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党员的认识和体会(优质5篇)

最新对党员的认识和体会(优质5篇)

ID:3883242

时间:2023-09-29 14:25:42

上传者:雁落霞 最新对党员的认识和体会(优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对党员的认识和体会篇一

近日,教育组组织教职工党员学习《解放军报》刊登的一篇从桃园三结义结果看“小圈子主义”贻害无穷的文章,读来令人颇有感触。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大家都晓得。用现在的话说,这弟兄三人,实际上就是通过“结义”的形式,组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小圈子。在三人看来,小圈子里的人可以互相为对方卖命,而彼此之间一定也会互相担待。这在小说以及民间的谈资中,是一种“义气”,甚至会受到称赞。实际上,无原则的袒护,就是一种不负责,就是没有法纪意识,就是没有规矩意识。

既然有小圈子,就有小圈子之外的第二层圈子,以及第三层、第四层的圈子,还有小圈子之外。圈内和圈外的区别就在于,圈内是特权组织,是利益共享者,圈外则无论如何努力,都融不进圈内,都一直是过客和看客。这样的局面和方式,又怎能凝聚人心,怎能成就得了一番事业?当然,小圈子主义与如何选贤用能,那是两码子事。

对于军报这篇文章的主旨,我本人十分赞同。你看这几年的反腐成果,哪次打掉一头大老虎,不是顺带拔出来一大帮的豺狼野兽?这个效果,绝对有小圈子文化的“功劳”。我们在抨击小圈子的同时,也应该正视问题的一大关键:缺乏制度的约束,才催生了一个个怪异的小圈子;而小圈子里的带头大哥,往往有权太任性!

我们国家是一个礼仪之邦,注重情谊、注重交往,这原本没有什么错。党员干部作为社会成员,有自己的生活圈、社交圈,也无可厚非。但是,在现实生活之中,我们的这种“礼仪”却被无限放大,“礼仪”已然从纯洁的尊重、文明,变身成了“交际”,表面上看是友情、交情,其骨子里却是积累人脉,搞“小圈子”。官场中的“小圈子”,让某些官员有了许多得力的朋友。朋友是兄弟的变种,是“三纲五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然中国传统文化如此规定了,现实生活中的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等就是必然的了。当关系网和人治、官本位搅和在一起时,就出现了爪牙和靠山。于是某些权欲熏天的家伙,一个招呼,想戴啥官帽就戴啥官帽,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领导干部如何才能跳出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跳出“小圈子”呢?首先,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党性修养,善交益友、不交损友,自觉杜绝滋生“小圈子”的意识。其次,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消除“小圈子”形成的土壤。最后,要加强领导干部工作圈、生活圈及社交圈的监督,坚持“八小时之内看政绩,八小时之外查足迹”,切实让领导干部谨防“小圈子”,远离“小圈子”,自觉地反对“小圈子”,真正把智慧和精力都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创造出更多经得起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和历史检验的政绩来。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滋生腐败的怪圈必须坚决打破,否则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只能是天方夜谈。因此一定要在制度层面上做文章,规范选人用人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干部考评制度等,彻底铲除“小圈子”存在的基壤。


对党员的认识和体会篇二

党员身份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对于每一个拥有这个身份的人来说,都应该认真对待。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自觉性,做好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接下来,我将谈一谈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对于党员身份的一些认识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亮身份,感受责任与使命

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牢记我的党员身份,把这个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我常常在思考,在不同的场合应该如何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如何带动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共同传播正能量。这些都是我作为党员应该做的,同时也是我肩负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我都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永远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党忠诚,对组织负责,再次加深了我对党员身份的认识。

第三段:亮身份,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作为党员,我应该不断努力地向积极和正面的方向发展,以自己的行为去带动身边的人。我会积极地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并且不断地去影响和帮助身边的人加深他们对党的认识和感受。我会倡导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并且鼓励身边的人一起参与。通过自己的行动,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感受到的积极和正面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有意义。

第四段:亮身份,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形象

作为党员,我时刻保持警醒,并且时刻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和行为举止,这不仅关乎我自己,也代表着党和人民的形象。在各种场合下,我会讲究言辞和仪态,时刻保持谦虚、严谨、稳重的风度。同时,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会注重细节,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党员的标准和身份。这样做可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形象,为周围的人树立榜样,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发展和未来。

第五段:结语

通过认真对待自己的党员身份,我感到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发挥自己的党员作用,弘扬正能量,时刻保持冷静清醒的思想,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党的伟大事业的前沿。最后,再次提醒各位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对党员的认识和体会篇三

作为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员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党员的身份是一份荣誉,代表了一种责任和义务,也代表了一种信仰。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党员认识自己的身份非常重要。情况不同,认识也不同。本文将分享党员发言的心得和体会,涉及认识身份的方方面面。

第二段:正文

首先,我们必须牢记自己身为党员的名义。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政策、方针和制度,坚持一个信仰、一个精神的思想,独立思考、积极实践、勇担义务、来者不拒。需要我们发挥党员的优良传统,投身于各个领域,以党的旗帜为坐标给官方、群众以政治、经济实践工作满意的答案,做一名优秀的战士。

