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绿皮书论文(汇总7篇)

2023年绿皮书论文(汇总7篇)

ID:3887532

时间:2023-09-29 15:21:17

上传者:纸韵 2023年绿皮书论文(汇总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绿皮书论文篇一

讲述了意裔美国人保镖托尼,他被聘用为世界上优秀的爵士钢琴家唐开车。钢琴家将从纽约开始举办巡回演奏,俩人之间一段跨越种族、阶级的友谊的故事。

影片于9月11日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映;3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影片于201月荣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剪辑多项提名。1月,马赫沙拉·阿里凭第25届美国演员工会奖电影最佳男配角、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男配角、2019英国自由电影奖最佳男配角奖。2月25日,演员马赫沙拉·阿里凭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电影获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晚,养正幼儿园组织大家看电影。

好久没有看电影了,电影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这个电影很独特,很动人心弦。

首先,感受到自己身为中国人的幸运!

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个大家庭,但是,没有种族歧视,大家和睦相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自己的国土上,哪里都如自己的家园。这是多么幸运啊!唐虽然是世界上优秀的钢琴家,虽然是嘉宾,但是,不能与主人一起进餐,不能与主人共用厕所,即使是在宾馆这样的公共场所。这在泱泱华夏,真是显得不可思议!

一个硬币有两面。幸运的另一面是什么?是责任。所以,我们要自律精进,立身行道,让全世界共享的宝贵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继承与弘扬,支持更多的人和谐相处,支持更多的生命活出尊严与色彩!

其次,感受到人生的风雨兼程。为了实现更加高远的目标,更有价值的目标,我们难免遇到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的时候。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唐选择巡回演出,虽然收入更低,更加辛苦,更多风险,但是,如果不与白人打交道,就失去生命感召生命的机会。

人生立正行远,但是,正路不等于是笔直的,一帆风顺的。

再次,感受到修行的重要性。有句话我印象深刻,是这么说的:“一个人,不管心地多好,如果脾气不好,都不能算是个好人。”托尼在旅途中,有几次因为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心情动手打人,结果其中一次惹来麻烦,被关进监狱,差点错过演出。

《绿皮书》电影观后感

还有,感受到不管世界如何,外在如何,我们都可以创造颇多的可能性。托尼与唐,差点没有谈拢;经过磨合,竟然同住一个房间,甚至在圣诞夜,唐竟然走近托尼的家。

同时,感受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理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唐在一些事情上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比如,解手要去洗手间,还有,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以及每次弹琴都全身心投入等。“流俗众,仁者稀。”别人如何,我们也许无法改变,但是,自己如何,我们可以作主。“命自我作,福自我求。”

还有,感受到一个事情的结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唐的天赋与才华,因为他身处种族歧视的国度,所以,他的地位与影响力,他的生命价值与幸福指数受到严重影响。有一次,他一个人出去,想喝两杯,没想到被人欺凌,仅仅是因为是黑人。幸亏托尼智慧解围,否则,后果更糟。

最后,感受到人生意外无处不在,惊喜无处不在。我们需要珍惜缘分,活在当下,需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需要“因上全力以赴,果上自在随缘”。托尼与唐,一个是白人,一个是黑人,哪里容易想到,从应聘司机开始,竟然会发生这么多彼此成全的故事,竟然成了好朋友?在此,谢谢为了这次活动精心准备与无私奉献的所有家人们!

绿皮书论文篇二

绿皮书是一部由彼得·法拉利(Peter Farrelly)执导的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这部电影以1962年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位音乐家因为种族歧视而找到了一位司机兼保镖的非裔美国人,二人带着一本绿皮书展开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旅行。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对于团结、平等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对绿皮书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在绿皮书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种族歧视的严重性。这部电影塑造了一个当时种族隔离和歧视严重的时代背景。黑人出租车司机托尼通过绿皮书找到了工作机会,但他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羞辱和不公平待遇。例如,有一场戏中,托尼的主人在参加派对时让他穿上古怪的服装,鼓励他表演奴隶一样的舞蹈。这一幕令人震惊,但也使我更加明白,种族歧视不仅仅是言语上的辱骂,还涉及到各个层面的社会和制度性不平等。

其次,绿皮书也向我展示了人性中的光明面。电影中的唐·沙利文(Don Shirley)以非凡的音乐才能和高尚的品质,使他在白人社会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尊重。而托尼则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善良心肠的人,尽管一开始他对唐抱有偏见,但在长期的相处中逐渐认识到了唐的价值。绿皮书告诉我,种族和背景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只有通过真正了解对方,我们才能够消除偏见。

