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抄报读后感想 保护环境的小学生手抄报(汇总8篇)

最新手抄报读后感想 保护环境的小学生手抄报(汇总8篇)

ID:3881208

时间:2023-09-29 13:58:34

上传者:纸韵 最新手抄报读后感想 保护环境的小学生手抄报(汇总8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抄报读后感想篇一

我们地球已经伤痕累累,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如今: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水污染、海洋生态危机、物种濒危、垃圾难题、人口增长等各种难题让我们困绕。所以我们应该保护环境。我提出以下意见:

一、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知识,收听、收看广播保护节目,阅读环境知识读物、报纸,与同学、朋友和家长讨论环境保护知识,与破坏环境现象作斗争。

二、不浪费纸张,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燃料。共同节约我们有限资源。

三、把损坏物品修理好再用,延长使用期,多用可循环再利用物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纸制品和木制品。

四、购买有“环境标志”和“绿色标志”物品,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使用还有破坏臭氧层物品(如发胶)

五、不向下水道排放污油、丢垃圾,不向海洋、湖泊、江河,分类处理垃圾,把旧书本、报纸、饮料罐卖给废品回收部门,少用塑料包装袋。

六、保护野生动物,不摘采花草,不砍伐树木,不踏草坪。

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美好家园吧!

手抄报读后感想篇二

>快乐国庆节作文800字

滔滔的江水,滚滚的黄河,连绵不断的山路,都属于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的山川雄奇,祖国的河水秀逸,祖国的胸怀无比广阔。

英雄长已矣!古往今来,一曲曲悲歌,一个个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都讲述一个简单而朴素的信念,祖国在我心中。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腔的热血,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改本文来自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无论军事、科技、政治、体育,我们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体育健儿凭借自己的“十年磨剑”,使中国首度跃身体育强国之列。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在雅典的上空,雄浑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无数的华夏儿女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祖国在我心中”,简简单单的六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中国心,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奥运健儿奋勇拼搏,屡创辉煌,而每一个炎黄子孙看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都会热血沸腾,壮志激昂。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的血换来的,看到胸前飘飘扬扬的红领巾,在我心里,便有了这样一条信念,祖国就是妈妈,国家重于小家,长大后用双手把她建设的更强大。

祖国有广阔的疆土,有辉煌的历史,有漫山遍野的宝藏,有山川五岳秀丽的风光。思想的野马在奔驰,我用我的心描绘着祖国妈妈,她飘散的长发是千百条悠然流贯的河川,她硬朗而峭拔的脊梁是连绵不断的山峰,而她明亮的眼睛则是洞庭的水,西湖的波吧!

祖国是东方的明珠,是亚洲腾飞的巨龙,是远方地平线上初升的太阳。祖国在你心中,在我心中,在我们大家心中!

手抄报读后感想篇三

>国庆节小学生作文

这些日子,我一直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我最喜欢的国庆节!在这个长假里,大多数人有的会去游山玩水,有的会去购物逛街,还有的更是会大吃一顿……而我盼国庆快点来,既不是吃也不是为了玩,而是因为我的妈妈生了病,我和爸爸可以利用这个假期去镇江市医院陪妈妈了。

一路上,汽车飞奔,就像我的心情,早已飞到了妈妈身边。可老天爷好像跟我们作对似的,上了高速后不久,前面就堵车了。可把我急坏了,嘴里不停地说:快点啦,快点啦!妈妈还在医院等我们呢。终于两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镇江医院。妈妈果然在医院门口等得焦急了。我一下车,就扑到了妈妈怀里,并在妈妈的漂亮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两口,都两个月没看到妈妈了,可想死我了。

到了四楼的病房,妈妈就开始打点滴。我陪在妈妈身边,小手握住妈妈的大手,却发现妈妈的手很凉,爸爸说是打点滴的缘故。我就不停地帮妈妈揉,爸爸就用热毛巾捂。我发现妈妈的眼睛都湿润了。吃早饭时,睡在病床上的妈妈说冷,没胃口,吃不下,等一会再吃。爸爸就耐心地劝妈妈:“过一会饭就凉了,吃了会更不舒服,现在吃一点,哪怕半碗也行。”看着爸爸心疼地样子,我也劝妈妈吃一点吧。但是妈妈还是摇了摇头,说实在吃不下。哎,可能是刚才等我们太久了,又累倒了吧。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我悄悄来到医生办公室,把这事告诉了护士长。护士长认真地对我说:“小朋友,情况知道了,一会儿就过去看看。”后来,护士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终于吃了半碗粥,脸色也从刚才的苍白变得红润起来,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我在医院陪了妈妈五天,和妈妈说说话,讲讲故事,有时也帮着捶捶背,揉揉手,我这个开心果不但让妈妈的笑声多了,而且让整个病房都充满了温馨,连护士阿姨也一个劲地夸我,我比吃了山珍海味还要开心。看着妈妈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我觉得这次国庆长假过得特别有意义。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街上的行人,都是洋溢着一副幸福的模样。我的心,也是美滋滋的。我知道我们大家每个人觉得幸福的事情都不一样。而,我因为自己能够照顾妈妈,觉得自己过了一个幸福而又温馨的国庆节!

