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报告会(精选5篇)

2023年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报告会(精选5篇)

ID:3882692

时间:2023-09-29 14:19:08

上传者:FS文字使者 2023年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报告会(精选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报告会篇一

年8月12日凌晨4时41分,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89年生命历程永远定格的时刻。作为作物遗传学家,他保存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野生水稻基因库;作为华农老校长,破格晋升“华农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作为一个身上仍留有传统风骨印迹的知识分子,他在临别之际捐出880余万元毕生积蓄......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卢永根出生的上世纪30年代,正是中华民族饱受战乱苦难的时期。1941年,香港沦陷,他被父亲送回乡下避难,也因此对侵华日军之残暴、纷乱战火之无情,有了最直观的认识,也为他日后的革命之路埋下了伏笔。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在党组织安排下就读岭南大学的卢永根,成为华南农学院的首届学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学术上和人生中的重要导师,华南农学院首任院长丁颖。

1956年,时年68岁的丁颖在卢永根的鼓励支持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卢永根也始终传承着丁颖的学术思想,他提出的水稻“特异亲和基因”观点对水稻育种实践产生了重要作用,还培育了30多个水稻新品种,累积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是卢永根的座右铭之一。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极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面对家人的百思不解,“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是卢永根唯一的回答。

1983年起,卢永根开始担任华南农学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校长,一干就是12年。上任之初,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他谈到自己的党员、校长、教授三个角色关系时表示,要坚持“先党员,后校长;先校长,后教授”的原则。

卢永根:倾其所有的“布衣院士”

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大刀阔斧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担任校长期间,卢老顶住压力,破格晋升‘华南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华农原校办主任卢吉祥回忆道。

1987年,华农的人事改革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以人才断层困局,破除论资排辈风气。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温思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役中的科研英雄辛朝安、华农原校长骆世明……如今,这些当年破格晋升的青年才俊,早已在各自领域耕耘出一片天地。

“回顾50多年的科教生涯,我有几点体会:要把教学科研工作看作一种事业;教师和科学工作者的魅力在于人格力量;教师和科学工作者也要讲政治;要淡泊名利;要不断努力学习。”在本报20__年10月30日刊发的署名文章中,卢永根写道。

__年3月,87岁的卢永根和夫人徐雪宾将十多个存折内的毕生积蓄一笔又一笔地转入华农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算上每笔转账输入密码、签名的时间,前后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而当时的卢永根,已是一名尚在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

880万9446元,当看到卢永根颤颤巍巍地掏出用牛皮纸包裹着的一叠存折时,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大胜热泪盈眶。这是华农建校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献身科教业,桃李竞芬芳。严谨为治学,潜心研稻香。平生唯节俭,一世恨铺张。老病捐积蓄,精神播远扬。”华农总会计师蒋育燕的诗,满是一位后辈的质朴情感。

卢永根夫妇住的房子,依然是华农的房改房,位于五层,还保留着上世纪的装修,室内的陈设也非常简单。原来夫妇俩都是自己打扫卫生,近年来才请了个钟点工,定时到家里帮助清理。“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卢永根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刘桂富说,卢永根夫妇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

“作为中科院院士的杰出代表,卢永根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诠释了追求真理、造福人类、服务国家的科技价值观,彰显了中科院院士称号的荣誉所在。”在给卢永根的慰问信中,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写道。

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报告会篇二

____,某镇扶贫办干部,9年党龄。她说,“我上的了脱贫攻坚战,我也干得赢新冠。”这个随时开着玩笑的人,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久到她1岁的宝宝说起妈妈就指家里的监控,好似她的妈妈在监控中。

这个监控中妈妈她拖着跳广场舞用的便携式音响,播放着石柱话版的疫情防控录音,穿梭在村组道上,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致群众一封信、承诺书等,做到宣传动员不漏一户、全覆盖;为落实好公路卡口来往车辆检查情况,她义无反顾参加一线卡口检查,对经过卡口车辆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劝返,同时担负起24小时情况汇报的工作,及时将公路卡口发现的可疑人员上报至镇领导;为了保证宣传时候播放的语音大家听的懂,她又录制的石柱话疫情防控宣传录音不但语言原汁原味、乡土气息浓郁地道,而且能将自己的感情融汇到这些录音中去,使防控宣传变得更为纯粹、美妙;帮助老人搞好卫生,采购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资,确保五保、低保、孤寡老人等困难人员防护到位。

她笑嘻嘻的说,自己一个人很厉害,“五大员”随时变换身份,既要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又是疫情防控的“录音员”还是疫情防控的“战斗员”更是疫情防控的“服务员”同时是好疫情防控的“监督员”。

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报告会篇三

这几天,黄大发成了新“网红”。黄大发,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先后担任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等职务。为改变山村贫困面貌,带领群众凿绝壁修水渠,通过36年的坚持和努力,终获成功。2017年4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宣传发布“当代愚公”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学习黄大发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精神境界。黄大发在担任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

学习黄大发敢于担当、实干巧干的工作作风。尊重科学,实干加巧干是黄大发的厚重底色之一。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三年时间,在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后,黄大发要重启修渠计划。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艰苦卓绝数十载,终于引来一泓清泉,当地自然生态明显改善,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学习黄大发联系群众、坚守初心的公仆本色。“黄支书,我们跟着你干!”这是广大村民发自内心的声音。凑不出钱的就借钱,借不到钱的就卖东西换钱。豆子、鸡蛋、蜂糖……朴素的草王坝村民走到80里外的甘溪集市,吆喝声一阵接着一阵。当天晚上,乡亲们打着火把,拿着皱巴巴的零钱,交到黄大发手里。看着大伙儿凑来的救命钱,盯着乡亲们质朴的眼神,黄大发流着眼泪立下了军令状——“修不好我把名字倒过来写,我拿党籍来作保证,我拿命来换!”