第三,绿皮书是一部关于团结和友谊的电影。电影中,唐和托尼不断面对挑战和困难,但他们只有相互依靠和支持,才能战胜困境。在疲惫的旅途中,他们一起唱歌、分享故事、互相支持。这段旅程不仅让他们成为了朋友,还使他们超越了种族和背景的界限。这给了我一个强烈的启示:只有当我们携手合作、相互理解和尊重,我们才能在社会中创造和谐与进步。

第四,绿皮书激励了我去反思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看到电影中唐和托尼始终相信人类的善良本质,他们用宽容和包容来对待那些对他们产生偏见的人。这使我反思自己的言行,我是否真的对待每个人都平等、尊重和善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电影中吸取正能量,在生活中以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改变他人。

最后,绿皮书提醒我,历史中的错误和不公平不能重复发生。观看这个故事,我们不能忽视过去的不平等和种族歧视,而是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友善的世界。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欣赏每个人的差异。唐的音乐和唐和托尼之间的友谊都强调了这一点。

总的来说,绿皮书是一部温暖而鼓舞人心的电影。它通过一段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团结、平等和友爱的世界是可能的。观看这部电影不仅给予了我对人性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于改变自己和社会的渴望。我深深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绿皮书中汲取力量,并付诸实践,我们将能够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绿皮书论文篇三

托尼是一位白人,由于工作的夜总会关门装修,为了维持生计,他亟需一份工作。有个朋友建议他去参加一位音乐博士为寻找司机所举办的面试。到达豪华公寓后,他发现这位博士是个名叫唐的黑人古典乐钢琴家,钢琴家正需要一个司机,负责他举办南方巡演时的接送工作。

当然,两人心里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隔离严重的南部地区,他们很容易身陷麻烦,但托尼需要钱,而唐需要一个能照顾他的专业司机。两个人上路了,一路上托尼把唐保护得很好,每一场演出准时到达,钢琴保证是斯坦威的。托尼欣赏着台上的唐出彩地演奏,在给妻子写信的流水账里骄傲地介绍着唐,夸他有多精彩有多棒。

每一场唐的演奏结束后,底下的白人权贵们都会为他鼓掌,侍者弯腰说着恭敬的话,却禁止他走进正规厕所,并客气地指向花园里用木头搭的专供黑人使用的临时简易厕所。唐有骨气,他坚决不用,宁愿开着车回一趟酒店解完手再回去表演。

圣诞前的最后一场表演开始前,唐被禁止在高档餐厅用餐。他离开了,丢下了所有期待他表演的白人们,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不住请求他的白人主管,离开了这个充满歧视的华丽的酒店。

为了打破种族歧视,为了自由,唐冒着风险走这一趟南方之旅,和一位本来也看不起黑人的白人托尼,一起完成了两个月的演出。托尼也在一场场演出中,感受到了唐的魅力。他们走出充满种族歧视的豪华酒店,走进了全是黑人的小酒馆。在酒馆里,唐弹起了黑人音乐,大家都为他欢呼雀跃,黑人乐队也和他一起愉快地演奏。唐笑了,第一次,在舞台上笑得如此开心。

圣诞前夜下雪了,他们开始了艰难的返程。路上托尼实在太累了,以至于唐开着车把睡着的托尼送回了家。托尼邀请唐一起过圣诞,唐却识趣地离开了。托尼的家人们团聚着,其乐融融,而唐一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偌大的公寓里,听着窗外的圣诞歌……托尼并不开心,好像少了点什么。

门铃响了,托尼拉开门。是孤独的唐,他从超级住宅又来到了托尼家,怀里抱着一瓶酒。黑白两人,无需多言,他们拥抱一起:“圣诞快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绿皮书论文篇四

绿皮书是一部让我深思和感动的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位黑人钢琴家和一位意大利裔保镖之间的真实故事。通过讲述这拨与种族歧视纠缠在一起的冒险之旅,绿皮书展示了友谊的力量和人性的善良。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感人类应当团结一致,用心去了解他人的困境,并以宽容和宽恕的态度对待他人。

