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的介绍 广州南越王墓导游词介绍(实用5篇)

2023年广州的介绍 广州南越王墓导游词介绍(实用5篇)

ID:3931631

时间:2023-09-30 01:11:12

上传者:笔尘 2023年广州的介绍 广州南越王墓导游词介绍(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广州的介绍篇一

西江南越王墓博物馆位于越秀区解放北路。馆内分设三个展览区:一是三层的综合陈列楼。本楼的二、三两层有四个展厅,其一用作《杨永德伉俪捐赔额枕专题陈列》,这是性的固定陈列。其余三个展厅用作临时展览,每年在此举办多个短期的专题展出。二是古墓原址保护区。

三是主体陈列楼,分上下两层五个展厅,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珍品都在这里展出。参观者如果因时间有限而不能看全,亦可选看其中的一或二个展区。

步入展馆大门您首先会看到一座全馆的模型,它显示了本馆三个展览区的分布及参观路线。大厅两旁各有一个放映室,参观之前先看一段古墓发掘过程的录像资料,有助于了解许多珍宝的出土情形。然后沿着笔直的蹬道抬级而上,二层右(东)边的展览是藏枕专题陈列,二百多个陶瓷枕头依年代、按窑口归属陈列在二十九个特制的展柜中,这批藏初纹样繁多,形式备合,会会怎感到这个既是实用的、又是民间艺术品的枕头在研究和收藏上确实大有文章。蹬道尽头连接着古墓保护区。由基原址位于正中,沿着保护区的外回廊来到玻璃防护棚门口,到此分为上下两路。走上路可看到墓址上部结构及回填夯土层。

而往下走,就可进入墓内一探玄宫秘奥,看看南越文帝这座石构的阴间皇府---二千年前的石构建造工程,和岭南目前已知年代早的一座地下建筑。

走过两层台阶,到了主体陈列接的小广场,三座金字塔形的玻璃光栅,是建筑师仿罗浮宫广场的入口而设计。出土的文物珍品分为二十一个单元分别在木楼的五个大厅中展出。由西门进入展厅〔墓主印玺〕、〔主室瑰宝)两个单元,展出了墓主身上随葬的九枚印玺和“丝缕玉衣”、组玉佩、组王璧等,领头的件展品就是中国考古出土的枚皇帝玺(伪称)-“文带行玺”金印。

请不要遗漏着墓主遗骸仅存的两块残骨,这是鉴证墓主年龄三十五至四十岁,男性,为南越国主赵佗次孙的重要物证。接着入楼下第二展厅,南越王墓出土玉器中精彩的、别处看不到的珍稀品集中在这里,还可看到出土的汉代套实用屏风—一折叠式漆木围屏的原件和复原的复制件作对应的陈列。第三展厅(墓中殉人)、(西侧室奴仆)、(东侧室夫人)等五个单元,有图表、照片标明十五个殉入的埋葬位置,她(他)们备自拥有的随葬物,丰富悬殊。

广州的介绍篇二

大家好,今天将由我来带领你们参观广州塔。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x导游。

广州塔又称“小蛮腰”,它高大坚固,是用长长的铁条做成的,高达600多米,占据世界第一至高电视塔的地位。这么高的塔,可能有的游客会担心,要是发生地震或是台风,那怎么办啊?不用担心,建筑专家设计,“小蛮腰”能够抵抗8级地震,还能抵抗12级台风,所以小伙伴们可以尽情放心的在上面玩耍。说了这些,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要参观广州塔了,那就跟着我一起走近广州塔吧!

各位游客,大家顺着我的手指方向看,是不是可以看到“小蛮腰”高大的身影。那两头粗,中间细是不是像极了“小蛮腰”啊!广州塔“小蛮腰”果然名不虚传。

广州塔里有著名的旋转餐厅。我们可以乘坐电梯上去,不一会的功夫就可以到达餐厅。一进大厅,香味扑面袭来,引得人食指大动。在600米的高空中享受中华美食,感受别样的`滋味,是不是舒服惬意。吃饱喝足后,我们可以在塔顶的摩天轮观光。这里位置高,可以鸟瞰整个羊城。只要你没有恐高症,想起整个世界尽在脚下的感觉,绝对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朋友们,当夜幕降临时,“小蛮腰”更加迷人了。满天星空闪烁,犹如无数的眼睛在对你眨眼。站在广州塔顶部向远处眺望,可以看到珠江跟海心沙岛。夜晚的广州灯火辉煌,江心灯光点点,街上灯流闪烁,格外妖娆。

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人们来广州旅行的越来越多,广州塔地标建筑也成为一个著名景点,对于第一次来广州的大家这里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今天我们的行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欢迎各位下次再光临广州这个繁华大都市!

