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精选9篇)

2023年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精选9篇)

ID:3930243

时间:2023-09-30 00:49:37

上传者:飞雪 2023年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精选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篇一

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笔者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如今人们,就应说是赶上了好时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能够透过电话、信息、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电子通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能够说已经告别了原始的信纸、信封。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读着《曾国藩家书》,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十几年前自己写信读信的情景。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读着亲朋好友的来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浓浓的亲情友情。如今,无论是接电话还是看信息,总觉得少了一点韵味和感觉。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篇二

虽曾湘潭大胜,对于靖港之战,曾要求其每一次的失败都要吃透,常说“悔生吉”,总结反省失败,自省后决定严厉整顿,凡临阵脱逃一律不再录用,并且将表现并不好的弟弟赶回家乡,大公无私。

接着,曾国藩反思后把保卫长官作为一项制度,这也是其优于绿营军散漫无力,上下不齐的一大策略。保住长官,才有个人发展的机会。

悔生吉,失败后反思的重要性,古往今来众多战役生活工作中凡是相互影响,激励战斗,上下亲睦,各护其长背后必定有严格的原则或制度。我们也需要学习善于用制度解决一些用道德解决的.问题。

这项制度在后来的城陵矶之战中也发挥作用。两名都是猛将军官,危急关头,互不上下,然曾军的亲兵抓住机会在其军官危观时机,保护长官,刺伤对方军官,赢得战役。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篇三

近日一直在读好朋友送的《曾国藩家书》,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给纪泽、纪鸿的信中,曾国藩这样写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大意为:人的气质,与生俱来,本来难以改变,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它,重新塑造气质。古代精于相面的人,都说读书可以改变骨相。要求得变骨相的方法,必须先立下坚定不移的志向。

读完此文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读书改变气质。曾国藩是一介书生,靠科举发家,最后权倾朝野。在《曾国藩家书》中多次提到读书的重要性,他谆谆教诲家人子弟要读书,“读书贵精专”,“须用困知勉行功夫”,“读书有一耐字诀”。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这一点毋庸置疑,且与“满腹诗书气自华”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现今提倡的“知识改变命运”则把读书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二、立坚卓之志。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之人必先立坚卓之志,才能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成大器。道理浅显易懂,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当今世界,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多少人在宦海商场中颠扑沉浮、迷失自我,理想和志向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最后落得一个可悲可叹的下场。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篇四

近日一直在读好朋友送的《曾国藩家书》,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给纪泽、纪鸿的信中,曾国藩这样写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大意为:人的.气质,与生俱来,本来难以改变,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它,重新塑造气质。古代精于相面的人,都说读书可以改变骨相。要求得变骨相的方法,必须先立下坚定不移的志向。

读完此文有以下两点感悟:

一、读书改变气质。曾国藩是一介书生,靠科举发家,最后权倾朝野。在《曾国藩家书》中多次提到读书的重要性,他谆谆教诲家人子弟要读书,“读书贵精专”,“须用困知勉行功夫”,“读书有一耐字诀”。读书可以改变气质,这一点毋庸置疑,且与“满腹诗书气自华”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现今提倡的“知识改变命运”则把读书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二、立坚卓之志。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之人必先立坚卓之志,才能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成大器。道理浅显易懂,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当今世界,灯红酒绿、物欲横流,多少人在宦海商场中颠扑沉浮、迷失自己,理想和志向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最后落得一个可悲可叹的下场。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篇五

前段时间在好友的推荐下,利用每天早上坐地铁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终于把曾国藩家书看完了,感触颇多,他之所以这么有成就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时常反思自己的`过错,劝诫他人,在读书的过程中,感觉就是面对面在和曾老对话,从他的日记中也可以看出其实曾老也是一位很普通的人而已,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

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究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继成为“孔子、孟子、朱熹”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写日记了,曾老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人无完人,他年轻时也犯过很多的过错,但是他懂得每日反思自己的的得失,他取得了在别人看来很大的成就,在做人做事方面,却依然低调谦虚,才有这样的成就,我有个同事他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坚持写了好几年的日记,这是一个好的习惯,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呢,从开始写日记开始,已经写了几个月了,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自己做的事情有时候还挺好笑的。

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成长,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呀,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坚持持续输出和反思下去。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篇六

虽是囫囵吞枣式读完第一次,却也是获益良多。以前了解甚少,读完却被曾文正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无论从学识、人品、性格还是格局,都深深被折服。感触最深之处有五:一是其立志做圣人之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自省自律;二是对于左宗棠,真正做到了相忘于江湖,相比于左,足现其胸怀;三是对于大局的思考以及当前形势的预判及把握,足见其格局;四是其开放的心态以及对知识的学以致用;五是其与家人及朋友的联系,书信的往来,也让我佩服。

喜欢读人物传记,正是喜欢从别人的人生阅历,去提取丰富自己的人生。这本书读完已经深深地被曾文正公所折服,这是值得多翻阅的一本书。不过读来可以觉察,作者写作中的个人感情色彩还是很浓的。

最后,也发现了历史的了解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切入,正如这之前对于太平天国的了解就知之甚少,只有历史书上学到的`,只知道被镇压而失败,所带的感情色彩都是偏向太平天国一方。而从本书所处的角度,却让我认识到不同的另一方,也是读本书最大的一收获。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篇七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个智人就是自我的“智神”,对神的崇拜早已转为对人的崇拜。可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缺了点什么。