首先,绿皮书提醒了我我们应该超越种族、国籍和文化差异,共同追求平等和尊重。片中的主角,黑人钢琴家多克·谢利一直遭受着来自白人的歧视。然而,他并没有以怨报怨,而是相信通过文化交流可以改变对立的态度。他的保镖托尼·利波谢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对多克的偏见,他们两人开始了一段充满敬意和友谊的旅程。电影以这种方式展现了平等对待他人的重要性,即使在一个被分歧和偏见所包围的世界中。

其次,绿皮书也反映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善良。在片子一开始多克的保镖波谢被剧组描绘成顽固、种族歧视的一个人。然而,随着故事的进展,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波谢逐渐看到了人性的本质:我们都是人,无论种族或背景如何。他不再被种族偏见和社会压力所束缚,而是选择了包容和同情。这样的转变侧面证明了人性的复杂性,并提醒我们心中始终存在着善良的一面。

第三,绿皮书认为真正的改变始于个人的自我反思。故事中,波谢通过观察多克的行为、与他的交流和共同的经历,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偏见和错误。他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行为,并渴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变化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只有当每个人都愿意审视自己的信仰和行动,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改变。电影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条信息: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和塑造世界。

此外,绿皮书还展示了宽容和宽恕的重要性。故事的一个关键时刻,多克与一个白人酒保争吵起来。波谢试图保护他的朋友,最终引发了一场暴力冲突。在这之后,多克选择了宽容和宽恕。他知道憎恨和报复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会继续滋生仇恨。相反,多克选择用他的音乐来传达和平与和谐的愿望。这个场景教会了我们,只有通过宽容和宽恕,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和平与团结。

总的来说,绿皮书是一部非常有启发性和感人的电影。它突出了人类应该团结一致,超越种族、国籍和文化差异的价值观念。电影也提醒了我们心中的善良和平等对待他人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强调了自我反思和改变以及宽容和宽恕的力量。通过电影的讲述,我深感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应该用心去了解他人的困境,以宽容和宽恕的态度对待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公正和和谐的社会。

绿皮书论文篇五

绿皮书是一部由彼得·法雷里编剧并由彼得·法雷里执导的电影,该电影于2018年上映。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和互相尊重的感人故事,以及对种族、种族间关系和种族平等的深入思考。观看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体会到了一些重要的心得。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对绿皮书的观感和体会,以及如何通过这部电影来关注我们自己和社会中存在的种族问题。

首先,绿皮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深刻的友谊故事。主角是一个具有种族偏见的白人男子,他被雇佣成为一位黑人音乐家的司机。在这个旅途中,两个人不断地相处并渐渐发展出真诚的友谊。这个故事打破了我们对种族关系的刻板印象,让我们看到了两个不同种族背景的人之间也可以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这让我意识到,友谊和互相尊重是超越种族差异的强大力量,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寻找、建立这样的关系。

其次,电影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引发了对于种族、种族间关系和种族平等的深入思考。通过展现主人公在各种情境中所面临的不公平待遇和歧视,电影揭示了种族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它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解决种族问题的视角,即通过互相了解和接纳来实现和平与团结。这种引导我们思考的方式让我想起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类似问题,并督促我去积极行动,促进种族之间的理解和和谐。

再次,绿皮书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主角作为一名黑人音乐家,他利用自己的才华和知识来改变主人公的思维方式。通过向主人公展示黑人文化的精髓,他帮助他理解到自己的偏见和误解。这个过程中,电影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通过教育和相互学习,我们可以打破对他人的偏见和歧视,并建立起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社会。

此外,绿皮书还向我们展示了个体行动的力量。电影中,黑人音乐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尊严和自由,而是通过行动和思想的力量,引导他的雇主改变。他的坚持和勇气为我们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即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和他人的观念。通过深入思考和行动,我们可以在我们的社会中推动变革,并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绿皮书让我了解到种族问题不仅仅是某些社区或国家所面临的挑战,而是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的问题。观看该电影后,我对种族问题的关注和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虽然我们可能不具备电影中主角那样的权力和影响力,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个问题的解决中。

总的来说,绿皮书是一部充满力量和启示的电影,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和关注种族问题的机会。它通过真实而深刻的友谊故事,引发了对于种族、种族间关系和种族平等的思考。通过展示主人公的经历和故事情节的推动,电影向我们传达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如友谊、互相尊重、教育和个体行动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启示,我相信我们每个人不论种族如何,都可以为推进种族平等和和谐付出贡献,并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绿皮书论文篇六

作为一名关注绿色发展的普通人,我近日有幸阅读了一份名为《中国生态文明指数绿皮书(2020)》的报告,这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从绿皮书中获得的几点感悟和体会。

