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美术教案(通用5篇)

2023年大班美术教案(通用5篇)

ID:3873520

时间:2023-09-29 12:17:47

上传者:HT书生 2023年大班美术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大班美术教案篇一

本次活动源自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下的二级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中的一个内容——京剧脸谱。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很多幼儿对它并不陌生,教师也经常在区角中创设绘制京剧脸谱的活动,如果再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关于京剧脸谱的美术活动,可能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本次美术活动我们引入了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剧——川剧,通过川剧特有的“变脸”,尝试在美术活动中实现游戏和教学的巧妙结合。

1.迁移已有的绘画创作经验,创造性地绘制面具。

2.小组协商完成游戏,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

自制面具(眼睛和鼻子处挖洞)、炫彩棒、勾线笔、川剧表演的视频、供幼儿欣赏的面具作品等。

一、欣赏川剧表演“变脸”

1.欣赏第一遍后讨论:这位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他是怎么表演的?

3.教师小结:这位演员表演的节目是川剧的“变脸”,川剧的“变脸”就像我们中国的京剧一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宝贝”,人们把“变脸”称为绝活。

二、欣赏面具作品

1.师: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变脸”的游戏?玩游戏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不同颜色的面具。

2.师(翻开红脸面具):这种面具是什么脸(提醒:什么颜色最多就叫它什么脸)?这张面具上的红色最多,所以我们就叫它红脸。

三、讨论面具的绘画方法

3.师:眼睛变好了,该轮到鼻子变变变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每当幼儿说出一个图案时,教师就在空白的面具上进行填画)。

4.师:“五官变变变”的游戏真有趣,嘴巴已经等不及了,你们快想想嘴巴能变成什么?

6.师:先找一支绿色的勾线笔将刚才画过的五官勾一下。然后,我们可以找一找绿色的朋友(淡绿色和草绿色)。

四、小组合作完成“变脸”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

师:四个好朋友,每人完成一张面具。可以事先通过小组协商,每个人完成不同颜色的面具。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绘画步骤

提醒幼儿进行“五官变变变”的想象创作,在面具上画好眼睛、鼻子和嘴巴。

用炫彩棒为面具上的五官进行勾线(提醒幼儿为面具涂上颜色)。

为面具涂颜色时,提醒幼儿不要只用一种颜色,可以使用多种相近色。

3.进行“变脸”游戏

四人一组拿好自己的面具背对观众,听着鼓声节奏依次“变脸”,每次“变脸”后同伴迅速说出面具的颜色。

4.延伸活动

师:变脸游戏可以四个人玩,也可以一个人玩(教师示范)。

活动反思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以游戏的方式学习,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本次美术活动正是对“玩中学”理念的一次尝试和诠释。

“变脸”游戏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从最初的幼儿为玩“变脸”游戏而制作面具,然后借助自己制作的面具玩“变脸”游戏。在“变脸”的过程中体验小组、师生共同游戏的快乐,感受川剧“变脸”这一中国绝活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的环节紧紧相扣,从欣赏川剧视频表演引出“变脸”,到通过欣赏面具化解活动难点,再到最后小组合作开展“变脸”游戏。幼儿的情绪随着游戏的展开逐渐高涨,活动最后师生共同参加“变脸”游戏将活动的气氛推到了高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三个环节中的表现起到了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作用。

一、巧用智慧化解活动难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幼儿要迁移已有的绘画创作经验,创造性地绘制面具。欣赏面具和讨论面具的绘画方法是整个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表现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活动的进程和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智慧化解活动难点,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专业能力上的一次挑战。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运用由易到难的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不同颜色面具的主要特点。在“五官变变变”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挥创意想象,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打破幼儿固定的思维模式,但这个环节对教师本身的要求很高,尤其是教师的添画部分,更是对教师自身经验积累的挑战,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就无法对幼儿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任务驱动激发创作热情

与以往幼儿自由创作不同,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创作都是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即为了玩“变脸”游戏必须要绘制面具,四人小组要进行协商,每个人确定各自面具不同的颜色,并快速投入创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交代清楚游戏规则,当幼儿忙于找朋友、分小组、协商任务时,教师还要及时提醒他们绘画的步骤和要点,并观察小组合作的情况,在他们创作的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帮助。

三、亲身参与助推活动高潮

本次活动的高潮是最后四人一组进行“变脸”游戏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鼓声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不同的鼓点节奏给出了不同的游戏信号,为活动进入高潮起到了助推作用。

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亲身参与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在敲出鼓点节奏前必须根据幼儿当时的游戏情况及时进行判断,如当幼儿尚未完全明白游戏玩法时,教师敲击的鼓声应该比较缓慢,而当幼儿已经熟悉游戏玩法后,教师敲击的鼓点节奏就应该不断加快,一来可以渲染游戏气氛,二来可以提高游戏难度,从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总之,“游戏教学法”是尊重幼儿天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当我们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这一方法时,能够使幼儿更积极地投入到创造表现活动中,增强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提升美术活动的.情趣性。

大班美术教案篇二

(1)歌曲《小石头》进场。

师:小朋友,咱们刚才歌曲里面唱到了什么?石头有什么用啊?你有没有玩过石头?玩过石头的小朋友介绍听听。

2、交流讨论

(1)欣赏石头画。

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猜猜老师是怎么玩的?用了那些材料?你们想不想玩?