手抄报读后感想篇四

1.把梦想点亮,为光明导航。

2.爱护眼睛,世界等你去发现

3.预防近视,从今天开始

4.预防青少年近视,从一点一滴做起

5.人人享有看见的权利。

6.科学用眼,贵在坚持。

7.科学用眼,精彩无限。

8.美丽”视“界,用心呵护。

9.美丽新视界,健康新生活。

10.您的心灵窗户,我们为您呵护。

11.青光眼可致盲,早期防治极重要。

12.让”视“界充满爱。

13.让眼睛更明亮,让世界更精彩。

14.任何水晶眼镜对眼睛都有害。

15.时时刻刻爱眼,健健康康生活。

16.视力好不等于没有视疲劳。

17.擦亮心灵之窗,开阔全新眼界。

18.窗明己净,闪亮人生。

19.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心人们的眼睛。

20.多给眼睛放短假,眼睛不会请长假。

手抄报读后感想篇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挚感言。教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他们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不理智和被误解的事情,他们决不因此而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他们决不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的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教师的爱不仅是出于他们职业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们更是把学生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教师的爱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

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的理智是超人的,他们对芸芸众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循循善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在于这种爱是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完美结合,在于它突破了母亲的那种一味的溺爱。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育没有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教师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对教师的爱,学生的感触是最真切的:

你给了我整片的星空,

好让我自由地去来。

你给了我一盏知识的明灯,

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教师的工作是普通的,但却可以唤起无数学子渴求知识的激情。我们的教师就是这样不求自己的壮丽人生,只求在平凡中让学生们一步步长大。

手抄报读后感想篇六

中秋,来源于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由传统的“祭月”演变而来。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唐代,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了全国统一性的节日,结合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使得这一节日更加充满神秘和烂漫色彩。

对于月亮的向往和追求,历代的文人墨客的诗词里都有体现,从对月亮的描写中表达自己的感情。作为传统的佳节之一,月亮也成了历代诗词人中秋抒发感情的重要寄托物。

说起中秋诗词,大家耳熟能详莫过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但其实在这两首之外,还有很多优秀的中秋诗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中秋节的诗词,同样适用于手抄报制作。

那些美到极致的中秋诗词推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宋]史达祖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境。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

醉落魄·丙寅中秋-------[宋]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满江红·中秋寄远-----[宋]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洞仙歌·中秋------[宋]向子湮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净。何处飞来大明镜。谁道斫却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圆,待拚却长年,醉了还醒。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清]查慎行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送魏八------[唐]高适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宋]曾几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宋]辛弃疾

折桂令·中秋-----[元]张养浩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唐]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中秋玩月------[明]佚名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中秋月------[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对月------[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宋]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琵琶仙·中秋-------[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宋]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水调歌头·中秋-----[宋]米芾

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尊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宋]刘过

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不。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月·中秋月----[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满江红·小住京华------[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宋]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_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桂枝香·吹箫人去------[宋]刘辰翁

吹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茫茫角动,回舟尽兴,未惊鸥鹭。情知道、明年何处。漫待客黄楼,尘波前度。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人间俯仰,悲欢何限,团圆如故。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宋]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念奴娇·中秋对月-----[明]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念奴娇·中秋------[宋]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怀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以上便是中秋节诗词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大家。

手抄报读后感想篇七

1、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

2、吃多吃少,光盘正好。

3、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4、光盘行动,拒绝中国式“剩宴”。

5、倡勤俭剩宴不再,讲节约光盘添彩。

6、盘盘净餐,传留良好习惯;人人节俭,富家利国民欢。

7、勤俭节约正能量,铺张浪费负增长。

8、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

9、聚餐俭为先,饭后“光”为荣!

10、吃好吃多是美意,不剩不扔是美德。

11、健康七分饱,点餐宜点少,若想子孙富,光盘传家宝。

12、勤俭节约正能量,铺张浪费负增长。

13、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族。

14、我们要将吃不了“兜着走”贯彻到底。

15、节约粮食,践行光盘,从我做起。

16、饭与菜连着“cpi”,合理消费有利无害。

17、我是小小一盘菜,美味可口人人爱;煎炒烹炸浑不怕,始食终弃最伤怀。

18、光盘行动手牵手,勤俭节约心连心。

19、知青的年代已过去,请勿再“插队”。

20、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向光盘的您看齐。

手抄报读后感想篇八

>中秋节小学生手抄报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