读完《曾国藩家书》,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不乏时代弄潮的勇气,却缺少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曾国藩在写给父母及后辈的家书中无不流露出对家族的深情,秉承先人遗训,温柔敦厚的家风和实用有效家训,让他在云谲波诡的近代社会屹立不倒,对家族的坚守和职责敦促他思考使家族得以兴旺延续的方法,并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省察自身,使得自我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倔强风骨,也能很好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从而成为洋务派的主要领导者。

曾国藩教育儿孙“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是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当时他身处的时代的重新解读。他告诫儿孙要有志,存图强报国之志;要有识,要放眼世界,广学博览;要有恒,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气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灭了韧性。这既是曾国藩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坚守,又对其赋予时代精神的体现,能够说,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回望曾国藩身处的时代,那是一个如分娩般剧痛与期望并存的时代;凝视当下我们自我的时代,不也同样是超越与危机并存的时代吗?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历史,而又如何不被时代裹挟,“从自我身上超越这个时代”?这是值得每一个当代人深思的问题。

我想,那就是要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要以一种创新的不迂腐的态度去坚守和传承,不忘过去,与时俱进,方得始终。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此言道出了人类渴望超越过去的态度,但或许我们在回望历史时,也需要在其中沉淀一些如金子般珍贵的东西,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观活着,人才不至于在新时代洪流中被淹没或埋汰。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篇八

读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读曾国藩家书读书心得精选6篇】,供你选择借鉴。

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笔者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如今人们,应当说是赶上了好时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能够经过电话、信息、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电子通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能够说已经告别了原始的信纸、信封。可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读着《曾国藩家书》,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十几年前自我写信读信的情景。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我身旁。读着亲朋好友的来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浓浓的亲情友情。如今,无论是接电话还是看信息,总觉得少了一点韵味和感觉。

读《曾国藩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作为史上名臣曾国藩的另一面,那就是人性中最美丽最温馨的善良之光的闪现。那一封封家书,无论长短,字里行间充满的是对亲朋好友的挂念、关心和关怀,字里行间充满的是中华民族最完美的道德——孝悌。一代名人重臣经过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深厚的道德修养。看曾公的家书,感受到的是他骨子里那份对家人的浓浓亲情。作为一个在京城做官的人,曾公在给祖父的一封家书中写到,“在京为官之人都是东拆西借的过日子……”曾公在家书多次提到生活的艰难,可是总是尽力的帮忙家人和亲朋。看到这些,我感动了,并且感动的想流泪。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物质生活十分富足,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感到很迷茫,很困惑。也许我们困惑迷茫的原因是我们心里少了像曾公一样的亲情和友情。

也许是因为此刻的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也许是因为人人都忙于追名逐利,如今,人与人之间以往拥有的浓浓亲情和友情好像在逐渐变得淡薄,维系人与人之间感情联络的纽带越来越脆弱,感情的深浅和好坏全维系在利益的天平上。一旦利益的天平严重失衡,以往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就会变得寡淡如水。古人所云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的人间百态,在当今物质极度礼貌的社会上更加凸显。我们将一切都归咎于穷和富这两个字,似乎有点偏薄。《曾国藩家书》一书中,从很多家书里我们都能够看出作为为官之人的曾公生活的艰难,有些时候冬天要靠外官进献的炭资钱过活。这样的生活境况也许此刻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敢相信,可是,当时曾公的生活境况就是如此。即使如此,他还时刻不忘尽最大努力接济家人和亲朋好友。看了曾公的家书,我有点顿悟了,维系亲情和友情的金钥匙不是名利,而是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熏陶。

曾公在家书中,上千次的提到他的弟弟们学习状况,从中能够看出曾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曾公家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来源于曾公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积淀。所以说,改变人的素质,真正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和文化。今日,现代人缺失的正是物质的超前发展和教育的相对滞后,物质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如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

当下的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迫切的问题是发展文化和教育。经济能够改变人的生活状况,而文化和教育能够改变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素质。民强方可国富,民强首先强的应当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没有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即使披金戴银,拥有万贯家财,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动物而已。因为人毕竟是靠感情维系的动物,没有感情与禽兽无异。

《曾国藩家书》处处洋溢的浓浓亲情和友情,正是迷茫的现代人正在丢失的和渴望得到的东西。当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时,也许这个社会才不会那么浮躁和狂热,也许每个人的心儿才会多几分宁静和安逸。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来自于民众深厚的文化积累和道德修养,除此也许别无他法。

曾公作为历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或者领袖,我们不去评说其史上的功与过,只就其人性中最闪光最完美的一点就足矣,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最终,以曾公的一首诗结束此文,“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晚清中兴四大家之一”,“古今第一完人”等等,其作品流传后世的不多,可是极有分量,读之,让人受益无穷,从《曾国藩家书》能够略知一二。

名为“家书”,实则不然。作品用书信体的格式,文字浅显易懂,资料意味深长,仔细品读,觉得它像粮食,能够维持精神生命的延续;又像医院,能够疗救心灵的伤痕;也像超市,丰富的东西任由你的取舍......

