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优秀7篇)

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优秀7篇)

ID:3958058

时间:2023-09-30 14:14:39

上传者:灵魂曲 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优秀7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篇一

供应链环境是企业运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供应链环境往往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优化供应链环境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将从清晰目标设定、有效沟通、强化协同、数据驱动和持续改进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清晰目标设定是优化供应链环境的基础。明确的目标可以使企业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明确供应链环境中各个环节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指标来衡量。例如,我们可以设定准时交付率、库存周转率等目标,以确保供应链运作的顺畅。同时,目标设定还需要与企业整体战略相衔接,以确保供应链能够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利润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有效沟通是优化供应链环境的重要保障。供应链环境复杂多样,涉及多个部门和众多员工的协同合作。良好的沟通可以有效减少信息滞后、决策不准确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我们应该建立起与供应链环境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并定期进行沟通与协调。此外,选择合适的沟通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会议、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以便及时传递信息、共享知识。

第三,强化协同合作是优化供应链环境的重要手段。供应链环境中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我们要建立起全员参与、协同合作的文化氛围,鼓励各个部门之间互相合作、互相支持。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流程和规范,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配合,确保供应链的无缝衔接。

第四,数据驱动是优化供应链环境的重要手段。供应链环境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通过充分利用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供应链环境的各个方面,并做出科学的决策。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同时,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供应链环境的预测和优化,提高供应链环境的运作效率和灵活性。

最后,持续改进是优化供应链环境的基本要求。供应链环境面临各种变化和挑战,我们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而应该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此外,还可以参考行业最佳实践和先进经验,引进新的理念和技术,推动供应链环境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综上所述,优化供应链环境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需要在清晰目标设定、有效沟通、强化协同、数据驱动和持续改进等方面下功夫,共同推动供应链环境的优化和提升。只有通过全员参与,在不断学习和进步中,才能够建立起一个高效、协同和灵活的供应链环境,为企业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篇二

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理者更愿意看到短期业绩的提高,而不愿意改变既有的管理模式, 这就使企业很有可能因眼前利益而放弃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只有让企业管理者确切知道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带来的经济效果,管理者才会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传统的产品设是以市场需求的预测为基础缺乏环境保护的设计意识, 仅从其结构和功能、外观造型、加工制造等角度考虑。绿色产品设计则从产品需求、设计、制造到销售、使用、废弃/回收再生等整个阶段考虑环境因素, 是把产品视为与人类共存的生命体, 并考虑生命周期内每一个阶段产品与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 产品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都对环境给予关注(李琳, 李杞仪, 罗雪波 2001)。绿色设计实际上是一种面向环境和生态的设计,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提倡无废物、可回收设计技术,将3r(reduce reuse,recyling)直接引入产品研发阶段。绿色设计的核心思想在于彻底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环境治理方式,代之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保护策略(孙衍林 2006)。

同时,不仅要考虑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化,而且设计出来的产品还需要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适应市场快速多变的要求。要实现绿色产品设计的思想, 必须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有面向回收再生和面向拆卸两种。面向回收再生的设计dfr(design for recycling)为在新产品中利用使用过的或废弃的产品零部件和材料(李琳, 李杞仪, 罗雪波 2001)。

绿色材料是绿色设计的关键和前提。russel (1998) 将绿色材料选择(或绿色购买)定义为亲环境购买政策、以及通过自发建立严格的环境标准并适用于提高整体供应链亲环境的媒介。min and galle(1997)对负责材料采购的人进行了在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中如何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及“绿色采购”在减低废物中的作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美国企业在环境监督、与供给者之间的伙伴关系、以及绿色材料选择时将优先实施绿色材料选择(或绿色购买)。绿色材料的主要概念包括材料本身的先进性(优质的、生产能耗低的材料)、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低噪声、无污染)、材料使用的合理性(节省的、可回收的)以及符合现代工程学的要求等(汪波,白彦壮,李敏 2004)。绿色材料的选择是依据绿色环保的原则来选择供应商,并安排物流,尽量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并从材料的采购至产品销售的全部周期过程中选择能耗少、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污染少且易回收处理的材料。绿色材料的选择原则包括: 低能耗、低成本、无污染、易加工、可再生、无毒无害、天然性高的材料且尽量减少材料的种类。