黄大发36年如一日,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以实际行动燃旺理想信念的火炬。正如有新闻报道描述:“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弯道,“一股劲”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们坚毅执着、有勇有谋,“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为一个时代镌刻光荣与梦想。

黄大发体现的时代精神事迹范文

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报告会篇四

草王坝村是贵州遵义县深处的一个常年缺水的小村落,为了改变家乡贫困缺水的面税,黄大发开始我水之程。

徐书记从朝鲜归来,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来替黔北为贵州籍牺牲的战士建设家乡,为了一个承诺来到黔北大山里。徐书记在此之前就认识一位能让草王坝充满希望的少年-——黄大发。

草王坝常年缺水不知为少人被渴死,而黄大发的爹娘就是被渴死的,爹娘死后黄大发便被二伯收养。徐书记在重反剃匪之路时正好遇见张村与草王坝打架。刚好遇见张书记正在对黄大发进行思想教育,并告诉黄大发幸福是靠自己双手创造而来,世界上并没有山神千万不要迷信。

徐书记在黄大发家住了一晚,告诉黄大发,老百姓的事就是共产党的事,也就是那一夜,徐宏良大哥给黄大发点然了他所说的心中的火把,给他照亮了前方的路。黄大发知道那不仅仅是火把,那是党的光辉;照亮的也不仅仅是路,还有黄大发的心。也正是从那一夜开始了黄大发的奋斗。

首先黄大发得将村民们的封建迷信打破。草王坝有一百余天没下雨了浅河的水早己干了,村长便叫“吴瞎子”请山神爷上身,而黄大发为了打破封建迷信,把粉笔灰放进嘴巴倒至成口吐自沫,最后使吴瞎子自己承魂认是骗了草王坝村民的粮食。成功打破了封建迷信开始找水。

黄大发给二伯留了一封信,自己去山上寻找水源,不幸掉下县崖,二伯也看见了信二话不说带人找黄大发,在寻找黄大发时二伯也掉下黄大发所在的崖悬。一伯为了黄大发最终牺牲。

天河之水不会自己流进草王坝,封建反动势力的禁铜,迷信认命思想的懦弱,阻代了几代草王坝人民对水的渴望。靠着那一股不服输执拗与质朴,他们踏上寻我水源的征程。他们不负千辛万苦找到了水源,并取名为螺丝河。

黄大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幸福,是不可能轻易就得到的,中间的种种失败,种种磨难。

最终耗时三十余年,完成了一条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长七千二百米,支渠长两千二百米的长渠。带着村民发家致富。

时代楷模黄大发事迹报告会篇五

今天,各级领导将“劳动模范”这一荣誉授予我们,这是对我们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我们今后的鞭策;是对我们现在的奖赏,也是对我们将来的激励。它将给予我们工作的动力和激情,督促我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向更高层次迈进。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每一位劳模对自己确定的最基本要求。对于业务工作,或许我们会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不能完全达到工作的要求,但对于工作的态度,我们始终如一的坚持着:诚实劳动、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这一基本的原则。我们认为,这种原则既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岗位,这种精神、这种境界都是必不可缺的。我们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为人做事坚持奉行着: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这不是什么崇高的理想,也不是什么远大的抱负,但就是这种平凡的做人准则,促使着我们踏实工作,埋头苦干,正是由于这种平凡而又执着的坚持,才使我们荣幸的成为了省建总公司的劳模,才使我们骄傲的带上了“劳动模范”这一光荣的桂冠。

当选为省建总公司的劳模,我们深感光荣与责任同在。荣誉代表过去,昨天的荣誉就是今天的起点,荣誉昭示着我要继续干好本职工作。

我们决心,以当选劳模为新的起点,大力弘扬企业主人翁精神,把企业发展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把工作岗位作为报效祖国和服务人民的舞台,把爱国家、爱企业的热情倾注到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中,爱岗敬业、拼搏奉献。

我们决心,传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勤于学习新知识,善于掌握新本领,勇于钻研新技术,努力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型、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争创一流业绩。

我们决心,以严谨细致的作风、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对待每一项工作,不断追求卓越,勇于超越自我,坚持做到“一点也不能差、差一点也不行”,努力建设优质工程,为企业赢得声誉,为国家奉献精品。我们决心,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珍惜荣誉、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做促进经济发展的骨干,也要做思想道德的楷模,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广大职工,充分展示新时期劳模的时代风采。

当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作为新时期的劳动模范,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殷切期望,决心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再接再厉,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让光荣与未来同行,让光荣为岁月增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