第一,关于读书与修身养性。

曾国藩认为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之人才不甘为下流之辈;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不尽,不敢以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对于看书的过程,要一本一本的看,一本书没有看完,必须不要看其他的书,东翻西阅,都是为外界所左右的缘故。此外,读书人还讲究养气,即心平气和,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坦坦荡荡。讲究保身,即节欲,节劳,节饮食。太多的欲望,只会给人带来烦恼,而过分的劳累,会让人身心疲惫、万念俱灰。第三谨言。读书人说话要时时刻刻细心留意,所谓“祸从口出”。

第二,关于功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读书人的功名,是一个经久的话题,几千年的仕途历史,能够说是对读书人“成者为王,败则为寇”终极评价,可是曾国藩对于这一评价标准,也有他自我的见解。从家书中他得知四弟、六弟未能考中,心里怅然,他认为科名无早迟,是前生注定的,丝毫不能勉强。读书人的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品德修养,讲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道,以期不辱没先人;二是读书取功名之道来成就一番事业,以延续自我的生命。而延续生命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养活自我。农民,手艺人,商人,劳力养活自我,读书人劳心养活自我,都是一样的。读书人的劳心,如果考中,则在朝中食俸禄,如果不中,或教授于乡,或为食客门吏,或入幕为宾,这一切都需要计算自我的本事才能食之无愧。退一步说,即使榜上有名,朝中为官,也须计算自我的才德,不至于将来尸位素餐。然而这一切,究竟是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我做主,可是世间没有业精而衣食无着的人,就像农民的耕种,即使有荒年,也必须会有丰年,就像商人的商品被积压滞销,也必须会有畅销的时候。那么读书人,如果业精,终究会得功名,即使不得,也必须会有其他办法养活自我。在曾国藩看来,功名不是主要的,谋生才是关键。

在他的这种教育理念下,儿子曾纪泽不但在中国的诗文书画方面皆有造诣,对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以及语言学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过许多学术专著,他还自学了多国文字,通晓英文,之后成为清朝著名的外交家。比曾纪泽小九岁的曾纪鸿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政治腐败,科场舞弊成风,曾国藩恰好封了侯爵,他怕儿子误入歧途,在开考前特地嘱咐儿子不可“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进身之始,务知自重”,发榜前,再次叮嘱儿子自重。曾纪鸿多次应试不中,之后自学成才,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有数学专著传世。两个儿子的身上,体现了曾国藩的功名思想“功名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我做主”此等见识,才是大远见。

第三,君子之忧。

第四,识盈虚之有数。

万物盛衰,自有定数。在曾国藩与家人的书信来往中,曾有一事:曾国藩给家里寄了一千两银子,交代了用六百两家用和还债,四百量用于馈赠亲友,曾家并不富裕,作为家里的长子,要支付家里的各种费用以及弟弟们读书的学费,曾国藩自我也是经常借钱度日,可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曾国藩为什么还要挤出钱来周济亲戚呢?其中原因,用他自我的话来说,认为是自我家运太盛,不可不格外细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升官最快的人,创下了“十年七迁”的记录,这样的奇迹,固然跟他的政治才能有关,可是另一方面,也跟他高度的政治洞察力分不开。曾国藩出生平民,没有任何背景和靠山,然而他熟谙官场的险象环生,如履薄冰的官场经历让他步步细心,为了自我的仕途经济,不仅仅严格要求自我,甚至严格要求家人,生怕由于自我的官职在改变家人经济状况的同时,滋长了家人的不良习气,所以要在自我也困难的情景下资助亲戚,并且在还债一事上也格外细心,“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穷形尽相不好,得意忘形也不妙。

除了以上四点,《曾国藩家书》的看点还有很多,比如关于家和,关于交友,关于治军等等,读一部家书,阅曾国藩的千古风流,读一部家书,看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读一部家书,乃知心若从容,身何劳苦!

最近无意中在书架发现了一本《曾国藩家书》,好书!目前只看了十几篇,内心颇为触动。我觉得曾国藩家书就像是我的公众号文章一样,虽说是家书,可是表达了很多曾国藩对事物的看法,我的公众号表达了我的见解。书里的信件是按时间序列排序,经过他写给父母、兄弟的信,能够窥到他个人成长提高的轨迹。

我倒不是因为想在仕途干一番大事,是我认为牛人自有他牛之处,能学习到他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对一个人自我提升有很大帮忙。像这种牛人,从入职翰林院当科员,十年内干到一把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肯定有十分人之处。恰好他重视交流与记录,且装订成册,警示曾家后人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

从他的书信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古人对于孝的重视,像我们写信顶多加个“尊敬的”或“亲爱的”,可是他呈祖父母、父母的,都是“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我们仅有在逢年过节才会出现此类的祝福语,可是他是融入到平时生活点点滴滴的,十分虔诚。可能有人会说形式主义,杠精请绕道而行,生活就是需要仪式感,有时连形式都懒得走,更别提更深层次的了。

他还提了一点关于婆媳关系的事情,“又闻四妹起最晏,往往其姑反服事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孝之妇而可得好处者,诸弟必须时劝导之,晓之以大义”,引发了我对于婆媳关系的思考。的确若是以长辈示之,必恭敬之,还是要扭转一下自我的待人方式。看完这句第二天我特意早起煮了一顿早餐,略略表达了心意,就没有然后了。