(2)根据范画,引出故事。

3、大胆表现

(1)根据石头形状大胆想象。

(2)幼儿选择辅助材料,进行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想象创编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2)幼儿自由选择同伴,组合石头造型进行创编。

大班美术教案篇三

1、在《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声中带幼儿入场。(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脑海中呈现一幅模糊的、虚构的在雪橇上滑雪的画面,初步引起幼儿对冬天的印象。)

2、请幼儿一起欣赏动画《雪绒花》,说一下动画里是什么季节的场景,雪景漂亮吗?激发幼儿对雪的兴趣。(幼儿在冬天情景画面的观察和欣赏中逐步加深对冬天情景的印象,并慢慢的从抽象画面逐渐形象化,脑海里的冬天景色开始变得清晰。)

3、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回忆下雪时的景象,引导幼儿说一说下雪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

教师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小朋友想一想,冬天下了雪以后我们周围的环境是怎么样的?你见过的雪是什么样的?还有什么样的雪?(在幼儿回答问题和相互倾听发言的同时,幼儿脑海里冬天的画面又在不断地产生变化,随着幼儿的不同说法画面中的形象也在不断的增多或有选择的删除,也会对几种不同的雪花的画法有选择,比如六瓣雪花、鹅毛大雪及小雪等)

4、出示动画里雪山情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下雪后山的变化。(在观察图片后,幼儿会简单了解雪都下在了山的什么地方,山顶变成了白色。)

5、教师出示几幅不同主题油水分离的雪景图片,教师引导:看看画面上有什么?什么颜色?画面上都表现了哪些内容,你最喜欢哪幅画?(幼儿自我的知识经验总是有限的,教师提供多幅不同主题的油水分离雪景作品让幼儿欣赏,目的是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对部分景色、建筑及人物的不同侧重点有所了解,不断丰富自己原有的雪景经验,形成自己较为成熟的作品设计。)

6、游戏“变魔术”,引发幼儿绘画兴趣。

教师出示一张未涂色颜料的半成品,请幼儿观察。教师用激情的语言引导:孩子们,老师还会变魔术呢,想看吗?吊足孩子的胃口后,将水粉在画纸上涂一遍,一幅雪山风景图出现。(幼儿会通过观察“魔术”的奇妙效果而对“油水分离”这种方法产生极大地兴趣,注意力会十分集中,此时教师示范画法幼儿会学的快、掌握的好,同时也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

8、教师演示作画步骤及方法:

(1)教师示范用油画棒水彩来表现下雪天。

白色的油画棒画出山、田野、山峰和地面上的雪,用睡涂法或圈涂法;山脚、树干、土地可用其他颜色的油画棒画。

(2)涂水彩色。因为雪花、山峰、田野均为白色的油画棒描绘,所以用蓝色或灰色水彩色一涂,雪景就马上出来了。也可用两种以上同色调的水彩(接色法)涂底色。教师分别演示一次。

(3)教师提问:“为什么出现了雪景呢?与我们平时的作画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在交流中感受油水分离的奇妙效果,知道油水分离是油画棒与水彩混合作画的一种方式。

9、幼儿作画。

(2)教师交代注意事项:在绘画过程中,安安静静的作画;尽量保持画面的整洁;如果不小心把颜料弄到身上或桌子上,应及时用抹布擦掉;并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的冬天的雪景画出来,提醒幼儿用白色画雪,最后用水彩粉刷。。

(3)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过程中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10、作品展示与评价

(2)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表扬其他组的作品一个优点,且别人说过的不能说;欣赏不同底色间相互渗透的效果。

(3)评选完成作品最好的一组

11、结束:幼儿与自己作品或全班幼儿与所有作品的合影。

大班美术教案篇四

砂纸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打磨工具出现幼儿并不陌生,但在砂纸上作画却是第一次,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动手能力教强,喜欢尝试探索,结合这一特点,选择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大胆常识作画,感受砂纸画与纸画画的不同,掌握在砂纸上作画的技能。

1、探索尝试用砂纸作画,充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自己喜欢的画面。

2、掌握画砂纸画的技能,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现画面的主次层次。

3、感受画砂纸画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油画棒、试涂颜色的砂纸、人手一件半成品砂纸贺卡、作品展示区

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半成品贺卡)

砂纸和白纸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引导幼儿大胆讲述砂纸与白纸的不同之处。

(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画画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涂色呢?师幼共同用手指抚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轻重。

(涂底色时用油画棒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扫过。画主要景物时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你喜欢什么颜色?

引导幼儿大胆在砂纸上试涂各种颜色,探索发现适合砂纸画选用的颜色。

(白色、粉色、黄色、天兰色、桃红色、浅绿色、紫罗兰等一些色彩艳丽的颜色,还可以让幼儿试用先涂白色打底,再涂红色、深蓝、绿色等颜色。)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想要送给什么人。

你想在贺卡里面画些什么内容?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想要画的内容。

背景色:时将油画棒横过来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一下一下涂,涂完以后不要再涂。

主要景物:主要景物画的大、下笔用力。

要求:

1、作画时大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画。

2、先涂背景色再画主要景物,主要景物要突出。

3、要选鲜艳的颜色,注意画面卫生。

鼓励能力弱幼儿大胆作画。

从画面的主次层次表现情况、颜色的选择、内容的表现的情况。

幼儿在学习砂纸画时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画画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又学习了砂纸画的方法。在处理难点上采用在手背上用手指轻轻抚摸,用力按的方法来表现不同力度,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难点,在评价过程中幼儿饶有兴趣的进行互评,幼儿能根据要求从画面主次层次、颜色、内容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幼儿的体验了成功,感受了画砂纸画的乐趣,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大班美术教案篇五

1、感受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2、大胆、夸张地介绍自己的特征。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