绿色制造就是根据制造系统的实际,尽量规划和采用物料和能源消耗少、废物产生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王志凤 2006),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刘飞,曹华军 2000)。 lindhqvist (1992)强调应从环境和节约能源角度妥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并且生产者应负其首要责任。

绿色制造的关键是确定绿色制造的技术方法,企业绿色制造的技术方法主要有:(1)改进生产设备,提高设备效率和原材料利用率。(2)加强绿色制造的推行以及制造过程的管理。绿色供应链要求产品不仅本身安全无害,而且要求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应安全无害。因此,绿色制造要求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所有活动都按 iso 14001 标准进行,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污染最轻,原材料和能源利用合理,减少废物的数量。标准化作为绿色制造领域的技术支撑,贯穿该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全过程。良好的标准体系是开展绿色执照领域标准化的基础。实行绿色制造工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进工艺, 提高产品合格率; 采用合理工艺、简化产品加工流程、减少加工工序、谋求生产过程的废料最少化, 避免不安全因素; 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等(胡爱玲 2006)。

绿色营销是指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友好,并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营销,即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实现企业营销目标,追求企业理论、消费者欲望和社会利益三方面的平衡(魏明侠 2003)。

绿色营销作为市场营销发展的新阶段,代表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照顾生态层面的新的营销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孙衍林 2006)。绿色回收包括产品和产品零部件及其包装物的回收。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如不回收处理生命周期结束的产品及包装物,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导致环境污染。因此,应运用可循环重用的且不含对人体或动植物有毒有害成分的包装材料的同时,产品及包装物的组装拆卸要简便。企业的最优战略依赖于消费者,因此,企业应通过广告等宣传手段宣传本企业的绿色产品及其生产工艺和技术引导更多的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和强化环境因素,即通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以及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的制造、产品的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和所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赵清华 2005)。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能否同时改善企业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是主要分歧之一(赵清华 2005)。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普遍观点是,绿色供应链管理采用全新的生态设计、减少资源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 同时,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减少环境污染、可以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效率, 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研究表明, 绿色供应链企业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seu)。walton(1998) 通过调研分析了美国制造商给予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的供应商标准及影响因素。

绿色供应链的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影响日渐明显,特别集中体现在改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企业的内部成本、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王志凤 2006)。陶莉莉 (2006)的实践也证明,通过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我国企业可以减少环境风险、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

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环境因素谋求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实现整个供应链共赢需要建立有效的绿色供应链绩效测量与评价体系。曹敏,范佳静 (2006)在对供应链绩效以及供应链绿色度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可比、实用等原则,建立了顾客导向评价、供应链密切度评价、供应链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供应链绿色化评价4个方面多层次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

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篇三

第一段:介绍“供应链减碳之路”的重要性和背景(200字)。

如今,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在这个背景下,为了减少碳排放和保护环境,供应链减碳成为了一种必要之举。供应链减碳可以通过改进物流和运输方式、优化产业链关系、推广可持续发展等方式来实现。通过减少供应链中的碳排放,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

第二段:讨论供应链减碳的挑战和困难(300字)。

然而,供应链减碳并非易事。首先,供应链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与方,管理起来相对复杂。其中涉及到的运输、仓储、生产等环节都会产生较多的碳排放。其次,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企业往往很难评估和监控供应链中源头的碳排放。此外,供应链中的信息交流和协调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很难实现有效的合作和共同减碳。

第三段:探讨采取的措施和策略(300字)。

为了突破供应链减碳的困境,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首先,企业应该加强与供应链各方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同制定减碳目标和计划。其次,引入新技术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碳排放。比如,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供应链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减少碳排放。此外,优化物流和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也是关键的一步。最后,企业应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生产和消费,鼓励供应链中的各方采用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和产品。

第四段:分享实践经验和成果(200字)。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投入供应链减碳的实践中,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一些大型零售商通过优化运输和仓储方式,减少车辆和仓库的碳排放,从而降低了供应链碳足迹。此外,一些制造业企业通过选择低碳材料和绿色能源,改进生产工艺,可以实现供应链的低碳化。同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采用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化手段,引导供应链各方减少碳排放,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和激励机制。

第五段:总结供应链减碳的意义和展望(200字)。

随着全球对碳减排的重视和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供应链减碳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供应链减碳的研究和实践,并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方式和策略。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加强监管和引导,为供应链减碳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总结:供应链减碳是一个既重要又复杂的事业。通过加强合作、引入新技术和创新,优化物流和运输方式,推动绿色发展和消费,企业可以在供应链减碳之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篇四

