爬,你说的,是吗你现在觉得你该怎么说

生:我觉得应该说老爷爷是看到小妹妹那么小也要爬天都峰,他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好,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继续讨论。请你说。

生:后来,他是这样爬上天都峰的。我想老爷爷爬不上去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你要有勇气爬上天都峰,爬上天都峰就可以看到黄山的云海了。然后,小妹妹没有信心的时候,老爷爷又会给小妹妹鼓励,又会说:小妹妹,无限风光在险峰,你只要爬上了天都峰,你就一定能看到美丽的风景。

师:他们始终在相互鼓舞。答得棒!请坐下。有没有同学把这几个问题连起来想了这么多能干的同学都思考了,请你来说。

生:老爷爷在峰顶下面,他看到天都峰,心想,我这么老的年纪,要来爬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可能爬不上去吧他对自己有些怀疑。他看到小妹妹,他会想,小妹妹这么小的年纪都来爬天都峰了,我一定也要爬。后来,他看见小妹妹爬不上去的时候,他说,小妹妹,一定要爬上去,爬到上面,我们就又可以休息,可以看黄山的云海了。老爷爷爬不上的时候,小妹妹会说,老爷爷,你加油啊!无限风光在险峰,你一定要爬上去呀!

生:明白了。

师:那我们再来读一读老爷爷说的话。请男生读。

(男生齐读老爷爷说的话)

师: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妹妹和老爷爷互相道谢以后,爸爸为什么要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这一老一小哪点儿有意思,有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师:他们都会从别人身上——

生:汲取力量。

(板书;汲取力量)

师:爸爸笑着说的话是对这一老一小的赞扬。让我们学着爸爸,也笑着来赞扬这一老一小吧!

(生齐读爸爸的话)

师:让我们记住爸爸的话吧!这节课上到这里。

总评:

本课从内容重点看,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据此,编者在“思考·练习”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讲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提示了学习本篇课文的重点和思路。

罗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教材的上述特点,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采用变序式学习方法,紧紧抓住小妹妹与老爷爷“互相道谢”的话切入,再反顾前文,去体会他们对话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最后归结到对爸爸的话的理解,从而感知全文的中心思想。这使整个教学目标明确而又恰当,教学重点集中而有深度。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着眼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针对该课的教学对象仅为三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生活经验都有限的实际,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小妹妹的话时,重在“扶”;理解老爷爷的话时,着力“放”,“扶”“放”结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着眼于读书的训练。

教师始终把指导读书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采取了试读、引读、自由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并有机地结合教师的指导与演示、学生的观察与讨论,训练学生正确阅读,深入理解,形成阅读能力与习惯。

3.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各个阶段的训练目的与需要,适时地交换着教学组织形式,或个体静心读书,或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发挥主体作用,自主学习。

4.着眼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老爷爷感谢小妹妹的话时,安排了较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大胆想象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下决心爬天都峰的情景和过程,然后进行说话表达。这既落实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

三、执教教师简介

罗德淇,女,24岁,大专学历。小学一级教师。1993年毕业于四川省成都师范学校。工作以来,积极参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潜心钻研,虚心求教,取得显著的成绩。1995年参加成都市锦江区青年教师“四赛”活动,荣获一等奖。1996年参加成都市第三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荣获一等奖。1999年4月参加四川省第三届小学语文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荣获一等奖。1999年10月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荣获一等奖。曾先后荣获“良师益友”、“新苗奖”、“锦江区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四年级爬天都峰教案第二课时篇五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2、理解课文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师:品析重点词句法。

生:读议法、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拿出生字、词语卡片,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

2.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4.理解重点词语。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汲取:吸取。

四、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五、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

2.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

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