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教学内容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

2023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教学内容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

ID:3958572

时间:2023-09-30 14:37:44

上传者:BW笔侠 2023年北师大版六年级教学内容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师大版六年级教学内容篇一

“比的意义”是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教材中教学重点之一。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学生缺乏原有感知、经验、不易理解和掌握。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与写。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2)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理解并正确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

1、用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

2、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4、当堂巩固,当堂反馈练习,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学习方式的活动中理解比的意义。

5、采用激励、评价等多种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比较、多思考,善于探究与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一则消息引起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学生对这则消息进行讨论、交流时,不但可以受到思想教育获得情感体验,同时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的'意义”教学。

第一步给出班级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两个条件,请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确是男生和女生两个量在比,启发学生思维,除了用以前学的除法知识对两个量进行比较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展开“比的意义”教学活动,说成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运用新知识说说。(说明:从学生身边的数量中提取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传递,轻松快乐。)第三步,出示表格(填表)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不同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在上面两个例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比的意义。

2、比的读法与写法、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的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然后组织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介绍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能够写出几个比的实例,计算出比值,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汇报过程中,寻找比值的规律,即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3、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通过引导学生看板书,合作交流能够比较出“比”、“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填写出表格,再通过“相当于”这一词的理解,明确他们的区别。

(三)、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学习感受。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那些知识,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在学生汇报中,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得以巩固。

(四)、多层次练习,巩固新知识。

练习形式多样,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又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北师大版六年级教学内容篇二

1、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折扣和纳税之后的第三个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知识点,是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本章内容中的一个难点。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六年级教学内容篇三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4页。

1.通过观察面的旋转的特点,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成与面的旋转之间的关系。

2.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3.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联系生活,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请学生想象后回答自己的想法。

2.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

延伸的铁路,雨刮器刮过的车窗,旋转门。

3.用纸片和小棒做成小旗,快速旋转小棒,观察并想象纸片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再连一连。

4.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并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

小结: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的圆柱、圆锥和球也是立体图形,只是与长方体、正方体不同,围成的图形上可能有曲面。

5.找一找:请你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1.圆柱与圆锥分别有什么特点?

2.认识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教师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3.找一找下面的物体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

4.找一找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

5.下面图形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底面直径和高。

6.想一想,转动后会形成怎样的图形?

7.看图算出箱子的长、宽和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教学内容篇四

白鹤梁的沉浮教材分析:

白鹤梁是国家级文物。所谓“沉浮”是一种比喻,表现白鹤梁的出水和没水,盛衰命运。本文写了以葛修润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反复实验,在否定一个又一个保护方案的情况下,最终设计出了原地保护白鹤梁的理想方案,表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极其强烈的责任感,以及他们为保护国家文物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智慧。

1、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2、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课时

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交流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重点介绍白鹤梁。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三、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理清文章的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叙述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教学内容篇五

1、完成第76页第1题。

根据扇形的含义,找一找物体中的扇形。

2、完成第76页第2题。

圆心角一定是两条半径组成的角。

3、完成76页第3题

把画圆和画角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4、完成76页第4题

介绍扇环知识。扇环就是圆环的一部分,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迁移到这,求扇环的面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