第二就是他对兄弟姊妹的关心,从我看到的第一篇信时他就是已婚状态,作为长子,他对于兄弟们的课业关心程度赶得上父母了,还时不时寄给弟弟们学费。他认为自我年长,父亲倾尽心血培养他,他汗颜不能把父亲所教授传给弟弟们。很趣味的是,在开始几篇信中,他批评弟弟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当时我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可是我想作为他的弟弟们估计不会开心。

果不其然,后面弟弟们回信“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令堂上阅兄之书,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自容”。

曾及时开导“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悌。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贤愚之分,使族党口中有贤愚之分,则必其平日有讨好意思,暗用机计,使自我得好名声,而使兄弟得坏名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但愿兄弟五人,各各明白这道理,彼此互相原谅。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

从他的信中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十分开明,能够很快理解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人,他们兄弟之间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来来往往的过程,也是对于事情、彼此认识加深的过程,所以说他们家族、他的成功不是说一蹴而就,是有根源的。

初读《曾国藩家书》,是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在单位的书架上,不经意发现书架上放着一本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曾国藩家书》。这本书,是清代曾国藩所著,由名家唐浩明进行评析,内容比较全面且深刻。书的品相九成新,书页有点泛黄,但仍能嗅到出厂时的淡淡墨香。那时捧读《家书》,只觉得曾国藩是个异常心细又贫困交加的人,从北京运往湖南的几两白菜种子,都要在信里反复询问收到了没有?关于兄弟子侄的教诲,也常常苦口婆心,甚至有点喋喋不休。在京城已是朝廷二品官,居然有不少书信是向家人借钱,真有点“啃老族”的感觉。那时候,对工作与生活的阅历较少,虽然通读《家书》,但不求甚解、感触不深。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们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历史人物,史家自有公论。但无论关于他的争议多大,我们都无法否认他的《家书》平淡中蕴含着真知良言,那些关于修身齐家、为学处世、用人交友、理财带兵的感悟,是他一生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思想精华。

因此,品读《曾国藩家书》,就像与一位历尽沧桑、充满智慧的老者晤谈,字里行间书写着他对世事变迁的独到见解、对人生浮沉的深邃思考、对学养修为的孜孜不倦。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最近无意中在书架发现了一本《曾国藩家书》,好书!目前只看了十几篇,内心颇为触动。我觉得曾国藩家书就像是我的公众号文章一样,虽说是家书,可是表达了很多曾国藩对事物的看法,我的公众号表达了我的见解。书里的信件是按时间序列排序,经过他写给父母、兄弟的信,能够窥到他个人成长提高的轨迹。

我倒不是因为想在仕途干一番大事,是我认为牛人自有他牛之处,能学习到他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对一个人自我提升有很大帮忙。像这种牛人,从入职翰林院当科员,十年内干到一把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肯定有十分人之处。恰好他重视交流与记录,且装订成册,警示曾家后人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成长的机会。

从他的书信中,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古人对于孝的重视,像我们写信顶多加个“尊敬的”或“亲爱的”,可是他呈祖父母、父母的,都是“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我们仅有在逢年过节才会出现此类的祝福语,可是他是融入到平时生活点点滴滴的,十分虔诚。可能有人会说形式主义,杠精请绕道而行,生活就是需要仪式感,有时连形式都懒得走,更别提更深层次的了。

他还提了一点关于婆媳关系的事情,“又闻四妹起最晏,往往其姑反服事他,此反常之事,最足折福。天下未有不孝之妇而可得好处者,诸弟必须时劝导之,晓之以大义”,引发了我对于婆媳关系的思考。的确若是以长辈示之,必恭敬之,还是要扭转一下自我的待人方式。看完这句第二天我特意早起煮了一顿早餐,略略表达了心意,就没有然后了。

第二就是他对兄弟姊妹的关心,从我看到的第一篇信时他就是已婚状态,作为长子,他对于兄弟们的课业关心程度赶得上父母了,还时不时寄给弟弟们学费。他认为自我年长,父亲倾尽心血培养他,他汗颜不能把父亲所教授传给弟弟们。很趣味的是,在开始几篇信中,他批评弟弟们,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当时我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可是我想作为他的弟弟们估计不会开心。

果不其然,后面弟弟们回信“月月书信,徒以空言责弟辈,却又不能实有好消息,令堂上阅兄之书,疑弟辈粗俗庸碌,使弟辈无地自容”。

曾及时开导“为人子者,若使父母见得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悌。何也?盖使父母心中有贤愚之分,使族党口中有贤愚之分,则必其平日有讨好意思,暗用机计,使自我得好名声,而使兄弟得坏名声,必其后日之嫌隙由此而生也。但愿兄弟五人,各各明白这道理,彼此互相原谅。兄以弟得坏名为忧,弟以兄得好名为快......”。

从他的信中能够看出他是一个十分开明,能够很快理解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人,他们兄弟之间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来来往往的过程,也是对于事情、彼此认识加深的过程,所以说他们家族、他的成功不是说一蹴而就,是有根源的。

