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小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优质5篇)

2023年幼儿园小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优质5篇)

ID:3958785

时间:2023-09-30 14:45:26

上传者:雁落霞 2023年幼儿园小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篇一

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理解有关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吃粽子和划龙舟。

2、引导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说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内容表述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3、引导幼儿明确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体验集体吃粽子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准备

1、活动前要求家长与幼儿一起了解端午节

2、赛龙舟的录像

3、几个不同大小的香包;几个粽子

4、端午节《屈原的故事》

5、端午节课件ppt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1、教师为幼儿讲述故事,介绍端午节的来历。

(1)教师出示端午节课件ppt,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屈原的故事》。

(2)教师总结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历史人物屈原。

2、教师继续播放端午节课件,进入民俗风俗环节,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风俗活动。

(1)教师出示香包(粽子),引导幼儿观看,教师介绍什么是香包,幼儿欣赏和了解民俗文化。

(2)教师播放端午节赛龙舟视频,幼儿安静观看录像,感受赛龙舟紧张、欢快的气氛。

3、教师带领幼儿做端午节传统活动,赛龙舟的游戏。

(1)将幼儿分成四组,后面小朋友手搭在前面小朋友的肩上。

(2)听到口令后,大家一起蹲着向前走,龙舟不能断开。

(3)教师组织幼儿在室内外开展端午节赛龙舟的游戏,也可以几个小组之间互相pk比赛。

4、教学延伸

教师总结以上关于端午节香包、端午节的粽子、端午节赛龙舟等都是风俗的传统纪念仪式!

教师出示端午节粽子,分发给大家品尝粽子,体验本次端午节活动的快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纪念意义。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篇二

小班教案《端午节》含反思适用于小班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

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

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

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

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陌生。本活动开始时我先出示粽子,引出话题。接着通过观看卡通视频,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最后通过观看赛龙舟视频,感受赛龙舟时的紧张的气氛。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课堂效果来看,幼儿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幼儿都知道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整堂活动中幼儿还是比较投入的。在屈原这个人物介绍这一方面还是需要再加强改进。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并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篇三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喧闹气氛。

2、情愿乐观参与活动,感受节日的欢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状况。

1、与组织“赛龙舟”活动的有关单位联系,确定参观地点准时间。

2、请家长带幼儿前往参观,观看龙舟的.形状特征及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现,感受竞赛的热闹气氛。

3、引导幼儿沟通赛龙舟的场面以及自己观看赛龙舟时的心情和感受。

本次的活动内容“赛龙舟“选材教好。首先考虑到了幼儿的兴趣特点,有利于调动幼儿的乐观性。整个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动身,注意综合性、趣味性,寓训练于生活、嬉戏之中。同时,“赛龙舟“活动具有民族特点,与亚运会也有相关性。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息。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端午节一些习俗的图片或实物。

2、屈原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昨天是星期一,怎么大家都没有来上幼儿园呢?你们家昨天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2、老师带来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东西,庆小朋友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这是什么?谁知道它们的名字?你在哪里看过它们?(向幼儿介绍端午习俗:农历五月初一讲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端午节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吗?(介绍粽子的做法和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5、出示赛龙舟的图片:除了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节人们还会干什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赛龙舟的场景。)

6、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插艾草、吃粽子和赛龙舟呢?

二、端午节的由来

1、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都是为了一个人,下面老师给你们讲讲关于这个人的故事。

2、出示屈原图片,引导幼儿从外形、衣着等方面了解这个人是古代的人。

3、介绍关于屈原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为了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好,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没有人听他的,他还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出去流浪。后来他的国家被别的国家欺负了,他很伤心,就跳江自杀了,他跳江的那天刚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老百姓都很爱他,怕江里鱼会咬他的身体,所以渔夫敲着锣鼓去打捞他的身体,还一边把准备好的粽子和雄黄酒倒进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在端午节,人们要做哪些事情呢?

三、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有人把端午节人们要做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3、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的由来教案篇五

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体验吃粽子的欢乐。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

每组桌子放上大小外形味道各不一样的粽子一盘,湿巾纸若干。

1、猜猜摸摸今日教师在桌子上的盘子里放了一样好吃的东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猜猜会是什么?

哇,原来是是香香的粽子

2、尝尝说说好香的粽子,你吃过吗?什么味的?你们还想不想吃?

b、幼儿边吃粽子边随机问:你的粽子是什么外形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问与小结:

我们吃到了各种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鲜鲜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会吃粽子呢?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呢?

原来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会有什么活动呢?(迁移活动: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写王字挂香袋

4、拓展嬉戏

粽子店环境创设:粽子店材料:粽子、各种可以做馅的图片玩法:幼儿剪下做馅的图片,贴在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讲讲它的味道。

关闭