其次,我们的地位需要我们肩负重担。作为党员,我们要识别身份和责任,我们的行为应该符合一个党员的形象。不能假借名义,不按照规定行事;不能脱离现实生活,滥用资源权力。整个社会都早已恶性谈话,我们要对工作、生活、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信仰、有担当、有担当的合格党员,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段,我们要参与社会主流活动。任何时候,党员都不能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也不能闭门造车、只顾自己。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要想让他人接受自己,当然要和他们玩耍。加强思想斗争和精神前进;传统文化常识和当代前沿技术的理解;以及符合党和人民利益、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种活动、组织、行动的参与,是我们作为党员的应有之责。

第四段:正视问题,勇于自我批评。任何人都有错误和缺点,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应该有锐利的洞察能力,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认真反思,不断改进。党员作为一个思想骨干,更应该以身作则,敢于公布自己的错误,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修养。

第五段:总结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身份并以此来要求自己。党员的身份荣誉,代表着责任与义务,也代表着信仰与价值。我们必须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强化自己的信仰,肩负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同时也要承认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自我批评,不断提高自己的层次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优秀的党员,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党员的认识和体会篇四

最近一些地方发生的党员领导干部腐败案中,个别领导干部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危害了党的肌体健康,影响了党的先进和纯洁,阻碍了党风廉政建设。只有严禁“拉帮结派”,才能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更加健康。这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败坏党风政风的“小圈子”,我们党坚决反对、从不姑息。延安整风时期,反对“山头主义”,促进了全党的团结和统一。“文革”期间,毛泽东就严厉批评帮派之风。今天,我们反对“小圈子”,重在反对自由主义、好人主义,确保党的思想纯洁、作风纯洁;重在反对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确保党的队伍纯洁、组织纯洁;重在反对以公权为“小利益团体”牟私利,确保党的肌体健康,防止贪污腐败。

“小圈子”是和谐发展的大忌,是经济建设的毒瘤,这种“小圈子”害人又害己,也损害党的事业,必须坚决制止、立即铲除。领导干部“小圈子”现象,是对党内民主、党内和谐的严重破坏和挑战,不但对干部队伍有腐化作用,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恶劣影响。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如果“小圈子”盛行,领导干部行使公共权力就会出现偏差,党性原则就会让位于哥们儿义气,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就会被践踏,选人用人就谈不上公平公正,结果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则乌烟瘴气。

党政干部要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注重选拔原则性强、对群众感情深、一身正气、敢抓善管和工作中有思路、有激情、守纪律、有韧劲、贡献大的干部,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决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对党员的认识和体会篇五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我们的党才能坚强有力,永葆生机活力。前一阶段与单位全体党员一起赴河南学习考察,通过“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学习理解,我对此有了更深切的感受。结合工作实际,我谈以下几点感悟。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只工作了475天,却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感天动地的焦裕禄精神。穿行在太行深处的红旗渠,以镜一样水面印照着无数共产党人的率先垂范,一样让人们感受了红旗渠精神的震憾。沿着先辈的足迹,聆听着他们的精神指引,这支由千千万万个党员汇成的队伍历经风霜,但战无不胜。建设中国特色新型科技智库,是党中央着眼于全局和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它架起了“江湖”和“庙堂”之间的桥梁,为科协组织服务党委政府提供了有效载体,广大科协人迎来机遇,更是面临挑战,作为一名新加入科协组织的转业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我有冲锋的心潮涌动,但我更清醒认识责任的重大,零距离接触焦桐和青年洞的这段体验,更让我思绪万千,我将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胸怀大局,做一名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努力学习,提升能力,投身科技智库建设。

林县县委决策修建红旗渠,不是为了好看,更不是为了谋取政绩,而是为了满足林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辛苦一代,幸福子孙”的强烈愿望,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吃水问题,是真正为了人民在修渠。我们科协组织“四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明确了建设平台型、枢纽型、开放型科协组织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激发科协组织活力,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广大科协人责无旁贷。作为科协组织中一名共产党员,说旗帜鲜明讲政治,我觉得就是要靠近一线、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做一名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合格勤务员。当前全省各地正在大力实施《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着眼科技工作者所求,任重而道远,但科协党员干部前期努力的成效,“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的鼓励,让我倍增信心,我将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融入科协改革主战场,勇于承担自身的使命和责任,为服务科技工作者和科协事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学习焦裕禄要学习他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焦裕禄正是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出和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从设想、勘察、决策到修建再到勇于发现问题、修正错误,也无不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技智库建设为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前期扎实的调查研究和科学严谨的综合分析,都需要参与其中的每位探索者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我参与科技智库建设工作时间不长,不懂不会的地方还很多。面对困难和挑战,我相信,只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始终保持一种敢做善成的勇气,保持一种逆势而上的豪气,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就能变压力为动力,我将努力做一名创新争先的科协人,创造性地开展好工作,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使命和任务,以优良的成绩迎接新中国七十周年华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