广州的介绍篇三

3月5日,我们一家人步行到流花湖公园,想在这里寻找春天的踪迹。

流花湖公园的树真美啊,水杉穿上了暗红的衣裳,洋紫荆露出粉红色的小花;流花湖公园的树真奇啊,歪歪扭扭的,像一个个喝醉酒的小伙子似的,难以站稳;流花湖公园的树真高啊,看!这些假槟榔是那样结实、挺拔,仿佛是守护着流花湖公园的士兵似的。

流花湖公园的花颜色真多啊,玫瑰花有大红色的,有橙红色的,有粉红色的,有桃红色的,有鹅黄的,还有雪白的;流花湖公园的花真香啊,桂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流花湖公园的花真美啊,就连不知名的花也在向人们展示优雅的姿态。

最有趣的是鸭子们了!我们在浮丘里看见了五只鸭子,其中一只头是蓝色的,其余的都是绿色的。有一只鸭潜了两次水,大概是想捕鱼吧。有一只鸭子,竟然当着那么多游客的面,大摇大摆地走上了地面。

流花湖公园真美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广州的介绍篇四

莲花山风景区位于番禺区的东郊,距离广州市区20千米。莲花山原名“石狮头”,是古代石矿场,因采石后留下来的石头似出水芙蓉(莲花)状而得名。远自西汉时期,先民们在此大规模地开采石料,形成悬崖峭壁、奇岩异洞,如莲花石、燕子岩、八仙岩、莲花岩、观音岩、飞鹰岩、南天门、神仙桥等。

番禺莲花山是广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番禺市东部珠江口狮子河畔。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最高为108米,占地2。54平方公里。广州莲花山风景区有座麒麟峰,因峰顶上有一块酷似莲花的岩石,所以后人把这座山称为莲花山。

莲花山石景区,是自西汉始创、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采石场遗址,悬崖峭壁,奇岩异洞,鬼斧神工,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于世,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它与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于2001年被国务院评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山上还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公元1612年)年间的莲花塔和始建于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间的莲花城等古迹,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的介绍篇五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洪秀全故居参观!洪秀全是我们花都的骄傲,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闪亮的名字,所以大家来到花都一定不能错过洪秀全故居。

大家都知道洪秀全领导的是一次农民运动,但洪秀全自己可不是一个农民,他是一个书生。古时有一句老话叫做“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我们这位书生却是不同,不但造了反,而且造了大反,从广东直打到南京,还挥师北进,直攻北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昵?我带大家参观时慢慢给各位讲解,参观完之后大家就全明白了。

好,大家进门先向左转,这里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土屋,如果没有导游带领,散客们常常都漏掉它,但这才是真正的重点——洪秀全教书的私塾。大家进来看一下,是一间土坯砖砌成的简陋小屋,里面光线暗淡,几排古旧的小桌椅,但这就是这官禄抪村一百多年前的私塾了。当时叫“书房阁”,洪秀全5岁就开始在此读书,到了16岁起又接过教鞭,开始在这里教书。

不过,这已不是原来的房子了,因为在洪秀全金田起义之后,清朝政府曾与1854年和1864年先后两次到官禄抪“诛九族”,差不多所有的亲人都被杀光,村里所有的房屋都被烧光,什么都推平了,这所私塾当然更不能幸免。所以现在的房子是解放后根据调查资料和考古发掘在原来的地基上重建的。

现在,大家跟我到洪家祠堂参观,昔日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后常在此处向村民宣讲教义。金田起义后宗祠被清军焚毁,1911年洪族后人将之修复。这里展示着太平天国起义的许多介绍资料。洪秀全当年也曾是一个读书、参加科举考试的书生,1843年他最后一次到广州参加科考时见到了一本基督教小册子《劝世良言》,上面宣传众生平等、人们都是兄弟姐妹等思想,这对他触动很大,回来后他开始宣传这些思想,并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让普通农民易记易懂的歌谣,让孩子和农民们到处传唱。里面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辈”、“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等。这些思想极受广大农民们的赞颂。

这时候正是鸦片战争以后,国家为了赔给外国人钱拼命在民间搜刮,民不聊生。农民们为了活命不停地发动暴动,1842到1850几年间全国的农民暴动达90多次,但由于他们力量分散,也没有一个有力的思想指导,很快就都被镇压下去。洪秀全可不是这样急急忙忙没有远见的人,他只是在乡间宣传他的这些歌谣,给人们心中种下种子,并成立乡民组织互助互帮,共同抵抗敢府和土豪劣绅的盘剥欺压。这样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到1850年,在广东、广西的十多个县里都建立了他创建的拜上帝会,会员超过l万人。

