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旗下演讲话 国旗下讲话稿(大全10篇)

最新国旗下演讲话 国旗下讲话稿(大全10篇)

ID:3955062

时间:2023-09-30 12:39:03

上传者:JQ文豪 最新国旗下演讲话 国旗下讲话稿(大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旗下演讲话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同时,清明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扫墓、追思亲人的日子。

大教育家孔子说:对待长辈的态度应该是“生,事之以礼;死,祭之以礼。”意思就是说,父母活着的时候,儿女要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儿女要按礼仪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这就是孝道。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辛辛苦苦地把我们养大,付出了所有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更应该孝敬父母。那么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呢?这些都反应在我们日常的规矩和习惯上。比如:听父母说话要专心,父母招呼要立刻答应;出门要告诉父母,回家要先向父母打招呼;对父母说话要恭敬,要听从父母的正确管教;自己在家外的情况要常对父母汇报,不要隐瞒;珍惜父母的劳动,不随便弄脏衣服,逐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影响父母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关心父母健康等等。总之,真正的孝心要体现在言行上,体现在细节处。

今天,我想借清明节到来之际,对同学们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1、生活自理,学习自己负责,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对父母有礼貌,上学、放学,都同父母打招呼,以免他们挂念。

2、父母下班回家,能迎上前去,主动帮忙接东西。

3、能听父母的话,接受劝告,不任性、不顶嘴,有事征求父母的意见,遇事与父母商量,做错了事主动认错,取得谅解。

4、体贴父母,能主动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擦桌、拖地、盛饭、收拾碗筷等等,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使父母欢心。

5、父母生病时,能细心照顾,端水送药。吃东西时,能先想着父母。

6、能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买东西事先征得父母的同意,不乱花零钱,少吃零食。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想大家一定都能做到。

同学们,在我们人生漫长的旅途里,是谁将你养大?是谁送你走向成功?那就是父母!我们更应该把孝顺父母牢记心间,用我们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谢谢大家!

国旗下演讲话篇二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交通安全伴我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工作节奏也愈来愈快,汽车成了人们普遍的交通工具,它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在大家享受交通便捷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灾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在飞驰的车轮下,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转眼破碎不堪。特别是那些还没有踏上社会的小学生,也遇到了这样的灾难。我国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青少年被无情的车祸夺去了生命或造成了终生残疾,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同学们对道路交通法规知道得少,自我防范意识较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造成的。

我校校门外虽然没有繁华的马路,但是时常会有车辆经过,遵守交通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十分必要,但现状让人担忧,例如:清晨上学,为了赶时间,你在路上一路奔跑;放学回家你在路上与同学互相追逐、打闹;在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上你无视这些来往的车辆固执地横穿到对面……这些都会构成对生命的威胁。

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希望大家务必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针对我们学校的情况我给大家提几点意见:

1、各位同学要自觉学习和遵守交通法规,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由家长接送的同学,要告诉家长尽量不要因停车而影响同学们的出行,应服从学校的安排,保证学校门口交通顺畅。

3、每天下午放学后不要在校门口因等人或买零食而导致交通堵塞,过马路要注意力集中,密切注视机动车的行驶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同学们,交通安全是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因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为了你,为了他,为了大家,我们要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掌握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愿我们每天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国旗下演讲话篇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坚定信心成就梦想》。今天是5月30日,还有一周高47级的同学们就要走进高考的考场,去接受考验,去证明自己。相信同学们从小怀揣梦想,历经20xx年的努力,一定已经踌躇满志,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学校也充满信心,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梦想成真!

高中三年我们一路走来,与时间赛跑,与青春竞渡。一天天不仅是昼夜的更替、时间的累积,一天天更是知识的更新、意志的磨练。我们忘不了新生军训同学们稚嫩的脸庞和坚毅的目光;忘不了田径场上整齐的步伐和响亮的口号;忘不了经典诵读时的慷慨激昂、合唱节上的荡气回肠;忘不了课堂上同学们的认真专注和走廊上书声琅琅,同学们在"诚实守纪善良向上"校风的熏陶下,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升个人的素质能力。三年的日以继夜,三年的风风雨雨,同学们始终不忘初心,坚强的成长,坚定的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因为你们坚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

