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导游词 江西名胜古迹导游词(实用9篇)

名胜古迹导游词 江西名胜古迹导游词(实用9篇)

ID:3889721

时间:2023-09-29 15:49:31

上传者:MJ笔神 名胜古迹导游词 江西名胜古迹导游词(实用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4400万江西老表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大家本次江西之行的导游。各位可能大多是第一次来江西,自然希望对江西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请让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江西的总体概况。

江西省地处祖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400.1万。

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江西”由此得名,因元代设“江西等处行中书省”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的河流为赣江,故简称“赣”。南昌为省会城市。江西是著名的红土地。这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因为江西是全国红壤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另一方面便是因为江西为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土地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江西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山水蕴灵秀,人物自风流,江西历史上先后出现过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晏殊、黄庭坚、杨万里、朱熹、文天祥、宋应星、汤显祖等历史文化名人。

江西省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四大类:即瑰伟绝特的绿色山水、积淀深厚的赣鄱文化、内涵丰富的红色摇篮、古朴纯厚的民俗风情。世界级旅游资源有6处:即世界文化景观遣产——庐山,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组成部分——龙虎山、龟峰,世界地质公园——庐山、龙虎山,国际重要湿地——鄱阳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11处,如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仙女湖、三百山、梅岭——滕王阁、龟峰、高岭——瑶里、武功山、去居山——柘林湖等。

江西主要的土特产有:景德镇瓷器、庐山云雾茶、樟树四特酒、南丰蜜桔、信丰脐橙、安福火腿、泰和乌鸡等等。好了,江西就先介绍到这里。

游客朋友们,好酒需要品尝,好景点也需要亲临观赏,祝愿大家在这次旅行中能够玩的`开心和尽兴,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二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余年历史,亦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简称“渝”。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重庆名胜古迹导游词

重庆市统景风景区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部御临河畔,距渝中区65公里。以“统景峡猿”居“巴渝十二景”之首,统揽山、水、林、泉、峡、洞、瀑、天池、小岛、古寨、鹰群诸景,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历代文人墨客盛赞为“武陵仙境”。1989年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统景的温泉闻名遐迩,有人冠之“统景温泉甲天下”的美称,总投资800余万元的统景温泉城,已于1997年5月8日投入使用,该温泉城占地面积17500平方米,其中圆林式花园950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总体建筑包括露天游泳池、室内情侣池和娱乐区三个部分,泳池的水温均为30-53度,露天游泳池分儿童和成人游泳池,可同时容纳500人,并设有更衣室、淋浴、歌舞厅、休息厅、冷饮厅、理疗保健厅等现代化的配套设施。夏日,阳光普照,还可以同时享受温泉浴和日光浴,冬日,泉暖如汤,仍可令君品味其浓浓春意。整个温泉城的规模当居西南地区第一位。

十里泛塘河,九曲十八湾。统景峡由温塘峡、桶进峡、老鹰峡组成,素有“小山峡”之称。入峡,峭壁青崖绮天而立,两岸翠竹铺天盖岭,秀色可餐,峡内山重水复,四壁环合若桶、天光水影仅然一线。(峡猿成群结队,或攀于崖边或悬于树尖,或与人嬉戏……您可在此体味人与自然的乐趣,夏日,瀑布高悬,雾绕云崖,气象万千,老鹰百十成群,盘旋天际,为一大奇观。

风景区内溶洞70余处,洞内钟乳石瑰丽多姿,各具其趣。猴子洞长20xx米,洞内石柱林立、充满野趣;杨家洞螺旋而下,深达105米,洞内石钟乳密如星辰,萤光闪烁,下感应洞长达437米,洞内阴河潺潺,令人神往。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郊,是嘉陵江边一处避暑游览胜地。最高峰海拔980米,九峰挺立,拔地而起,山上古木参天,翠竹成林,环境清幽,景色优美,因而有“小峨眉”之称。

缙云山的主峰叫狮子峰,峰顶狭窄,在一块比较平坦的岩石上,用铁栏杆围起一个览胜台。在这里往下看,是悬崖峭壁;往远处看,是峰峦起伏;山脚下,嘉陵江在缓缓流过。缙云山有两万多亩森林,生长着1700多种亚热带植物,是著名的植物宝库和森林公园。例如飞蛾树,为稀罕的树木之一,它的果实生有两个羽翼,果体上有金黄色的绒毛,形状象蝴蝶,十分名贵。山上的竹林亦很茂密,有的竹子粗如碗口,高达几十米。竹子品种多达十几种。