最终一点就是关于健康。他本人有些耳鸣头疼的毛病,看多书,思虑过度就身体吃不消了,在跟父母、弟弟们写信时,他时不时提到要“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饮食”、“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意思跟我们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一样的。由于我对于健康十分重视,基本上每一篇他都会提到“保身”,所以无比赞赏他这一点。

看人信件是不道德的,可是好在他的信也不涉及保密。家书都是对亲朋好友说的掏心窝子的话,他说“无不可对人言之事,气藏丹田”。经过他的家书,我觉得这个人很形象具体,就像是我们周围的人一样,十分生活化,有血有肉。推荐大家读一读,肯定比我更有感触。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晚清中兴四大家之一”,“古今第一完人”等等,其作品流传后世的不多,但是极有分量,读之,让人受益无穷,从《曾国藩家书》可以略知一二。

名为“家书”,实则不然。作品用书信体的格式,文字浅显易懂,内容意味深长,仔细品读,觉得它像粮食,可以维持精神生命的延续;又像医院,可以疗救心灵的伤痕;也像超市,丰富的东西任由你的取舍......

第一,关于读书与修身养性。

曾国藩认为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之人才不甘为下流之辈;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不尽,不敢以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第二,关于功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读书人的功名,是一个经久的话题,几千年的仕途历史,可以说是对读书人“成者为王,败则为寇”终极评价,但是曾国藩对于这一评价标准,也有他自己的见解。从家书中他得知四弟、六弟未能考中,心里怅然,他认为科名无早迟,是前生注定的,丝毫不能勉强。读书人的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品德修养,讲求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道,以期不辱没先人;二是读书取功名之道来成就一番事业,以延续自己的生命。而延续生命最大的事情,莫过于养活自己。农民,手艺人,商人,劳力养活自己,读书人劳心养活自己,都是一样的。读书人的劳心,如果考中,则在朝中食俸禄,如果不中,或教授于乡,或为食客门吏,或入幕为宾,这一切都需要计算自己的本事才能食之无愧。退一步说,即使榜上有名,朝中为官,也须计算自己的才德,不至于将来尸位素餐。然而这一切,究竟是得与不得,全看天意,而业精不精,则由自己做主,但是世间没有业精而衣食无着的人,就像农民的耕种,即使有荒年,也一定会有丰年,就像商人的商品被积压滞销,也一定会有畅销的时候。那么读书人,如果业精,终究会得功名,即使不得,也一定会有其他办法养活自己。在曾国藩看来,功名不是主要的,谋生才是关键。

第三,君子之忧。

曾国藩家书读后心得篇九

近日,刚参加完统一考试完毕,不知结果如何,心中着实悬念。虽然说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但也是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所以说无挂怀属于虚无之谈也。如果一味沉浸再次补习功课或者是攻读高级,觉得也有不妥之处――这样仅以此职业书本为自己所读,感觉有点书呆子气了。于是,十年后再读此书确另一番感受。

首先,曾氏在信中表示对九弟回家之一路上的牵挂,表达兄弟之情,我想我们生活中兄弟姐妹(所谓同胞者)何尝不应该这样呢?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同胞者各自成家立业后彼此的关心少了。或者关心依然存在,可是一旦牵涉经济、政治利益时,兄弟反目成仇者大有人在,我们以前所在的集团公司便是如此。看看曾氏一家兄弟的和睦,也给我们重新感受兄弟伦常中的一些同胞之爱啊!

然后,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拟搬进内城住,可省一半无谓之往还,现在尚未找得。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可见曾公一生成就,一直将静字看得非常之重。另一位湖南前辈唐鉴向曾氏指静字功夫最是要紧。若不静,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这一点,我也着实需要学学,如今三十多岁,依然不以静。更无从如曾公所言时时自悔,洗涤自新了。

这封信的另一处主要谈到德讲诚正、术求专攻。其在信中提到艺多不养家,其实并非艺多的过错,而是我们人,学艺多了便受到时间等限制而不能,不能专。想想,我这一生学艺倒是不少,到头来三十出头还是一事无成啊!

这封信其实还有二处细节之处,一处为曾公讲到自已与家人以后往来信件都以固定的纸张来书写,以便保存,说明连信纸的规格均有了恒字,以至有了我们如今阅读的《家书》。我们的一生中,家信、情书又何其多?可要整理起来,确属不易。信中另一处是常写日志或作日记的方法,可以使人进步。当然,这两处均得持之以恒。其实关于持之以恒一词应该是我父亲在我从小能记事开始用得最多个成语,可是我至今仍然没有作到这个恒字或者说到今天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恒字。而我父亲就做到了而且随着他老人家年岁的增长作得更好,比如不苟言笑、不说脏话、不轻浮、举止稳重。

以上这些说明,不仅曾公警世之言值得学习,其实我们所应学习之处在我父亲已经言传身教了我三十多年(我如今的岁数里),我何时能真正体会、运用呢?深思深思。

有句话说:“若觉中年无作为,劝君重识曾国藩。”要我说学知识不问年少,想知事故也不必等到中年。

尤记得第一次翻开《曾国藩家书》时,还是17年的一个盛夏,最近实在书荒,不由得再翻起这本收录了半个圣人的书信故事,更得来了不一般的感受,再随记一下在书中得来的感悟。