三年来,我们全体师生秉承"优秀就是一种习惯"的校训,坚持低重心教学的策略,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是坚毅的品格、乐观的态度和成长的感悟;尤其是高三这一年,同学们脚踏实地、孜孜以求,感受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明白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经过全面、细致、扎实的复习,掌握了基础知识,见识了各种题型,锻炼了答题能力,提高了应试技巧,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并且在全市抽测、全市一模、二模中取得优异成绩,充分证明了大家的实力,也给了我们必胜的信念。北京大学一部名为《星空日记》的宣传片里有句经典台词:不是梦想支撑着现实,而是现实支撑了梦想,我们坚信同学们三年拼搏的足迹一定可以照亮自己的梦想。

面对高考,除了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做好充分准备、调整好状态也非常重要。在此再嘱咐同学们几句:

1、保持一颗平常心。高考既是知识的比拼也是心态的比拼,既是智商的较量也是情商的较量,保持一颗平常心是高考制胜的关键。高考只是人生中的重要站点但不是唯一站点更不是终点,不要过度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完善过程,考前最后一周,不要过度劳累,也不能过度放松,正确看待焦虑和紧张,不打乱固有的学习生活节奏,一切如平常即可。特别提醒同学们:高考时,考完感觉不理想是常态,正常发挥就是超水平发挥,不出意外就是成功。

2、做好准备,从容应考。考前认真了解考试流程和注意事项;提前备好所需证件及考试用品;亲自前往考点熟悉环境和考场位置,规划好出行的路线,留有足够的时间前往考场,不慌不忙不乱,从容参加考试。进入考场尽快使自己安静下来,细细回想一下考试的流程;考试期间科学规划时间,认真审题,先易后难,规范答题;每场考试结束后,不与别人对答案,不找老师解疑,保持平和的心态,全心全意地准备下一场考试。

3、坚持到底,决胜高考。去年的6月9日我们吹响了冲锋的号角,随后进行了200天宣誓、100天动员,如果说前面的复习备考是高考冲刺的话,那么现在就到了冲刺撞线的时刻,哪怕是终点前1cm时的跌倒也会让你前功尽弃,即使是1cm的超越也是最终的胜利。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善始善终,决不放松,只有坚持到底,才能笑到最后。高47级的同学们,这是大家在校的最后一周,请同学们继续发扬好的传统,展现高三学子应有的素质,严于律己、心存感恩,给学弟学妹做好榜样,为母校留下美好的记忆。

同学们,有母校60载文化积淀的熏陶滋润,有广大师长的辛勤培育和鼓励支持,有同学们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拼搏奋斗,我们坚信,同学们一定能够成功!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

国旗下演讲话篇四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争做绿色使者。明天就是我国的“植树节”。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和铁路。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所有这些,都使人们高度重视绿树的作用。于是才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绿色节日-----植树节。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同学们,校园里花草树木正在春姑娘的招呼下,揉着朦胧睡眼,正在苏醒。可就在这一周的星期天居然还有同学违反学校规定,私自闯进校园,更可恨的是还在学校的绿化区玩火,造成部分花草烧焦、死亡。当我看到那被烧焦的芭蕉树,我仿佛听到了它在不停抽泣的声音!同学们,我们学校一直非常重视植树、绿化工作,每年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进行维护。学校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你想过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吗?我不知道这些同学究竟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让我们把每一天当做植树节,让我们牢记,多走几步,不穿越绿化带,不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将来,我们的钟庄小学将更加美丽,我们的社区也将更加美丽!我们祖国的明天也必将更加明媚灿烂!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了。

国旗下演讲话篇五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晨好!

今天早晨,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友善待人》。

“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

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俗话说牙齿和舌头也会“打架”,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耐、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其次,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愉快的氛围中,都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宽容和温馨……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家人相处,共同营造一个心情舒畅,处处温暖和谐的生活环境。同学们,让我们学会友善待人,使我们的集体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国旗下演讲话篇六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说文明话,做文明人》。 校园里,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同学见到地上有纸屑,就弯下腰,随手捡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我要对这些同学说:“你们是可爱的,是好样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校园里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言行:下课后的走廊里,总有同学在你追我赶,还不时传出一些不文明的语言;上下楼梯时拥挤而没有次序;教室、走廊的墙壁上留下了许多不知名的脚印;走廊上偶尔还有些零星的纸屑、食品袋;甚至有个别同学肆意践踏学校的绿化带…… 同学们,我们作为学校的小主人,要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说文明话,做文明事。

记得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么,我做得怎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么?文明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地上有废纸时能够弯腰捡起的举措;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校园文明行,人人争四好”。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让我们携起手来,学会文明用语,做文明之事,共同创建一个文明的校园。 最后,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谢谢大家!

