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论文八百字(汇总5篇)

2023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论文八百字(汇总5篇)

ID:3903151

时间:2023-09-29 18:47:33

上传者:XY字客 2023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论文八百字(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论文八百字篇一

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意义提供了权威阐释,生动描绘出一幅普惠人民的锦绣国画。国画又称“丹青”,极致彰显中国意韵。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国画技法中白描、墨法、写意的特质里不断总结感悟,争当“丹青妙手”,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画卷。

“白描”为先,把握中国特色脉络,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轮廓之美。白描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不加修饰渲染的画法,而仅用线条便勾勒出物象之形,必见画者真功夫。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前景,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中心任务、中国特色。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深刻领悟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决心,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现阶段现代化任务的复杂艰巨,需要久久为功,驰而不息。心中要能“白描”出一棵不断生长的“常青树”,根根枝杈是“绿水青山”“精神富有”“互利共赢”的前进方向,片片绿叶是“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的为民情怀,提高对中国国情、基层民情的整体把握能力,勾勒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官僚主义、部分党员担当意识不足等现象,迅速行动,有力出击,显现出色彩极致、“力大劲足”的画风。

“写意”升华,创新基层民生实践,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气韵之美。一幅国画作品的神采意韵,极大程度上源于“作画人”既能不脱离主体,掌握精髓,还能精巧构思,创新融入自己的系统理念,积极实践。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要把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需要付出艰巨努力。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乐于扑下身子,“下沉”一线,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掌握民生问题的“意态风神”。积极主动作为,结合党的奋斗历程、历史经验、创新理论,以学促干,注重学思践悟的系统贯通,坚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创新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蛋糕”做大做好,把“蛋糕”切好分好。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走稳走实,意韵流长。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论文八百字篇二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各具风格、各显韵致的书法字体既是中国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象征。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为党员干部更好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科学内涵作出了权威阐释、提供了根本遵循。党员干部要从篆、楷、行、草四种字体的各自气质中汲取思想启迪,切实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静观篆书之“齐整工细”,寻觅中国式现代化的“精致之美”。篆书一行一列皆整齐、一笔一划皆工细,呈现出精致美丽的艺术风格。如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已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党员干部要习得“人心齐而泰山移”之理,坚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以最牢固的团结、最有力的奋斗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要悟出“操千曲而后晓声”之道,不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为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积淀本领、积累经验、积攒力量,有效夯实“力透纸背”的基本功;要深明“致广大而尽精微”之义,坚持于全局中谋一域、于细微处见真章,重视“毫末”与“垒土”、“跬步”与“小流”的作用,不懈发扬精益求精、至臻至善的工匠精神,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

品鉴楷书之“遒劲风骨”,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之美”。据《辞海》记载,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具有雄健朴实之美。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要把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需要付出艰巨努力。党员干部要在“稳中求进”中夯基础固根本,始终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不断锤炼“纷繁世事多元应”的驾驭能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要在“破题前进”中补短板强弱项,聚焦高质量发展瓶颈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调查研究、直击痛点堵点,真正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要在“务实奋进”中勇担当开新局,心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发扬“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品格,坚持“真刀真枪动真格”,坚决不出空拳、不务虚功。

把握行书之“相得益彰”,吟赏中国式现代化的“和谐之美”。行书兼具楷书之端庄、草书之流动,实用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党员干部要校准“行动坐标”,深刻理解并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准确把握这一系统工程的内在逻辑关联;要唱响“文明和弦”,厘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不动摇,扛起文化传承发展历史重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绘就“生态画卷”,勤耕美丽中国建设的希望田野,打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矢志争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扎实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尽享草书之“气象万千”,领略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之美”。草书作品章法灵动、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洋溢着旷达与从容。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党员干部要永葆“力量之磅礴”,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对中国式现代化根本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坚持用__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向不偏、动力不竭;要心念“江山之磅礴”,认清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和具有的首要特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公仆情怀答好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要感悟“气宇之磅礴”,树立道路自信、行动自觉,坚持胸怀天下、和平发展,扎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论文八百字篇三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文章指出,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需要付出艰巨努力。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面对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发展环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大原则,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合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奏响忠诚、担当、奋斗的“时代和弦”,激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强音。

心中有魂,脚下生根,奏响“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忠诚“和弦”,让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正。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需要党员干部有“瞄准旗帜”紧跟党走的忠诚姿态。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奋斗不止的基石和根本,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核心与灵魂。如今全面小康梦圆,复兴气象激荡,我们迎来“如你所愿”的盛世。我们更要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把对党忠诚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修身立业的“定盘星”、干事创业的“度量衡”。必须丢掉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自觉在重大斗争、挑战、风险中磨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质,用实际行动践行“强国复兴有我”的誓言,迈出“对党忠诚”的坚定步伐,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奏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担当“和弦”,让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好。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寄托民族梦想、承载人民期待,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当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按下“加速键”,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但还有许多未知领域,也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加快“本领升级”,勇于挑“最重担子”、敢于啃“最硬骨头”、善于接“最烫山芋”,攻破“卡脖子”,不断锤炼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做“召之即来”的行动者、“来之能战”的拼搏者、“战之必胜”的能力者,在时与势中继续开创出更加辉煌的时代伟业。