曾国藩说:“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其所述意思是不要因为别人所显现出来的一些小缺点,而忽视了他身上其他更大的优点,也不要因为与他人有了一些小过节就忽略了别人曾经帮助过你的大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这两句话都是告诫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些小错误,一点道德或人事上的小瑕疵,与你产生了一点小恩怨以后,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带给你的恩惠。

《礼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因为看重一个人于是发现了他身上更多的缺点,因为厌恶一个人最后反而发现了他身上不少的优点。

所以说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一定不要凭第一感官去定义一个人。而是要深入了解以后客观、公正地看待他的缺点和不足。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从古至今,没有什么成就的人唯一“懒”字罢,不管你学识多高,家境如何,懒惰的人,终成不了大事。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天下有大才大识的人,最后失败无非是因为一个“傲”字,这种人自认高人一等,不懂谦虚,最后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

刘邦有一次问韩信:“你说我最多能带多少兵?”“主带兵无非十万尔。”刘邦又问那你带兵能带多少?“多多益善。”

不久后,韩信被杀。

不能否认韩信是有大才之人,后世也尊称他为兵家四圣其一,但是落的个不能善终的下场,也并非就不是我上面所述之因。

很多名家评论说中国有四个半圣人。

孔孟朱王四大圣,唯曾国潘只占了半个,因为他没有创立自己的理论,他所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前面四个圣人为标杆,自身奋进。

依我拙见,曾国潘一生勤,仁,义,知世故,懂进退,已是我们后生学习之典范,称圣与不称圣又如何。

圣人多半是被神话出来的,但是圣人能被称圣,自然是他们的思想,言论,行为值得被后人所习,他们的精神,故事,形象能够被立为标杆。

再次拜读过曾国潘家书之后,更感慨还有太多修身立德的真理,为人处世的事故值得我们学习,此书在中华五千年凝聚文化下面也只是冰山一角,古代人讲究修身,立业,现代人都是立业,修身,更何况太多人立业后不修身。

只是如今社会又有几人能舍弃手中之物平静下来与这些白皮黑字作伴呢?

如果你尚且年少,不如多花点时间读点书吧,修好身再立业,事半功倍!

《曾国藩家书》从18__年开始,终于18__年,记述了从他29岁到60岁这一段人生最重要阶段的心路历程。从那一封封详尽到近乎啰嗦的家书里,你能真切的感受到他对自己、对兄弟、子侄的严格要求。

18__年10月19日在给父母的信中他说:“近因体气日强,每天发奋用功,早起温经,早饭后读《二十三史》,下半日阅诗、古文。每日可看书八十页,皆过笔圈点”。当时的他,已是京官,身边又有家小,还要时时交游。按常理,没必要有这份对己的刻薄。按事业,已然起步;按家庭,妻娇子弱;按社会,他当时朋友不少。如果稍有放松,怎么能完成这份作业!如果是当下的我们,每日要边看边思考、做读书批注,单就完成80页书的阅读量,已属不易。由此可以想见他当时的自律程度。

18__年10月26日给诸弟书说“余向来有无恒之弊,自此次写日课本子起,可保终身有恒矣”。当时31岁的他,写下此话,应该是对他自己身上所存毛病的反思,以此立下对自己的规矩。同年12月20日寄诸弟书中,又详细列举自己每日功课13项: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日知其所亡、月勿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尤其是在写日记下注写:须端楷,凡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日记也是十三套学问之一。这种有反思、有目标的自律,现在读来,仍然叫人惊醒。

对自己的类似自律表述,在《家书》里处处可见。对兄弟、子侄后辈的自律要求,在《家书》中更是比比皆是。从18__年开始到1871年他接近生命终点,隔三差五,他都要在书信中对兄弟子侄后辈提出要求。这要求,应该就是成就曾氏家族近代以来家族兴旺不衰的主要原因。

对克服身上恶习、努力向学的自律,终于使一个笨笨的人,成长为了近代以来备受人推崇的成功者。

曾国藩的自律不仅仅在此,他对自身人性欲望的自律,成为他保全自身和家族的关键。

据说他的日记中,有他自律克服好色的记述过程。在读他的书信中,偶有流露。好色之心,男人中很多人都有,那也应该是人性中极难克服的问题之一。他却能自爆恶习,下决心,克服它,足见其自律的严格。人性的贪婪,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的弱点,应该也是极难克服的弱点之一。曾国藩面对着功高震主、满门兄弟皆居高位、又手握重兵之时。在书信中,时时提醒告诫兄弟、子侄,不可骄横、不可奢侈。在兄弟亲友、部下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主动解散湘军,对朝廷不能兑现咸丰帝谁能荡平太平天国就给谁封王爵的诺言的情况,在书信中都没有流露出片言只语的怨愤,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的自律之强。

没有这份严格的自律,你无法想象,这么一个年少愚笨到连去他家的小偷都笑话他的人,怎么可能成长为人人敬仰的成功者。没有这份严格的自律,他怎么能在功高不赏的境地,得以善终,并使家族长葆昌盛。

人说“自律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这句话在曾国藩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有一句话我一直很喜欢,他说:“历史多么无情而又有情,不遗忘每一个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宽容,每一个对历史的障碍。”

在“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的喊声中,曾国藩就这样开启了自己政治的一生,复杂且矛盾。