第一段:介绍供应链减碳的重要性(200字)

供应链减碳是指通过优化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降低整体碳排放量。在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供应链减碳变得尤为重要。供应链减碳既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供应链减碳,并积极采取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二段:探讨供应链减碳的方法和策略(200字)

供应链减碳的首要任务是评估和监测碳排放。通过使用可持续发展指标来度量和管理供应链中的碳排放,可以为企业提供减排的思路和方向。同时,减少运输中的碳排放也是供应链减碳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可以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比如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推广节能车辆等方式,降低碳排放。

第三段:分享供应链减碳的经验案例(300字)

日本电器制造企业夏普公司在供应链减碳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夏普公司早在2013年就创建了环境整合管理部门,制定了供应链碳减计划。他们通过提高货物流转效率、减少包装、建立碳权交易平台等措施,在供应链中实现了显著的碳减效果。与此同时,夏普还积极采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等,以减少工厂和办公楼的碳排放。夏普公司的做法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第四段:总结供应链减碳的意义和挑战(200字)

供应链减碳的意义在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改善环境质量。通过减少碳排放,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增强品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供应链减碳也面临着挑战。一方面,企业需要增加投入,例如购买新的设备、升级技术等,以实现减排目标。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着供应链复杂性和合作伙伴参与的困难,需要进行艰难的协调和沟通。

第五段:展望供应链减碳的未来(300字)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供应链减碳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新的技术手段和能源形式将不断涌现,为供应链减碳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同时,企业间的合作和共享将成为趋势,通过构建共享经济和合作平台,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降低碳排放。

总之,供应链减碳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企业应该主动参与,积极行动。通过评估和监测碳排放,采取减排措施,分享经验案例,企业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供应链减碳将呈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我们相信,通过共同努力,供应链减碳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篇五

一.目的:

为规范冷藏药品在储存、流通中的操作,确保药品质量,特制订本程序。二.依据: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卫生部令第90号)及其附录。三.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冷藏药品物流链过程中的收货、验收、储存、养护、发货、运输、温度控制和检测等管理全过程。四.责任:

质量管理部、储运部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五.冷链管理设备:

1.冷库:符合国家《gb50072冷库设计规范》,具双制冷机系统,配备备用发电机。2.冷藏车:符合国家qc/t 450-2000标准。3.保温箱。

4.自动温湿度监测、报警设备。5.手持式红外温度测量仪。

以上冷链管理设备需依照《设施设备的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的规定,经过验证,才可投入使用。六.冷藏药品的收货:

1.保管员负责冷藏药品的收货。

2.检查运输药品的冷藏车、冷藏箱或保温箱是否符合规定。

3.查看并记录冷藏车、冷藏箱或保温箱到货时温度数据,导出、保存并查验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确认运输全过程温度状态是否符合规定。

4.将药品从泡沫包装箱或冷藏箱、保温箱中拿出,放入冷库中的待验区。5.上述到货温度检查符合规定的,药品放置在冷库待验区中正常待验。

6.到货温度检查不符合规定的,将药品隔离存放在冷库待验区,挂“待处理”标识,报质量管理部,同时由采购部联系供应厂商处理。供应厂商应抽样送至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等法定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我公司可以办理正式入库手续,正常销售;检验不合格,应通知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7.冷库开门,货物入库的过程应在14分钟以内完成。

七.冷藏药品的验收:

1.验收员负责冷藏药品的验收。

2.按照公司《药品收货与验收管理程序》,在冷库内对冷藏药品进行验收。八.冷藏药品的存储、养护:

1.验收合格的冷藏药品应移入冷库中绿色合格区存放。

2.冷库的存储温度应设置在2-8℃,温度超出此范围时,自动温湿度监控系统会发出报警,养护员应指导保管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防止温度超标对药品质量造成影响。

3.冷库内的堆垛、药品与地面、墙壁、库顶部的间距要符合《仓库管理程序》的要求;冷库内制冷机组出风口100厘米范围内,以及高于冷风机出风口的位置,不得码放药品。

4.冷藏药品均属于重点养护品种,养护员应定期养护检查。九.冷藏药品的发货、包装:

1.冷藏药品的装箱发货、复核、包装应在冷库内完成。

2.装箱前将干冰等蓄冷剂在小冰箱内预冷至符合药品包装标示的温度范围。3.使用保温箱运送药品时,按照验证确定的条件,在保温箱内合理配备适当数量的蓄冷剂。箱内应使用隔热装置将药品与低温蓄冷剂进行隔离。

4.使用冷藏车运送整件药品时,采用药品供应厂商提供的冷藏泡沫箱进行包装,在箱内按照供应厂商的标准放入适当的冰袋,不得随意减少数量。十.冷藏药品的运输:

1.冷藏车运送药品时,应提前15分钟后打开温度调控和监测设备,将车厢预冷至规定的温度。

2.开始装车/卸车时关闭温度调控设备,尽快完成药品装车。

3.药品装车/卸车完毕,及时关闭车厢厢门,检查厢门密闭情况,并上锁。4.启动温度调控设备,检查温度调控和检测设备运行状况,运行正常后方可启运。5.运输过程中,要随时查看温度记录显示仪,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启动《冷链管理紧急预案程序》。

6.药品运送结束,冷藏车、保温箱返回公司后,应导出温度记录,由养护员存档。7.冷藏药品运输时应当做好运输记录,内容包括运输工具和启运时间、到达时间等。十一.冷藏药品的销后退回:

1.对于销后退回的冷藏药品,首先应核实其批号、数量,以确认确实是我公司销售

的药品。

2.应检查退货单位提供的温度控制说明文件和售出期间温度控制的相关数据。对不能提供文件、数据或温度控制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拒收,做好记录并报质量管理部门处理。

3.对于符合规定的退货,应按验收程序,验收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库。十二.冷藏药品的温度控制和监测:

1.制冷设备的启停温度设置在2-8℃。

2.冷藏药品应进行24小时连续、自动温度记录和监控,温度记录间隔时间设置不超过30分钟/次。

3.冷藏车、保温箱在运输途中要使用自动监测、自动调控、自动记录及报警装置,对运输过程中进行温度的实时监测并记录,温度记录时间间隔设置不超过10分钟,数据可读取。

4.应按规定对自动温度记录设备、温度自动监控及报警装置等设备进行校验,保持准确完好。

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篇六

1、为迅速、有效地控制突发性冷链药品事故的发生,保障此类药品经营过程的安全,指导公司相关人员科学、有效、迅速地处理此类药品在公司经营全过程可能出现的事故,努力消除危害后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经营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2、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冷链药品进、销、存以及配送全过程出现的突发事件处理。本预案所称的冷链药品,是指对药品贮藏、药品有冷藏、冷冻等温度要求的药品。

3、本预案为公司内部处理冷链药品经营过程中各类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4、冷链药品应急处理的主要任务

4.1 保障冷链药品的储存环境符合其规定的储存要求。4.2 组织规范、科学、有效的现场处理。4.3 及时按规定要求报告。

4.4 如有必要时,规范地转移发生事故的药品。

4.5 调查事故原因和追究事故责任,消除危害后果,恢复正常秩序。

5、冷链药品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5.1 集中领导,统一指挥。5.2 快速反应,科学操作。5.3 各尽其责、协同作战。5.4 科学分析、及时改进。

6、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

公司冷链药品事故应急处理的组织机构人员包括总经理、质量负责人、质量机构负责人、储运部经理、办公室等人员,当人员发生变化时进行及时变更。具体应急员管理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长:古玉清 副组长:黄龙杰

员:令继鹏

景世程

刘妍玉

曹文玲

古玉玺

师亚菊

侯玲玲

杨智斌

苏丽娜

史静静

马若严

7、冷藏药品储存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7.1 遇断电或停电现象时,公司相关负责人员应立即启动自备的发电机,维持冷库的正常运行,并及时监测温度变化。

7.2 电路损坏,冷风机组异常时,养护员应第一时间通知安定区务实家电维修部,维修人员应在两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

7.3 若短时间内无法修复故障或供电单位通知停电时间过长等情况,造成冷库不能正常工作,必须转运冷药品时:

7.3.1 养护员应第一时间通知质管部,质管部应立即向储运部下达冷藏药品停止发货和准备转运冷藏药品的通知,并同时告知采购部、销售部、办公室。

7.3.2 办公室接到通知后根据具体情况马上联系制冷设备厂家进行维修事宜,并将情况反应给总经理,同时协助质管部、储运部做好冷库药品的转运工作。

7.3.3 储运部接到通知后不得随意开启冷库门,并安排人员做好转运冷藏药品的准备工作。7.3.4 冷库恢复正常工作后,质管部应同储运部、办公室做好冷藏药品转回工作。

7.3.5 冷库异常期间销售部门应与客户加强联系,处理好冷藏药品销售事宜。7.3.6 整个过程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并做好记录。

7.3.7 质管部需将上述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交总经理。

8、冷藏药品运输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8.1 对冷藏、冷冻药品在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异常天气影响、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2 运输员应尽可能将冷藏车停至阴凉处,并同时将停车地点、时间、初步判断异常原因、目前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告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8.3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接到运输员电话后,应立即组织成员商议并迅速做出决定,并将应急措施的通知送达各有关部门。

8.4 当冷藏车在运输有效时限内,公司安排人员带保温箱转运冷藏药品的措施。

8.5 当冷藏车在15公里范围内出现制冷发生故障,运输员无法排除故障时,应立即返回处理。

8.6 冷藏车在运输途中出现紧急状况时,运输员无法排除故障,应及时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并在半小时内根据运输目的地的半径,联系就近协作单位(如博远药业、各乡镇卫生院),做好转运工作及交接手续。

9、应急保障

9.1 与设施设备供应商签署保障协议。

9.2 储运部应做好车辆准备、人员准备,随时保证冷链药品的提取和配送。9.3 根据公司冷链药品经营业务范围,为防患冷链药品在定西市区以外运输途中出现运输设备故障等紧急状况的应急处理,公司应在冷链存储、运输设备以及相关验证材料的审定基础上,在药品经营业务区域范围内,在本地区选择一家经营冷链药品企业为关系客户。

10、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10.1 宣传教育:冷链药品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培训由办公室计划、组织、实施。应按照冷链药品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的要求,采取适当的方式宣传冷链药品突发性事件应急保障的重要性,提高全体员工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责任感,强化质量意识。

10.2 培训与演练:办公室应按照冷链药品突发性事件领导小组的要求,制度培训计划,并将冷链药品突发性事件的教育培训纳入公司培训计划中。根据“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向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培训和演练。

11、本预案由公司冷链药品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制定,公司总经理批准。

12、本预案由公司冷链药品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兰州强生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定西分公司

供应链实训报告总结篇七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为了确保供应链的高效和可持续性,企业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准则来指导运营。供应链十项禁令是一组行为准则,旨在确保企业遵守道德和法律要求,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道德、环境、合规、人权和透明度五个方面探讨供应链十项禁令,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道德是供应链管理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作为一名采购人员,我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对供应链中其他环节的企业和员工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我始终尽力遵守道德规范。例如,我从不接受或提供贿赂。我坚信,只有保持公正和诚信,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供应链关系,实现长期共赢。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作为一名供应链管理者,我意识到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一直努力推动企业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做法。例如,我鼓励供应商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排放。此外,我还定期与供应商沟通,确保他们遵守环境法规,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改进环保做法。

合规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方面之一。作为一名供应链管理者,我必须确保企业和供应商遵守所有法律和法规。我定期审查和更新合规政策,并与供应商进行指导,以帮助他们遵守相关法律。合规的重要性不仅在于避免法律风险,还在于维护企业的声誉。只有确保供应链的合规性,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人权是供应链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作为一名供应链管理者,我时刻关注着供应链中的工人权益。我坚决反对童工和强迫劳动,并确保所有供应商遵守人权标准。此外,我致力于提供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为工人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以实现更好的劳动条件。

透明度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一名供应链管理者,我相信透明度是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关键。我始终努力与供应商建立开放和诚实的沟通渠道,共享信息和数据。通过共享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合作,解决问题,并共同实现供应链的卓越。

综上所述,供应链十项禁令涵盖了道德、环境、合规、人权和透明度五个方面。作为一名供应链管理者,我坚守这些准则,并从中获益匪浅。通过遵守道德规范,我建立了良好的供应链关系;通过推动环保做法,我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确保合规性,我降低了法律风险;通过关注人权,我维护了工人权益;通过提倡透明度,我建立了信任和合作关系。供应链十项禁令心得体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企业应该以负责任的方式经营,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