为民迢迢,步履不停,奏响“愈是艰难愈向前”的奋斗“和弦”,让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远。中国式现代化锚定的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需要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人民所想,即是目标所在,人民所急,即是使命必达。“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的谢军、“一辈子为国家深潜”的彭士禄、“振长策,击长空”的顾诵芬,奋斗中的每个人都了不起,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历史敏感性,充分发扬“钉子精神”,继承“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优良传统,讲好“半条被子”的故事,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以“进京赶考”的状态步履不停,拒绝“摆烂”“躺平”心理,时刻保持奋发有为姿态,集聚一起向未来的“奋斗”之力,一茬接着一茬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巍巍巨轮”驶向兴盛彼岸。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论文八百字篇四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文章科学指出,要把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需要付出艰巨努力。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激励新作为。党员干部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勇做中国式现代化“闯将”,无惧风浪、一往无前,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激扬志不改、道不变的信念。实现国家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从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到戊戌变法的“改良图强”,再到辛亥革命的“共和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苦苦求索,进行各种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从打破旧世界到缔造新世界,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建党__年、新中国70年、改革开放45年和新时代10年,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按下“加速键”,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百多年来“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的,是走得通、行得稳。勇做中国式现代化“闯将”,就要坚定志不改,道不变的信仰,把稳党的领导“定盘星”、用好改革开放“金钥匙”,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中国之治”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治理效能、发展动能。

坚定行得通、真管用的信心。正如马克思所深刻揭示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至上”的现代性,充满着血腥和暴力,无法避免的产生贫富差距悬殊、民粹主义泛滥、地缘冲突加剧、资源环境危机等“现代化之殇”。与此同时,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提供了现代化“更优解”。勇做中国式现代化“闯将”,就要坚定中国式现代化行得通、真管用的信心,坚持人民至上,致力于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中不断规范三次分配、补齐民生短板,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既致力于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又致力于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现代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超越“零和博弈”,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开创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不断把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

鼓足勇敢闯、大胆创的勇气。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走在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上,没有现成模式可遵循、没有成熟经验可借鉴,敢闯新路,才有出路。勇做中国式现代化“闯将”,就要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敢于担当,以“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挺膺担当。要在练就过硬本领中担当时代重任,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锤炼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把握现代化的一般性和“中国式”,增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针对性,少走弯路、少翻烧饼,克服西方式现代化弊病、彰显现代化中国特色,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保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勇开顶风船,迎战滔天浪,沉着应对改革发展“高山重重”、外部势力“狂风暴雨”、重大风险“悬崖峭壁”,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境界。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论文八百字篇五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文章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仍然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这就要求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定信仰“翻山越岭”、敢于斗争“应难而上”、践行初心“堪当重任”,擎“旗”而行、逐梦奔跑,以奋发有为之姿共同奔赴中国式现代化这条“康庄大道”。

擎“信仰之旗”,以“旗帜鲜明、对党忠诚”之姿奔赴中国式现代化。“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改天换地到翻天覆地,党的领导是指引方向的启明之星、破夜之光、劈荆之斧,一代代共产党人正是凭借着“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坚定信仰,高举信仰之旗、激燃信念之火、激荡信心之源,于千难万险中矢志开拓,于风雨兼程中不懈进取,不断夺取胜利、开辟未来。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坚强、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克服一切困难挑战的根本力量源泉。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用__武装头脑、凝心聚魂,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行动自觉,切实把个人“小我”融入到国家发展“大我”之中,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擎“斗争之旗”,以“攻坚克难、爬坡过坎”之姿奔赴中国式现代化。“斗争创造历史,斗争成就伟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回顾百年历程,无论是革命年代的流血牺牲,还是改革时期的开拓进取,抑或是发展新阶段的披荆斩棘……一代代共产党人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决心、“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魄力,开展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伟大斗争,推动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在新的百年奋斗征程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广大党员干部要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始终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决心、“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魄力,立足岗位实际主动投身到各种复杂斗争之中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产业项目的一线耐住“严寒酷暑”,在乡村振兴的前沿多接“烫手山芋”,在急难险重的实践中常历“风吹浪打”,锻造“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真本领,从而依靠顽强斗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扫清各种障碍。

擎“初心之旗”,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之姿奔赴中国式现代化。“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百年来,共产党人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稳共同富裕之路、矢志不渝践行初心使命,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艰苦奋斗、做亲民爱民好公仆”的孔繁森,从“绿了荒山,白了头”的杨善洲,到“时时挂念乡亲,将最美年华留在村里”的黄文秀……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推进现代化中掷地有声的誓言,更是念兹在兹的行动。正是因为始终践行这一初心使命,才能在极端困境中星火燎原,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__,方得始终。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沉下身子,甩开膀子,迈开步子,深入人民群众中发现“急难愁盼”,以群众的需求为切入口,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一步一个脚印,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念,“踏石留痕”的韧劲,切实把群众所关心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行动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