1851年,广西闹灾荒,人们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洪秀全带领他们在金田村发动了起义。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他不是在家乡宫禄抪村发动起义,却跑到广西的金田村去起义呢?这是因为一开始他在家乡砸毁孔子牌位受到当地官绅的迫害,使他无法在家乡立足,另一个原因是金田所在的那一片地区是广东、广西的交界处,还是汉、壮、瑶混居的地方,清政府统治的力量比较薄弱,所以洪秀全聪明地避实就虚,再加上当时是广西闹灾荒,人们暴动的动力大,这些条件相加,造就了成功的金田起义。

起义之后,他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因为他一直宣传的就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接着太平军北上,同年秋攻战永安(今蒙山县),在这里整顿建制,这就是著名的“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第二年春天夺取了武汉三镇,队伍发展到50万人。再下一年春天,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在这里,改名为“天京”,并在这里组织了北伐和东征、西征。

西征是赖汉英指挥,一路夺取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占领了大片土地。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北伐就打得比较苦了,出发时一路顺风,直打到天津,北京震动,巨商富民举家迁徙。清政府吓得发慌,派出了他们最厉害的僧格林沁一路拦截。由于洪秀全以及他的主要将领都是南方人,从不知北方的严冬会寒冷到什么地步,以至于睡在露天的士兵们冻死在冰凌上,沿路皆有。最后北伐军一路浴血奋战两年,全军覆没,但连僧格林沁都说他们被围时“粮米断绝,但或战或守,从容不迫,毫无溃乱情形”。

在这东征西讨的过程中,留在南京的领导集团却发生了变故。因为太平军到底是一支农民的军队,封建意识非常严重,动不动就闹什么“降神”的活剧。东王杨秀清为了夺权,常常表演上帝附身,让洪秀全向他下跪,而许多人也都深信不疑,这样内部的领导就乱了套。于是先是北王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然后韦昌辉又被杀,然后翼王石达开又出走,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洪秀全也病逝,最后被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击败,坚持14年之久、势力发展到18个省的太平天国革命终于失败。

大家现在跟我出来去参观洪秀全出生长大的地方。现在大家看到的一排六间房就是他的父母、兄弟,和他以及妻儿所住的地方。最左边的一间就是洪秀全夫妇的住房,现在门上挂着一块匾额,写着“洪秀全故居”,这块匾是郭沫诺题写的。1849年,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后为幼天王)就在此诞生。洪秀全所写的《原道救世歌》等文献也全都是在这所房子里完成的。

这是他父母的房间,里面现在挂着身穿清装的洪秀全高祖夫妇画像,上有洪秀全亲笔题诗。其他是他的兄弟的房子和厨房等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种独特的床,四周略略高起,像一个槽似的,对了,这就是客家人独有的木床,俗名叫“猪槽床”,可能有人要问“洪秀全是客家人吗?”对!正是这样,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太平天国的服装,每个人都戴一个式样独特的头巾,这正是广东客家的人传统服饰啊!直到现在粤北的河源、连平等地还有许多客家人是做这样的打扮呢!

前面我们说过,当年金田起义之后清政府到这里来杀人放火,村里所有的房屋都给烧光,这些房子当然也烧光了,所以这也是在原墙基的地址上复原的。大家看看右手边,这里还有没复原的墙基,这就是太平天国的另一位名人洪仁玕的住所,他是太平天国的干王,在后期总理朝政,写有《资政新篇》这部著名的我国第一部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大纲,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好,下面大家跟我来看看不远这棵繁茂的大龙眼树。这是洪秀全少年时亲手种下的,它旁边就是洪氏家族饮水的古井。当年因为井旁边都是花岗岩,很难种活树,种了许多次都长不成,终于只有洪秀全种的这一棵成活了,当时村中的人都说这娃子将来要成人物。相传就在清政府来烧村的前一天,天降大雨,一道闪电击中此树,将它劈成两半,于是它才逃过敌人的焚毁。没想到此树并没有死,第二年又发出了绿芽,直到今天,每年的七八月闻依然硕果累累。

大家看它的树身从中间分为两半,并且匍匐在地,宛如偃卧双龙,但倔强的它又从两端向上伸展,五条新生枝干从树身拔节而起,枝繁叶茂起来,荫盖的面积更大,一棵树比两棵树的范围还大。1959年9月,谢觉哉参观时即席题诗一首:“天王理想今全现,扫尽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载龙眼树,年年展眼看分明。”这棵树正象征了洪秀全的精神,不屈不挠,战斗到底,并永远向往着太平美好的新生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