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锄禾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5篇)

2023年锄禾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5篇)

ID:3945169

时间:2023-09-30 06:20:32

上传者:薇儿 2023年锄禾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锄禾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分析:

《锄禾》是培智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并背诵古诗,让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懂得珍惜粮食。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14人,包括智力障碍、唐氏综合症、自闭症及多重障碍等多种类型,障碍程度参差不齐,从本班学生实际能力出发,将其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a:周鹏飞、杨凯、江境雄、刘晓雪四位学生,该类学生理解和认知能力较好,学习和语言能力较强,通过课堂学习能自主完成作业。

b:李正杰、陈怡敏、付旭辉、李坤、赵志峰、吴佳科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学习能力不强,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书写及认读需要教师一定的辅助,在教师的提示及帮助下能完成部分课堂学习。

c:索文浩、曹浩栋、房佳路、贾正云综合能力较差,基本无法书写及认读,语言能力也较弱或无语言能力,课堂学习需要家长及教师的大力协助。

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培智学生的心智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来理解古诗意思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并懂得节约粮食。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理解并背诵古诗。难点:理解古诗。教法学法:

培智学生综合能力较差,因此,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尤其是游戏和情景,以真诚、爱心、耐心和有效的教育机制来引导学生。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并辅之以情景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法。我将引导学生采用朗读体会法、观察法、表演法来学习。

第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观看图片,谈话导入

培智学生观察能力普遍较差,通过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在结合本首古诗的写作背景,从而导出本课。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配合优美的背景音乐,加上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初步体会劳动人民的辛苦。

第三环节: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通过改编小故事,在加上学生精彩的表演,帮助学生融入情境,升华感情。

第五环节:加强练习,巩固提升

培智学生识记慢,遗忘快,因此要及时加以练习,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练习环节。

1.判断对错,观察图片小朋友们做的对不对。2.填一填,文中表示农民伯伯种粮辛苦的是哪一句?表示我们要珍惜粮食的是哪一句。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课堂结尾,我将布置开放性的作业,同学们下课后找一找我们学校有哪些珍惜粮食的图片或者标语,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通过开放性的作业,有利于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

锄禾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8个汉字,并会口头组词,会写4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并试着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农、当、午、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

2、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师生共同观察课本插图,交流:你看见了什么?

2、导入新课,共同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

1、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锄禾”的意思。

2、结合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难读的字),自读古诗。

三、读诗句

1、指名读诗,生生评价,相机展示生字、词语,小游戏巩固。

2、教师范读,注意读出节奏。

3、带领学生打停顿符号,再带读,体会节奏。

四、明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

1)引导学生将画面与诗句联系起来;

2)再读诗句,想象画面,并用朗读表现;

3)联系生活加强体验。

2.第三四行:

1)指名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对诗中的'哪些词不太理解?(估计学生会说“盘中餐”、“皆”)

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试着理解这两句诗。(有谁知道碗里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呀!)

2)指导朗读:

解释“辛”的含义,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在此基础上,引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五、悟诗情

1、配乐读诗:男女生赛读,齐读。

2、师生交流:通过这首诗,你有哪些收获?

六、学写生字

展示生字,学生争当识字小高手,共同学习:禾、午、辛、苦。

七、总结、拓展

1、总结本课收获;

2、作业:背诵这首古诗并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锄禾

看:辛苦

想:珍惜

教学反思:

1、应注意学生的读音,尤其是“l和n”;

2、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应注意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3、对“古诗”的理解,低年级只要理解为“古代的诗”即可,而非“古体诗”;

4、情境教学时,音乐很重要,但何时起,何时收,更重要;

6、识字方式应针对学生的年龄、心智特点,低年级仍然需要以游戏为主。

7、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需精心准备,课堂机智也很重要。

锄禾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10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重点、难点:

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

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

指名读古诗。学生评价。

自己练习读,自学不认识的字娃娃。

汇报自己识字情况。

指导朗读,练习背诵,集体背诵。

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苹果都摘完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锄禾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读写“锄禾”“辛苦”等词。

2、会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古诗的意思。

3、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课文。

4、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初步养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下面咱们学习一首古诗——《锄禾》。(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

1、播放视频,整体感知。

2、作者简介。

3、老师范读,圈出生字。

4、学习生字,掌握笔画

(二)看图理解句意(1)讲解字意:

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

禾:指禾苗或庄稼。

日:太阳。

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午:中午。(2)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

(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理解字意:

滴:滴到的意思。(3)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

(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4)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3板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理解字意:

盘:盘子

餐:饭食

皆:都的意思(2).第2句诗的意思:

(提示:可以让同学自己来说。)

(参考: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2~3人)

(四)再次整体感知,梳理诗意和结构。

(五)指导朗读,练习背诵,集体背诵。

三、小结: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

四、作业:有感情的背诵和默写《锄禾》

锄禾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能背诵全诗,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锄禾》教学设计3。

2、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和全诗的内容,懂得农民劳动的辛苦,粮食来之不易。教育学生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通过对重点词的理解,理解诗句。

指导看图,理解诗题;读讲结合,理解诗意;品味词语,朗读成诵;总结课文,深化理解;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我们每天都吃饭,吃些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小结:刚才你们说的有的是水果,有的是蔬菜,可米饭、面条、馒头等就是由粮食加工而成的!

2、你们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吗?农民伯伯又是怎么样种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二、指导看图,理解诗题。

1、齐读课题,“锄禾”什么意思?先看图:

(1)图上画着谁?(拿着什么?)在什么地方?农田里长着什么?

(2)农民伯伯干什么?

小结:刚才说的就是“锄禾”的意思,“锄”指锄草,“禾”指禾苗,也就是幼小的庄稼苗。

2、指名练说“锄禾”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掌握字音。

1、教师范读,学生听准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教师指名读,检查字音,注意纠正“锄、餐、辛、皆”的读音。

四、读讲结合,理解诗意。

过渡:同学们,有的同学已经会背这首诗,但你们却不知诗的意思,现在就一行一行地学习。

(一)读讲第一句:锄禾日当午。

1、“锄禾”已明白,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中午)从哪看出是中午?

2、出示“日当午”,讲“当”(指的是“正是”的意思)。

3、看看图,读读句,说说“日当午”的意思。

4、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句的意思。(告诉学生:为了使句子说得清楚、明白,可以颠倒古诗中词语的顺序,并且引导学生按什么时候,谁在哪干什么的顺序将第一句说完整)

1、仔细观察图上农民老爷爷中午在地里锄禾会感到怎样?从哪看出他非常热呢?(太阳当空照,他抬头看空中太阳用手巾擦汗,汗水还一滴一滴往下掉)

3、齐读第二句,指名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4、谁来

把以上两句意思连起来讲一讲?

小结:诗中前两句写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使我们明白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

(三)读讲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农民伯伯这样辛苦,当我们端起饭碗吃饭时,会想到什么呢?

2、齐读三、四句,说说大概意思。(教师提示:“盘”不单指盘子,主要指饭碗;“餐”就是饭;“皆”是“都”的意思)

3、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讲出诗意。(根据老师的提示讲解三、四句之意)

小结:这两句是作者看到农民伯伯的辛苦所想到的。

五、总结课文,深化理解。

1、引导学生练习完整地讲清楚这首诗的意思。

2、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种地的辛苦,说明粮食来之不易,那么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呢?

六、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1、教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哪些地方停顿,哪个词重音(用规定的符号)。

2、指名读,齐读。

3、自由练习背诵,指个别学生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有感情地齐读。指名读。

2、集体背诵。指名背诵。

二、复习检查字义理解程度。

1、诗中哪句讲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怎样辛苦?哪句写粮食来之不易?

2、用自己的话讲讲诗的意思,并加上合理的想象。

三、分析记忆字形。

1、分析结构进行归类。

(1)课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有几个?在诗句中画出来。

(2)左右结构的字、上下结构的字各有哪些?

(3)谁愿意帮助同学记忆字形?并说出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可按部件组成记忆“苦”等字,可用形声字的方法记忆“粒”等,也可以用数笔画方法记忆“当”等。)

(4)指导笔顺,如“盘”字的笔顺是。

四、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位置,指导书写生字。

1、要求看好字形、结构,抓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在书中的生字格中描一描,记一记。

2、教师示范书写生字,要求学生边看边写,要求一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

五、掌握字形、巩固运用。

1、找朋友,组字。

米 氵 艹 立 舟

干 立 皿 十 古

( )( )( )( )

2、扩词练习。

3、听写生字。

汗水 米粒 日光 辛苦

板书:

29锄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