缙云山是佛教胜地,原有寺庙10多座,现存缙云寺、温泉寺。缙云寺坐落在“狮子”、“聚云”两峰之前,背依峻岭,前临幽谷,四周古木参天,翠竹成林,是一座雄伟壮观的深山古寺。游人可以乘汽车沿盘山公路,直达寺前。缙云寺始建于南朝宋景平元年(420xx年),历代修葺扩建;盛极于宋,明末毁于兵火。现存庙宇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

神龙峡位于重庆南川区南平镇内,距离重庆主城区约79公里,距离南川城区23公里。景区幅员面积约20平方公里,原始植被极为丰富,目视所及一片翠绿,是离重庆主城最近、最原始的生态峡谷之一。神龙峡主景区属典型的“v”字型深切峡谷,两边山峰高耸,壁立千仞,气势磅礴。峡谷内溪流蜿蜒,清澈透明。鱼游浅底,鸟翔空谷,甚是悠然。

景区通过交旅集团和铭嘉集团打造了一系列好耍产品:热情浪漫的峡谷漂流、独特的洞穴水幕动画、深山湖畔打牌下棋、神风轻佛中喝茶聊天、神仙圣境里祈福祭祀、在最美的栈道上有氧健身、在远离尘嚣的龙憩苑别墅式酒店幽居,一切皆为你而存在。

神龙峡在金佛山以西,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有霜雪,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对林木、竹、药等植物的生长则是得天独厚的条件。山体多在海拔1300米以上,神龙峡最高峰豹子岭为1380米,自然保护区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

南川南平镇有县级公路连通景区入口,距离约13公里,途经木渡镇、神农峡度假村、永安镇、里隐坝。从里隐坝峡谷入口至九天飞瀑,峡谷长约6公里。

神龙峡谷底海拔高度为680米,高出重庆市区约400多米,谷底林木茂盛,溪流成河;两侧峡壁陡峭,垂直高度平均在600米左右,峡壁险峻;峡谷两侧均为金佛山的第一台阶,海拔高度都在1300米以上,夏季平均温度在摄氏24度,冬季有霜雪期,雪期最长可达一个多月。

绝壁景观有归龙谷鱼鳞岩、猫啄大绝壁、神龙洞绝壁、火烧岩悬崖等;瀑布有磨子洞瀑布、飞龙瀑布、碧泉映月瀑布、神龙洞瀑布等;峡谷两岸植被多为近年生灌木林、刺竹林,植物较为丰富;峡谷最宽处大淌河坝约为100米,最窄处苏家岩约为10米。

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三

女士们先生们:

您好!我是你这次华山之行的导游,顾。我会带你去看华山的美丽风景。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华山。华山是“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个景点,也是国家aaaaa风景区。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玉泉医院。有一个关于它的故事。唐朝的金仙公主在鄯善镇龚玥的玉井里洗头时,不小心把一个玉簪掉在水里了。回到玉泉医院后,用泉水洗手的时候,发现了玉簪,知道玉泉眼和玉井是相连的。于是春天就取名叫玉泉,玉泉医院也因此得名。

这是华山最有名的地方——长空栈道。你踩的地方只能装一只脚。你腰间的链子可以保护你,所以不要害怕。所有人都上去。

走完长长的空栈道,来到陈翔劈山的地方。这里也有传说。三个圣母爱上了一个普通人并结婚了。由于违反天规,她的哥哥二至把三圣母压在华山下。她生了一个孩子,名叫陈翔。十年后,陈翔知道了真相,与二雷神战斗。在众神的帮助下,他打败了二雷神,救了母亲。

这是翻过来的风筝。所有游客都应该注意安全,在这里休息。

华山的美景太多了,今天看不到。让我们明天继续我们的旅行。

名胜古迹导游词篇四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其实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特别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就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兼用来打更。敌人攻入闸楼城门,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体建筑,是主将镇守指挥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头的马道,便于战马上下。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因此守卫特别严格。

随着岁月的变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城墙的长乐门、安定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最初作为礼器和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开始用于军事指挥。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平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时用以报警戒严,指挥城防。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御系统在明代发展到顶峰。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到了明神宗万历10年,将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北为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声闻于天”;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

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五

首阳山因商未周初孤竹国(今河北庐龙县)君之二子伯夷、叔齐相让嗣君,相偕至周,后闻武王伐纣,叩马谏阴。因武王不听,遂愤而不食周粟,西行至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于首阳山而成为陇右名山。秦汉在此建县时就名首阳县了。

