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5篇)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5篇)

ID:3956374

时间:2023-09-30 13:22:47

上传者:温柔雨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多媒体课件一套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1、例6教学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1、对比练习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板书设计:

求相遇时间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教学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应用。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1、揭示课题。

师:数学与交通密切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

淘气和笑笑相约出去游玩。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因为淘气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附近。

4、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第三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先让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并尝试用方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出方程。

1、第1题,先观察图上的信息,让学生估计在何处相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2、第2题,先独立完成,然后选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学反思: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复习旧知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二、学习新课

1、例6教学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

=460/115

=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三、变式深化

1、对比练习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板书设计:

求相遇时间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

=460/115

=4分钟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是和人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数学的知识。本课研究两个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前,学生已掌握的是关于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了解了速度、时间、路程的相关概念,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欠缺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思想:

(1)注重生活资源与课堂资源的整合,为学生创新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2)注重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整合,为学生创新提供另一条思考的路径。

理念:

(1)注重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师通过书本、网络所提供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人人参与学习和自觉把数学知识应用实际生活的意识。

b: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重点:了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方法。

难点:掌握相遇问题的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运动结果的知识要点及相互关系。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联想

画面演示,画外音叙述:

这是一列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这是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请学生谈谈对这两道题的想法。

2、学生表演,理解概念

刚才,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就要在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稍复杂的行程问题(师板书课题)。在学习新课之前,有四个词,请同学们理解一下。可以一人单独思考,用双手演示进行理解,也可以两人配合表演。

屏幕上依次闪动出现:相对、同时、相遇、相距

(1)请学生用动作和语言把这四个词的意思表演出来。注意:相遇与相距的区分。

(2)老师叙述,学生表演。

两个小朋友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而行,5分钟时,两人相遇了。

提问:问这两位同学,每人走几分钟,再问大家,他们同时走了几分钟。

(二)尝试探索

1、出示例题

2、提出问题

看到例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师生对问题进行筛选,重点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他们两1分钟走了多少路?2分钟呢?3分钟呢?

(2)4分钟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3)他们相遇时,小强和小丽所走的路程与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有什么关系?(让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思考)

3、列式讨论

(1)请同学用算式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要能说出每一步的意思。

主要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65×4+70×4

第二种:(65+70)×4

4、认识速度和

5、质疑

“对这道题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或问题吗”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

2、看图说题,列出综合算式。小组讨论,一人说题,其他人列式。

3、游戏

再请两位同学表演,并提问两人相对而行可能出现什么情况?

(1)两人相遇;

(2)行走一段未相遇;

(3)相遇后继续行走。

给两位同学带上不同的头饰。头饰上标有65米、70米字样,分别表示速度。

教师一边叙述,一边出示5分钟时间的牌子。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相遇问题(求相遇时间)”的特征,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解答求相遇时间问题应用题。

2、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求相遇时间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多媒体课件一套

1、小明家离学校1500米,小明每分钟行100米。从家到学校要用多少分钟?

2、口头列式1500/100=15分钟

3、复习“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的数量关系。

(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1、例6教学

读题分析

思考:这里的460米是几个人走的?

两人是怎样走的`?

一份钟两人一共行了多少米?

(第三问时: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尝试练习

评讲板演,理清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

教师板书: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质凝:求相遇的时间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你知道吗?相遇时他们各行了多少米?

揭示课题:求相遇时间

2、试试

1、对比练习

比一比你能找到两题之间的联系吗?

2、变式应用

今天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获得什么本领?

五、课堂作业

练一练的第2——5题

板书设计:

求相遇时间

60+55=115米

460/115=4分钟

综合算式:460/(60+55)=460/115=4分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