百川有容乃大,苍穹无争自高,世人皆笑不过风里飞沙,天地合何曾应留言而寂灭。亭亭街前竹,心不动于微,此目不眩于五色,这是曾氏传家授业之道。对中国近代史的评价,对曾国藩先生的评价,有人为此而争论不休,实则必要不大。记忆盖棺定论,只由后人评说,但只求评论的人,心如一泓古井,深湛澄静。

曾国藩先生一生中不论如何繁忙,京城里读书修身治学为官,还是督军行船带兵打仗,总不忘撰笔,讲求立志修身,探究学问做人,娓娓道来,总把金针度于人,以自己的精神成长历程,为官做人经验做例证,服人感人激励人。

他的书信不仅体现出齐身,治国,平天下,也透出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时代永远是进行的,它裹挟着人们向前,又沾染着每个身处其中的人的温度。它的温度为书信保留,为后人整理成书。

初读《曾国藩家书》尚是及笄之年,因是文言文总感到晦涩难懂,囵囤而过;今年寒假有机会再读这本书,才得以对曾国藩先生的处人治事之明有几分浅薄了解。

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竹希日月之光,先生的修养,让人感到哪怕身处泥沼,也能揣一轮明月,养一池清凉。“盖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日中则昊,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月之阴晴圆缺显出的是月的变化,人看到月的变化,表达得出的是自己的情感,伏案深思,方觉其中深理。太阳至正午便会偏斜,月亮至满月后开始减淡它的光辉,这是自然的规律。于人自身而言,人格与发展亦是如此,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万事必须有度。物无美恶,过则成灾,开花成灾的玫瑰不是灿烂,而是荒凉。万事万物,唯有适度可谓之美,曾国藩先生出此语,便是深谙其道。《红楼梦》中王熙凤掌家,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暗地犯下诸多罪行,最终纸里包不住火,东窗事发只能“哭向金陵事更哀”,其悲惨在于贪与狠过度。可见,无度带来的终究是恶果。正如儒家极力推崇中庸之道,讲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先生又言:“危行言孙,蝶屈存身”告诫人们行为政治,说话谦逊像只虫一样弯身保护自己,躬身取道。“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寂寂无人雪地里的冰霜,阳光所容者是它的形状,所不能容者是它的高洁,无论是在华亭还是陋室,君子端方当如曾氏一方以修养之心,吹拂他人,净化己心,重在践行,贵在坚持。

在《曾国藩全集·家书》所留下的1520封家信中,除了给祖父母、父母的几十封,绝大部分都是写给兄弟子侄辈的,在这些家书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家族崛起的精神密码,一种绵延不断的独特文化传统。

作为曾家的长子承重孙,曾国藩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子弟的责任。在家书中曾国藩把自己修身、治学、读书、交友、为官、治军等各个方面的体会心得,毫不保留地教给他们,他总能够站得高远。

他注重修身立德,不放松日常德行方面的修养,更不忽视从日常小事上对家人道德的教导。他教导家人要保留寒素门风,不可助长官宦子弟的习气,就要求他们出门不宜坐轿,行事要人情厚用钱薄,不可轻易鄙薄他人;教导子侄勤奋有恒,就要求他们从不晚起床做起。如此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远大目标同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连在了一起,非常容易为人领会和践行。这是曾国藩家书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也让家书读来平易亲切,毫无教训说教的嫌疑,人生的教训与道理也就容易为别人所接受。

如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夜写给曾国荃的信中说:“凡人做一事,便需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患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它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

屡屡在写给子弟的书中出现,“凡人才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摹往哲隆盛之轨,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矣。”这些话告诫青年人不可在读书的时候没有一个高远的目标和人生锤炼的厚重期许,否则是很难做到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

曾氏家训培养了中国第一位驻英国公使曾氏长子曾纪泽、中国第一位留学国外取得学位的女性曾氏的曾孙女曾宝荪、第一任驻韩国公使曾氏孙子曾广钧等一门数代才子。曾国藩家书中包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道理,关于立德、读书与立志方面的训诫有着深远影响,芝兰幽芬,其嗅远播,我们应从中汲取先人智慧,开拓自己的视野。

参悟哲学的人生境界

从家书中不难看出,曾国藩涉书颇广。“道通为一”、“中庸守成”等中国哲学思想,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中国哲学的道论中,道是世界的本原,具有“一体用殊”的特点。也就是说,道作为“一”,可以通过具体的“多”呈现出来,但无法赋予其准确的定义。但又因“道”融贯在万事万物中,因此万事万物也具有了内在的统一性。

曾国藩家书中多次体现出这种思想特质。以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书回四位弟兄为例,其在信中以“书”论道,将书法之道与乾坤二卦、礼乐二法结合起来。认为心神流转谓乾卦,本于乐,在书法中指其意境神韵;规矩法度谓坤卦,本于礼,在书法中指其间架结构,实现了天道、人道与物理的统一。上至天地六合,下至人伦物理,曾国藩皆蕴于胸,有其独到的见解。包括后期指导兄弟诗赋文章时,有一封信也写到,只需读一家、通一种,其余皆可融会贯通,也有这个意思。