渭源首阳山最早见于庄子所言伯夷、叔齐西至岐阳,见周武王伐殷曰:吾闻古之士,遭治世还避其任,遇乱世不为苟存,今天下暗,周德衰,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若逊之,以洁吾行二子北至于首阳之山,遂饥饿而死。又东汉-学家曹大家(即班昭)注《幽通赋》说:夷齐饿于首阳山在陇西首阳。

渭源在秦末汉初建县,就名首阳县,归陇西郡管辖,县以山得名。直到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始改名渭源县。据此看来,渭源首阳山得名最早,历史悠久,为夷齐隐居采蕨直至饿死的最确首阳山。

首阳山西北侧有石门,因两座石崖东西对峙,间开一线,形似石门而得名。石门夜月为当地一景。两崖之间有一水库,容量500多万立方米,是一处理想的水上乐园。水库后面为长十五里的天井峡谷,这里座座陡峭的山崖相对挺立,四山合围,蓝天变成一条细线,人如处井底,其地势恰似一大锯解开的板缝,故此当地俗称解板沟。天井峡山奇水美,恰似仙境,有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型27处景点。沿十五里天井画廊,到处充满着奇、险、壮、绝、清、秀、幽、静、古、野之情趣。如从县城向南行直抵天井峡,约有20多公里路程。

名胜古迹导游词篇六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国家5a景区。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0、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普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龙门石窟中另一个著名洞窟是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0xx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额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可惜被美国人勾结中国奸商盗运到美国,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和纽约市艺术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古阳洞也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清代学者康有为盛赞这里的书法之美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

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20xx年11月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七

宁夏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东邻陕西省,西、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南部和东南部与甘肃省相连。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宁夏名胜古迹导游词

水洞沟遗址是三万年前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1920xx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具有“世界性”、“唯一性”、“教育性”。

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80多年来,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三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阐述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具有重要地位,对三万多年前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洞沟地区又是我国北方明代古长城、烽燧、城堡、沟堑、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保护区内,蜿蜒东去的长城、高台耸立的墩堠、古朴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沟堑令人目不暇接,令人遥想当年“甲士拥矛驰战垒,将军拔剑逐胡兵”的壮烈场面。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这里充满了雄浑、奇特的荒谷神韵,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这里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怪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旷古玄远之叹。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被国家列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银奖。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西北50千米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占地面积9300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0%,拥有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八百余种,是宁夏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

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山体巍峨,森林茂密,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近万公顷的范围内,油松、杜松、云杉等天然林木一望无际;樱桃、丁香、蒙古扁桃等珍稀灌木遍布山谷沟壑。尤其是当您踏入国家森林公园的深处,登上青松岭的峰顶,人处在苍茫林海之中,低头看百丈悬崖,放眼望郁郁葱葱。古松立于峭壁之间,残雪留存高山之上,松涛阵阵,云雾蒙蒙,宏伟险峻的景观给您一种回归大自然、陶醉大自然的美好心境。

樱桃谷景区全长2千米,因其遍布了樱桃等名贵野生植物而得名。初春时分,桃花盛开,姹紫嫣红;盛夏季节,硕果累累,芳香迷人。樱桃谷是由造山运动产生,谷地景色与山脊风光迥然不同,尤其是“一线天”、“双狮峰”、“飞来石”等景点,充分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无穷魅力。从这儿拾级而上,那色彩斑斓的奇花异草、甘甜爽口的樱桃山杏、曲径通幽的林间小道,都会使你感受到大自然与人类是那么的亲近、和谐。

贺兰山阳光索道,是建设在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宁夏第一条高山旅游观光索道。它全长1200米,高差近百米,往返运行约20分钟。乘坐索道,从山脚直达风景秀丽的“青松岭”,轻松悠闲的观山岳、听松涛、看飞瀑,尽情领略贺兰山的自然风光。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著名词句,使贺兰山的名字广为天下人所知。登上青松岭放眼望去,林木葱茏、云腾雾漫、气象万千。在苍茫林海之中,还能看到奔跑的马鹿、跳跃的岩羊、嬉戏的蓝马鸡。