第一段:认识绿皮书

《中国生态文明指数绿皮书(2020)》是由中国环保部研究所、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联合编写的一份环境报告,其中涉及了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状况、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和行动方案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阅读这份报告,我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段:观照绿皮书-重视文化因素

在阅读绿皮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文化因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绿皮书中提到了西藏不断弘扬自己的生态文化,从而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范。这引发了我对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之间关系的思考,我意识到只有真正重视文化这一价值方向,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段:观照绿皮书-关注城乡差异

同时,绿皮书还揭示了我国城乡环境不平衡的问题。在城市中,高污染源和不合理的污染排放往往会对周边的居民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绿色生产和低耗资源社区建设显得更为重要。这再次提醒我,我们不能单纯追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是应该更加平衡地考虑城乡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共同发展。

第四段:观照绿皮书-强调政策导向

政策的导向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绿皮书中强调了政策的重要性,例如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等有关政策框架,并且分析了这些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成效。政策的指导作用不仅可以带动整个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更能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和指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第五段:观照绿皮书-共建绿色文明家园

通过阅读这份绿皮书,我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作为普通公民,我们的每一个举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态系统的运转。因此,我们应该从最基础的层面入手,如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再到积极支持环境保护相关的公益活动等,共同推进绿色文明家园的建设,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总之,通过阅读绿皮书,我领悟到生态文明建设方向的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策略性。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方面的因素都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文化在内的伦理、科技、区域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都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对于每一个公民,我们都应当认识到我们的个人行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积极地投身到各种环节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让我们以绿皮书为引导,从点滴小事出发,共同建设和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未来。

绿皮书论文篇七

《绿皮书》是一部将反对种族歧视表达的很到位的一部电影。故事发生在1963年的美国。

托尼为了赚更多的钱交房租,不惜为黑人音乐家唐当司机。因此,他告别家人,开始了与唐八个星期的旅行。在一路上,唐一直在遭到白人的歧视。托尼从一开始的不满情绪,逐渐的同情他,并为他打抱不平。

两人一路上的互相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托尼对唐关于种族歧视的态度。托尼让唐手抓鸡块吃鸡,唐没有办法,只好用手接住鸡块,但却摆着兰花指,表示没有餐具没法“享用”,这时,边开车边吃鸡的托尼就与唐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吊儿郎当,一个绅士味十足。最后,他怮不过托尼,只好和托尼一样用手将鸡块往嘴里塞。唐问托尼吃完的鸡骨怎么处理,托尼直接打开窗户,将鸡块丢出车外,唐没办法,只好也丢出窗外。托尼对唐采取的是“软式影响”,即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唐的性格,而唐对托尼采取的是“硬式影响”,即用不可抗拒的命令来使托尼更绅士。如:在托尼把饮料瓶丢出车外时,唐叫他重新捡回来;在托尼给妻子写信时,唐教会了他如何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在监狱里,唐让他懂得了拳头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只有尊严才可以。若托尼违反这些命令,那么他就会被扣工资,所以托尼只能接受。

那么,唐为什么要来南方演出呢?他在北方岂不更好,工资高,人缘好,不会被歧视……影片中也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唐为了让白人知道,黑人也能弹出和白人一样的曲子,所以他不惜冒着被白人暴揍一顿的危险,也要去各地演出,他身穿西装时的绅士范,是几乎所有黑人都没有的。他们只知道为白人工作,为白人当奴隶,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白人的心,奴性心理已经在脑海里根深蒂固。当托尼的车抛锚时,他们停在了一群工作的黑奴前,黑奴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看着眼前这一幕惊奇的画面:一个白人在忙前忙后,而黑人却坐在车里休息。当地的种族歧视是很严重的,唐在那时还坚持南下演出,可见他的决心和毅力。

“绿皮书”作为影片名字,在全电影作贯穿线索的作用。它里面详细的罗列了黑人可以住的旅馆,更是为了体现电影的主题:种族歧视。绿皮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黑人的自由,他们只能在固定的旅馆入住,只能在固定的时间和路线通行。

在当时如此严重的种族歧视下,唐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对生活、对人种平等的渴望,更加坚定的想要改变人们对肤色的偏见。他反对种族歧视下的执着,决定了他的命运,他对自己的命运打抱不平。

影片的最后,唐在平安夜来到了托尼的家里。托尼和家人虽然都是白人,却都很热情的接纳了他。这也预示着唐的愿望终将会达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