功成易,守成难。“中庸守成”背后则是曾国藩富于辩证的为人处世之道。“满招损,谦受益”、“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等语便体现出了其浓厚的忧患意识。而正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曾国藩以此警醒自己与弟兄,要戒骄戒傲,恭谦勤俭,方得善终。

家国天下的士人担当

曾国藩家书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文人士大夫独有的家国情怀。青壮年时,走笔间建功立业的志向与兼济天下的情怀汹涌而来;随着年岁渐长,其言辞日趋温厚,“修齐治平”的目标掩在治军行伍中,为国为民的心愿藏在对土地、麦苗的关切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气量在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廿六日的家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言“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便是不仅将亲友百姓纳入考量,更将“仁爱”推及了自然万物;不仅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要“人与天地自然相往来”。

而接下来的“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人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泽忧之”,更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情结贯彻到极致。而其所关注,也未必仅是那一时代的问题。如今,网络暴力中网络暴民固执己见群体泄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西方国家虎视眈眈意图打压;教育改革下人才选拔机制革新的同时暴露出新的问题;东西城乡差距仍大共同富裕仍在路上。换个角度讲此四句,相信没有一位有志者不能为之动容。

后期攒钱置办义田,批评青苗法坑害百姓,看到麦苗长势可人而感到欣喜,也无不是这位大儒家国天下的体现。

静思内省的道德功夫

道必下贯于心性,心性需求助于工夫,工夫到位后则提升境界。曾国藩家书中字里行间都是对工夫论的重视。而其工夫,概括起来便是五字:“廉”、“谦”、“劳”、“专”、“恒”。其境界,便是“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廉谓清正廉洁,不贪图、不妄取;

谦谓脸色、言语、书文温和有礼、低调谦逊,对仆从属员亦以礼相待;

劳谓做事尽心竭力;

专谓精于一道、通于一事、熟于一书;

恒谓持之以恒,具有定性。

前三者属一类,谓修身;后两者属一类,谓修业,德进学成,便算圆满。在此基础上,人得以自立自强,有通达心胸,多见人之长,可容人之短,可谓君子。

其实所谓真理,往往便是像这样人人皆懂但未必人人做到的事情,由此人才有了分别。曾国藩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功成名就时仍在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致九弟书中感慨自己是“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静思内省。

一代大儒尚且如此,或许我们也能在其日常生活中窥见一丝自己的影子,产生些许共鸣。譬如可站在同学朋友的立场思考否;如今专业已读专业书几何;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否;曾经定下的计划落实否。一一想来,确是需要些克己与自律来做工夫的。

篇八: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在正式开始读《曾国藩家书》之前,我先翻阅了一遍《曾国藩传》,了解完他的人生之后再品读他的家书,其中一些事件与道理也更加清晰明了。

曾国藩,虽然出身平常,智商平常,却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在复杂的时代变局中超越众人,成就最大,被誉为大清“中兴第一名臣”,且最后全身而退。

曾老的人生经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给人以特别的启示。

47岁那年,曾国藩被皇帝弃用,陷入人生最低谷。兵权被解除后,他自咸丰七年二月二十九日奔丧至家,家居一年半时间,至八年六月初七日再度出山。这段时间,名曰“乡居”,是曾国藩一生思想、为人处世巨大转折的时期。

被解除兵权后,他的那些宿敌一个个喜形于色,大骂曾国藩是假道学、假忠义。蛰居老家的曾国藩有口难辩,卧病在床。更让曾国藩痛苦的是,此际正当太平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曾国藩要眼睁睁地看着建立功勋的良机溜走了。所以他回家后,心情苦闷,举动异常,整日怨天尤人。在极端痛苦中,他曾想遁入佛门,于是认真阅读了老庄著述。这些书虽为出世之学,但却为他立身处世指点了迷津。他静下心来反思过往的为人处世,最终大悔大悟,脱胎换骨,完成了自己的“中年变法”。

这样的转变于曾老而言,既是痛苦的,又是得意的。苦在被迫放弃了自己前半生的信仰与行为;得意在发现了做人处世的“真正”秘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老曾说:“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因此,处世也必须刚柔并用,以圆融为做人的基本原则。”圆融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它告诉我们必须要根据客观情况审时度势,凡事留有余地,把握好度,灵活处理意外情况,让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

曾国藩终于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须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在咸丰七年正月二十六日至浣弟的家书中,曾老写道:“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浑藏而不露一字。久久善者劝,而不善者亦潜移而默转矣。”我相信,在任何的人际关系中,这句话应该都是受用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换言之,我们对夸奖有多么渴望,对批评就有多么厌恶。曾老在反思自我后得出的道理之一就是要更多的揄扬别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当然,前提是“真诚”,没有人会拒绝真诚的赞美。这一点,我在大多数时候已经做到了!

曾老的悔悟不仅是这样,在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六至浣弟的家书中,曾老写道:“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能做到这点,实在是需要极大的心胸。我们常常是“以德报德,以怨报怨”,“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在一段感情里,最好的道歉方式就是体会和受害方一样的痛苦…”有些道理我们既可以理解也愿意接受,但是要把那些道理刻进骨子里,实在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啊!

但即便如此,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一句话:“读名人传记…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虽然有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我暂时难以做到,但我已经学到了不是吗?于我的人生而言,这已经弥足珍贵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