位于宁夏平罗县,距银川市区56公里,是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沙湖拥有万亩水域、五千亩沙丘、两千亩芦苇、千亩荷池,盛产鱼类、鸟类,这里栖居着白鹤、黑鹤、天鹅等十数种珍鸟奇禽。你可在观鸟塔上遥看群鸟嬉戏的场景,在水边苇杆间、芦丛底部更有鸟巢无数,每年春季,五颜六色鸟蛋散布其间,堪称奇观。

除了品种繁多的鸟类外,沙湖还盛产各种鱼,在湖南岸的水族馆里,可以看到几十种珍稀鱼类,包括北方罕见的武昌鱼、娃娃鱼(大鲵)和体围1米多的大鳖。

湖西四周有滑沙、骑驼、骑马、游泳、垂钓、滑翔、沙滩排球、足球等游乐设施,还有旅游飞机空中观光节目。

沙湖是我国首批4a级生态旅游区之一,它位于平罗县境内,距首府银川市46千米,它的北面30千米处是宁夏著名的工业城市——石嘴山市,乘车由银川出发沿石中高速公路只需40多分钟便可抵达。

沙湖,南沙北湖,沙水相连,苇鸟相依,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美丽画卷。l991年6月19曰,原0中央-同志在宁夏视察工作时,来到沙湖,并亲笔题写“沙湖”二字,使沙湖更加享誉中外。景区开发建设十年来,还先后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如今,这里已成为我国西部旅游和投资的热点,是对外宣传宁夏、展示西部风情的窗口。

沙湖原本是一片湿地,由于不远处有贺兰山,每年夏季遇暴雨时,便有山洪下泄,经多年积蓄便形成了这样一个天然湖泊。湖泊形成之初,这里的人们利用它养鱼,增加收入,为了保证水源,便引来黄河之水做补给水源。这里的湖水清澈,鱼虾鲜美,没有任何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特别是沙湖的大鱼头,进了中南海,成为国宴佳肴。沙湖的水面约1333.3余公顷,它的东南方还有大片的湿地,加起来,总面积不低于3333.3余公顷,远远大于杭州的西湖。

说沙湖秀美,美就美在它那随风摇曳,独具特色的芦苇上,在这辽阔的湖面上,分布着286.7多公顷芦苇,迎风招展的芦苇,像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迎接着八方游客的到来,我们说,沙湖胜似西湖,就是在于沙湖拥有如此旖旎的芦苇的原因。正是这些星罗棋布而又疏密有致的绿色风景,才将沙湖装点得绚丽多彩,芦苇还担负着净化水质的重任。

沙湖水产资源丰富,常见的鲤鱼、草鱼、鲢鱼,还有北方不常见的武昌鱼和娃娃鱼,每年3月,当万物苏醒之时,这里的芦苇和白洋淀的芦苇一样开始绽放新芽。于是,沙湖的草鱼伴随着芦苇生成,成片的嫩芽成为草鱼的美食。同样,经过草鱼修剪的芦苇也变得错落有致,东一丛,西一簇,成为沙湖迎风荡漾的绿色旗帜。

目前沙湖旅游区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60多万人。已开发的景点和旅游项目有:游乐园、了望塔、荷花苑、水族馆、苇荡迷津、湖心鸟巢、西部大漠、大漠旱舟、水上滑梯、水上摩托、滑沙索道、湖中荡舟、天然浴场,还有划船、观鱼、赏鸟、垂钓、滑沙、水上降落伞、骑骆驼、跑马等等。

沙湖的神奇,又体现在沙与水的巧妙结合上,我国南方多水而少沙,北方多沙而少水,但在这里湖傍金沙,沙水相连,南北合一,巧夺天工。因为沙湖地处季风的低洼地带,季风,不断将沙尘从远方带到这里,久而久之形成了如此大的沙漠。踏上这连绵起伏的沙丘,才能真正体会它的神韵,当我们赤脚走在细软的金沙上,一种软绵绵,麻酥酥的惬意感觉传遍全身。沙湖的金沙不仅有着观光旅游价值,还有许多医用神奇之处。夏日里,沙湖的沙子是接受日照最奢侈的豪富,阳光中许许多多对人体有用的元素,都积聚在金沙之中。因此,它既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又可以为人体补充部分微量元素,还可以舒筋活血,为人们解除疲劳。

名胜古迹导游词篇八

该馆位于台北市中山区中山二号公园(又名美术公园)内,是台湾第一座现代美术馆。馆区约有6200坪,外观属于理性的当代建筑,以叠状的白色方型为主。由建筑师高而潘依据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概念所设计。共分为六层,地上三层,地下三层,主要的展示空间集中在地上三楼与地下一楼。目前在主建筑旁亦有雕塑花园。