国旗下演讲话篇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毫无疑问,要想成为一个健康的人,首先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俗话说“身体革命的本钱”,如果我们上几层楼都要气吹嘘嘘,吹了风淋了雨就要感冒好几天,那我们连正常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又怎么能够将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呢?可能有同学会说,现在的生活这么忙碌紧凑,哪有时间去锻炼呢?其实,我们每天的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每个星期的体育课都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好机会,只要我们抓紧了这些时间,那么我想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非难事,另外,合理饮食,少吃垃圾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均衡营养,对我们十分有益,希望同学们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除了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拥有健康的心理也是必要的。我们还是初中生,思想还不成熟,如果这时,我们产生了一些消极悲观的想法,那么很难保证我们不会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甚至伤害他人的事。为了让自己和周围的人健康地生活,学会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必须学会悦纳自我,其次,我们还要学会勇敢坚强。初中时代的我们是迷惘和伤感的。也许我们因为成绩持续靠后而放弃自己,这是对生活的逃避,如果你真的勇敢,就应该直面自己的困境,并坚强地扛起它,为之努力拼搏,而不应自暴自弃,沉沦度日。也许我我们好好把握年华,努力学习,美好的生活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现在起,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健康的心理,以最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中,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我们已拥有的,用勇敢坚强的态度面对我们未知的,那么我相信,我们的未来一定充满阳光。

国旗下演讲话篇八

老师和学生们:

大家好。

国旗下的演讲是庄严的,我很荣幸代表我们班做这个演讲。我等这个演讲的月亮是圆的。是的,我给了。题目是“中秋”。

同学们,中秋节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也是一个象征,它继承了中国文化的“道”。

众所周知,世界历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其他三个都消亡了,只有中国没有消亡,但是现在变强了。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中国自古以来以“忠孝传天下”为大道,中秋节就是这种文化的象征。

中国文化把“春夏秋冬”和“生、长、收、储”搭配起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亲戚们在明亮的月光下聚在一起品尝收获的谷物、水果和月饼,“直到,举起我的杯子,我问明月”。我们中国人向来诗意。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精神文明的风格通过诗歌得到升华。我们对月亮情有独钟,所以有很多疑惑比如“月亮什么时候到,向天问酒”;“共天下之惆怅,不知今夕之年”的悲哀,以及“今人不见古月,今月用来照应古人”的时空感。我们不是为了聚在一起而聚在一起。我们聚在一起与亲人团聚,感受家庭的和睦。孝顺是维系家庭最重要的。孝道是晚辈对长辈的礼仪、尊重和爱护,是建立在秩序基础上的行为准则。孝,母爱,兄弟和睦才是真正的中华文明。众所周知,和谐的社会,稳定的国家,只有和谐的家庭才能实现。

国旗下演讲话篇九

你们好!

每年的6月1日是小朋友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因为这一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全世界小朋友都载歌载舞,都在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欢度自己的节日。

时间过的真快,今年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你们都准备了哪些节目来欢度节日的?(幼儿讨论)

老师非常期待能够看到你们的精彩表演,也在这里提前预祝全体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节日愉快。

国旗下演讲话篇十

大家早上好!今天是xx,第15周星期一,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每天问一问自己。

我们每天问一问自己,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这四句话出自陶行知的《每日四问》。陶行知是我国的教育家。他在文中要求我们每天问一问自己,在健康、学习、工作、道德四个方面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健康是生命之本、幸福之源;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的好坏对我们的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说:“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每日问一问自己,实际上就是一种反省,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在我国古代先贤身上就有这种好的习惯和品质,《论语》中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每天必定用三个问题来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诚实可信?师长的传授学艺是不是复习运用了?”千百年来,无数的古代先贤以这一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终成就了很多的谦谦君子和学问大师。今天,我们伟大的教育先辈陶行知先生更是把它升华成“每日四问”。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都要来养成每天问一问自己的习惯,做一个身体健康、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