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及反思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实用5篇)

高中地理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及反思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实用5篇)

ID:3930131

时间:2023-09-30 00:48:03

上传者:雁落霞 高中地理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及反思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实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高中地理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2,学科:地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了解中国的地质灾害

完成课后习题

教学课题

1、通过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中国地震的分布和成因,培养学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区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3、树立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以正确态度对待地质灾害的发生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本章在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之后紧接着讲中国的地质灾害,因为我国地理位置特殊,既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交界地带,地壳运动强烈,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尤其是地震灾害,它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惧心理最严重的灾害,是我国四大类灾害中应该首先给予关注的灾害。

教学重点:

1、理解我国地震西多东少,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多发区地质灾害的成因。

2、结合案例认识地震预测和防震意识在灾害中所起的作用。

3、分析不同地区同级地震造成不同灾情的原因,重点认识人文因素导致的灾情差异。

4、归纳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地域分布总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我国地震灾情东重西轻的原因。

2、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图表等

教学过程

因水动力的性质与地表物质的组合不同,我国泥石流的成因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高中地理中国的地质灾害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难点

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

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沿320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首先,我们一起看一段录相感受一下祖国的壮丽河山。(展示多媒体)

2、当然,要更进一步的认识,就需要我更深入的学习。今天,我们将进入一幅全新的画卷。

(板书: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二、地势西高东低:(板书)

1、过渡:在古代诗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为什么江水都要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

2、把我国的地面沿32°n线剖开,呈现出这样的面貌:(展示多媒体)

3、观察,思考p20活动中的问题。

(指名答)

归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板书)

可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第二级为1000米-2000米;第三级为500米以下。

4、活动:(出示设色地形图)

找出这三级阶梯的大概范围

找出三级阶梯界线上的主要山脉

完成表格:

?2000---1000米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00米以下

?地形区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和两广丘陵

?5、讨论:“地势西高东低”的优越性

学生分享、自由发言,提出各自观点,最后派代表总结发言。

(教师可引导学生主要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图上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直接获取有关知识,并将已学知识落实到图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以及对科学探究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难点

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

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沿320n线中国地势剖面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谈: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首先,我们一起看一段录相感受一下祖国的壮丽河山。(展示多媒体)

2、当然,要更进一步的认识,就需要我更深入的学习。今天,我们将进入一幅全新的画卷。

(板书: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二、地势西高东低:(板书)

1、过渡:在古代诗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为什么江水都要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

2、把我国的地面沿32°n线剖开,呈现出这样的面貌:(展示多媒体)

3、观察,思考p20活动中的问题。

(指名答)

归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板书)

可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平均海拔为4000米以上;第二级为1000米-2000米;第三级为500米以下。

4、活动:(出示设色地形图)

找出这三级阶梯的大概范围

找出三级阶梯界线上的主要山脉

完成表格:

? 2000---1000米

?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500米以下

? 地形区 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和两广丘陵

? 5、讨论:“地势西高东低”的优越性

学生分享、自由发言,提出各自观点,最后派代表总结发言。

(教师可引导学生主要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说明中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

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来说明灾害的分布状况。

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国主要地震带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图了解我们国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分布,结合相关相关资料了解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危害。最后发挥空间分析能力将地震灾害多发区分析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发生的地点都位于哪里,以便今后生活中做好预防,也了解我国灾害分布的基本国情。

教学重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教学难点:灾害分布规律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列表比较法

教具准备: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分布图

教学过程:

导入:“泥石流来了,如何自救”

(4等高线地形图,实线表示泥石流路线,分析,若有人正

(处于一时发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线应该选择那一条?

(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主要的地震与地质灾害及分布

板书:我国地震与地质灾害

一、地震的分布于危害

师:阅读课本相关介绍

师:读图“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总结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

板书:

分布:1、东南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3、西南青藏高原与四川、云南(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西北陕、甘、宁和新疆地区(如1920年的海原地震)

师: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阅读“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的几次强震”来理解。

总结:人员的死亡,财产的损失,自然资源与地表环境的破坏

师:(转折)地质灾害除了地震灾害还有?下面来学习一下泥石流灾害,

板书:泥石流的分布于危害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6篇《高中地理中国地形优秀教学设计2022》,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高中地理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说明中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分布和造成的危害

2、理解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

3、学会运用地图来说明灾害的分布状况。

过程与方法:利用中国主要地震带图、中国泥石流多发区图,中国滑坡易发区图了解我们国 家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分布,结合相关相关资料了解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的危害。最后发挥空间分析能力将地震灾害多发区分析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发生的地点都位于哪里,以便今后生活中做好预防,也了解我国灾害分布的基本国情。

教学重点: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与危害

教学难点:灾害分布规律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读图分析法 列表比较法

教具准备: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中国泥石流多发区的分布图 中国滑坡易发区分布图

教学过程:

导入:“泥石流来了,如何自救”

( 4 等高线地形图,实线表示泥石流路线,分析,若有人正

( 处于一时发生泥石流,他逃生的路线应该选择那一条?

(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主要的地震与地质灾害及分布

板书: 我国地震与地质灾害

一、地震的分布于危害

师:阅读课本相关介绍

师:读图“中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总结我国地震活动的分布?

板书:

分布:1、东南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3、西南青藏高原与四川、云南(属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4、西北陕、甘、宁和新疆地区(如1920年的海原地震)

师:了解地震造成的危害,阅读“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的几次强震”来理解。

总结:人员的死亡,财产的损失,自然资源与地表环境的破坏

师:(转折)地质灾害除了地震灾害还有?下面来学习一下泥石流灾害,

板书:泥石流的分布于危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