台北市政府为因应市民生活品质需要与文化艺术水準之提昇,于民国六十七年奉准在本市中山北路叁段中山二号公园预定地兴建美术馆,由高而潘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监造,七十二年元月完工,并于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式落成开馆,开启了为市民服务之使命。

台北市立美术馆建筑本体宏伟而独特,矗立于花博公园美术园区内,创造出建筑艺术与自然庭园环境相结合之自然景观,其除了讲求结构机能合理呈现外,更注重内部设施与维护。建筑物大厅高约九米,为叁层楼挑高,以悬臂飞廊之形式,採「井」字形结体,将传统建筑元素之斗拱堆砌为主体架构,意在以美术馆为文化活水之泉源。四周墙面设计使用整片玻璃採光,中枢内庭承接自然光源,光影随时间移动而变化,显现出自然生动之特质。

各楼层对称突出且挑高悬空之展览室,建立耳目一新之观赏艺术品空间,其向外大型观景窗又可远眺环视圆山周遭景物,左侧临中山北路向有国道之称,歷年来为各国元首访台必经之路;美术馆兴建于此,参观民众往来转乘捷运或搭乘公车等交通工具均非常便捷,美术馆充分具备了地利与人和之优质场域。

台北市立美术馆民国六十五年,遵奉中央加强文化建设政策,计画在本市筹建一座高水准美术馆,并纳入政府十二项大建设之内。市政府于民国六十六年十月成立「台北市美术馆筹建指导委员会」,选定本市第二号公园预定地—中山北路与新生北路交叉叁角地带为馆址,建筑楼层面积24169.8平方公尺。于六十九年十月正式开工兴筑,全部工程于七十二年元月完工。同年延聘国立故宫博物院苏瑞屏女士出任美术馆筹备处主任,八月八日「台北市立美术馆」正式成立,并于七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正式开馆,由筹备处主任苏瑞屏奉派为代理馆长,积极筹办推动各项展务,为市民提供服务。

民国七十五年九月黄光男先生奉派为第一任馆长。八十四年九月第二任馆长张振宇先生接任,八十五年六月张振宇先生卸任,遗缺由教育局副局长刘宝贵女士兼代。民国八十五年十一月第叁任馆长由国立台北师范学院副教授林曼丽女士接篆视事。民国八十九年七月林馆长借调北美馆任职四年后回任教职,职缺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黄才郎副局长兼代并于同年九月一日上任馆长,将美术馆朝向「现代化、国际化、本土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于九十六年叁月结束馆长任期,于九十六年叁月结束馆长任期,续由副馆长陈文玲女士担任代理馆长。

民国九十六年八月,谢小韫女士应台北市政府之邀,转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长兼代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之职。自民国九十八年元旦起,谢小韫女士专任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于民国九十九年叁月一日起馆长谢小韫转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长,同日起馆长职务由副馆长陈文玲代理,继续落实未来馆务规划。民国九十九年九月十五日由新任馆长吴光庭正式就任,于民国一百年七月叁十一日借调期满回任教职。民国一百年八月一日至九月四日由副馆长刘明兴代理。民国一百年九月五日,由台北市文献委员会执行秘书翁志聪担任代理馆长。民国一百零一年七月二日起,黄海鸣先生接任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继续落实馆务各项规划。

名胜古迹导游词篇九

阿乌瀑布又称大津瀑布,地处三地门、高树两乡之界,是一处雄伟、秀丽兼具的瀑布,全境纵深而广,景致绝佳;由于步道设施完善,为热门的赏瀑去处。

阿乌瀑布共分五层,以第二层可及性最高,瀑水高长而涓细,非常匀称、秀气,顺着陡高的岸壁冲下,水势强劲,声势宏壮,时有游人冲入瀑布下方,享受瀑水当头冲下的刺激与畅快。瀑水下坠之后先蓄积为一泓深潭,再潺潺注入溪谷,溪谷中大石错落,两岸绿荫浓密,更增添静谧幽深。

循着步道上行,在将抵瀑布之前有一处凉亭,由此处眺望,尽是一片绿野平畴,尤其夕阳西下时,老浓溪映着斜晖,波光粼粼,景色最是醉人。

乘车风向标:自屏东火车站旁搭往大津的屏东客运,在尾寮站下车,右转社区道路行约1。8公里至慈津宝宫,由庙后步径上行,约15分钟可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